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449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449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不受贿赂!所以算清楚账,把钱给回王公子!”颜常武说道。

    诸臣自然是谄词如潮,心里则想,今朝确实与明朝大不一样了。

    ……

    事情总算消停下来,王爷府当晚办喜事冲喜压惊,颜常武纳丘梦茜为妾!。。

    至于小美(卞敏),颜常武着她换上道装,与姐姐卞玉京一起呆在道观里,颜常武有空找她们两姐妹一起研究道法……

    在王府开了几桌,请了一些大臣军将来喝酒,如常一样,所有礼物都是璧谢不收。

    丘梦茜,颜常武以她凑够了秦淮八艳,得到一个圆满。

    而秦淮河的风流韵事,随着秦淮八艳的离去,也就无可奈何花落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无复先前盛况。

    道理很简单,经济的发展,时代变迁,导致了秦淮河风光不再。

    一句“汉儿不为奴”,人人平等,青楼再不能控制美女的人身自由,象以前养那些“扬州瘦马”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

    这样一来,老板们不能“从小培养”,否则对方长大了,知道法律,一下子飞了,那就打水竹篮一场空。

    没有了这样的高素质“人才”,且没有了风流才子。

    人人上班工作,官员不敢狎ji之后制定的法律规定官员入楼一概开除,再没有闲得无聊的风流才子,那些大学生都忙于学习,将来才有好工作。同时,他们不象东林党有商人赞助他们打免费炮。

    后来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前明末期,竟是秦淮河特种事业最璀璨的时候,当一代雄主颜常武采摘走秦淮精华………秦淮八艳后,再无如此美女灿烂绽放了!

第810节 明军出关()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如果山海关是个巨人,往时他憋屈无比,因为他送走了建造他的、与他同一血脉的汉民一批接一批,有去无回!

    即使有人回转,也是仓皇失措,神情悲哀。

    几十年上百年以来,这样的事情,山海关巨人见得太多太多了!

    同呼吸,共命运,一起悲伤。

    接着他遭受了异族的蹂躏,不得不忍气吞声,泣然满面。

    今天,他容光焕发,迎来了新一批汉民,他们军歌嘹亮,精神气势远在先前汉民之上。

    巨人有灵,他会想到这次,应该有所不同了吧!

    大军出关!

    打着明朝旗号,实际上换了一个芯子的明朝大军自山海关门而出,坚定地迈步向北,肩上长枪枪刺在朝阳下闪耀着光芒,映射一片片的寒光。

    车如龙,马如水,队伍如一条巨蛇般蜿蜒向北方挺进。

    部队的士气相当高,一路高唱着《杀鞑虏》和《精忠报国》以及各种各样的军歌,惊飞了路边鸟成群结队。

    官兵们还学唱最新的军歌《决战之歌》,营造决战鞑靼人,彻底消灭鞑靼人的气氛。

    路口处,有军宣队在刷标语:“打到沈阳去,消灭一切鞑靼人!”“光复河山”!“遇敌必战!”“为领袖而战,大明万岁!”“敌人是铁,我们是钢,只要我们英勇,就没有敌人的顽强”!……

    还有人打着快板,给队伍鼓劲。

    路边建有一个个补水站,大锅里的水在扑扑响,给战士们补足干净的食水,明军按照东南府的卫生条例,尽量供应开水。

    队伍中还有倩影闪亮,她们是从军的女文职、女军医和护士。

    而在部队后面,则有络绎不绝的牛车、马车、驴车、骡车和人力架子车接踵而至,车上满载着粟、麦、豆、米等粮食,还有各种物资,牲口在前奋力迈步,民夫在后推攮,汗流浃背,大车小车声音轧轧作响。

    不同的是,这些民工许多人都背了火枪,几乎全民皆兵!

    他们进行了军训,火枪确实容易操作,明军将他们武装起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将在出关后就不走了,准备留驻关外屯垦。

    每人授田一百五十亩,发牛两头,五年后收正税一半,十年后才收正税!

    如此丰厚的条件,为了土地,值得一拼。

    一般地,中国土地向来是抢手货,中国人最喜欢土地。

    官府授地,如颜常武在东南亚以前每丁给地一百亩,后来只给五十亩,此处一百五十亩地的来由是授地一百亩,从军奖励五十亩,难得的机会!

    这也是对领袖的信任,许多人都请了领袖的圣像在家里供奉着,希翼得他保佑,在关外顺顺利利。

    出动明军十二万人,发民夫十八万,走宁远锦一线,沿海边推进。

    这是必须的,在海上,有庞大的舰队跟随着他们,除了炮舰,还有海军陆战队随时可以上岸作战,并且携带了巨额物资……感谢鞑子在北京的屯积,许多物资都是来自先前的仓库。

    用海船携带物资,对于后勤压力帮助极大!

    比如说海船中有大量的运煤船,可以为部队提供熟食、开水和取暖之用。

    搁以前,熟食?开水?是不可想象的。

    前明军队出动,后勤补给非常地糟糕,有什么吃什么,有得吃不错了,还指望有熟食吃,有肉吃,有开水喝?!

    熟食、开水和取暖,除了让军队更有战斗力,避免非战斗减员之外,还起来提振士气的作用………我们还有这么好的吃喝,我们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

    似乎没有什么可能会战败,但大军指挥官甘辉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这次出关相当于北伐的新阶段,当初颜常武在南京誓师北伐时,皇帝亲自出席,饯之江浒,赐予斧铖,俾传征伐!

    他打的是半副天子銮驾出征,如今甘辉照样奉这半副天子銮驾向北。

    有此半副天子銮驾,甘辉在关外,军政之事,悉由处分,可先斩后奏!

    这是巨大的荣誉,也不容有失,如果半副天子銮驾失落,甘辉百死难辞其咎。

    因此他对诸将军道:“此次出征,要么凯旋而归,要么军牌归来(军人颈上都挂着两副军牌,死掉后就拿一副回来),当然,也可以做汉奸,但想想领袖对汉奸的清算,不必我多说!”

    还下令道:“山海关驻守部队,如遇前线部队官兵无令入关者,皆可斩之!”

    如此一来,当兵的无路可走,要么胜利,要么战死。

    好在部队的士气很高,不是绝望,还是很有信心嘀,毕竟他们有领袖!

    战胜了是领袖的策略在指引,战败了,领袖一定为他们复仇且安排好他们的身后事,没得说了,这百多斤就交给领袖了。

    对比于明军出关部队的精神抖擞,士气高涨,另一边的鞑子们则是凄凄惨惨!

    入关鞑子大损,精华一朝尽丧,留下来的尽是老疲残兵,让在锦州的酋首承泽亲王硕塞、多罗亲王满达海、多罗亲王瓦克达等人捉襟见肘,难以排阵布兵,怎一个愁字得了!

    硕塞,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顺治元年(1644年),封多罗承泽郡王。随后跟随多铎率军南下,当时李自成据潼关,硕塞随豫亲王多铎进攻陕州,击败李自成部将张有增、刘方亮,李自成亲自迎战,亦被击破。

    满达海,清朝宗室,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第七子。

    崇德五年(1640年),随皇太极围攻锦州,次年封辅国公。

    崇德七年(1642年),任都察院承政,顺治元年(1644年),随清军入关,晋爵贝子。之后又跟随英亲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讨伐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

    瓦克达,代善第四子。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随多尔衮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军,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封三等镇国将军。又从多铎征喀尔喀蒙古苏尼特与土谢图汗兵,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晋封镇国公。

    明人入侵,硕塞、满达海、瓦克达皆为亲王,对抗明军。

    鞑靼人没立皇帝,曰打败明军后再议。

    “情况真是非常的令人头痛啊!”所有鞑子们看着地图,无奈地摇头。

    他们好不容易才拼凑了一万二千骑兵,其中一半是老弱之兵,另一半的战斗力也不容乐观,怎么打?!

    硕塞问道:“大家说说,怎么办!”

    见众人不说话,满达海还是有点见识,他森冷的目光抖了一下,把右掌放在地图上,在图纸上直到沈阳城的位置做了一个切的动作。

    “把盛京(沈阳)以南的城市全部放弃,然后尽最大的努力,一半人死守沈阳,另一半人想方设法,切断明人的补给线!在条件没成熟前,不能与明军大战。”

    “再有,连盛京都弃了,我们重返龙兴之地!”满达海嘴里迸出了一句话。

    大家顿时呆滞了,按他的想法,真是一夜回到造反前!

第811节 鞑靼人的部署() 
    噺8壹中文網。x8om 哽噺繓赽捌1小説蛧

    该批鞑靼人的渊源为建州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布于今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乃是遥远的通古斯野人向南辗转到达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是胡里改乌德盖人、斡脱怜二万户的部族族民,酋长阿哈出、猛哥帖木儿,之后分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

    满达海说要回龙兴之地,最远处要返回牡丹江与松花江两江汇流地方,说得好听,但环境之艰苦,用黄台吉的话来描述:“……跟随父汗起兵,为的是打下地盘,能过舒心日子。当年在费阿拉老城,父汗盖了七间大房,其余数十间草房,兄弟子侄们都住在一起,闲时渔猎,战时出征,日子过的很是苦楚,哪有什么享受!”

    关外资源丰富无比,鞑靼人却不会开发,若不是得到地盘后驱使汉民耕地织衣修路开矿,各地还是风吹草低现牛羊哩!

    即使如此,他们一路南移,对于开发地方也不上心,如此收到后果,而今要重返那些落后地方居住!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硕塞身上,他惨然道:“先辈父汗血战得到的地盘,我等弃之,大不孝!”

    “如若不弃,我辈战死事小,致宗庙无香火,更加不孝!”硕塞痛苦地道。

    “所以,本王决意用满达海的方法,弃守盛京以南地区,本王亲自守盛京!”硕塞断然道,大家钦佩地看着他,他选择了最艰难的任务。

    “但也不能便宜了明人!”硕塞这边恶狠狠地道,那边心底话:“也不能便宜了你们!”

    按他的意思,设两营精锐骑兵三千人一营,分由满达海和瓦克达统领,对明军采取袭拢、埋伏的作战方法,遇强辄走,遇弱而战,让明军不得安定。同时坚壁清野,把人口、物资向盛京方面转移。

    这是应有之举,满达海和瓦克达接受了任务。

    硕塞的目光落在一个满臣的身上,交代他道:“索尼,由你率领部属民众,奉两汗老野猪皮和黄台吉梓宫向北转移,退到建州卫吉林一带,松花江边!”

    “遵旨!”索尼拱手道。

    又着贝子屯齐助硕塞守盛京,巴牙喇兵章京希尔根为满达海副将,爱松古为瓦克达副将。

    此三人,屯齐为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先后跟从英亲王阿济格讨伐明军有功。再跟从郑亲王济尔哈朗侵略锦州、松山、杏山,九战九胜。

    屯齐又跟从黄台吉攻打锦州、塔山,击败明兵,再跟从多尔衮围攻锦州。

    顺治元年1644年,进爵为贝子。再跟从豫亲王多铎击破流寇,平定陕西、河南并有功,

    爱松古为纳喇氏,满洲镶白旗人,清初将领,自叶赫来归,屡从征伐。

    曾破李自成数阵,立有功勋。

    至于希尔根,乃觉尔察氏,满洲正黄旗人,世居长白山,黄台吉居藩邸时,希尔根任护卫。

    崇德元年,从伐明,连下昌平、宝坻十馀城,迁巴牙喇甲喇章京。击败明太监高起潜兵,擒总兵巢丕昌。

    顺治二年,从英亲王阿济格讨李自成,围延安,大败其众。其将有一只虎者,称骁果,数犯我师。希尔根三战皆克,遂至西安。自成奔湖广,逐北至安陆,贼据城拒战,复与鼇拜攻克之,

    此三将,为清军末期能战者,将尽力而为。

    又着谭泰领军从事坚壁清野,把人员与物资往北输送。

    于是分派完毕,待诸人出去后,满达海对硕塞道:“建州卫是我们最后的机会,索尼心慕汉制,只怕不尽心。”

    硕塞不以为然地道:“你的看法不对,索尼是大清的忠心臣子,能力出众,你也晓得,我等领兵打仗不在话下,但说起政事管理,还得他来办!”

    “况且,他是个聪明人!”硕塞眼神幽幽地道:“万一,将来事不谐时,他会明白怎么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