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433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433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名声很重要,颜常武干得不赖,他的名声连鞑子都信他,更不用说他的臣民!

    抄没的家产,那就不用说了,单单是黄金白银,就整整装了上百车,计有黄金三十二万两,白银九百万两!

    当中平阳的翟家,他藏银方式别具一格,他把银子藏在地窖里,做成巨大的银冬瓜。叫做“没奈何”,意思是小偷都偷不走!

    小偷偷不走,以国家的名义,将它们没收!

    还有三十大车珠宝、绸缎等,这还仅仅是晋商们在山西的财富,都是真金白银,如果将粮食、田庄、府邸都折成现银的话,两千万两白银也有了!

    ……

    祁彪佳集中人力审讯那些晋商,自然喽,那些晋商喊天呼地地,说我等小民,哪有什么力量去搞与鞑子交易的大事,都是别人指使我们去干的,他们是官老爷,我们不能不干!

    晋商们意图混淆视线,拖其他人下水。

    大家都不干净,审下去就是一笔烂账!

    但祁彪佳极为聪明地从满人账本那里找寻突破口,以满人记载的与晋商交易记录为突破口,对其余的证据就少说废话!

    “人犯范永斗,你招还是不招?”刑部侍郎刘成治一拍惊堂木问道。

    “大人!”范永斗跪在堂下,讽刺地道:“小民也算有些阅历,见过官员们审案,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出幕后指使者,以此伸张正义,消除祸端。而大人审案,却是直接以事实定案,就此了结此案,不问来由缘故,真是前所未见,让小民佩服万分!”

    “黑啊,黑得不得了啊,看来你们的领袖也不过如此!”事已至此,范永斗满怀愤懑,哪还不知道朝廷这些狗官准备把所有的事情都栽到他的头上,从而摘清其他人,不作任何追究!

    刘成治默然片刻,对旁边记录的人交代道:“不要记下我的话!”

    他除留心腹之外,屏退左右,走到堂下,向范永斗推心置腹地道:“没有绝对的公平!政治是黑暗的,概莫能外!你确实有罪,又有那么多的银子,且没有为新朝建立功劳,所以,你不倒霉,还有谁倒霉呢!”

    “你若招了,按朝廷的意思,只诛首恶,抄没家财,家人流放,可保性命!”刘成治诚恳地道。

    “没有绝对的公平!政治是黑暗的,概莫能外!”范永斗咀嚼着这句话,惨笑道:“我招!”

第781节 回南京() 
“所有的人都招了!”祁彪佳向颜常武汇报道。

    台上静静地摆放着两份卷宗,一份是诸人犯的案卷,厚厚的一迭,另一份则是抄没入官的晋商财物账目。

    颜常武先拿起账目总表来看,见到计价为二千一百六十一两八钱银子!

    不由得脸上露出笑意,果然是杀人放火金腰带!

    小小地得意:“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俺笑到了最后!”

    颜常武默然片刻,对祁彪佳道:“所有查抄来的晋商账簿,除相关的与满人账簿对账定罪用之外,其余的一概销毁!”

    晋商账簿,除了走私内容,还有与明朝官吏交往情况,十分地“丰富”。

    颜常武下令销毁账簿,此乃仿三国时曹操破袁绍后,自缴获的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领袖宽容,着诸人放下负担,重新上路,只要收手,既往不究,因此祁彪佳欣然应道:“是!”

    而前明官吏得知后,皆放下心来。

    颜常武再拿起案卷处置名单来看,各家有份参与走私的晋商的主要当事人皆判斩立决,准备杀六十一人,余众流放东南亚。

    如此大案,与前朝处置相比,前朝动辄成百上千地杀,诛九族,现在则杀得实在是少。

    他看着名单,提笔把部分人犯的“斩立决”改为“绞立决”。

    一字之差,斩立决是公开行刑,送死囚去菜市口中人生最后风光一遭,而绞立决则在监狱内行刑,较为低调,且死囚不会尸体分离,是王道的杀人方法。

    再看平阳的翟家家主翟斌年轻,不过十八岁,于是赦之,并不勾决,翟斌得逃一命!

    祁彪佳恭维道:“领袖仁慈,下官代人犯谢领袖恩德!”

    “去办吧!”颜常武说道。

    时人皆称颜常武果然是妈祖娘娘的诚信啊。

    话说回来,没有公开行刑,但盖棺定论,将那些走私清国的晋商彻底批臭,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官方文章传遍四方,曰晋商为:“明朝之奸臣,汉衰之奸人!”

    “京师被陷,究其原因,根子还在于政事疏漏,与士人过宽,与庶民过严,农民不堪暴政,李自成造反灭明,商贾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中无民族之所义,唯图方寸之所得!

    范奸永斗者,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却在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重清人之一信?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

    清人如无铁器之利还至于如此迅速的崛起?真正是送利刃与仇寇,关外及北国沦陷,正是始于这类汉奸商人之手也,虽万世难消此恨,天下臣民须引以为戒!”

    臣民们读到文章,均受到了教育,尤其是商贾,引申到经商要自律,不可为利益而罔顾法律,否则流放东南亚,甚至杀头!

    此事办完,颜常武以祁彪佳为北京留守,留下周全斌为军务总监,将北方官府完成重组后,发展经济和对关外鞑靼人用兵是急不来的,于是他在天津下船,坐船返回南京。

    接到他返回的消息,南京举城沸腾!

    南京下关对出江面上,战列舰编队威武列队,,

    皇帝朱由产在长江边亲迎,战列舰靠岸,放下跳板,颜常武矫健而下。

    当他向皇帝下跪时,朱由产一个箭步上前扶起他道:“东南公收复北京,扬我国威,驱逐鞑虏,救我朝之存亡,功在千秋!”

    “钱礼部,依你之见,何勋可酬东南公的丰功伟绩?”朱由产问道。

    旁边的钱谦益谄笑道:“当封王!”

    “甚好!可封为东南王!”朱由产说道。

    不会在这种欢迎仪式上封王,毕竟事关重大,颜常武按礼仪至少要来三辞才行,所以他推辞了:“臣万万不敢当!”

    朱由产暂不提起,算是一辞。

    他亲挽颜常武的手,与他把臂同行,接受臣民们的欢呼。

    臣民们上下都是欢天喜地,为英明神武的颜常武歌功颂德。

    他张目一扫,但见得所有人都踊跃,惟独他的两个小舅子,亦即是皇子朱慈焫和朱慈焌脸色不怎么好的样子。

    颜常武是权臣,他越得民心,皇室就越发地低落了。

    那有什么!

    要不是劳资,你们两个能当皇子享福?你们将连命都没有!

    若给清军南下,会将朱明的皇子皇孙统统干掉,一个不留。

    两个家伙想来也不会感谢他,得,如果不识趣,就让他们知道厉害!

    颜常武早就铁石心肠了,他之所以对人宽容,是因为那些人再不能威胁到他,反倒能够为他的事业作贡献。

    但真要遇上危险时,他不会手软。

    朱由产与颜常武共乘大辂皇帝车驾也,在古代,皇帝出行不是件小事,其仪仗叫做卤簿,大辂车是卤簿的一部分,乃皇帝乘坐的最高规格的辇车。

    因此,车顶的华盖、车尾的旌旗包括流苏均采用了皇家专用的金黄色与杏黄色,车上所有杆头的顶端,包括车辕与旗竿都以龙头装饰;

    车上分别陈设着一屏风一条案和一扶手椅,屏风和条案上均镶嵌着金丝图案,高贵而文雅;而车的围栏及扶梯的柱头以及装饰花板都是以象牙制成的,柱头上雕刻着祥云,花板是镂空的,纹样简洁大方。

    辂车的车轮的雕刻与装饰尤其精彩,其中心以象牙雕制成莲花的图案,车轮周围均衡地分布着象牙制成的镂空花图案,并间隔金丝镶嵌,沿着车轮的周长,上下两层密布着的几百粒宝石,阳光下光芒暴闪,更增添了珠光宝气的皇家风范,极为气派奢华。

    为了颜常武,专门在大辂里设了一个座位,略前一些,他将与皇帝同车而行。

    颜常武先是佯装大惊不肯,被朱由产一把拉着,上车坐下。

    见此情况,两皇子脸色更糟糕了。

    一些东南府的文臣武将看到,则目露凶光地看着他们!

    两皇子抵受不住,不得不低下头去。

    首辅姚明恭注意到了,不由得轻轻一叹:“无能力却显形露迹,自取灭亡也!”

    他的心情比较复杂,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先后任职万历、天启和崇祯三朝,现在又在南明为首辅,对大明是有感情嘀。

    但是他头脑清醒,知道颜常武已经得势,朱慈焫和朱慈焌若动了不该有的心思,注定要失败下场,他只能尽力挽救了。

    想到这对哥们的结局是可能被流放东南亚,姚明恭长出了一口气!

    

第782节 论功行赏() 
皇帝车驾出行,御林军重重护卫,又有龙旗十二,分左右,用甲士十二人。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后,俱用甲士三人。

    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

    布旗六十四: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风、云、雷、雨、江、河、淮、济旗,天马、天禄、白泽、朱雀、玄武等旗,木、火、土、金、水五星旗,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各六行;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弓弩。设

    包括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绛引幡、戟氅、戈氅、仪闳氅等,各三行。

    又有幢节、响节、金节、烛笼、青龙白虎幢、班剑、吾杖、立瓜、卧瓜、仪刀、镫杖、戟、骨朵、朱雀玄武幢等,各三行。

    皆校尉擎执,前后导引。

    所以皇帝卤簿煌煌壮观,异常拉风,沿途臣民,见之即拜,热烈欢呼!

    难怪这么多人想做皇帝了!

    朱由产问道:“贤婿,你看这皇帝车驾如何?”

    颜常武笑道:“辉煌有甚,但不及臣的战列舰编队威风!”

    “如此好战,贤婿应该是武曲星君下凡哪!”朱由产判定道。

    “陛下,臣老实坦白,臣是未来战士!”颜常武一本正经地道。

    朱由产笑开了怀,看他一脸不信的样子,颜常武心忖道:“真是的,我说的是事实,居然不信!”

    皇帝放轻松,明白颜常武的意思了!

    至少在他一朝,颜常武是不会谋朝篡位的,因为他要忙于征战,无心为帝。

    至于以后,那朕就不管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他们没有进城,而先到孝陵进行谒陵,朱由产要告庙,以慰祖先!

    “京师沦陷,神州惊骇,北国失守,万民涂炭!

    儿臣痛彻心寰,请良将,调精兵,兴师北伐,幸得祖先保佑,克复京师,驱除鞑靼,还我明朝江山……”朱由产亲念祭文。

    今天的孝陵青松古柏,香烟燎绕,格外庄严,由皇帝首献、颜常武亚献,礼部尚书钱谦益三献。

    钱谦益为人很差,但他是礼部尚书,乃大宗伯也,掌礼仪祭祀,还真的有资格为三献。

    台下诸臣民肃穆,皇子朱慈焫和朱慈焌却气歪了嘴巴。

    亚献的位置重要,让给外臣,死老头子胳膊向外不向内拐,可恶啊!

    ……

    祭过祖先,车驾回到朝中,将进行下一个重要环节,论功行赏。

    礼部尚书钱谦益读皇帝诏书,赞扬北伐的英勇将士,按颜常武的表奏,逐一行赏。

    颜常武,大明东南公,北伐军统帅,领导北伐成功,功勋卓著,封为东南王!

    王爵地位崇高,这封赏一出,颜常武再次辞了,此为二辞。

    封赏北伐军主力各部,当时北伐军虽打有颜常武仪仗,但颜常武不在军中,甘辉独领大军,一路平推,调派有方,封为大明的定虏公,世袭罔替!

    甘辉副将为红毛番戴维先生、周全斌,以及干掉摄政王多耳滚的祖大寿,还有护送颜常武天津登陆的陈德,皆封侯,同样是世袭罔替,其余部属,按功封赏!

    说起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北伐军主力没打过大决战,战果不显。

    但没有北伐军主力出动,就没有后面的变化,因此最大的功劳得给他们。

    如今甘辉、周全斌,祖大寿、陈德皆不在此间,由颜常武代为谢恩。

    至于戴维先生,素来是个风轻云淡的家伙,在朝堂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