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425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425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速度快,而且不损马力,很好!

    北人不惯水,有很多人晕船,但晕啊晕啊的就好了。

    船只差不多到达洛阳河段,一路上,他们船队宏大,遮挡河面,无人敢挡。

    黄河水险,有夜不行船的惯例,每到晚上,船队都靠泊在河边、河湾处驻泊,然后做饭,或者上岸搜索粮食、割青草喂马,天亮后再行出发,开船一个白天。

    肯定的,停船的时候,越近岸的船都是鞑子们坐的船,而汉人的船则停在离岸最远的地方,这是做狗的待遇嘛!

    那天夜里,吴三桂在他的帅船上船舱里辗转反侧,无论如何都睡不安定,好不容易到了三更天才睡去。

    突地,他的鼻子嗅到一股不同寻常的烟味,把他惊醒,他坐起来,用力一嗅,没错。

    吴三桂一骨碌地跳起来,此时他听到了有人叫喊道“敌袭!”

    更有一把尖利的声音响起来“纵火船!”

    那声音在三更半夜,甚是寒碜,让人听得浑身的鸡皮疙瘩。

    吴三桂都不及穿甲,光脚跑出船舱,在甲板上一看,啊,上游一片的纵火船正向着他们冲来!

    明艳艳,亮闪闪,倒映在水里,入目处皆映亮。

    吓得他取刀在手,立即冲到系缆边,把缆绳砍断,一迭声地吼叫道“开船,开船!”

    船夫也顾不得什么黄河夜里不行船的规矩,立即开船。

    他们逃得正是恰当,刚刚逃离船泊区,纵火船就冲进了密集靠泊的船队里,狠狠地烧将起来!

    河风大,如猛兽般骇人的呼号,风助火势,瞬间蔓延各船上去。

    船只尽陷火中,烈焰熊熊,火逐风飞,空气灼热无比,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天空为之光亮似白昼!

    鞑子们,汉奸们在火船上和水里哀号、惨叫,悲惨无比。

    火起仓猝,又极迅猛,想逃也逃不掉,无路可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火焰炙体。

    空气中弥漫着肉的焦香味道,人就象被烧烤的肉一般。

    有跳河的,但不识水,哪怕是半人高的水也把他们给淹死不少。

    好火!

    恰似九天祝融下凡尘,烧得人间遍地火,隔岸观火的大明“忠诚营”的两位将军袁宗第和李来亨见状大喜,相互庆贺!

    。

第766节 吴三桂咎由自取() 
这场大火出于两位将军的决定!

    袁宗第,李自成部将。任大顺军右营制将军,封“绵侯”。

    崇祯十六年(43年)郏县之战后,李自成同刘宗敏等统率义军主力,由洛阳西攻潼关,然后向西安挺进;同时派袁宗第、白鸣鹤、刘体纯、蓝应诚带领右营数万兵马作为偏师,从河南邓县地区出发,取道陕西商洛地区,同主力会师西安。

    之后追随李自成进京灭明,他是李自成的铁杆,坚定的战斗者。

    李来亨,少年时因灾荒父母双亡,被李自成的侄儿李锦收为义子,参加李自成农民军。

    他有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是响当当的人物!

    在李自成兵败被杀后,其妻高夫人召集农民军20余万人,并在李锦、高一功等决策下,实现战略大转变,与南明政权合作,受南明招安,共同反清,建制“忠诚营”,各人都领了南明的官职,其中李来亨被授都督同知总兵。

    南明是颜常武主政,他这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给部下发钱以收买人心,从来都不吝啬。

    他吃饭一般四菜一汤,并不奢侈。

    但他舍得把兜里的银子送人,这表明了他的态度!

    就象追女孩子,舍得花钱和不舍得花钱是截然不同的后果。

    得到了南明支持大量的粮饷、军火、物资的忠诚营取得了巨大的战绩,他们控制了黄河中段,打过了黄河北岸!

    他们士气如虹,敢硬扛真鞑子。

    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战败,后方的那位大佬,一定会把他们的损失给补上来!。。

    只要他们敢战,大佬就肯给钱!

    黄河重要,因此李锦派了老兄弟袁宗第与义子李来亨把守黄河,确保后路安全。

    鞑子千船而来,袁宗第和李来亨得知消息,袁宗第当时就要组织船队出动与他们厮杀,李来亨说了:“他们上游,我们下游,不占优,且打起来乱战,难以全歼敌人,不如火焚之!”

    袁宗第认为不错,于是两人把船队藏于黄河支流,又事先准备火船五十条,船内装载芦苇干柴,灌以鱼油,上铺硫黄、焰硝引火之物,各用青布油单遮盖,船尾系小船,待鞑子船过后,忠诚营船队夜来驶船纵火烧鞑子的船队,小船则把船上的人给接走。

    风大作,舟火旺盛,鞑子船都绑在一起,船头船尾相衔,骤不能退,风烈火猛,势若燎原,逃得逃不掉,逃掉的也不会水,一下子将鞑子十停人烧剩一停人能够逃脱。

    那阿济格、鳌拜等大酋的船离岸近,离火远,因此逃得最快。

    虽然上了岸,但他们神情痴呆,定定的看着火焰而不作声。

    完蛋了!

    这一万真鞑子,都是精兵,追随着他们南征北战,在关外打得明军丢盔弃甲;在北中国,他们纵横驰骋,明军只敢在他们后面五十里礼送他们出境;他们追杀李自成,迫得李自成夹起尾巴逃;他们进入四川,占据成都;可谓是战功赫赫。

    其中五百巴牙喇兵,可谓是战狼中队,精锐中的精锐,几个人出动都能挑得明朝或者朝鲜的大部队人仰马翻,溃不成军。

    然而今晚,这些英勇的鞑子们死得憋屈无比,他们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白白地死掉,死得也很痛苦,许多人被活活烧死,还有不少人溺死!

    天终于亮了!

    火也停了,阿济格看到了河里悲惨的一幕!

    被烧成炭的船体残骸浸在水里,散出烟气,几乎没有完好的船只了。

    远处的河湾处,浮满了密密麻麻的死尸触目惊心,有的被烧得焦黑,那是被烧死的,有的则身上似乎无伤,那是被溺死的。

    空气中阵阵臭味,嗅之让人欲呕,但他们都没有反应,彻底地麻木了。

    清点人数,鞑子才得一千一百三十人在岸上,阿济格听到这个数字,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口大口地吐血!

    他在西安时,喝得太多的酒伤了身体,后来成都时,听闻京师巨变而吐血,撤退时一路上都煲着药喝,这次见到自己的老底死得如此之惨,急怒攻心,再度吐血!

    部下急忙救治,一看,随行的两个中医不见踪影,应该是挂掉了!

    没有他们,就无法救治,而且也没有药材。

    吴三桂过来与他们会合,他更惨,由于他的部队在最外围,首先吃火,结果除他之外,二千多人仅得百余人逃出生天。

    鳌拜见他过来,气都不打一处来,抓起一条粗大的皮鞭,劈头夹脑地抽打吴三桂!

    一边打,一边骂,都是因为他,引大家走了水路,所以部队才遭遇此大难!

    要在陆上,起码打不过还可以逃嘛。

    损失的部队,单是五百巴牙喇兵,想想就心痛,动用他们,不说挑明军万人,整个明朝北方都来去自如。

    吴三桂只得用手臂抵挡,又不敢还手,大呼道:“请将军息怒,请将军息怒!”

    手臂被抽得鞭痕分明,在船上逃跑时他没有穿甲,皮鞭打在身上,扯飞了衣衫,鲜血流淌下来,额头上也吃了二鞭!

    悲惨无比,但他没有注意到,他那一百多的残部,看他挨打,不是愤懑,而是一种幸灾乐祸,没人同情他!

    都是因为他,引大家走错了路,害许多同袍没了性命,他们虽然逃脱,未来还不知道怎么个收场。

    鳌拜极有力气,皮鞭凌厉无比,能够把恶狼打死的那种,吴三桂被结结实实地挨他的主子抽了好大一顿,倒在地上,挨抽得乱滚!

    他毫无体面地道:“别打了,别打了,求你别打了,求求你别打了!”

    直到有人轻声道:“够了!”

    却是阿济格醒转,出言阻止,鳖拜再赏多这条狗三鞭才停手。

    吴三桂在地上动弹不得,他浑身火烧火燎似的,稍一动弹就疼痛难当,他感到身上块块骨头都断裂,手臂不属于他,下身已支离破碎,脸肿得大大的,他一张开嘴,血就流出来。

    真是有多惨就多惨!

    做狗的滋味果然不好受!

第767节 鞑子怂了!() 
他们重新上路,这一回是折返,与后面的部队会合。

    吴三桂得亲兵给他上了金创药,但浑身热辣辣的痛,创伤是其次,关键是心痛。

    挨主子痛打,走水路虽说是他的主意,但要是主子不同意,狗能够做主子的主!

    如今吴三桂背祸,主子们不当人子!

    部下对他的冷漠,本来“主辱臣死”,但那些手下,无人对他表示真正的同情,虚情假意他能够分辩出来,让他心凉半截!

    还有嫉恨,一想到天仙国色的陈圆圆被某大少压在身下圈叉圈叉,不由得让他恨之入骨,有种想毁灭世界的冲动。

    可是什么也做不了!

    鞑子正是气头上,惹上鞑子又挨上一顿打,旧伤没去添新伤,他才不想。

    至于部下,他是恨得牙痒痒的,但现在不能发作,等他与他后面的部队会合后,自然有他们的好看。

    只是陈圆圆!

    一想到陈圆圆,他就愁肠百转,唉!他有所悟,很可能这回再也不能拥有她了。

    正在胡思乱想,只听得嗖的一声劲响,接着远处“啊”的一声,有人惨叫。

    却是鳖拜见到道侧有人窥伺,于是放了一箭,他能开三石硬弓,箭头有小儿的拳头那么大!

    一箭射出,将对方射杀,余众吃了一惊,纷纷而遁。

    隔了一座山头,袁宗第和李来亨用望远镜看着,见鞑子虽然败北,但不丧气,颇有一股悲愤之气,不可轻侮!

    两人兵少,遂不作出击,他们继续派人跟踪,一路跟随,最终发现了他们的大军!

    沿黄河北岸展开,军营遍布,丑恶的鞑子旗帜随处飘扬。

    跟随人员中有老斥侯,他们借助了望远镜,努力观察,敏锐地发现了这伙鞑子中,真鞑子数量很少!

    那就不同了!

    真鞑子确实强大,毋庸讳言,打起来不好对付,但当他们人数少的时候,任他们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翻盘!

    消息飞到给袁宗第和李来亨,李来亨握紧关头拳头道:“我们上报总兵,请他集结大军,吃掉这伙敌人!”

    袁宗第赞同,两人立即派人与李锦和高一功联系,向他们报告,提议作战。

    “阿济格!”位于邯郸的大营里,当李锦听闻报告后,霍然起立!

    他眼中迸发出无比仇恨的怒火,说起来,他以前所在的大顺朝与鞑子有三江四海之仇,阿济格尤甚!

    想当初,大顺军冒着杀头的危险,与明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最惨的那次,李自成逃进商洛山,只得十八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顺军重新崛起,这回打进京师里,逼死崇祯皇帝,李自成坐了龙庭。

    可惜没坐热多久,就被鞑子赶出京师,一路追赶,当中阿济格是咬得最紧的一个大鞑子,甚至李自成之死他都脱不了关系。

    真是冤家路窄,李锦立即下令召集诸军诸将领,放下所有攻略,能来都来,集中兵力,干掉阿济格。

    忠诚营的诸将军,接到命令后,无不义愤填膺,立即按命令赶赴滑县,那是是会合点,准备截击鞑靼人。

    各路将军们几乎都来了,李锦、高一功遂同郝摇旗、田虎、张能、党守素、袁宗第、贺蓝、李来亨、塔天保、马某等等,在设立的大帐里,摆出了李自成的灵位!

    所有忠诚营将领们跪下,向着逝去的大顺皇帝起誓:与鞑子之战,不死不休!

    终究要有一方倒下,绝不当逃兵,决一死战

    阿济格做梦也没想到,原先的手下败将,已经集结一起,准备报仇雪恨了。

    他的军队一路东归,陆续有汉军开起了小差,不断地走散,队伍的数目渐渐变少。

    鞑子人少的后果显露出来,无法有效地监管。

    虽然鞑子也派出骑兵巡视,但汉军队伍庞大,怎么都逃得掉。

    如此,逃兵上万!

    不逃不行,大家都勒紧了肚皮行军,乏粮,有的汉军走着走着,没有了力气,一头栽倒,再不能起来。

    一路走下去,路边变得“精彩”起来,出现了诸如“我军攻克京师,斩杀鞑子皇帝和摄政王”“鞑靼诸公,驾临关内,来时乘马,归时御风!”“勿做汉奸,遗臭万年““杀死鞑子,将功赎罪!”有“鞑靼人!放下兵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