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380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380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有官身护体,不便得罪,用对付丁某和周某的办法是行不通的,但是对付他,也不是件难事。

    搞不定他,搞定他上司不就成了。

    肖某接到通知,他升官了!

    升任知县大老爷,百里侯。

    贵州的,贵州某个不知名的知县!

    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县名,去到那里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肖某只好托病不去。

    行,不去就不去。

    病了,在家好好休息吧。。。

    于是肖某去职,再不能用他的位置来说什么了,新上任的教谕,聪明地不说什么时事,而是谈学识,少说废话,于是就一团和气了。

    其他官员都是如此办理,要不调任、要不升官………东南府为他们送钱去升官,送走他们,实在不行,那就只好动用属于东南府的清流去弹劾他们了!

    种种手段之下,各地舆论即使不是对东南府有利,至少不是对东南府不利,到处传诵东南府的好处:强大、民间富裕、政通人和,而且与我们同族,同一个祖宗,都是汉人。

    大肆宣传东南府的好处,同时大力宣传大明皇帝和贤王,讴歌大明英雄,大造舆论。

    同时还控诉北虏、流寇的罪恶,痛斥投降北虏的那些汉奸贰臣如李开永、佟养性、范文程等。

    ……

    许多人都是自发的、纯属个人看东南府不惯,对于这种人,除极顽固分子之外,都以转变为主,少出人命。

    但是有些人,则是敌对分子,东南情报局的高级官员苏祥兵接到部下报告道:“我们可能捕到大鱼了!”

第702节 捕到大鱼了() 
苏祥兵,苏州人,在东南情报局的资历甚老,这些年来,他深耕东南,在各地拉起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情报网,包括

    明朝的官员;

    明朝的官员或明火执仗地走私,或充当走私、商品销售的保护伞,例如两广总督丁魁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位大官除了充当保护伞,还自己拉起了船队去贩卖商品,有去吕宋的与西班牙人交易,有送到旭日港与其余红毛番交易。

    连他都沦陷了,整个南粤官场也就乌烟瘴气了。

    除他之外,江浙官场也好不了多少,高级文官道貌岸然,坐收贿赂,其余官员一窝蜂而上,齐分一杯羹。

    官员们管的是陆地,海洋是东南府的,因此官员们自然不会与东南府过不去,这不是影响到大家的进项嘛。

    又有官员看到东南府对于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或者东南府保境平安的功效,也就缄默不语了。

    如现任福建巡抚胡志藩,天启五年的进士,合肥人,他并不与浊流同流合污,他到福建来,是想做点事,让百姓过上好生活,甚至心中,也有剿灭乱臣贼子东南储的愿望。

    但当他走遍福建调研过后,就心凉了半截!

    福建是“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山多水少田少,还能怎么办?

    或许说在山上种蕃薯?

    吃多蕃薯,民间皆有菜色!

    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蕃薯都是喂猪的。

    福建人必须走出去,走向海洋,方有活路!

    他翻阅资料,福建也多次遭灾,但饿死的人极少,一来东南府自海外调粮援助乡亲们,二来福建百姓出海到东南府打工入伍,就有白银流回家乡,肯定不会饿死。

    如果禁海,则他得罪了福建官员、百姓和东南府,是做不下去的。

    胡志藩不为难东南府,听之任之。

    东南沿海乃至于内陆官场,东南府影响力非常大,与东南府暗通消息的不在少数。

    官员如此,则胥吏有了好处,更加不会多事,再到各地的士绅,他们拥有土地,产出的茶叶、丝绸和瓷器都要走海路赚取白银,东南府是厚道的,保障海路安全,收取海税得当,因此士绅与东南府成了一个利益联合体。

    再到读书人阶层,他们得到士绅的资助,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虽然有人在那里叫嚷嚷,但书生造反,三年不成!

    广大百姓呢?

    百姓无权,不用过多的担心他们,尤其是东南百姓,他们其实与东南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毕竟他们生产出来的货物很多是运出海外销售的。

    这么多年经营下来,大明社会精英阶级与东南府紧急相连,再有各处地方的黄色架步、车船店脚衙,情报来源广泛。

    东南府展开舆论攻势,引起论战,对于那些反对分子,东南府用上了种种手段,尤其是一些死硬分子,更是展开监视行动!

    那年头可没有什么窃听器和录像、网络,都靠人来监视,以接近那些反对分子的同阶层已方的情报员去探听他们的消息,同时派出狗仔队监视他们的生活圈,与什么人接触过,再有派人打进他们的内部!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行起来不难,毕竟大势在我,反对分子其实不多,只要抓几个重点人物就在了。

    东南府的监视队伍,使用接力方式进行监视,他们使用了清晰度较高的望远镜,同时还训练出不少画师,以画下嫌疑分子的图像。

    画师自间谍学校毕业,他们受过良好的画画训练,擅画人像。

    接力方式很有用,这次是这个人跟随对方,下次换了另外一个人,而且是本地人,不容易引起怀疑。

    主持东南沿海情报工作的苏祥兵,业务纯熟,他着各地情报员先不要急于动手,而是监视监视再监视。

    三个月后就有了效果,线索都指向一个人范承志!

    他是来自北方晋城的举人老爷,很年轻,他到达南京后,说是来避祸,以躲避北虏,貌似北虏杀了他的家人,他生活阔气,为人豪爽,且学识不差,在南京城里交游广阔,朋友不少。

    这位范举人表现出对北虏、流寇的极大痛恨,引申出对一切反贼的恶感敌意,尤其对东南府,认为东南府是腑腋之患,不可不防。

    明面上是如此,是一个愤世嫉俗,痛恨不臣的士大夫。

    但是,东南情报局通过接近他的情报员记载他的语言,他十句话中有一句是对北虏、二句对流寇、七句对东南府!

    把指标量化了确实有用,一些人容易造成假象,但量化出来,就清楚了这位范举人的针对方向。

    同时,他影响到周边的一些官员、读书人、士绅等等,都对东南府充满了恶意!

    他们抨击东南府的种种不是不忠不义、不臣之心、无法无天、滋扰地方……

    调门远比对北虏的来得高,因此非常可疑。

    “我们监视了范承志三个月,发现他每个月都会神秘地失踪二天,不过,他没能逃脱我们的跟踪,发现他去了镇江!”情报员向苏祥兵汇报道。

    范承志化装、中途转车,用上了一些手段,奈何这里是东南府的主场。

    任尔多狡诈,亦难逃我东南府的金睛火眼!

    “第三次,我们花了大力气,在他所去的道路上设下了十个监控点,终于发现他去了镇江的勤丰村,然后我们通过镇江的本地人,秘密调查了勤丰村,发现了有一大户人家姓王,在此买地落户,听口音是北方人,据说也是避祸而来。”

    “不过,我们发现了王家的两个护院。”情报员向苏祥兵展示两张图片。

    护院相貌凶恶,倒没什么,关键是他们的头壳顶前额的头发很浅。

    苏祥兵霍然起立,兴奋地道“不用多想了,他们是鞑子!”

    鞑子头发是金钱鼠尾,就是前额剃光光,脑勺后留辫子,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

    该个地方,就是鞑子的据点!

    。

第703节 鞑子猛将兄!() 
苏祥兵认定此乃鞑子老巢,boss所在!

    刷大怪!

    他立即调集人手,一是负责侦察,观察那个目标王家的情况,二是准备强攻王家,预计就是范承志到王家时动手,将他们一网打尽。

    东南情报局情报人员相当给力,他们花了十天,将王家的情况摸到不少。

    镇江勤丰村近着长江,情报人员利用江船靠近江边观察到勤丰村的情况,他们发现王家近着长江岸边,很有可能借水路逃跑,所以在进攻时必须使用船只。

    再画出了王家的位置图和屋舍图,王家临着小街,有两进,院墙挺高的,有经过加固的痕迹,从门口看得到一进看不到里面的第二进。

    “如非有鬼,要这么高大的围墙做什么?”

    苏祥兵制订了攻击计划,动用了东南府的精锐部队,人马先在勤丰村隔壁村集结,利用镇江府衙捕头出面,打着镇江官府的名义。

    一旦发动攻击,镇江的巡检船出动,为了避免泄密,打的旗号是剿灭镇江附近的江匪。

    于是,作好了准备,等待鱼儿上钩。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冬十月将过,左等右等,都不见范承志行动,好在到了二十八日,范承志带了两个护院保镖,青衣小帽再过镇江,是夜,宿于勤丰村。

    一夜无话,然而,天亮时分,村里的狗突然大叫起来。

    范承志住在内进,听到动静起来穿衣服时,大门就传来“砰”的一声巨响,然后嗓子亮出道:“镇江官府捉拿水匪,里面的人统统束手就擒!”

    冲来的正是东南府部队二百多人,组成突击队,再有镇江官府的十多人,蜂拥而入。

    他们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刀和火枪,结果外进的数个王家家仆当场就跪了,但冲向内进庭院时,意外发生了。

    他们刚刚暴力破拆开院门时,“好大的锤啊”但见得一个巨锤打来,击中为首的一个倒霉蛋,首当其冲,结结实实地吃上一锺,红红白白的碰的漫天飞溅,转眼倒飞入人群中,撞倒后面一片人!

    但见得那身如铁塔,光头澄亮后脑拖条小辩,面目狰狞长的象熊瞎子他大叔的巨汉,踏着那种史前巨型食肉动物的步伐,震的满身铁叶护甲叮当做响,使的一杆黝黑的狼牙棒似暴风声如兽咆,以摧枯拉朽之势,气势汹汹地扑来!

    东南军起初并不怕,火枪向着那人轰击,他们用的都是双筒喷子和手枪,一起打响,威力非同小可。

    然而那个巨汉用狼牙棒遮脸,子弹打在他的装甲上,根本打不进,更不用说打在狼牙棒上没有任何效果,如此那个巨汉直闯进人群中,卷起一阵残肢断体的血色死亡风暴!

    将那些英勇的军士们如破纸墙,捣、砸、敲、轰的刀碎人飞,每狂喝一声,就有数人卷起来然后手断脚断飞出去,

    定睛一看,那个巨汉双持,左手短柄狼牙棒,右手是一个银链的金瓜锤,刚才见到的那个好大的锤就是那玩意儿,他左右开弓,如虎入狼群一般,每每金光或者乌光一闪,就有人被轰的满堂开花。

    如此多人,被那个巨汉虐杀,让东南军亦是急红了眼,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奋勇,他们向他开枪,不能破防,遂无视实力的差距悲壮反冲上去,竟然没有一个后退的。数人围打扑击一人,用刀、枪乃至赤手撕打扯咬,但巨汉明显是个会家子,远攻用金瓜锤甩出,近战用狼牙棒护身,走位也很厉害,不让东南军合围!

    他力大无穷,两件兵器使得生龙活虎的,让东南军沾着就伤,碰着就亡。

    看他闪避腾挪,游刃有余的样子,几乎没对他造成什么损伤。

    听他的吼叫声,正是鞑子语,有人听出他在狂笑:“哈哈哈,你们这些南蛮子,来多少爷爷就杀你们多少!”

    这特m的是鞑子猛将兄啊!

    大意了!

    后面亲自督战的苏祥兵脸色铁青,他以为是手到擒来,因此出动的部队都是短兵器,如果用上长火枪,还可以上枪刺以枪阵对付那个巨汉,但短兵器对付对方重型兵器还真的是不够班,更麻烦的是子弹无法打进对方厚厚的装甲里。

    好在他带了两个掷弹兵来,他们点燃炸弹,叫声卧倒,向那个鞑子扔过去。

    不想鞑子眼看八方,好生机警,见到炸弹过来,立即飞跳闪避,再把身躯一矮,狼牙棒护脸。

    爆炸过后,他照样生龙活虎的,大杀四方!

    关键时刻,是同行的镇江府府衙里的差役建功,他们是苏祥兵看不起的老油条,冲锋都不差上他们,想的是事后收拾时用他们的名义。

    当中的一个老差役,隐在东南军的后面,紧紧地盯着那位猛将兄,趁他左棒右锤各击杀一个人不亦乐乎,露出空门时,那个老差役猛然出手!

    向着那个猛将兄扔出一包东西来,一下子在他面前散开,白茫茫的一片。

    那个猛将兄大吼大叫声中,大家看到了他两眸无神,他中了石灰!

    下三流的东西被人看不起,但现在建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