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368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368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斯提特是如此看好东南府的未来,他带回的棒小伙子们加入东南府,宣誓归化,成为华人中的一员,加入东南军,最终功成名就!

    他在荷兰时,再立新功。

    协助取得了制钟的技术!

    得到了制造玻璃技术!

    明中叶后,随着欧洲传教士入华及广州贸易的开放,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开始进入中国。到明朝末年,西洋钟表不仅已广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知晓,且已出现国人学习钟表技术并仿制生产。

    但他们的钟表都是那种直接上发条的需要驱动机构来推动对称横壁的钟表,精度较差,最好的技术还是在西方,在阿姆斯特丹,考斯提特再三比较,找到了当地最好的钟表制作匠安立奎,他那里的技术水平接近于后来的“单摆机械钟”!

    那个钟有摆锤,利用重力在那里摆啊摆的。(1657年也是荷兰人惠更斯将重力摆引入到机械钟去)

    这是那个时期最好的机械钟,根据单摆定律制造,用摆锤控制其它机件,使钟走得快慢均匀,精度高,计时准。

    安立奎觉得很懵逼,来了几个客人,把他店里的钟表一扫而光,统统买下,然后客人们除了买蛋,还想买生蛋的鸡,想请安立奎到东方干活,给予高价!

    虽然可以拆开来仿制,但请上技师,能够少走弯路,钱,不是问题!

    东南府领袖在吃的方面节省,但在知识技术方面很大方。

    安立奎舍不得离开家乡,他推荐了他的儿子,而他的儿子有他的技术,也乐意去外国闯一闯,于是华人们满意而归。

    除了钟表技术,还有玻璃技术!

    很早前埃及人发明了玻璃,后来传入欧洲大陆,当时的意呆利为了保守玻璃的秘密,甚至把玻璃工匠集中在一个海岛上严加看管。

    不过,世间无不透风的墙,玻璃技术最终传遍欧洲大陆,现在华人来了。

    中国一直有琉璃,用在装饰为多,需要西方的那种玻璃技术。

    华人搜罗到了几名技术精湛的玻璃工匠,以高薪相诱,准备带他们到东方。

    那年头没有什么技术专利限制,国王们也很轻视工匠,所以华人不费什么事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大航海时代,红毛番对于远洋出国并不感冒。

    有考斯提特和没考斯提特是不同的,如果黄种华人贸然上门说要请他们出国,恐怕不一定行。

    但有考斯提特出面就大不一样,他拍着胸膛担保,红毛番就从了。

    欧洲发展到现在,许多方面有他们的独到之处,所以这一回,来访的华人到处搜罗需要的专家、工匠以及技术,他们得到了机械技术、玻璃技术,由此得到了望远镜制造技术!

    这些人关系重大,华人高价雇佣了二艘荷兰远洋船,请了最好的水手,将这些人才连同那些红毛番的棒小伙子们送回东方。

    为了这件事情,考斯提特中途停止了出航,亲自带队,走非洲线路回国。

    有一个排的官兵跟随考斯提特离开,以保护这批人才。

    洪煕官并没有停留在荷兰,他再去一趟英国、法国,主持了那里的使馆开馆仪式,之后,又回到荷兰,主持了驻荷兰使馆的开馆仪式,各国都请来大臣们与他们一起剪彩,从此,华人就在欧洲扎下了根,陆续有华人到达欧洲游学、贸易。

    只是数量并不多,毕竟,在东南亚的华人们生活好过,只要勤奋,都有好生活,干嘛到异国它乡讨生活呢!

    那时期的东南亚,俨然是灯塔国,华人是很牛气的,反倒有为数不少的红毛番归化东南府,作为中华小跟班的倭国、朝鲜、安南、琉球等国子民们,做梦也想得到一份东南府的户口本!

    。

第680节 途中演习() 
阿姆斯特丹港口象过节日般的热闹非凡,号手们起劲地吹着小号,荷兰人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聚集在码头边,欢送华人来访舰队启航归国!

    腓特烈亨利亲自为他们送行,送上他与荷兰人的祝愿,祝他们一路顺风,平安回到自己的国度。

    同时,请洪煕官代为转交对东南府领袖的他的亲笔信,问候东南府领袖,愿双边和平,共同发展贸易。

    洪煕官表示感谢,谢谢腓特烈亨利殿下的亲切款待和荷兰人的友谊,相信双边关系发展良好,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

    然后东南军登舰,外表还是很光鲜的,只不过洪煕官微微摇头:官兵们胖了,动作慢了。

    那当然,战舰上岸修整,官兵们都不在舰上,好吃好喝个把月,许多人包括洪熙官都与热情的荷兰女人发生了超越两国友谊的关系,虚了!

    虽说三天前军舰重新下水,进行了突击训练,主要是队列训练,摆甫士而已。

    因此与热情的荷兰人挥手告别后,三条战舰吃风启航,驶离荷兰,开向英吉利海峡,起初洪煕官并没有发难,直到下午二点。

    震耳欲聋的鼓声在战舰的舱口响起,舱里的官兵们慌忙向甲板上冲去,凌乱的脚步声急急勿勿,使得本来就催人心焦的鼓声显得更加紧迫逼人。

    这是召唤全体人员各就各位的鼓声,演习开始!

    东南府的演习、训练贴近实战,按实战的要求进行,官兵们之前训练了很多次,他们有的跑向分配给他们的炮位,有的跑向自己已经了如指掌的缆索。

    但上岸后显然生疏了,一些水兵没戴钢盔,没穿护甲(军官说你可以不穿衣服但必须穿护甲),如此混乱产生。

    没人认为这是一次值得夸耀的演习,水兵们有的跑回舱室取装备,在舷梯与往上的水手们挤成一团,更多的人由于战位作出了调整(考斯提特带走一部分人员),很多原有的、执行起来驾轻就熟的规章制度改变,各战位的成员有了变动,一些笨拙的水兵们在原有岗位还是不错的,但一调整岗位就原形毕露。

    他们一会儿被拉到这儿,一会儿又被拽到那儿,为的是给他们安排一个合适的岗位。

    对于这些换了战位新手的管理令人头痛,导致舰中部人满为患,不断有人踩着别人的脚趾头!

    战舰甲板上和战斗用的桅楼上乱哄哄的局面持续十分钟,洪煕官自己手握舵轮,一声不吭地看着这一切,副舰长陈球吼叫着发布命令,军官们和士官们疯了似的四处跑动,他们知道舰长的眼睛在盯着他们,他们很努力地想建立起秩序但是徒劳无功,似乎一切努力根本于事无补。

    洪煕官已经估计到这会是一场糟糕的演习,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样的乱七八糟,不过他也没有动怒,他与生俱来的乐观主义和加上他正在操控的舵轮所在产生的不协调的抖动,使他恼怒不安的情绪得以抑制。

    将舵轮重新交给舵手,他把军官们和士官们召集到艍楼下训话:“演习的宗旨是,一旦打起仗来,在紧急情况下每个人都该清楚自己该帮些什么。”洪煕官说道:“站在那里犹豫不决可不行,你们看,炮手位有缺位的,陈士官手下的水手们也一样,看那里,艏楼的水手到了位,中部的水手们却没到齐。”

    他手指道:“看见了吧,每一门炮前边都有炮长,旁边有一个用海绵洗炮的人和一个船员,这是最起码的炮组,但有的炮还是配不够人手!”

    “那些陆战队员主要负责打枪和突击敌舰,但他们有时需要打杂,帮助修帆的人去加固桅杆,还有拿起水桶去救火,可是水桶呢?”

    洪煕官一一点评,摇头道:“都没有准备就绪,各位,不要急,先把人员给弄齐了再说,去吧。”

    军官们分头行事,又混乱了一阵,总算象个样子,甲板上聚集了各种人手,航海长指挥驾驶,舵工掌舵手,负责信号的士官,各个炮位的炮组组建完毕,甲板水手们就位,还有陆战队员,救火水桶给摆出来了,十几个桶排成一列,很整齐,

    洪煕官和副舰长陈球检查各个战位,从露天甲板到炮甲板,当他们走下舷梯,见到炮甲板的炮组齐备,炮手们齐齐蹲伏着(站起来受弹面积大,容易受伤,但军官们一定得站着让大家看到!所以说,军官的死伤率还高过水兵!)他们觉得还行,不由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熟悉你们的战位,熟悉你们的战友!”陈球吼道。

    “好吧,开始演练!”洪煕官说道。

    基础科目有火炮模拟炮击、火枪模拟枪击、缆缆水手们按命令完成任务,之后的什么救火、救伤员、损管等还没排上号。

    火炮组把大炮推前推后,模拟射击流程,只差点炮这一步骤;火枪手则熟悉他们的火枪;缆缆水手们拖动着沉重的缆盘,每个人汗水出来了。

    一演练就发现问题,一些家伙手忙脚乱,有的炮位连火药都不知道放哪了!

    洪煕官摇头,他发现今天他摇头的次数实在多,他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们的行动实在太慢,他们把炮往炮位推的时候,轻手轻脚,慢条斯理,还兴高采烈,自以为干得不错,洪煕官不止一次发现有的士兵以得意的眼光看着他,还想得到奖励!

    演习一看就是假的,毫无战斗气氛,不打炮是不行啊,新手们不能体会到大炮在实际战斗中的关键作用,也不能体会到开炮时高昂的激情。

    好在,离岸前,他特意买多了火药和弹丸,等着来让家伙们尝尝滋味。

    陈球也发现问题,凑过来问道:“需要打炮吗?”

    “好!让他们休息五分钟就开始,开始慢一点,不要急!”洪煕官沉稳地道。

    确实不能急,露天甲板上的6磅炮打不出很重的炮弹,甚至打不烂八百米外的一棵橡树,炮甲板中间处的18磅炮则可以,但无论是什么炮,都不是闹着玩的。

    6磅炮过一吨重,18磅炮接近二吨重,炮身装在沉重的木架上,有的炮架用上的是铁力木,那种木头入水即沉!

    开炮后火炮后坐,整个炮座都向后跳,像是一头凶猛的野兽,擦着人则伤,碰着人则死!

    

第681节 贵族的享受() 
旗舰上有二十八门这样的猛兽,每一侧十四门,用锃光瓦亮的黄铜铸成,每门炮最起码配有四个炮手,另外还有一名弹药手,还有枪炮长负责指挥,一些士官协助他的工作,战斗时副舰长往往下到炮甲板上指挥作战。

    三条东南军舰呈一字形前进,这一带往来船只很多,但海面广阔,离它们最近的船只都有上个把小时的航程,也就能够放心开炮,不怕误伤。

    “不要急,慢慢打炮,熟悉动作,再加快!”军官们吩咐道。

    “享受令人神往的火药味吧,开炮!”陈球吼叫道。

    “轰!”

    当火炮打响时,炮手们纷纷塞住耳朵,余音袅袅时他们赶快拉紧火炮,擦炮、装填、推炮,再度打响!

    炮响起来就不同了,大家都非常小心,提起了精神,要是给火炮碰着,可不是开玩笑的,做少动作,譬如没有擦炮就把新的火药装填进去,乐子有的是!

    没有齐射,演习一个炮班接一个炮班的打响,噢,天哪,速度太慢了,老手们手生疏了,果然不练不行!

    特别是新组建的炮班,有的家伙笨拙得要命,如果需要瞄准,转动炮身,用撬棒和绞盘棒挪动炮身的话,速度更慢了,侧后右方的一门12磅炮炮班,演习时,因为受潮干脆没有发炮,所以拖拉回位进行处理,十分缓慢。

    火药受潮情况在任何舰只上都可能发生,但这次用上的荷兰火药,竟然在发炮的时候出现了三次!

    买火药时华人军官们已经很小心了,但也说不准哪!

    夜色渐起,鸡毛鸭血的训练不得不停止,洪煕官下令停止,他说道:“今天的训练补贴全体扣半,我作为本舰指挥官,责无旁贷,全扣!”

    舰长都是如此,大家没得话说了。

    其余的二条军舰也是如此,大家都有点沮丧,只不过,很快大伙儿就乐趣高起来,因为大厨为大家做了一份好吃的饼。

    烙奶酪土豆泥馅饼!

    把土豆切块、蒸熟,压成泥均匀,打入鸡蛋,再将洋葱、火腿、胡萝卜切丁,并加入适量奶酪、盐、面粉、香料、一起搅匀,然后放入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吃起来美味无比!

    为了照顾一些不喜欢吃奶酪的官兵,厨师还贴心地做了鱼肉土豆泥馅饼,太美味了!

    大家吃得兴高彩烈的,吃完后再喝茶,享受!

    所以说军舰上有一个好厨师的话,真是官兵们的福气。

    话又说回来,没钱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例如厨师放香料,想放就放,让红毛番见了,认为他们是在撒银子,这饼是银子做的!

    东南军向来在吃的方面肯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