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304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304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清朝使节到来,请!”洪升伸手道,请他们进了会议室,双方会谈。

    大家属于话不投机半句多,谈也没谈多久,听过满人的要求,洪升即端茶送客。

    然后洪升去见军政分会的其余成员们,有熊永媚、寇白门、孙承宗、斯托姆、夏允彝诸人等着他的汇报。

    “他们主要是三个意愿!”洪升说道。

    “第一,东南府其实并非明臣,清国与明国之争,原本与东南府无关,愿意与我东南府缔结盟约,两家约为兄弟之邦,世代友好。我则说我方确为明臣,我家执政官乃大明东南侯,此事休要再提!”洪升这点没作请示而直接回绝,他非常清楚颜常武的立场:中国人不流中国人的血,华人不打华人,至于北虏,既是大明仇人,同样也是东南府的死敌!

    因此他都懒得虚与委蛇,立场分明。

    一旦订盟,那还得了,将来会上史书的,如今东南府鹏程万里,哪惧北虏。

    “第二,他们要求两边加大的贸易,他们愿意出口马匹、皮货、人参与东珠,换取我方的糖、酒、火药、火枪、大炮、铁器、锡器、火枪、细盐……他们带了现银五万两来!”洪升说道。

    军政分会诸成员齐齐露出讥笑的表情,卖火药、火枪、大炮给他们,不如说卖战列舰给他们,连带教官好不好!

    这些年来,东南府雄踞大明海外,控制贸易,火药、火枪、大炮属于严格管制的内容,以前还有红毛番船抵达中国北方,甚至到了清国地界。

    如今红毛番船不过长江以北,即使到达倭国,也不能到朝鲜,更不用说清国,一旦越境,被东南府巡航舰见着,肯定扣船,船员统统挖砂!

    而且大明天津兵器局被东南府渗透得厉害,只造小型火炮,大炮都从东南府购入,确保技术不外流。

    如今清国把主意打到东南府头上,他们知不知道害他们的始作俑者就是东南府?

    那夏允彝不怀好意地道:“糖烟酒可以卖给他们,只卖白糖,不卖红糖(对妇女有用),不卖糖果(不让他们甜蜜蜜),烟出口给他们,免税!酒加水一半,税加倍,丝绸、瓷器任用!茶叶和盐铁则免了。”

    众人一齐笑起来!

    在东南府的香烟产业不赖,烟民渐多,但收税很重,而卖香烟给北虏不加税,纯属想毒害他们,至于加水酒还加税,坑,坑死清国去。

    干嘛不卖呢,你不卖,照样有人卖。

    “第三,他们向孙老大人道歉,说不知道高阳是孙老大人的家乡,如果知道了,就不会进攻,更不会害了诸人的性命!”

    会议室的气氛沉重下来,大家都看着孙承宗,他脸沉如水地道:“说下去!”

    “他们愿意向孙老大人道歉,同时归还俘虏的孙老大人的一子一孙一侄孙,只要求孙老大人回高阳居住,他们保证不会进攻高阳,不会打扰孙老大人颐养天年!”洪升说道。

    大家一听,嗬,这清国真会打算盘,想得美哪!

    居然想让孙承宗置身事外,想断东南府一条臂膀!

    孙承宗冷笑道:“回去告诉他们,我就一句话:汉贼不两立!”

    “且慢!”斯托姆出声道:“回去和他们说,兹事体大,需要得到执政官殿下的允许,有他同意才行!”

    他同意,他会同意?

    孙承宗立即醒悟过来道:“对,我认为斯托姆的意见很好,缓兵之计!”

    他转过头问坐他下首的斯托姆道:“你有什么好计策吗?”

    斯托姆咧嘴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道:“简单,这边等回报,那边派人袭击北虏地界,捉到一些鞑子,或者我们去北方购买一些鞑子俘虏,与他们走马换将!”

    见大家觉得他有理,斯托姆声明道:“这是参谋部早就策划好的,已经派人实施了,之前领袖同意的!”

    孙承宗拱手道:“谢谢!”

    夏允彝则问道:“如果这样做,岂不是我们与他们开战了?”

    “不,干活的是明军,明军!”斯托姆说道,心忖华人真够厚黑的。

第560节 黄台吉的忧虑() 
且说清国使节三人团到达高雄,即被软禁,不同于大明那边的高官,东南府给他们任看,领他们到处参观,清使就没那样优惠了,被困在馆舍里,不得外出,不得与他人接触。

    不过一天,他们即接到通知,洪升告知他们东南府的立场后,表示他们可以打道回府了。

    任索尼精通汉语,佟养性有心探究东南府大炮秘密,伊尔登手脚功夫甚勇,也难以得到什么好处。

    他们购进了东南府白糖、酒水一批,很贵,起码比起销大陆的贵上二倍!

    就灰溜溜地坐上海船,返回天津,又另外换船,前去金州,然后登陆,到盛京见黄台吉向他禀报。

    事情没有办妥,三人惶恐请罪,索尼奏道:“东南府关防极严,其控制明朝海外,出港即是东南府的海域,他们以天津为终点,带炮夹板船除军舰之外都不得过天津,北上使用的尽是福船与广船。我们在台湾不得外出,什么都不得看,范文程大人虽有接应,亦不得见,难以开展工作。”

    佟养性亦奏道:“东南府统治稳固,将来必是我大清劲敌也,我听闻其执政官已然南下去什么爪哇,现在的台湾行省,人称为女人·老人·洋人治理,是为一大奇观,却又军心民心稳固,不可小看!”

    女人指的是颜大少两妾,是台湾行省最高指挥官,老人是孙承宗,管行政,还有洋人斯托姆,他管军政。

    如此奇特组合,台湾行省军民却是老老实实,可见颜氏的统治已经稳定。

    黄台吉微叹道:“他们确实为我朝劲敌!”

    “一周前,明军突袭了我(辽宁)红嘴堡地区,掠走我族人百余,现在东南府已经派人到来说他们买了那些人,连同在去年我朝落在明国的俘虏十余人,说要与我们互换俘虏,以那些人换取孙家人回来,朕已经允了!”

    他脸色很不好看,干脆在殿上站起来回踱步,让他着恼的不是对方的威胁和已方的损失,而是东南军显示的战力惊人!

    那些突袭红嘴堡地区的明军肯定是东南军,他们一次出击,俘虏的满人居然比大明十几万军队掳获的满人还要多!

    去年清军自口外入寇,甚少遇到抵抗。由直隶入山东,一路上横冲直撞,烧杀抢掠。一直打到济南,因遇强烈抵抗,清军屠杀了十万以上的百姓,山东巡抚宋学朱和济南参政邓谦战死。

    济南战后,清军押着俘鲁王并城内所有的明宗室藩王,并投降的山东境内文官武将,再加上掠夺的几十万大明百姓,几百万的金银,珍玩珠宝粮食书籍,随同十余万八旗兵缓缓由原路而回。

    至此京师二次有警,好在宣大总督卢象升及监军高起潜又率领着三万多精兵强卒而回,与先期汇聚京师的勤王兵马会和,京师附近的明军实力用来守备还是够的。

    崇祯唯恐野战失败,乃连下诏旨,严令各部把守城门,不得出城浪战。清兵路过,不准接战,唯令各将统兵于后,收复失地。

    军事史上难得的滑稽戏便这么着依帝命而上演。各地的总兵官勒控兵马,清兵北行百里,他们便在后面追上几十里路,务必与清兵保持半日的距离。稍有警讯,便立刻控兵后撤,无论如何不敢与清兵交战,就那么地将清军礼送出境,坐视大明被俘子民生灵涂炭,死于路边无数!

    一场大战,俘虏清军不到十余人,还是他们自已走散的为多,这才落入明军手里,然后入狱,给各地方官员冒名顶替,弄了他们出来,卖给东南府。

    而东南军一次出击,就把清军给打得稀里哗啪的,据被放回来的败兵们说了,东南军上阵就乱扔炸弹,炸乱清军战马,然后乱枪打来,明晃晃的刺刀逼上来,他们火器非常犀利,且不惧近战,敢于单挑!

    要知道,明军最怕与清军近战,十来个清军就能够赶着百来个明军跑,而那些东南军与明军同为华人,却截然不同的作战风格!

    红嘴堡地区军队较少,结果被东南军打败,大掠,等清军大队援兵赶来时,他们才不慌不忙地押着俘虏,坐船离开。

    这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则是东南府主力重心不在大明地区,而在遥远的东南亚,不会与清军硬战。

    有点郁闷哪!

    黄台吉对付大明的策略,非常有耐心,便是要伐倒大树,必先去其枝干,一斧斧的将枝干砍倒,则这颗大树到最后便可一斧而断。

    崇祯二年首次入关,八旗诸将劝他攻入北京,黄台吉大笑道:“城中痴儿易图,破北京小事耳!唯明朝生机未绝,攻下北京后善后之事难办,可缓图之!”

    大明那些流寇农民军是黄台吉的天然盟友,清军配合农民军,不断地毁灭大明的实力,极其默契的配合,让大明持续出血。

    农民军四处攻掠,破坏着明朝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将大股明军吸引在中原地区,耗费了大量金银;而农民军一旦被关宁铁骑等明军精锐打败,陷入低潮,则关外的清兵又及时入关,将明军精锐如海绵吸水一般由对付农民起义的战场吸往畿辅和关外。

    去年清军入口外,可以预见到今后农民军会再度崛起,为祸大明!

    东南军却是一个变数,使得黄台吉深感忧虑。

    万一东南军主力北上呢?

    那战事有得打啊!

    如今情况不断地明了,黄台吉指派范文程负责东南府的情报,这死汉奸做事有成效,彻底弄清楚了东南军军援宁远锦和皮岛之事,哪怕受宁远锦督师的不待见,也依旧送上火药火枪大炮粮食医药和银两!

    之前东南军参战打清军的事情也了解到,岳托真有可能是死在他们手里。

    再有范文程已经派人潜入了台湾,可是发现东南府警觉性极高,导致几个笨蛋间谍落网,范文程花钱拿不出什么象样的情报,挨诸贝勒斥骂,要不是黄台吉力撑,只怕范文程早就受咎了。

    但对于东南军一些显于外的实力他还是清楚的,拥兵十万不在话下,成建制,又不怕浪战,实是劲敌!

    ……

    孙府家人被放归,被送到高雄,说起当天高阳之事,孙家子弟英勇抵抗,纷纷战死,让孙承宗老泪纵横,更加痛恨清狗。

    他的仇恨化为工作动力,七十多岁的老人工作积极性胜过年轻人,一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到处检查工作、处理事务,带动大家积极努力办差,以致于当家的熊永媚下令强制他们休假,曰文武之道一张一驰,身体是工作的本钱!

    有这样的臣子,何患东南府不雄起!

第561节 夫人来就不同() 
自台湾坐船,颜大少拖妻带子的,足足走了一个月才到达爪哇。

    海途中,颜大少坐镇战列舰,妻妾儿子均不上舰,自他做起,这点他从来都是做得很好!

    与其他统治者相比,他确定的法律,他不会践踏,因此“以法治国”还是推行得不错,法学成为了东南大学里的一个重要专业。

    他需要时,离开战列舰,到妻妾儿子们所在的坐舰上开心一下。

    给杨莺儿捉到他道:“夫君,看我给儿子们起的名字,你看好不好。”

    大儿子,小名大哈、哈士奇,姓名为颜琨;

    二儿子,小名二傻、萨摩耶,姓名为颜煜;

    三儿子,小名三傻、阿拉斯加,姓名为颜翀;

    颜大少茫然地道:“很好,不过字认得我,我不认得它们!”

    “琨字念kū,基本字义为美玉;煜字念yù,一般意思为光耀,照耀;翀字念cō,向上直飞,相当于“冲“,乃鹄飞举万里,一飞翀昊苍。”杨莺儿耐心地道。

    “好字!”颜大少傻笑道:“谢谢杨老师为我扫盲!”

    听得旁边的侍女都抿嘴笑了!

    “你这人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儿子们起生僻字,将来就减少老百姓的麻烦!”杨莺儿点醒他道。

    有道理!

    封建制度等级森严,统治者的姓名是老百姓们必须避忌的,例如北宋大臣文彥博,祖上姓敬,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之讳,改姓文。

    到后晋事败,他家又姓回敬,然而北宋立,为避赵匤胤他老子的老子赵敬之之名,又改回“文“字。

    别说老百姓与皇帝重名得改名,龙渊宝剑也得改为龙泉宝剑;连神仙也跑不掉,乖乖向皇帝低头,象观世音菩萨就因避李世民的“世”字改为观音菩萨;钱也得改名,例如朱元璋来了,得,元宝就改为通宝,不过大明还是挺宽松的,等老朱挂了,元宝再次迅速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杨莺儿主动给儿子们起生僻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