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9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29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得漂亮不算,闽北地区苦寒,民众生活艰辛,颜清泉从那里拐骗了一万多人口回台湾!

    除了他之外,东南府还派出了不少人,过海到达各个船厂,以高价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师傅和帮工加入了高雄船厂。

    闽省的造船业久负盛名。

    其有历史传承,明永乐元年(1403年),朝廷命福建都司造船137艘。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所用的宝船不少是在闽江口一带制造的,最大的44。4丈(约150米)、宽18丈(约60米),每船平均乘载400~500人,最大的达1000人。从尺度、结构、装备等方面看,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船舶。即使“洪涛接天,巨浪如山”,仍然“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

    明成化年间(1474年),福建市舶司自泉州迁至福州,造船场遍及全省沿海各地,官办和私人办的造船业都很发达。其工艺先进、设备精良。主要有福船、宝船、封舟、白艚船。

    大量的船工师傅到了高雄船厂,极大地增强了船厂的技术、建造力量。

    月港的瑞兴银号,给予了东南府极大的帮助,把福州老牌的闽发船行的师傅连同帮工直到给打包送去到东南府!

    闽发船行经营遇到了困难,资金周转不灵,找瑞兴银号借款结果还不上,瑞兴银号乘火打劫,给予闽发船行二条出路,一是还钱,还不上的话只好按江湖规矩办,二是去东南府效力。

    在威逼利诱下,闽发船行的老板林胜举行过海,加入了东南府高雄船厂。

    而闽发船行是可以制造福船的大船行!

    福船是明代(1368年~1644年)福建造的官船。福船是远洋大船,高大如楼,设楼三层,其底尖,其上阔,其首高昂,其尾高耸。船体狭长,吃水深。密封隔舱,如一舱漏水,他舱则无恙。福船最长约147米,宽约60米,载重约1000吨,平均容纳400至500人。福船既用于航海运输,也用于海上作战,在明军与倭寇作战中显示了强大的威力。

    于是造船师傅、帮工、船台、物资、资金准备妥当,高雄船厂开始修建六级风帆战舰。

    这是一种敏捷的单桅纵帆军舰,没有造更大的战舰是颜常武采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从简单一些舰只做起来。

    由红毛番巴伦支主导,诸师傅们一起参与,确定了设计方案。

    看过设计图,师傅们说:“噢,原来要制作红毛番的夹板船(西式帆船被称为夹板船)!”

    巴伦支:“……”

    在船台上铺设龙骨、固定安装龙骨、测量制作配件(肋骨)、接合肋骨与龙骨,肋骨密布,结合成为船体,靠着这些坚固的肋骨和外板内板形成了厚实的装甲层,牢固地保护了战舰和里面人的生命安全。

    采取了西式的建造法,将木材制作成为弯曲的肋骨,首先要通过蒸汽蒸,使木材软化,然后在按照角度在几个点上定柱,卡住,然后就象弯钢筋一样一点点弯曲过去,木材毕竟是有弹性的,以后下水了,整体膨胀,结构就逼紧了,靠的是整体互相拉力使船体的强度得到充分的保证。

    待到船体成形,就要铺设外板和内板,有的地方通过打制的锻铁件固定,许多地方则靠卡接,用麻绳、毛发、油灰、焦油、沥青等物品,填充外板缝隙,防止渗水。

    准备桅杆,主桅杆用了1米多粗的大型杉木制作成的,使用了十字起重架船去搭起了桅杆。

    制帆:这是造船厂的一件重要工作,在大房间里,将从澳门、幕府乃至于闽省买回来的粗帆布,按照不同位置的帆的尺寸进行切割缝制,靠手工一针一线制作成功,做成特定的船帆。

    红毛番巴伦支使出了秘密功夫:让帆布不易着火!

第54节 做好战斗的准备() 
在山岭中搜集到的菱镁石粉用高温焙烧,这时候出来的矿石粉(重烧菱镁石),用它来浸泡帆布,可以使帆布极端耐火,介个就是西方使用很长时间的耐火帆布!

    船上最怕火,普通帆布要是点着了,那就成为一个大火炬,看起来很美,船上的人只能跳水逃生了。

    有了耐火帆布,可以把着火的危险降低了许多。

    安装船上的各种配件,有船舵、舵盘、灭火箱、罗经盘等等。

    巴伦支为大家带来了许多不同的工具,加上本地造船师傅的,他们使用了扁斧、斧头、螺旋钻、卡规、脚架、大头锤、直角铁尺、斜角规、铅垂线(这是重要的玩意儿,可以测深)、垫圈、弹簧扁销……

    安装船身,吊装火炮。

    现在东南府可以制作燧发枪还不能够造炮,火炮是从各处买回来的,花费巨大,钱财在飞快地耗掉。

    瑞兴银号很开心了,因为颜常武向他们贷款100W银元,利率为二分五,约定十月蔗熟之后归还!

    “这天底下没有生意象你们这么好赚的!双向收费,存钱要给你们利息,贷款更要给利息!”颜常武悻悻地对瑞兴银号的大掌柜陈一川道,亏瑞兴银号还说是给了优惠,一是利率低,别人还加多一分!二是期限宽,别人可是利打利利滚利利钱往上翻,你们这么长时间才用还款;三还不要东南府直接给抵押!

    陈一川眼前一亮道:“大龙头说得真对,确实双向收费,我都不好意思了!”

    私底下颜常武指示陈和彬道:“开银号确实好,与你叔谈一下,我们合作开银号,就在东南府!”

    又对陈衷纪道:“我们尽快开炮厂铸炮!哪怕造小炮都好,将来再造大炮!”

    陈衷纪则叹道:“急也急不来的!”

    确实如此,造炮不是件容易的事,现在能够造炮的单位是明朝工部、西方人,都不是颜常武所能够弄到手的技术和人员,造炮技术人员可是稀缺资源。

    ……

    通过筑巢引凤,引来大批的造船技术人员造出的六级舰让他十分的开心,现在还是造巡防小舰,将来造战列舰!

    不得不说,造舰是一门大的系统工程,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前面有讲过颜大少想要大衣和护具,很快地,水兵们得到了帆布大衣还有鹿皮护具、铁制的水盆头盔!

    帆布大衣可以挡风、挡水,由颜大少的被服厂组织了大批妇女缝制。

    女人做工,公开地抛头露面,在许多地方并不被赞许,但在东南府却不是件事,一来闽南地区的妇女勤劳刻苦,她们做工常态化,顶上半边天。。。男人出海去了,女人在家只好什么都要干,没钱去帮工是正常。

    而给颜大少帮工,算起来颜大少是主人,给主家做事不是件事,现在颜大少的许多产业都招募了妇女干活,给的工钱也很公道,还有监察确保不被克扣,因此有不少妇女干脆以此为业!

    再有鹿皮背心护甲,这种背心既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也保暖挡风寒!

    它在两边加缝帆布,对外可挡海水侵蚀,对内可挡汗水侵蚀,确保持久使用。

    不到台湾,颜常武都不知道原来台湾鹿多,那里气候环境很合适鹿群生长,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于是他宣布所有的野鹿都是他的,民众赶海无罪,打野鹿则有罪。

    他个人当然用不了这么多的野鹿,打到的野鹿剥皮做护甲,鹿肉腌制充当军官的美味食物。

    除了鹿皮护甲,他还给水兵们提供了铁制水盆头盔,用于头部防护。

    这种头盔很丑,就一个盆子似的,起初大家很不适应,不肯戴着,军方不得不以军法相威胁,这才让大家戴上。

    结果不伦不类,沦为敌人的笑柄!

    怎地说?

    看明朝正规军的头盔上都有装饰,加上铁制装甲,显得威风凛凛。

    而东南府就那个一个水盆顶在头上,下面呢?

    没了!

    (开战时)水兵们普遍就是一件鹿皮背心,顶多加一条七分皮裤(许多人都不穿),不用铁制装甲,因此东南军又被称为鹿皮军!加上难看的头盔,又被称为水盆军!

    军官们委婉地提出反对意见,不过颜常武不为所动,东南军只好披挂着可笑的护具作战。

    然后他开了养鹿场,源源不断地供应鹿只。

    他开设了食品厂,生产硬饼干、腌熏肉、干海味、咸菜、干果、干菜等,由军需供应部门保证质量,专门供应军需品,对于质量有严格要求,做好食物储存和供应问题。

    再有大力投资,建设医院,培养医生,他的军队和军舰上都配备了军医和医护兵,明确规定军医有特权,对于军队人员的健康和卫生负责,而指挥官必须配合。

    就拿军舰来说,水兵们身体不干净、衣着肮脏,还有“不卫生的行为”例如在船上随地小便等,都受到了严格的管束。。。一个特别的与众不同的状况是。。。新建的战舰上舰长有了独立卫生间、高级军官们共享有了独立卫生间,而水兵们的卫生间也增多了。

    ……

    “所有的步军全部改为陆战队!”颜常武一声令下,军队即时改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步兵都成为了陆战队,除了守备任务,重点是上舰与敌作战。

    他的解释是术有专攻,想什么都办得到是不可能的,各个岗位有各个岗位的技术要求,隔行如隔山!

    在军官会议上,颜常武指出道:“舰队中坚是舰长、高级军官们,还有炮手、铁匠、木匠(这两个匠都起到修理工的作用)、帆缆长、负责导航的航海官、信号官、舵手等等,甚至还包括厨师!一个好的厨师能够让一条舰上舰员们充满力量!这些人牺牲了,不是其他人立即能够顶上的,没有人能够一下子具备他们的专业知识!”

    “因此接舷战的时候,派陆战队上去!其他舰员,放枪掩护!”

    他秘密地嘱咐道:“一旦炮战失利,陆战队被打败了,普通水兵死了不少,那么就撤退,只要有那些中坚船员在,我很快就可以重新组建新的舰队!”

    “当然,我这不是叫你们逃跑,需要的时候,谁都要顶上,包括我!敢阵上逃脱的人,军法从事!”

    “做好战斗准备,我相信,我们上阵的时间不远了!”颜常武意味深长地道。

第55节 终于等来了借口() 
二月二,龙抬头,

    高雄港外对出海面上炮声隆隆,东南舰队正在训练。

    海风吹,炮声急,站在“高雄一号”的舰后露天平台的颜常武熟练地下令道:“逆风行驶,右舵,与风向呈6个罗经点!”

    过了一会儿,又下达了:“左舵,与风向呈7个罗经点!”

    通过不断地修正舵位,舰队在他的引领下,渐渐驶近了海面上的三条浮船。

    训练授予了他充足的经验,知道如何对付那些目标,把船只开到火炮的射程内进行攻击。

    这三条船无人控制,任由它们自行飘荡,而舰队的任务是将它击沉。

    接近了一条浮船,伴随着船上的钟声,左舷炮位猛烈开火,浮船给打得桅断板裂,碎屑遍飞,一片狼藉。

    海上硝烟弥漫,不一会儿,两条浮船被打倾斜入水,而最后一条浮船则被战舰挨近,模拟接舷攻击。

    陆战队员们进行排枪攻击,再用铁钩钩住浮船,跳帮作战。

    正忙着不亦乐乎的时候,值更军官提醒颜常武道:“高雄港内出来了一条信号船,向我们驶来!”

    这种信号船是高雄船厂所造,樟木打制,作为巡逻、传令之用,能有什么事吗?

    还真的有事!

    从信号船登上了海商夏洛克,他可是红顶商人,专门负责为颜常武跑商赚钱,见了面就大叫道:“督军,海盗想抢我们的船!”

    见到颜常武脸色不善的样子,他连忙道:“不过我们逃开了,船只安然无恙,可是货物都抛弃了!”

    ……

    一刻钟之后,在军官餐厅那里(兼作会议室),颜常武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夏洛克来自荷兰,是个犹太人。

    荷兰重商,不在乎出身,犹太人做生意如鱼得水,夏洛克先生把生意做到亚洲,风生水起,年纪轻轻就有了自己的大帆船,成为商界中一颗央央上升的新星。

    可惜运气不好,在台南,他连人带银子和大帆船都成为了颜常武的俘虏,理所当然地他的钱和大帆船被没收。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夏洛克竟然投靠了颜常武,说要为颜大少效力,而颜大少居然也信任他,把大帆船交回给他经营,于是他利用以前的关系,与荷兰人做起了贸易。

    他将大陆的丝织品、陶器瓷器和茶叶卖给巴达维亚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从那里运回荷兰的金属、(轻型)火炮、火药、麻布、帆布、造船工具等等,赚头不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