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71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271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今,闽省粮食存量之大,出人意料。

    近年来,广东仿东南府积极发展经济,各行各业兴旺,农业增产不少,稻米源源不断地输出。

    而东南府的稻米来源更多,除本府出的稻米、还有安南、柬埔寨、暹罗、倭国等处收来的稻米。

    三百万石的大米中有八十万石来自东南府,与别的粮商不同,东南府的人很淡定,让王道纯感到了无形的压力。

    别的粮商都是抢天呼地,上门求情,威胁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东南府的人却只是据理力争,没有多大的反应,他们是否会吞下这口气?王道纯心中暗凛,毕竟知道东南府的实力劲爆!

    该来的还是来的,一份精美的请柬送达抚衙,邀请王道纯前往闽江边的江福酒楼一唔。

    王道纯轻车简从地前往江福酒楼赴约,他不能不去,因为请柬落款人正是孙承宗!

    大明帝师孙承宗相邀,他还是东南府台湾行省留守,是台湾行省行政系统的第一人,王道纯是知道的,也想见见他,更深入地了解一下情况。

    孙承宗如此显赫的地位,请客的地点当然不会太差,江福酒楼正是闽江边最豪华的大酒楼,高达三层,占据的地头相当好,视野开阔,此时正近傍晚,闽江碧水潋滟,渔舟唱晚,阳光把水面染成一片金黄色。

    江福酒楼已被包下,王道纯也不担心什么,仅带着清客康先生直上三楼。

    面朝闽江的大厅只开一席,王道纯见着了孙承宗,深揖一礼道:“下官见过稚绳公(孙承宗的字)!”

    “哎,不必多礼,我们只述友情,不讲其他!”孙承宗摆摆手道。

    “怀鞠公请了!(王道纯的字)”桌边的东南府陪客拱手道。

    王道纯看了又看那人,惊喜地道:“初阳兄!”一把抓住他的手道。

    正是孙元化,曾为登州巡抚,现为东南府建设部副部长。

    大家寒暄一番,分宾主坐下,包括清客康先生,共有四人,那康先生举人身份,有资格列席。

    王道纯与孙承宗、孙元化虽然各为其主,但彼此并不相厌,盖因大家都为人清正,看气势都看得出来,本应是物以类聚,奈何造化弄人,大家分开来寻食,终究不是一道的。

    王道纯细看两人,但见得他们脸色红润,精神焕发,就知道他们在东南府过得愉快。

    孙元化叫上菜,须臾菜齐,乃是东南菜系最著名的佛跳墙汤,加上五样菜,乃是炖羊肉、小鸡焖蘑菇、上汤青菜、清蒸笋江鲈鱼和桂花蛤肉。

    三人不急于进膳,先一述别后情形,孙承宗、孙元化向王道纯说了他们的情况。

    孙承宗,在台湾行省主持军政大局,深得信任。

    孙元化,主持东南府军工生产,管理金银铜铁冶金,生产大炮、火枪是他的主业,同样深受重用。

    再介绍东南府情况,“东南府的颜少阳,乃是天纵之才!”孙元化缓缓道。

    他来作陪客是必须的,孙承宗身份太高,不方便吹嘘颜常武,由孙元化来说道:“他崛起十年,颇有章程,占据地盘广大,军力强盛、民众众多、经济发达,而且军民皆服!”

    不同于向普罗大众宣传,不用搞什么无图无真相,孙元化评价过后,王道纯就信了。

    长出一口气,他向两个姓孙的劝说道:“既然如此,何不劝他归顺朝廷,以其之力,必能河海平靖,他不失首辅、公爷之位也!”

    于是两个姓孙的,一个说道:“朝廷掣肘太多,颜少阳亦无能为力。”

    另一个则说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士大夫之间的讲话,不须多讲,王道纯再道:“然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结果给孙元化同样以亚圣孟子的话来打断他道:“君为轻,民为重,我等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今东南府民间极乐,我心怡然!”

    孙承宗则老谋深算地道:“今内忧外患,北虏强盛,老夫是为我中华黎民另作打算!”

    事实上,孙承宗也曾经劝说过颜常武报效中华,不仅仅是对大明皇帝,而是为百姓黎民。

    当时他的话非常大胆,他这是劝颜常武造反!

    但是颜常武认为大陆实属一团乱麻,理是理不清的,只能硬切,可是如此会让他背上暴纣之名,历史要留名的!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他意味深长地道。

    且说孙承宗、孙元化与王道纯没得说了,大家大眼瞪小眼,还是说回正事吧。

    “你们抚衙出令,扣留了我东南府八十万石粮食!”孙承宗提到。

    戏肉来了,王道纯精神一振,正待施展三寸不烂之舌,不想孙承宗说道:“闽省遭灾,都是乡亲,八十万石粮食用于赈灾,对怀鞠的为人,我们是信得过的。老夫禀报杨夫人,言闽省大旱之事,她深悯之,由她作主,这八十万石粮食就算了!”

    杨夫人,东南府颜常武正妻,台湾行省真正的当家人。

    听得王道纯如遭天雷轰顶………外焦里嫩!

    现在米价高企,八十万石粮食价值上千万两银子,她轻描淡写,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位杨夫人的大气,简直雌盖天下!

    其夫肯定在其上,但她绝对是力压天下,坐紫禁城的那位主儿,也不及她多矣!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没钱赈灾,陕西地方官员申请免除一年辽饷。然而,帝不许!

    好一个“帝不许!”于是陕西遍地皆反!

    看到王道纯一脸的震惊样,孙承宗、孙元化木然,心中居然想的是“小样!”

    八十万石粮食看起来很多,但东南府真不是件事!

    东南府花钱如流水,换来的是事业蓬蓬勃勃,而粮食颇有文景之治的情景,到了汉景帝晚年,粮仓堆满了粮食,新粮食把旧粮食压在下面,而旧粮食开始腐烂。

    东南府的粮食同样多得要命,管理更有水平,粮食按年份分别入不同的仓库,每年新粮入库,陈粮出仓,现在送闽省的是一二年的“次新粮”,同时更陈的粮食则拍卖给商人酿酒或者喂家禽牲畜。

    重视农业,民间库存充足,遇到台风来临,粮食失收,甚至都不动用到东南府储备库粮。

    粮食太多,给就给了,倒让王巡抚失态了。

    粮食不是件事,孙承宗先礼后兵,下一个问题则势在必争。

    福建抚衙出令禁止民众外流!

第500节 东南府放出大杀器!() 
    王道纯为了避免民间劳动力流失,下令民众不得流动,出境皆用路条,无路条不许流动,如某州县一年流失人口太多,则该地的地方官受咎。

    再有,大举缉拿流民!

    各州县设卡,无有效身份证明或者可疑人士,皆捉。

    不得不说,此招打在了东南府的七寸上。

    东南府的征服大业,首重在人口,每年闽省有大量人口过海投奔东南府,成为东南府的根基。

    其余各省的流民汇集在闽省中转,有的去台湾行省,有的直接奔赴东南亚,若闽省关门闭户的,则造成东南府人口严重问题和诸多不便。

    这个道理孙承宗懂,王道纯亦懂,因此他有针对性地对流民下手,法令才颁布一

    他摇头道:“大明的子民,不容流失海外。”

    “不然,百姓入我东南府,亦是归属中华!”孙元化劝道:“东南府依旧汉家衣冠,讲汉语,用汉字,过汉俗,与大陆并无二样!”

    王道纯拱手道:“在大陆,乃吾皇子民,而出海外,则成弃民矣!”

    “化外野人,难以教化!”王道纯大摇其头道。

    “看来在王巡抚大人眼里,我等皆是蛮夷了!”孙元化冷哼道。

    王道纯倒是说得有趣地道:“两位先生都是往海外教化民心的大贤,期待两位大贤成功,则天下幸甚!”

    孙元化再讽他道:“从清流到封疆大吏,怀鞠公大有长进哪!”

    “嘿嘿!”王道纯还真的是脸皮厚了许多了。

    此时孙承宗出招了,他淡淡地道:“我东南府崛起,如大江东去,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纵有阻碍,也是螳臂挡车,终究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他须发俱张,神威凛凛,对王道纯道:“怀鞠可曾知道,今年春节前,我东南府废除了徭役!”

    过往,东南府百姓每丁每年要服一个月的徭役,亦即是免费为官府当差。

    徭役很讨厌,至于东南府实行的强制兵役,倒是受到欢迎,毕竟先军政治下,军人地位最高。

    “怀鞠又可曾知道,我东南府从来没有人头税,从来地赋都是一成!”

    东南府不是没人头税,仅有一种,就是剩女税,如果女子二十岁前不嫁出,则要交税600个铜子,家长们自然不会给东南府得逞的,除了阔佬家中有剩女之外,99%的女孩子都在二十岁前出嫁掉了。

    两句话,有如打了王道纯两记闷棍,让他直了眼睛!

    作为亲民官,王道纯对于百姓的负担了如指掌,大明的百姓除了要交田赋,还每丁每年要交013两银子的人头税,除此之外,每丁还要服徭役,这是身为朝廷子民应尽的义务,从封建社会建立起来,几乎百姓都要承担这样的义务,其中人头税还是封建王朝的重要财政来源。

    而东南府居然不用百姓服徭役,亦是有钱到直接雇工,等于给百姓发工资!

    不征人头税,堪称是封建社会里增加人口的大杀器!

    平行空间里,晚明在十七世纪中期人口为一亿,清朝建立后十九世纪中期为四亿人口,二百年增加三亿人口,除了社会总体稳定,外无大战,内战不多不烈之外,引进的蕃薯马铃薯玉米神马的能够让中国增加如此之多的人口?

    一个重要的答案是:清朝废除人头税,使瞒报的人口都冒了出来!

    象每丁每年要交013两银子的人头税看似不多,实际上许多地方穷到无立锥之地,真的是一点银子都交不出来,交不出银子,被官府任意拿捏,所以民间人口瞒报的现象严重。

    换言之,明朝人口早就突破了一亿!

    现在的民间有大量的人口不在官府名册上,随着东南府日益被世人所知,没有人头税、不用服徭役、到了有田分,有工干,有银子领!

    流向东南府的人口真的如孙承宗所言,其势已成,大杀器一出,真是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王道纯再怎么禁止民间人口流向东南府,好比东德设柏林墙、北韩设鸭绿江边境线、美国佬在美墨边境设保护墙,从来也不能够阻止民众投奔他们心中的乐土!

    他呼呼地喘着大气,嘶哑着嗓子道:“虽然如此,我尽力而为!”

    见他冥顽不灵,孙承宗叹气道:“怀鞠,你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令人佩服,然则,你是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我东南府必将雄霸海外,你就成为了”

    王道纯外表很坚强,其实内心已经动摇。

    他扪心自问,对方敢于废除徭役和免征人头税,那是充满了自信,他何德何能,阻止东南府的崛起之势?

    国势如此,内忧外患,想到君王的殷殷期望,而自己却是抱薪救火!

    想到此间,心乱如麻!

    他站了起来,拱手道:“多谢稚绳公和初阳兄指教!我方寸已乱,告辞了!”

    置孙承宗和孙元化的挽留不理,径直离席而去,一桌酒宴竟然没动一点就散了,倒是一件奇事!

    留下两个姓孙的面面相觑,孙元化叹道:“这个怀鞠,都做到巡抚了,还是这么心急!”

    他发愁地道:“满桌酒菜,可怎么吃完?”

    孙承宗倒是食欲很好地道:“那有什么,照吃可也,来来来,我们慢慢吃,店掌柜的,叫人来唱小调!”

    得到吩咐,早就备下的一个面貌姣好的女子和乐手们进来,唱起了歌曲,两个姓孙的一边听歌曲,一边进餐,自得其乐。

    他们没有一点的忧虑,就算王道纯封锁人口往来,惹怒我东南府,他岂能做久闽抚!

    我们东南府有的是手段对付他,他若不仁,别怪我们不义!

    ……

    王道纯离开江福酒楼,沿闽江而行,康先生默默地在侧边陪伴他。

    感受到他的痛苦与无奈,人生之事,不如意十居八九!

    突地,康先生听到王道纯哼起了歌来,康先生是文化人,听得懂,听到后更是心情沉重。

    王道纯唱的是““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典故来由: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