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52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252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南军转入进攻!

    来犯的马打篮人死了将军阿卜杜拉,阵亡近万人,士气大挫,东南军在陈德、周全斌的率领下,大队人马出城而战。

    总督警卫团二千人、陆军旅五千人、爪哇后备役二个团共三千人、加上皇协军四个团六千人,总兵力达到了一万六千人,摆开来,军旗飞舞,浩浩荡荡,仿似汪洋大海,把马打篮人吓得魂飞魄散!

    皇协军,来源有倭人、朝鲜人、安南人这些中华文化圈的人共四千五百人,还有一千五百土著军,所有的皇协军通用语言都是中文,通过考试的发给津贴,数年不通过汉语考试的一概撤出。

    虽然是协警,但待遇不差,起码要比他们国内要好得多,而且有良好上升的渠道,因此那些皇协军们非常地积极向上。

    他们不是按种族分成一个团,而是打散来分编组。

    这么多人从城里出来,马打篮人害怕了,夹起尾巴飞也似地逃跑,以前他们进攻荷兰人,荷兰人顶多一千人出战,如今人家兵力是如此之多,吓坏了马打篮人。

    他们不战而退,东南军只在后面放了几枪给他们送行。

    在撤退返回马打篮的道路上,马打篮人挖断道路、设置陷阱、捣毁水源,坚壁清野,准备给东南军一个好看。

    但是,东南军肯定不会这样子的打法。

    ……

    “轰!轰!轰!”

    “冲啊!冲啊!冲啊!”

    在大炮巨舰的掩护下,东南军各路部队展开了迅猛的攻击!

    爪哇沿海的泅水、马都拉和井里汶、日惹等地,都是马打篮素丹国的繁华之地,对外贸易赚取了大批的财富,都在东南军的大炮和火枪的攻击下一一陷落。

    重炮轰击,马打篮根本无还手之力。

    密集的步兵集结,火枪射出的铅弹打倒了一个个土著人。

    东南军攻击城市,抢掠物资,带走青壮,而且他们还破坏了道路、农田水利和城市建筑,临走时烧毁城市,让马打篮人倒退回原始社会。

    他们不向内陆进发,光在海边肆虐,以华人特有的高效率,在一个月内就把马打篮人辛苦几十年的成果扫荡殆尽。

    事后一清点,马打篮人被抢劫了大概价值八十多万银元的财货,包括黄金、白银、铜钱、铁器、粮食、大木、中国的丝绸、瓷器、糖烟酒等,马打篮人喜欢穿金戴银,喜欢用黄金白银装饰神庙、宫殿等重要公共场合,结果东南军俘虏了那些土豪,毫不客气将他们身上财货据为已有,那些神殿上的金银装饰,被东南军用刀子切割下来带走,一点都不给马打篮人留下来。

    就连他们富贵人家穿过的丝绸衣服,我们华人当然不要,可分给皇协军也不错啊!

    对于以前连个铜板都没见过的皇协军们,皇协军们什么都要。

    勤俭的华人加上穷疯的皇协军们,所经之处,天高三尺,大地为之清明。

    爪哇城的奴隶市场,自开战之后生意兴旺无比,一船船的奴隶送来,市场容纳不下,以致于市面扩大了一倍。

    既然马打篮人对我们进攻,则东南府爪哇总督陈德对马打篮人宣战!

    “敌占区里的人们无人权!”

    他们的财富属于我们华人;

    不反抗的土著被贬为奴隶,反抗的土著人一概处死。

    这是一项既定方针,东南府老大颜常武利用“开国”的良好时机,要部下和子民们清除掉一切敌对分子!

    都是华人的土地,才能长治久安。

    ……

    战场上的好汉们如丁亚楼、秦重、王甲们,正在为实现老大的计划而不懈地努力。

    只是他们发现,杀人一时爽,大家都闻臭!

    “各连回报都解决了!”奉命到各连联络的王甲向丁亚楼报告道。

    “很好!”

    第二营与兄弟部队攻克马打篮的日惹城,大炮和铅弹打过,马打篮人就崩溃了。

    霰弹一扫一大片,铅弹打进人身是一个小洞,打在人身里是几个小洞或者更多小洞,除了被命中要害当场阵亡的土著人,当强悍的英雄好汉被高烧折磨到也抵挡不住,发着胡话,被疾病折磨到脱了形的土著人惨嚎时,再强硬的土著人也噤若寒蝉。

    打死土著不成问题,但是死土著就成问题,战斗一结束,秦重、王甲,另外十几个人,带着一些麻布口袋,开始了艰苦的跋涉,在城外,他们在以前作战的地方,他们把尸体装在麻布口袋里运到战地坟场去,这片坟场在城郊,甚至在战斗没结束前就开始处理尸体了!

    没办法,尸体腐烂的速度惊人,如果不想让臭味淹没大家的话,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这是一件苦差事,除了长官们,谁都会轮到这样的工作。

    尽管有军工帮忙,但军工缺少,且军工第一要务是给大家运送补给品,无法帮到大家干这种脏活,只苦了陆军的大兵们。

    一些从海军、海军陆战队转来的陆军有点后悔了!

    但也有乐子,战斗中官兵们得到战刀、土著人的饰物、旗帜,他们用它们和海军换取食物和酒,海军则拿它们作为纪念品带回家中。

    每个连都拿出战利品清单并划出价格,然后把最好的代理人派到船上去和海军人员们讨价还价,王甲被指挥连选中担负这个任务并得到营长的允许,他坐上小艇去军舰上,回来时带回大量的钱和好吃的东西,俾如鱼干、鹿肉和朗姆酒,鱼干是海军们自己晒的,海灶的待遇高过陆灶,海军有鹿肉和朗姆酒吃喝,而陆军是没有的!

    反正痛苦和快乐并存,王甲执行命令,有空就写写东西,他近着长官,危险不大,不亦乐乎。

第465节 万人之王不万人() 
    王甲参战,一年后从传令兵升为士官,二年后得到丁亚楼长官推荐成为军官,之后在军队里打拼,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军职,最终以中将军长高位退休。

    不得不说,他在长期军旅生涯中,一直为《陆军军报》写稿,写出他的军旅生涯,为他一个农家子弟出身、根基浅薄却登上高位助益不小。

    上面的老大想看他能写到怎么样的地步,只要他立功,就从优述功,升官晋职。

    最终他写出了《从军五十年》的历史长书,这本书记载了他从东南亚打到西亚,再打到非洲和欧洲的经历,是一部难得的历史文学巨作,有很高的研究。

    若干年后,当他与同村的丘逢吉在干休所一起坐在树下纳凉时,两人均已功成名就,回想自己的一生,都没有白费度过,在各自的领域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巴章城。

    这里是马打蓝素丹国的前身巴章国的国都,历史较久,开发多,城内有众多的石头建筑,还有宽敞的广场和石子路,这对于多雨的东南亚是难能可贵。

    高大的宣礼塔巍然屹立,一到时辰,钟声响成一片,召唤信徒们去礼敬朝拜。

    城东的王宫面积不大,可是相当精致,洁白的大理石为宫殿,铺了从遥远西亚买来的名贵地毯,这一片地区高,两边山峰夹杂,风势很大,非常清凉,因此哪怕气温炎热,铺上地毯都不算装b。

    万人之王素丹·阿贡坐在宝座上,他身体轩昂,留着两道威风的胡子,头发花白,根根竖起,煞是凶恶的样子。

    他的面前站了五个人,分别是他的兄弟朗普,大将古拉尼、纳斯尔、阿明,此四人都是这番出战华人爪哇城的主将,另一主将阿卜杜拉被火枪射杀。

    万人之王素丹·阿贡稍嫌憔悴,这对于一直意气风发的他来说是极为少见的事情,毕竟这些年来他横行霸道,占领中爪哇和西爪哇、加里曼丹半岛,攻打巴达维亚的荷兰人两次,而荷兰人无法报复,还得向他好颜相向。

    华人却不一样,听闻华人上万人出战马打篮,阿贡不由得脸上抽筋,此事非同小可,再加上对方的巨舰大炮,而且战术极为对头,他们就是攻打沿海,不进入内陆,对于马打篮素丹国的威胁极大!

    就阿贡而言,荷兰人人少不足虑,配枪炮的华人却是非同小可。

    他手指殿上右侧站着的大臣哈萨尼道:“你说!”

    哈萨尼向着阿贡鞠躬后道:“至尊的陛下,我奉您的旨意与东南府爪哇总督府接洽,要求两家谈和,结果……”

    大家都竖起耳朵来听,哈萨尼说道:“他们既不答复,也不停止战争!”

    那就是选择了战争!

    素丹·阿贡心中不无后悔,当初他欲乘华人刚刚占领巴达维亚,立足未稳之际先行攻打华人,岂料开了场,就收不了尾,反倒让东南军占据了道德高点!

    人家枪炮俱利,船只便利,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当然!如果东南军继续打来,素丹·阿贡心中计较,只要退入内陆,凭借天时和地利,对方丛林作战,有得他们受的。

    可是“人和”呢?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变俭难,马打篮这些年来通过贸易得到大批的财富,许多人穿金戴银,享受到丝绸加身的颜值和喝到美酒,只怕不这么容易坚持作战了。

    其实素丹·阿贡在进攻失利后第一时间里就向华人提出了谈和的倡议,并且在华人进攻马打篮沿海地区继续要求谈和,可是华人不接受好意。

    “既然他们想战,我们就让他们有去无回!”素丹·阿贡厉声道:“动用国库,与荷兰人接洽,购买他们的枪枝弹药,同时告诉荷兰人,两家合作对付华人,事成之后,许他们平分爪哇!”

    他会与荷兰人平分爪哇?当然不可能,不过是哄骗荷兰人的。

    同理,荷兰人同样会欺骗他们,大家尔虞我诈。

    计较已定,素丹·阿贡整军备战,然后他发现,东南军的陆军、海军陆战队尽撤,想打他们也找不着,海面上只留下舰队游弋,封锁了马打篮素丹国海岸线。

    俘虏和击沉马打篮素丹国的船只,断绝它对外贸易,马打篮素丹国进入了一个悲惨时期,万人之王再也不能凌驾众人了!

    ……

    隶属爪哇总督府的东南分遣舰队主力包括六艘战列舰、十五艘巡航舰以及八条补给舰在总督陈德的率领下进入了远航状态,直取香料群岛!

    加上后面还有二十条东南府及雇佣的红毛番船,满载着人员和物资,个个都红着眼睛,准备发财!

    亚洲一带的香料群岛从大的方面来说指的是东印度群岛(印度尼西亚),是公元十五世纪前后欧洲国家对东南亚盛产香料的岛屿的泛名。它说明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香料的渴求,也是导致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的一个直接原因。

    准确的定义则指马鲁古群岛,它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东北部,位于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岛之间,一条赤道从中穿过,面积74000多平方公里,由大约1000个小岛组成。

    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适于香料作物的生长,是东方的主要香料产地之一,很早就有“香料群岛“的美名。生产的香料,质地优良,香味浓郁,驰名遐迩。

    摩鹿加群岛和不远处的班达群岛一起,是最富传奇性的岛屿,前者直到16世纪初,向世界贡献了每一颗丁香,而后者是当时唯一的肉豆蔻产地。

    所谓香料,指的是豆蔻、胡椒、丁香等调味品。它们的共同点就是香气强烈,又具防腐功效,并且欧洲大都不产。

    当是时,由于没有冰箱,欧洲人的肉类保存不易,用盐虽然亦可保存肉类,但味道远远不如加了香料的好吃,不仅咸而且不易嚼,久藏的咸肉可作板砖来砸人。

    香料,是国际贸易的最早商品之一。17世纪初期,从香料群岛采购一船香料,只需3000英镑左右,而卖到英国市场上价值36000多英镑。

    公元1512年,葡萄牙人霸占马鲁古群岛。之后,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接踵而来。经过激烈争夺,到17世纪时,马鲁古群岛落入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手里。

    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香料而操碎了心,17世纪20年代通过血腥屠杀独占了班达群岛,从而获得肉豆蔻生产的垄断,之后通过毁灭丁香树以及严厉打击走私活动,获得了丁香贸易的垄断权,并且一直打压东南亚诸地,对胡椒贸易力图垄断。

    香料贸易利润极为丰厚,一年纯赚百万银元不在话下。

    如此巨大的利润,东南府垂涎三尺。

    打下巴达维亚后,陈德受命主持军政事务,他又是“慢一拍”,有意不管香料群岛之事,任由那里群魔乱舞,之后才施施然地收拾他们。

    一招鲜吃遍天,用上荷兰人的印信,由华人代表荷兰人宣布把“香料群岛”的利益转让给华人别扭、牵强的理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