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50章

大明之雄霸海外-第250章

小说: 大明之雄霸海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进攻的万丹属于西爪哇,对面是苏门答腊岛,爪哇总督府想的是攻略苏门答腊岛,正好把物资运在此城屯积,没想到马打篮素丹国的威胁沉重,只能暂时放一放。

    东南军向来牛哄哄的,一个马打篮素丹国就让他们主力不得不回军保爪哇城,马打篮素丹国是何方神圣?

    世纪末兴起于印度尼西亚中爪哇日惹地区,紧挨着东南府所占的爪哇城。

    5年,当地领主苏塔威查亚森纳帕提(sua ijaya snapai,50在位)利用其宗主国巴章素丹同各领主之间的矛盾,举兵打败巴章国素丹卫队,逼迫素丹阿里亚潘吉里引退淡目,灭巴章国,将国都从巴章迁到马打蓝首府克尔塔(kra),自称素丹。

    森纳帕提继续征战,扩张疆域。

    现在马打篮素丹国的统治者**朗桑(radn rang,3在位至今)是个战争狂人,他以素丹阿贡(,即最高素丹)自称,又称为苏苏胡兰(意为万人之王),经过多次征战,讨伐叛逆,进一步统一了中爪哇和东爪哇地区,攻占了爪哇沿海的泅水、马都拉和井里汶等地,还攻略了加里曼丹南部地区。

    这位万人之王在2和2年,两度率大军攻击巴达维亚(即雅加达)的荷兰人都未成功。此后他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鼓励岛际贸易,实力相当强!

    东南府并没惹他,他却跑来打东南府爪哇城了。

    他有充足的打爪哇城的理由:唇亡齿寒,对方攻打万丹,下一步可能会攻打他马打篮,

    由于其威名远盛,东南府不敢掉以轻心,接报后的陈德总督也是相当重视,把能够调动回来的部队都给调回来,其中就有王甲所在的火枪第三团第二营。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二营开拨,幸运的是这回他们坐上了正经的东南府海军运输船,大型的夜叉三号,船舱里有更多的通风系统,让船舱凉爽不少,且不会用它来运送活牲,只运活人,毕竟战舰有战舰的骄傲。

    至于那些红毛番,他们根本不在乎运什么,只要有钱赚,运死人和棺材都不在话下,运活牲根本不算什么。

    返回爪哇城,自码头出来,发现气氛紧张了许多,路上行人多扛着枪,背着子弹袋勿勿而过。

    东南府的老大金口说过:“汉儿不为奴!”这不仅仅是他不许汉人为奴,还包括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外敌入侵时,奋起反抗,不受外敌奴役!

    不是说说的,全民皆兵,除军人之外,列入后备役的男丁每年要进行两个星期的军训,其余男丁每年都要进行一星期的军训,至于学校,各年级学生每年同样有二星期的军训,小学生开始就学习使用火枪,成年后的军训则在熟悉使用火枪。

    丧心病狂的东南府,连女童都会使用火枪!

    不过是限于女学生,社会上成年女性倒不用军训,只是,凡是“公家单位”和颜大少所在的公司女职员都会安排时间去学习使用火枪!

    东南府的老大绝对不允许出现类似“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皇帝逃难时,宫人们想搭乘宫车出行被拒,结果沦落到叛军手里,惨遭蹂躏的命运,而是要求女性参与抵抗!

    火枪使用就是方便,不同于弓箭,只要你受过训练,掌握它不难,且它上面有准星,瞄准也容易。

    战时征召男丁作战,反正遇敌必战!

    这种征召,是东南府总动员法的一项法令,所有子民都依法参战,没得话说,马打篮素丹国的威胁逼近,东南府人都知道关键时候到了,纷纷停下了自己的工作,加入到军队里,一下子就集结了三万人!

    甚至还有五千多女子,加上回防的军队三千多人,达到了近四万人。

    马打篮素丹国的万人之王惹上大麻烦了,劳资都没去打他,他居然敢来送死!

    众志成城,火枪林立,而且城外密集地配置着水泥工事,有高逾六米的城墙,也有一人高的水泥护墙,加上壕沟,还有长长的炮兵阵地,这一切都令人望而生畏,等着。

    与万丹国不同,马打篮素丹国是个高度集权国家,这让他们能够征召了超过二万勇士来攻爪哇城,也是吸取了攻打荷兰人的教训,想的是重兵一拥而上,战而克之。

    所谓过万人漫山遍野,一望无际,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大二万人看上去浩浩荡荡,十分壮观!

    万人之王素丹阿贡没来,委派了其弟**朗普为大将,再有古拉尼、纳斯尔、阿卜杜拉、阿明四个将军统领军队,这五人都追随万人之王一起作战,是可以信赖的将领们。

    此时此刻,他们通过贸易得来的红毛番的望远镜观察着敌人情况,不禁都皱起了眉头。

    打得仗多,看对方阵势即知三分输赢,除了对方的城防看上去很坚固,而且防线漫长,关键是看到守城官兵的精气神,貌似十分旺盛的样子,关键是对方手里人人有火枪,让他们觉得不是乐观。。。

    什么时候,荷兰人的奴仆华人这么带种了?!

    虽说华人推翻了荷兰人的统治,但马打篮人照样看不起华人,他们并不清楚东南府的华人是什么货色,还以为好欺负,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出兵的原因,只是现在看上去有点棘手啊。

    不过既然军队出动了,没有白白回去的道理,**朗普拈拈胡子,下令道:“哈格,你带二千人去进攻!”

    一名强壮的马打篮勇士应声而出,他光头光脚,上身穿了一件银色衫衣,下身穿着半截裤,肌肉壮实,手臂颈项都套了很粗的黄金圈,他拿着短矛和盾牌,背了砍刀,双眸凶光闪闪。

    主将有令,哈格挑了一千五百名步兵和五百名弓箭手,悍然出战!

第461节 声声入耳() 
    土著弓箭手对空发箭,试图压制城墙上的东南军,掩护自己步军的冲锋。

    然而土著将领们发现,箭矢落在了城墙上棚子上,钉在那里,无法攻击到下面的东南军。

    扛着梯子的土著被护城壕沟阻挡,城上乱枪打来,土著们纷纷倒下。

    紧跟着城头小磅炮和城内大炮打响,实心弹以势不可当之势在人群中拉开一条血路,沿途的土著惨叫连成一片,而霰弹的闷响,则象死神在低笑,让土著人呼天抢地般地哭嚎。

    投入的兵力太少了!

    东南军以扇状开火,打得进攻的一千五百人成了烤肉架上的肉般难受。

    马打篮将军们绝不允许自己人的鲜血白流,他们也有自己的战术,对爪哇城的东、西、北三面展开了兵力进攻,一幅幅惨烈的血战画图展现在人们面前:

    低沉雄浑的水牛号角声隆隆响起,三个土著将军各骑在一匹战马上,拔出砍刀向前用力一挥。土著人顿时便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向前冲杀而来,呐喊声,号角声,战马的嘶叫声混合在一起,响彻云霄。

    土著自丛林中扑来,冲向城墙,他们被护城壕沟阻挡,密集一起,刹那间,东南军枪弹如林,炮弹的爆炸声与一大批中弹者的惨叫声混成一片。

    疯狂地高呼着“为神而战”,一次又一次发起突然冲锋的土著用尸体和泥土填平了壕沟,活着的人踩着倒下的人的身体向前冲。

    暴雨骤然降临,地上泥泞一片,血水和泥水搅拌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可怖的血泥潭,腥气扑鼻,嗅者欲呕!

    鲜血不断地注入,那天上下的滂沱大雨,居然不能让鲜血黯淡!

    枪炮轰响震撼人心,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就是血战的真实写照。

    不断投入兵力,争夺日趋激烈,在土著的有生力量没有消耗殆尽时,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成胶着状态。

    马打篮人用上了人海战术,反正他们手下的队伍就是这种成色,大部分是列个阵都列不齐的野蛮人,数个数也不会数的,这种在战场上最没技术含量,只一味的凭着人多的人海战术,正合适野蛮人,反正就是冲上去,要不杀死敌人,要不就被敌人杀死。

    百炮齐吼,东南军还投掷了大型炸弹,就是那种装满黑火药要点燃的那种超级大炮仗,火光浓烟和石块土屑腾空而起,烟尘和灼热的火焰如火上加油,让大地上的土著们被烤得喘不过气来。

    战场上充满了战争的狂乱恐怖,土著们疯狂地尖叫呼喊,不断地冲击,终于,他们登上了城,狞笑着,就待扑上前去,把来不及装填枪弹的华人懦夫们给杀个片甲不留。

    却见到华人们举起了一个个有似两张a4纸拼在一起的圆弧形的长方形金属物体,里面装了火药,正面写有四个汉字,就是“该面迎敌”,而在背后则有小字是“轻轻按我”,那些华人们一齐扣动板机。

    “砰!”

    似节日烟火般迸飞,无数的铁钉钢丸在黑火药的驱动下飞散,打得正面的土著们惨嚎声让石人听了也要落泪!

    嗯,东南军使用了“土制定向雷”,亦即是一种大号的霰弹枪!

    在现代化的战争中,防御方设置好“定向雷”,雷体的前面部分是嵌在一个塑料容器的钢球,其后是炸药,当敌人过来时,使用电线控制,引爆定向雷,钢珠破片形成一扇0度的水平弧面,并以扇形集束弹道喷射而出,杀伤半径为50米宽、米高,堪称是对付进攻步兵的大杀器!

    东南军的定向雷自然没有这么变态,它用黑火药来驱动,后面直接就是燧发装置,需要时扯开定向雷后侧的防潮包装,就可以让它进入发射状态,当敌人过来时,就是扣动板机,燧发装置打火,引爆定向雷。

    这是“基础型”,它的发射后座力还有声响对于射手来说是一个大考验。还有改进型的,那就是引出一条长约二米的导火索(长度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一般半米,燃得非常快),一头是定向雷体,架在两对剪刀形的支架上固定在地上,另一头是燧发装置,打响后引着导火索,如此人就不用硬扛那笨重的定向雷体了。

    嗯嗯,有可能误伤,只要你穿上东南军的护甲背心和护甲马裤,钢珠是不会破防的,而那些果露的土著人则倒了大霉,钢珠把他们炸得千洞百孔,身体象漏水般的容器,鲜血横流,中者哪怕当场不死,回去也亡!

    东南军发射的铁钉是生锈的、钢丸中夹了铅,这些玩意儿听起来就让人哆嗦。

    定向雷大显神威,发射出的炽热死风把冲上城墙的土著人如一掌扇飞,打落到城下!

    炮声、雷声、炸弹声和枪声响成一片,彻底地压制了土著人的呐喊和惨嚎!

    在城墙上防御敌人的并不是东南府的主力部队,有上万人,他们是经过挑选的退役老兵、预备役军人、各单位、各公司、各船上的用枪老手,除了火炮之外,他们使用各种装备打击敌人,看着嗷嗷叫着冲杀上来的土著人,他们不屑的撇了撇嘴,乐的哈哈大笑。人海战术如此老旧的战法在这种可以完全发挥出火器威力的立体防御战线上,哪怕是他们这些不是正兵的战士们也敢与之一战,尽情地欺负土著人。。。

    更何况,他们有上三千人的炮兵部队在支援他们,还有三千正兵在休息,哪里防线吃紧,就对哪里进行反冲锋!

    而在城内,还有二万生力军,多是年轻人和没上过前线的,他们现在不断地被调动到前线上,被用枪老手们以老鸟带新鸟之势,一起战斗,让他们尽快地成熟。

    更有甚者,城墙上出现了女人的踪影,年轻的女孩子们上到战场上,起初为男人火枪装填子弹,当发现土著人有姿势没有实际,壮实如牛的土著人挨上一枪也要倒时,越来越多的女孩子们端起了火枪,照着土著人开火!

    东南府的民族主体,在血战中铸造新的灵魂!

    这种剧本不对啊!

    正兵在休息,杂牌军打得不亦乐乎,就连女孩子都端枪而上,喝着糖水的王甲觉得很不好意思!

第462节 女射手() 
    清晨隆隆的炮声兆示着又一天战斗的开始,昨晚马打篮人想夜袭爪哇,然而他们这些不穿鞋的野蛮人在城外踩了个鲜血淋漓的…东南军狂扔铁蒺藜,就是扎马钉,它有四个尖锐的刺锋,掉地上时就有一个刺头向上,用来对付光脚佬最好不过。

    马打篮人有一副好脚板,但踩在铁锈的铁蒺藜,破伤风、感染什么的,够他们乐呵乐呵的。

    当晚他们寸步难行,到得白天见物时才能够清除掉那些讨厌的小东西。

    东南军狂向天上打烟花,那些烟花,是用丝绸做成的降落伞,载着焰火,慢悠悠地下落,闪啊闪,就象鬼火一般,照得战场上影影绰绰,东南军见了人影就狂开枪,反正子弹多火药多,也不知道他们这位老大从哪里弄来了这么多的火药。

    那当然,明朝里正人君子们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