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83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83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严绍的亲卫,这些人不仅可以步战,马上作战也一样很强,只是上马之后他们的作用就跟重骑兵差不多,局限性很大。

    至于第三批,就是那些斥候了。

    跟其他人不同,严绍很重视斥候的作用,军中的精锐除了优先满足敢先军跟身边甲士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在斥候里面。军中斥候也是除了这两支兵马外,待遇最好的一个。

    不过这些斥候的作战方式到是跟另外两批兵马不同,更像是游骑兵,跟敌人接触的时候先是以弓弩作战,而后才会贴身厮杀。

    不多时,就见已经有十几骑从远处跑了回来,来到严绍面前禀报道。

    “主公,前方正有两伙兵马在厮杀,其中一伙应该就是我们正在追的孙坚兵马,另一伙则应该是荆州刘表…”

    “没想到还真让我们追上了…”

    “主公,我等现在应该怎么办?”策马来到严绍身前,孙观轻声问道。

    “别忘了,我们只是来劝说孙文台将东西交出来的,并不打算妄动刀兵…”拽了一下缰绳,严绍轻笑道。“走吧,我们上去闹再说,但是记得,我们只是的,可千万不要变成热闹了…”

    “是!”

    其他几将听了,齐声喝道。

    后面马上补上!!!

    ————————————————————————————————————————————————————————————————————————————————————————————————————————————————————————————————————————————————————————————————————————————————————————————————————————————————————————————————————————————————————————————————————————————————————————————————————————————————

    ————————————————————————————————————————————————————————————————————————————————————————————————————————————————————————————————————————————————————————(。)请

    1

第一百四十章 荆州行() 
绍背后麾下千余骑依次展开,孙坚心中暗叫不妙。..

    刘表的兵马固然极多,他却不怎么里,一是荆州兵马并不善战,二是刘表帐下没有什么良将。那蔡瑁他也认识,水上或许还算有些本事,6战却只是个庸才罢了。再加上荆州又无什么骑军,就算打不过,走总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严绍却不同,无论是华雄还是吕布都是棘手的人物,在他手下都吃了大亏,尤其是那华雄更是连命都丢掉了。而且次带来的兵马都是骑军,严绍又是能征善战的人物,麾下良将极多。要是被此人缠住,他还真未必能回的了江东。

    孙坚暗叫晦气,却不愿意示弱,也抱拳一礼。“复先,好久不见,怎的你也来趟这浑水,莫不是听信了袁本初的话?”尽管前番血战,弄的身上狼狈不堪,铠甲上更是到处都是血污,不过坐在马背上依旧是威风凛凛,仪表堂堂人不由称赞。

    严绍也是抱拳对着孙坚一礼。“文台,你这事真是做的好生糊涂,那玉玺乃是传国之宝,本该归天子。而今天子虽为董贼掳持,也不该将玉玺据为己有,还是快快将玉玺归还免生祸患…”却是一点都不否认自己是听信了袁绍的话,毕竟玉玺的事已经是明摆着的了。

    “复先此言大误,坚乃汉臣,怎会做出此等事情来,实是袁本初逼人太甚。那传国玉玺坚连见都不曾见过,若是复先不信,坚愿对天誓!”说着孙坚已经举起手臂,便要誓。

    然而有些玩味的坚,严绍却是轻笑道。“可是绍也没,文台兄有疾在身啊…”

    孙坚一窒,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他当初率军回江东的理由,就是身上偶染小疾。说是小疾,其实只是个借口,毕竟在联军讨董这等大事面前,寻常三五天就能治好的小毛病根本摆不上台面。偏偏刚刚孙坚杀出重围的时候作战十分勇武,真的是一点毛病都没有,这叫人怎么能不怀疑他在撒谎?

    面对着严绍的质问,孙坚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好在严绍也没有刻意的去为难他,只是一声长笑,也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严绍跟孙坚这边聊得很欢,却是把旁边的刘表给冷落了下来。起先刘表还不知道这支骑军究竟是从何而来,只得在旁边观察一番,等到确定了严绍的身份后,便在蔡瑁的护从下轻骑上前。“来者可是北海严复先?”却是听说过严绍的名字。

    虽然刘表的年纪也不小了,足足接近六十,还是中气十足,隔着老远的距离声音依然清晰的传入严绍耳中。

    严绍连忙回礼。“正是严绍,阁下莫非便是刘荆州…”说着去。

    这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只从卖相绝非凡人。而且历史上此人在荆州期间,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称得上是一方之雄。

    唯一可惜的就是,此人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再加上又有一个败家媳妇…

    这一切,都导致了他的悲剧。。。

    尤其是在他病逝之后,荆州更是再无执掌之人,先是被自己的亲信献给了曹操,而后又落入了刘备之手。

    刘表没有去参加会盟,却不代表他不会盟这件事。在联军同董卓交战期间,他一直都在派人打探着有关联军的消息,自然也知道汜水关跟虎牢关前的两次大战,还有严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刘表既然能单骑定荆州,自然也喜欢结交豪杰,再加上严绍卖相极佳,因此到也有些喜爱。

    见刘表并不否认,严绍拱手道。“绍此番乃是奉盟主之名,劝文台将玉玺归还,不想却是碰到了刘荆州。绍在北海时便常听说公之大名,今日得见真乃三生有幸也…”

    对刘表这样的人来说,在跟人交流时一是的身份,再就是的态度。严绍称雄于青州,也算得上是当世豪杰,如今又如此的给面子,刘表也是含笑抱拳。“复先实在是过誉了,今既奉袁本初之命而来,不如助某一臂之力,将这叛国逆贼擒下…”

    孙坚听了一惊,连忙对严绍喝问。“严复先,你莫非真的要同某为敌吗!”他帐下将领绍时,也是面带敌意。

    “我同文台相交一场,又怎能妄动刀兵,今番而来只是想劝说文台,绝非要同文台为敌,还望文台迷途知返,不要一错再错…”

    就算孙坚不愿意承认,听到严绍这次并不打算跟自己为敌,还是有些庆幸的松了口气。

    “玉玺绝坚这里,此乃小人污蔑,复先既然不愿同坚为敌,今日之情孙坚记下了…”

    说话的功夫,程普凑了上来。“主公,如今事情有变,我等不宜在此久留,还是尽快返回江东为妙。。。”

    别人不清楚,他们几个可是很清楚玉玺的事情是真的。而且就算严绍说不会跟孙坚为敌,但是谁知道是真是假?还是尽快离开的好。

    对程普的话,孙坚也是深以为然,点点头后,孙坚处的刘表,冷笑了下,便要引军离开。

    “将玉玺留下!”

    见孙坚要走,刘表立刻喝道。

    不说那玉玺来是刘氏江山的象征,单是他心底的那点小心思,他也不可能放任孙坚离开。虽说没有严绍的帮忙让他有些遗憾,刘表还是命令麾下兵马上前阻拦。

    一时之间,杀声四起。

    刘表兵多,孙坚将勇,到是杀的难分难解,唯有严绍所部兵马站在旁边冷眼旁观,倒是让场面略显诡异。只是就像之前说过的那样,荆州兵马并不是特别善战,再加上这次刘表也就带出来了一个蔡瑁。

    蔡瑁此人,要说无能到也未必,至少还是称得上是个良将的,但是他的特长却是在水战方面,6战上就要差上许多了,何况这次还是面对着被世人称之为江东猛虎的孙坚?

    最终还是被孙坚夺路而回,麾下的兵马却是损失惨重…

    ——————————分割线——————————

    “复先若是刚才助我一臂之力,必不叫孙坚那贼子逃了…”望着孙坚逃去的方向,带着些许遗憾刘表忍不住抱怨道。

    这次领兵而出,非但没能夺得玉玺,甚至还跟孙坚结仇,实在是得不偿失。

    然而对严绍来说,这却是再好不过的结果了。就算历史上刘表此人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但谁知道如今是否还是如此?

    何况荆州的地理位置太好,不给他找些麻烦,严绍还真不怎么安心。而想要牵制住刘表,最佳的人选莫过于袁术跟孙氏一族。袁术此人妄尊自大,却没什么能力,绝不是刘表的对手,到是孙氏一族,无论是孙坚孙策还是后来的孙权都称得上是人杰,只要能让孙氏一族同刘表结仇,严绍也就不需要担心自己在解决北方之前,南边先一步统一的问题了…

    不过这些,严绍却是不会对其他人说的。

    好在这个时候群雄割据还没开始,甚至就连联军分崩离析的消息也没传来。再加上严绍也算是当世英雄,一方豪杰,前番又很给面子,所以刘表显得十分好客,就算之前他作壁上观,一点忙都没帮,也只是稍微抱怨了下。

    对他这样的人来讲,不可能将事情的责任推卸到他人没有帮忙上面。或许常人会如此,但对刘表这样的人物来说反而是对自己的侮辱。

    “景升公莫怪,文台同我相交一场,前番讨伐董卓时也是拼死力战,险些命丧疆场,如今并无实据,绍怎么忍心相害呢…”不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严绍还是歉意的道。

    不得不说,自从严绍穿越过来以后,演技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刘表本也只是做做样子,并没有真的要责怪严绍。随后更是邀请严绍到荆州一行,这也算是正中严绍下怀。

    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严绍就答应了刘表的邀请。

    “主公,我等不回洛阳吗?”赵云皱眉问道,却是有些不解。

    如今十八路诸侯齐聚洛阳,讨伐董卓,就算跑了孙坚一路,算上他们还是有十七路。现在严绍却选择在荆州做客,而不是回洛阳去,这让他多少有些不解。

    “放心吧,大军那里有子义在,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而且我们也不会在荆州停留太多时日。。。”说着严绍赵云,轻声一叹。“此番洛阳那边联军只怕已经开始自行崩散,我等就算是回去又有何用,到不如好好在荆州停留一番,或许会有收获。”

    “收获?”这下,无论是赵云还是管亥等人都是一愣,有些不太明白严绍的意思。

    “收获,这次联军会失败,除了各怀异心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董卓那边有个智谋之士在帮他出谋划策。董卓迁都于长安,联军没了外部压力,也就很难同心协力,最终分崩离析并不奇怪,如今孙坚携玉玺出逃,而我等追赶出来,只怕洛阳那边的局势也不乐观。不过这次的事情到是提醒了我,那就是除了如子龙子义这般的豪杰外,若想成就大业,匡扶汉室,必须要有智谋之士相助才行。。。”

    就像之前说过的一样,在群雄割据之前,这只怕是严绍最后一次能够自由行动的机会。等到乱世来临,严绍便只能暂时困守于青州,再像现在这样轻装简行却是绝无可能。

    所以严绍才会趁着这最后的机会,借口孙坚私藏玉玺,领兵南下来荆州。

    ——————————分割线——————————

    听了严绍的话,众人总算明白为何严绍会主动提出南下来寻孙坚,原来最终目的其实是想要寻觅些人才。对严绍喜欢找人才的事,在场的人都已经习惯了,毕竟他们都是被严绍找回来的。

    只是这样的话说出口,众人反而皱起眉来。。。

    尤其是孙观更是开口道。“可是主公,如今大军停留于洛阳,就算是有子义在,若是时间长了只怕也。。。。。。。。。我等无法在荆州停留太久啊,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能找得到您说的智谋之士。。。”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赞同,毕竟他们无法离开北海太久的时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