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360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360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绍对待自己的臣属,一向是有名的掏心窝子,只要不是特别的情况下,通常都是实话实说,一是没有撒谎的必要,二就是他帐下的臣属们都是些人精,除非是必要的情况下,不然撒谎反而会引起麻烦。

    听了严绍的话,徐晃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的确,不管他在杨奉的帐下地位究竟如何,能力又如何,到了严绍帐下以后他都是一个新人。更关键的是他是独自一人投奔的,身边顶多也就是带了几十个亲卫。

    这年头投奔他人,到不是说不能直接得到高位,但是首先你的手里必须要有实力,假如徐晃这次能带些兵马过来,都可以得到极大的重视,可惜他没有。或者说他也不能这么干,徐晃在杨奉的张小爱威信还是很高的,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从杨奉麾下拉出相当一部分的兵马出来。

    可是杨奉对他本来就很好,他对于背弃了杨奉的事情也是充满愧疚,再让他将杨奉帐下的兵马都拉出来,这岂不是让他做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这可真的就是有违他做人的原则了。

    而且说实在的,真要这么干了,严绍是否还会愿意接纳他也就很难说了。毕竟这么一个恩主都能坑的人,可是很难让人信任的。

    没有了兵马,又是孤身一人投奔,自然也就很难让人重视了。

    “不过…”这个时候,严绍却又话锋一转。“公明你的运气还是挺不错的,真要是从青州军中拨出三五千兵马出来给你使唤,其实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如今乱世已起,我等要是想要这乱世之中作出一番事业来,就不能没有足够的兵马。我这次回青州之后,本来也是要扩充一番的。”

    “这次洛阳之行,收获不错,不仅得到了你这个难得的将才,又俘获了不少的西凉军士兵。本来这些士兵就算不被处以极刑,也应该充作苦役的,不过这些俘虏当中有不少都是一些青壮,就这么让他们去做苦役未免太可惜了一点,我的意思是从俘获的俘虏当中抽调出万余人,分两批,每批五千人,另外组建一支新军出来。恰好公明你算是西凉军出身,其中一批就由你来统帅。若是由你统帅这支兵马的话,得到的抵触会比较小,不知道你的意下如何?”

    “多谢主公!”听到这话,徐晃大喜过望,立刻跪下谢恩。

    虽然严绍也说了,到青州之后可以给他三五千兵马,数量上跟严绍要给他的五千西凉战俘差不多,可是其中的差距却是大的惊人了。

    没错,这两批数量是差不多,可是到了青州之后,严绍给他的都是一些从田地里跳出来的庄稼汉,想要让他们成为令行禁止的精锐之师,难度不小,至少没有个一年半载的功夫,别指望他们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出足够的能力来。

    而那些西凉军就截然不同了,虽说是战俘,而且之前西凉军在训练等方面也是松懈的很。可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实力就差了,单论武艺或者是战斗力方面,这些西凉军的实力还是很强的,真正欠缺的其实不是别的,而是组织度。

    换句话说,只要能有一个人将这些兵马组织起来,他们就能再次发挥出当年让联军丧胆的战斗力出来。

    要知道当年联军讨董之时,除了一个孙坚之外,其他的兵马基本上都是连战连败,就是严绍跟曹操也不过是帐下手下的猛将够多,占了一些便宜,实际上麾下兵马的战斗力跟西凉军比还是有差距的。

    而严绍的这一手,看似借花献佛,实际上也是漂亮的很。

    一方面不需要回到青州之后再另外招募兵马,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批精锐之师。

    徐晃虽说是河东人士,并不是西凉人,可是他在西凉军中多年,早已算是半个西凉人,那些被俘获的西凉军对他的抵触也不会很高。

    而且将西凉军交给他,也可以轻易的解决严绍当初对他的承诺一一一一让他独领一军,而且兵马绝对不会比现在的杨奉少。

    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

    听了严绍的承诺,不仅是徐晃自己大喜过望,旁边的赵云也替他高兴。

    接触的这段时间,已经让赵云对这个河东汉子有了不错的好感。毕竟武艺不说,本领上徐晃还是很强的,让赵云很是认同。而且挖墙脚的事情还是他亲自干的,虽说那些承诺实际上是严绍借着他的嘴巴说出去的,可那毕竟是他说出去的承诺不是?

    要是兑现不了,就算别人都认为是严绍失信,赵云自己也会心中不安的。

    如今皆大欢喜,他自然是高兴的很。

    望着下面高兴的诸将,严绍也是微微一笑,但就在这时,却有两个幽灵一样的身影凑了过来。

    这两个人正是这段时间一直居于严绍宅第内,基本上没出去过的贾诩跟李儒两人。

    “主公。”

    “主公。”

    齐齐的向严绍一拱手,两人同时道。

    “两位先生来了,快请坐…”见到是二人,严绍连忙示意二人坐下来。

    那两个人也不客气,对视了一眼,也就纷纷落座。落座以后,李儒先开口问道。“不知道主公可有对那吕奉先说了?”

    贾诩也看了过来。

    如今他们俩的身份其实尴尬的很,李儒不用说了,过去董卓的女婿,当年董卓背后最大的幕僚,不知道有多少坏主意都是他出的。

    这样的一个人,即便是今时今日都让不少人咬牙切齿,虽说他现在的脸上也做了不少的伪装,可是在这洛阳城中当年认识他的人却是真的不在少数,真要是被人给发现了,就是严绍也保不住他。

    所以如今的他,也只能躲在宅第内,尽量减少出门

    其他人或者会对严绍身边的谋士消失了有些好奇,但是稍微介绍一下说染了病了,也就没有人追究了。毕竟一个谋士而已,又不是武将,身体虚弱,染病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贾诩就更尴尬了,他跟李儒的情况还不一样,李儒那是得罪的人太多了,再加上罪大恶极,所以出不去,他则是罪大恶极的同时,偏偏又干了不少好事,至少这次天子能成功跑路,他也是帮了不少的。

    说实在的,这次讨伐李傕跟郭汜结束之后,刘协跟杨彪还真的询问过他的下落。在得知他失踪了,甚至很有可能已经死在乱军之中后,刘协等人也是松了口气。

    按理说,就凭当年他对西凉诸将出谋划策,致使长安城破,王允跳楼这一点,千刀万剐了也绝对不愿往他。可是天子能在长安城中得以平安,他的功劳也一样不小。真要是得到了此人,最后该如何安排也是很难说的事情。像如今这样,反而是最好的一个结局了。

    至少无论是那一边,都不觉得尴尬。

    “绍自然是按照两位先生的意思,将话说给了吕奉先…”严绍笑呵呵的道。

    听到严绍这么说,两人齐齐点了下头。

    原来之前严绍那有些调拨的话,实际上是两人让他这么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吕布对刘备不满,甚至必要的时候,从刘备的手中夺走徐州。

    原因也很简单,贾诩对刘备的了解到是不多,或者说是压根没什么了解。可是李儒却不一样,他能看的出来刘备并不是那种甘居人下的人,胸怀大志,身边又有两个结拜兄弟帮衬着。

    最关键的是,严绍现在还占据着徐州的一个郡,这本就是极大的损害了刘备的利益。两者之间的矛盾已经很深了。虽说青州跟徐州之间也算是盟友,可是两者并不是一条心的,如今又有了利益矛盾…

    不得不防啊…

第四百一十五章() 
贾诩根本就不了解刘备,甚至可以说压根就不认识此人。【。aiyoushenm】

    之所以会有如此强的戒备心理,纯粹是因为李儒的缘故。贾诩没见过刘备,可是李儒却是见识过的,很清楚此人的胸襟抱负。知道他不是那种甘愿居于人下的人,假如严绍同刘备没什么利益冲突,双方还有合作的可能,偏偏严绍之前从陶谦的手里抢走了一郡之地。

    虽说这一郡之地是严绍从陶谦的手里抢走的,跟刘备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可是别忘了,如今的徐州牧可是刘备。换句话说,严绍抢走的地方,原本应该是属于刘备的。

    在刘备成了徐州牧之后,并不是没有尝试过从严绍的手中夺回原本应该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可惜没能成功。

    不说陶谦之前本来就欠了严绍不少的东西,已经吃进嘴巴的东西,严绍如何肯吐出来?至此,两家间本来就不是很和睦的关系,变得更加恶劣,要不是还有曹操跟袁绍这样的大敌在上面,恐怕严绍跟刘备之间已经先要来一个你死我活在说了。

    然而在李儒看来,两者之间的争斗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刘备必定不甘心自己的领地被人夺走,会想尽办法的夺回这个地方,而严绍是无论如何也不肯让出已经占据的地盘的。

    既然两者之间肯定会有争斗,那位什么不尽早解决掉这个心腹之患?

    若是换作是从前,李儒也许会劝说严绍忍让一下,因为他还需要有刘备帮忙分担曹操的压力,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他有一个全新的选择,吕布。

    严绍跟吕布的关系可说是相当不错了,尤其是濮阳之战,要不是有严绍在背后支持,吕布根本坚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吕布必然会记得他的恩情。

    而且吕布此人,有勇无谋,但是实力还是很不错的,飞将之名威震天下,震慑力远比刘备要强的多。至少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眼里,吕布的名声可比刘备强太多了。

    若是能让吕布从刘备的手里将徐州夺走,那么

    严绍便等于是少了一个隐患,同时也多了一个强援。

    这个强援不敢说是言听计从,起码也要比之前那个暗地里谋划着什么的人要强的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凭着严绍跟吕布的实力,再加上那个其实不是很成气候的袁术,未必不可以同袁绍跟曹操的阵营争雄。而且相对于刘备来说,吕布的存在对曹操的仇恨效果可是要明显好上许多呢。

    这样一来,严绍北上的过程中,也就不必担心背后会被捅刀子了。

    起码,暂时不会

    一一一一一一分割线一一一一一一

    返回了自家的营地之后,吕布也是彻夜未眠。

    他一直都在考虑着之前严绍对他说过的事情,说实在的,小沛确实并不是一个久居的地方。尤其是吕布麾下有不少都是骑军,这些兵马所消耗的粮草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单凭一个小沛,养活他麾下的兵马已经有些勉强了,更别提什么更进一步之类的。

    吕布会想着换个地方,也不是没有理由。

    只是

    要说刘备对他有戒备是真的,可是对他总体上还是比较不错的,就让他这么背叛了刘备,他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不是?

    而且他已经背叛过两个主公了,一个丁原一个董卓,前者可以推脱说是听从了朝廷的旨意,而且上面也确实下达了这样的旨意,后者也可以推脱说是因为董卓的行为过于暴虐,他不得不如此,事实上他这么干也确实是大快人心,让人拍手称赞,甚至被许多人视为义举。

    可是刘备对他是真的不错,也没什么特别亏待他的地方,真要是再这么干了,他的名声恐怕也就彻底臭了。

    想到这里,吕布又有些犹豫起来。

    “温侯可是有什么烦心的事情?”就在吕布正为此而有些闹心的时候,一个声音忽然从旁边响起,吕布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发现是自己麾下的大将高顺。

    要说吕布麾下有这么多的武将,更有如张辽这样后世非常有名的,可是在这个时期吕布麾下最著名的武将,其实还是要数高顺了。而高顺也是吕布麾下的头号部将,对其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可惜的是,作为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属,高顺有一个大部分的君主都无法忍耐的毛病,就是喜欢谏言。

    你说你要是一个文臣或者是谋士,喜欢谏言也就算了,可你明明是个武将也喜欢谏言,这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不过高顺对吕布是真的忠心耿耿,所说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吕布的统兵能力确实很强,本身也有着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的能力,至少武力值在这个时代还是独一档的,即便是已经开始从巅峰期走下坡路了,也不是其他武将可以比肩。

    可惜的是,有着这些优点的吕布,本身的性格却有着非常重大的缺陷。

    所以面对着高顺的谏言,明明知道高顺对他忠心耿耿可是吕布最终还是没有听从。非但如此,反而对高顺有些隔阂,平日里高顺所统领的千余精锐,在不需要领并作战的时候也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