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26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26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几人也纷纷点头,毕竟如今在乐安的黄巾足有两万有余,比严绍麾下可用之兵多出不止十倍,就算其中有一部分只是家眷,想要胜也未必这么容易。

    若是这伙黄巾来犯北海边境,他们自然是死战不退,可现在他们进犯的却是乐安郡,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这般舍己为人,在座的几人只怕没有一个能这般古道热肠。

    听到孙观等人的话,那来使的心不由往下沉了许多。

    “严太守,如今乐安正陷于水火之中,还望太守莫要见死不救啊…”想起被围困的城邑,还有被困在其中的百姓跟家人,来使将头狠狠的磕再石板上,泣道。

    看着他这般,严绍也有些动容。

    “这又是何必呢…”说着严绍苦叹了一声。“我也愿发兵相助,只是前段时间北海刚遭兵祸,如今正缺粮草,就算是我想出兵也是有心无力啊…”

    “粮草有,粮草有!”见严绍的态度有些松动,那使者顿时兴奋起来。“只要太守愿意出兵相助,乐安愿献万斛粮食报答太守之恩德!”

    听到这话,严绍沉吟了一下。

    一旁的孙观见状似要阻拦,可是看那使者额头上的血迹,最后还是收回了自己的手。

    “一万斛粮食?确实不少,然贵郡正饱受兵祸之苦,绍又于心何忍,八千斛也就够了…”

    “使君大恩大德,乐安百姓没齿难忘啊!”本以为要大出血了,没想到居然还被打了个折扣,张念大喜过望。

    “哪里的话,只是绍也有个小忙需要先生帮一下…”严绍连忙上前将张念搀起,微微一笑道。“兵戈一起,不知会有多少北海子弟战死沙场,我虽为北海太守,也不能让他们客死异乡,不知贵郡可否供应三百匹战马,如此我便可以将战死的军士带回北海了…”

    看着严绍嘴角淡淡的笑意,张念心中一冷。

    三百匹战马,论价值甚至比那八千斛粮食都要值钱许多…

    张念的嘴唇抖了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这时却听严绍道…

    “当然,若是战马就更好了…”

第四十七章 进发() 
北海城外,大旗迎风招展,每面旗上都写着一个大大的严字。

    旗帜之下,两千余军士如山岳一般,雄立于外。看着这支军马,严绍的眼中有着深深的满足,这便是他手下的强军,是他立足于北海最大的依仗。

    正是凭着这支军马,他先后讨伐黄巾数十次,才能坐稳这北海郡守的位置,也正是凭着这支军马,才能让北海上下不敢轻忽慢待,不至于变成世家手中的傀儡。

    “有如此强军,天下也可去得…”

    若是这支军马让严绍感到骄傲,那么对张念造成的便只有震撼。

    来之前,虽以听说过北海军马雄壮,不逊边军许多,然而只有亲眼目睹了这两千强军,才能明白为何王玄会让他来北海求援,而不是那个巫师从未离开过身旁的青州刺史。

    翻身上马,甲胄在身上发出碰撞的响声,严绍对着孙观跟武安国二人道。“我离开后,北海便交给你二人了。”

    “请主公放心,我二人必保北海无恙!”彼此对视一眼,孙观、武安国二人齐声道。

    “太守大人,我们是不是…”清醒过来,张念连忙道。

    也不怪他会这么急切,实在是如今距离他到北海来已经过了两日的时间。

    不过他却一点也没有责怪严绍的意思,救急如救火的道理严绍自然是懂得,但是兵马却不是仓促间就能出动的。就算严绍倾尽全力,也是足足花了两日时间才准备,这期间所做的一切努力张念也是看在眼里的,自然无从指责。

    如今麾下五将,太史慈、孙观、管亥、周仓、武安国,唯有太史慈跟孙观可称得上将才,周仓、管亥跟武安国只能算是猛将、悍将,有的只是匹夫之勇,冲锋陷阵或许还没什么问题,可若是用来独当一面根本无法让人放心。

    这次出征,太史慈是必定要带在身边的,那么能留守的便只有孙观一人。

    看向乐安郡的方向,严绍深深的吸了口气。“现在只希望那王玄能多坚持些时日,一直坚持到我们感到乐安为止…”

    一旁的张念拱了拱手,没有说些什么,却也深深的忧虑起来。

    看到如此强军,他对此行自然是有着极强的信心,可若是王玄没能坚持下去,那一切也就无从说起了。

    严绍一扬马鞭,鼓之声响起,两千余军士如一条黑色的洪流,开拔在最前面的便是由太史慈统领的‘敢先军’。

    站在城墙上,看着已经开拔的军马,尽管彼此之间有着一些隔阂,可是张宁跟貂蝉两人却还是默默祈祷起来,希望严绍能够凯旋而归。

    两千余北海军马被分成了四个纵列,其中两营为普通步军,剩下一营则是由太史慈统领的敢先军。跟其他两营步军不同,这支被严绍给予众望的精锐并不完全是步军,还有一百余骑军在里面,使得其成为一支步骑混杂的军马。

    这其实也是无奈中的举措,严绍对这支军马可以说给予众望。

    不仅希望能够马上冲阵,也希望其能够步战披甲扑营,不过总的来说骑战还是要大于步战,可是如今的北海郡根本无法支撑一支五百骑的骑军。

    想要组成一支骑军,单单只是五百军马是不够的,若是日常有了些什么损伤?那空缺出来的难道就给干等着?

    尤其是远距离奔袭时,更是需要多出一匹甚至是两匹马来轮流更替,这么一大笔的钱财别说是将严家剩下的家资全部变卖了,就算是把北海城内最富的那家给抄家了只怕也不够。

    最后别无他法之下,也只能暂时维持着不伦不类的样子。

    话虽如此,在太史慈的操练之下,此军也已经有了强军的影子,尤其是之前多次讨伐黄巾,单论战力甚至不逊边军许多。

    其他的军马虽然差上一些,可也绝对要冠居青州军马之上。

    ——————————分割线——————————

    乐安城下,看着已经摇摇欲坠的城池,邓安露出了嗜血的笑容。

    他已经可以想象到,在攻陷此城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了。

    或许就如严绍说的那样,过去的黄巾军确实称得上是一支起义军,可是随着张氏三兄弟的身死,如今的黄巾军却已经演变的跟盗匪也没什么区别,所到之处如蝗虫一般,留下的唯有一片赤地,途径城池的百姓要么被杀要么便是被裹挟。

    如此,青州黄巾的规模不断壮大,而原本富庶的青州却是日益贫瘠。

    贫瘠的土地又生出了更多的黄巾来,这也是为何青州黄巾的规模适中庞大的原因,尤其是早先几年,青州曾经遭遇过一次水患,更是加重了青州百姓的负担。

    只是就在邓安盘算着究竟还需要多久才能攻陷乐安时,却见远处有一骑匆忙赶来。

    若是官军,这一骑只怕远远就已经被拦住。不过在黄巾里却没有这样的规矩,这个黄巾长驱直入,直接来到了邓安面前。

    邓安观其服饰,知其乃是自己麾下的斥候,微微皱眉问道。“何事?”

    那个斥候也知晓军情紧急,不敢怠慢,连忙开口道。“头领,正有一伙官军杀来,如今距此已不足二十里了…”

    “哦?居然真有人敢前来救援?!”邓安迟了一惊,左右的其他头目也都彼此面面相窥。

    如今的青州刺史焦和,只知清谈,平日里巫祝不离侧,正是在他的治理之下,青州才会变成现在这么一个烂摊子。治下郡县若是遭到黄巾等贼寇袭掠,基本上也是置之不理。

    青州黄巾会变得如此猖獗,绝对不是没有理由的。

    如今听闻居然有一伙官军来了,也不怪邓安会吃惊。

    只是吃了一惊之后,邓安却是狰狞一笑。“看来焦和那个缩头乌龟终于还是坐不住了,也好,我这便让他明白一下大爷的厉害。”

    周遭的黄巾头目齐声大笑,令之下,原本势如烈火的攻城暂停下来,除了少数兵马留在乐安城下,防备王玄作出什么举动,剩下的几乎都跟随邓安一块往军马来的方向迎去。

    眼见乐安的形势越发危机,王玄已是欲哭无泪,偏偏他又无法投降黄巾——————作为世家的一分子,投降黄巾的下场如何就是他也清楚。

    好在这时城下的黄巾突然退去王玄松了口气,只是对黄巾为何会退去有些莫名其妙。好在乐安城中还是有那么几个有能力的人的,很快便有人推测出是援军来的。

    “大人,我们是否也遣一支军马出去,策应一下?”一直跟在王玄身边的将领询问道。

    王玄本能的想要点头,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却又觉得不妥。

    “如今城中兵马已经不多,而且连日鏖战疲惫不堪,就算出城也没什么用处,若是北海来的军马败了,没了这支兵马,只怕我们连乐安也守不住了,还是留下来,等外面的形势明朗些再说…”

    见王玄这么说,那将领犹豫了下,还是点头应是。

第四十八章 对垒() 
大旗招展,身旁所立皆为精锐甲士人不由心生豪气。

    “先生,如今距离乐安还有多远?”收拾了一下心情,严绍侧头问着一旁的张念。

    张念连忙回答道。“大概还有十多里便到了…”说着看了眼年轻的严绍,心中也不由叹了一声‘英雄出少年’。

    本来他对这个二十出头便当上北海太守的年轻人心中很有些不以为然,虽然很多人都说英雄出少年,可是在他看来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就算能力再强又能如何?

    直到到了北海以后,他才明白传言未必不实。

    严绍能力如何或许不知,可是麾下兵马强盛却是已经看在眼里的,再加上那几员虎将,张念觉得严绍年纪轻轻便能成为北海太守,或许并非没有道理。

    “看来乐安有救了…”这次张念却是觉得,没有去求那个青州刺史是正确的。

    一骑远远赶来,尘土扬起许多,骑上军士只穿着简单的皮甲,一看便是斥候一类。然而那军士身上透着一股精悍,天上烈日炎炎,这军士虽被晒的满头是汗,可是马背上的动作仍旧十分有力。

    跟这时的其他一些统军将领不同,严绍对斥候极为重视,经常会从军中抽选精锐补充到斥候中。大军出征在外,斥候就相当于是眼睛,若是眼睛不中用,很难说会不会将大军带进陷阱之中。

    经过简单的检查,那斥候轻骑快马的赶到了严绍面前,翻身下马,动作十分利落。

    “主公,前方正有一支军马赶来,看来应该是围困乐安的那支军马。”

    “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已经不足十里…”

    严绍微微皱眉,没想到那些黄巾的嗅觉到是听敏锐的。

    “管亥、周仓,你二人带队列阵,子义,你率敢先军在后…”说着严绍看向那斥候。“这附近可有适合列阵的地方?”

    虽说手中不是没有乐安的地图,但是这个时代的地图过于简陋,而且错漏之处甚多,严绍更愿意相信这些眼睛。

    “四里外有一处适合列阵…”略一思考,那斥候想起了回来路上经过的一处地方。

    “那,你去前方带路…”

    几乎就是严绍跟那斥候说话的功夫,又见几个斥候远远跑了回来,只是跟这个斥候相比,那几个斥候的身上便带有许多血迹,其中的一些身上甚至还带着伤势。

    略一询问,才知道他们也撞上了青州黄巾派出的斥候。

    那伙黄巾足有十几人,见他们只有几个便想领些功劳。只是还没等他们冲到近前,就已经被这几个斥候射死了三个,剩下的也被他们用环首刀剁去了首级回来邀功,一番厮杀下来,这几个斥候甚至未损一人,便将碰上的十余个青州黄巾全部解决。

    对此严绍丝毫不觉意外,虽说这伙黄巾也算比较悍勇,可是跟这些从军中抽选出来的精锐相比,却还是差了许多。

    要知道当初组建敢先军,太史慈从军中抽调精锐,其他几部兵马严绍都点头允诺,唯有这斥候没有让动一人。

    而整支北海军马当中,除了敢先军之外,就只有这些斥候最为精锐,不但上马可轻骑冲阵,下马亦可披甲冲营,精锐程度甚至比敢先军还要强上几分,只是人数太少无法成军罢了。

    “不愧是太守麾下的强军啊…”看着那几个斥候马背上挂着的首级,强忍住恶心,张念佩服的拱手道。

    心中对严绍麾下这支军马的精锐程度也有些吃惊,先前虽以知道北海军马乃是青州有数的强军,却没想到居然悍勇到这个地步,区区五个人,便解决掉了对方十余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