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229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229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是否可以这样。。。”这时旁边的赵云站了出来,打了个圆场。“曹操此番下来,徐州确实损失惨重,仓促之间拿不出粮食也是情有可原,子仲不如回去跟陶府君商议一下,分批将粮食送到青州,只要数年之内能够还上也就可以了。。。”

    有关徐州的情况赵云也是很了解的,本来他就不是很忍心对那些百姓索要如此多的粮食,只是因为这是徐州许诺的,而且这次出兵青州方面的损失也不算小,总要有些收获才对?

    现在既然徐州方面说自己也没办法,赵云也只好想办法打一个圆场了。

    反正严绍索要的乃是一个总数,只要徐州方面能够将这个数额送到,那么多上几年也是可以的。

    听到赵云的解决办法,李儒的眼睛动了动。旁边的严绍也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似乎没想到赵云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

    不过。。。

    这也许是眼下最有可能的一个主意了吧。。。

    “也好,若是能在三年之内将这批粮食送到,也是可以的。。。”严绍也不愿意显得自己好像有多不近人情一样,而且要是徐州这边真的拿不出来这么多的粮食,就是逼死对方也没有用,到不如放宽一些,权当是贷款了。

    自然,贷款吗,肯定也是需要有利息的,所以。。。

    “不过既然是分批偿还,那么总要有些利息才行,子仲觉得如何?”

    这方面,严绍却是真的不打算退步了。

    然而听了严绍跟赵云的话,糜竺却是苦笑连连。或许严绍跟赵云真的以为是徐州拿不出粮食了,可实际上糜竺却很清楚真正的情况是,徐州这边压根就不愿意拿出这么多的粮食来。。。

    在一些人看来,既然曹操已经被赶走了,而且还是吕布亲自出手的,那么曹操这么一个威胁也就那么紧迫了,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履行当初迫不得已之下,同严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就是当初严绍敲诈的那些粮食。

    这不奇怪,无论是哪里都会有一些短视的人存在,这点哪怕是陶谦也是如此,毕竟那么多的粮食就是徐州这么富裕的地方,仓促之间拿出来也会让人觉得心疼的。

    期间糜竺跟陈登也劝告过,认为应该履行义务,一方面是信义。在一个就是不能跟青州交恶,免得将来出了什么问题连个援助的人也没有。何况曹操的威胁短时间内确实是没有了,可谁保证青州军不会成为下一个曹操?

    最麻烦的是,这次要是真的再出事的话。。。

    那可就是真的连一个会来帮忙的也没有了。。。

    糜竺跟陈登苦口婆心的劝说,不想压根就没有被陶谦他们当回事,他们也有自己的理由。

    青州军正同袁绍纠缠着,这次就算是领兵南下帮忙,严绍都没有带太多的兵马下来,就算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了。

    所以青州军的威胁,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放在心上,更不必担心青州军会找上门来。

    而且。。。

    也不知道是谁,给陶谦出了一个相当毒的计策,就是让糜竺来同严绍交涉这件事情,那个人给陶谦的理由也很充分。

    这段时间严绍在徐州的期间,糜家跟严绍交往密切。谁敢保证将来青州军要是南下了,糜家不会是带路党?

    到不如借此机会,破坏了糜家跟严绍的关系,如此一来也就不必在担心徐州内部出现什么情况了。

    暂且不提这个主意有多坏,至少还是很符合陶谦心意的,于是也就果断的派糜竺来同严绍交涉,这也是到了以后糜竺的表情一直都很难看的一个原因。

    嗯嗯,不好意思,后面的马上补上。

第二百七十六章()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然而在真正的乱世,粮草远远要比黄金更。

    毕竟黄金没法用来吃喝,可是粮草却没问题。只要有粮草,便可以招募足够多的兵马,到时候又怎么会怕没有黄金?

    如今虽然还远没到乱世的地步,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将来一段时间的时局只怕不会特别安稳,这个时候世家几乎都在囤积粮草,那些富户也是有样学样,等闲不会轻易将囤积的粮食售出。

    这些利益,就算是王德这个县令的命令,只怕也不会被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严绍却不同…

    从某种角度上讲,严绍可以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即便是在后世,那些铁公鸡一样的地主老财也是特殊情况,更多的则是对自身的评价非常在意。这些世家也是如此,如果是寻常人自然可以不予理会,可是严绍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若是也同样如此,却很容易落得个忘恩负义的名声。

    所以尽管心中有些为难,但是彼此商议了一下后,那些人还是点头答应。

    当然,会答应的原因除了严绍救了他们外,百金所换到的粮食并不算很多,也是其中一个很的原因。

    百金,看上去似乎很多,但是这个时代黄金并不是流通货币,何况又是城中富户们一块凑出来的,落在一家身上或许很多,但是几户十几户的就不多了。

    “只是不知道大人,要这么多的粮食究竟想做什么?”

    毕竟是价值百金的粮食,就算是城中的富户一块出力,也不是轻易能凑齐的,也就是这个功夫,王德对着严绍询问道。

    说来也有些尴尬,这个王德差不多有四五十岁了,而严绍不过才20出头,偏偏严绍的职位要比王德高出许多来,不过王德在官场也算是厮混许久,虽说只是个普通的县令,脸皮练的到是挺厚的。

    这到不是什么值得保密的事情,所以严绍也没有对王德保密,而是沉吟了一下后开口道。“我欲在北海修桥铺路,开渠建坝,做些对民有利的事情,只是这么做却需要许多钱财,我虽然还没到北海到任,可是对青州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单凭郡守府的那些钱财,只怕是入不敷出,别说是修桥铺路了,只怕就连雇佣民夫的钱财也掏不出来,也是老天爷保佑我赶上了这么一件事,这次俘获了不少黄巾余孽,正好可以把他们带去北海做苦工,就连工钱都省下了…”

    “不过工钱能省下,饭总不能一块省下,我还没到北海赴任,粮仓里是否还有余粮也不清楚,所以才要多弄些粮食,这样总不至于让那些黄巾饿死…”

    虽然严绍对北海那地方真的是有些头疼,但是既然做了那里的太守,就需要好好经营一番。虽说青州地方有些尴尬,北面有袁绍,南面有曹操,还有刘备、吕布这样的枭雄存在,可是严绍也有自己的优势存在。

    不仅仅只是穿越者的优势,也包括了时间上的。

    这时距离董卓那个肉山大魔王的出现还有一段时间,严绍完全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将北海乃至青州囊括其中,如此一来就算是袁绍或曹操这样的枭雄,严绍也一样有一争之力。

    只是如今青州可以说是黄巾闹的最地方,连带着原本富庶的一个大州也因此破败下来。若是想好好发展一下,只怕就需要多出许多力气来。

    这其中所需的人力跟物力,绝对不是区区一个北海郡能承担的。

    严绍甚至不敢想象自己抵达北海之后,所要接下的究竟是怎样一个烂摊子。自己多做一些考虑,严绍也只能把目光落在这些刚刚被受降的黄巾身上了…

    “大人有如此志向,下官不如,只是这些都是叛党余孽,若是就这么饶恕了他们,只怕上面知道了…”

    听到严绍的打算,王德也是松了口气,或许是因为突袭的关系,这次赢的很顺利,连带着也得到了许多俘虏,单是精壮便有千余人,再加上他们的家眷。

    这么多的人,单凭一个高塘可养不起。

    可是历朝历代,对于叛党的政策都是比较统一的,就是一个杀字。

    这一点上,从当年皇甫嵩对黄巾俘虏的态度就可以看的出来,十余万俘虏,说杀就杀,甚至还弄出了一个举世罕见的京观出来。

    要是严绍将这些俘虏受降,万一上面知道了怪罪下来,别看严绍是个郡守,只怕也吃罪不起。

    “这个你放心,我自有办法,何况若是单单杀人就能解决事情,眼下也不会乱成这个田地了…”严绍也知道王德是好心,不过他有他的办法。

    群雄割据之时,收纳黄巾其实已经成了很常见的事情。

    不说曹操的青州军,其他诸侯也都曾经这么干过,就连刘备也曾经如此,如果不是这样,那刘辟只怕也不会对刘备如此死心塌地了。

    问题是眼下还不是董卓出来闹的天翻地覆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么做,对于朝廷来讲绝对是大忌。不过严绍并不担心,因为他的上头有人…

    何况眼下董卓虽然还没有闹出来,汉室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这个却是有目共睹的。

    王德也是看在严绍救援的份上提醒一下而已,见严绍并不放在心上也就没有再多说些什么。

    看着严绍离去的背影,王德摇了摇头。“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看到这样的年轻人,我这把老骨头可是自愧不如了…”

    “大人哪里话…”王德背后,一个当地富户微笑道。

    “话说回来,大人何必给他这么多面子?了不起也只是个北海太守罢了…”站在背后,另一个富户也开口道,脸上有些不愉。

    虽说只是百余金的粮食,而且还是均摊,可眼下粮食正是最值钱的时候,高唐也没有什么豪门大族,多只是些富户而已,家业并不是很大,就这么被弄去了一笔粮食,始终还是让他们有些心疼。

    果然,这个富户话音刚落,已经有几个人附和起来。

    别看严绍是北海郡的太守,他们还真不怎么怕,毕竟高塘北海郡的管辖范围内。

    看着他们的样子,王德暗自叹了口气,但他在高塘的治理离不开这些人,因此也只能摇头解释道。“话虽如此,但是别忘了眼下时局混乱,尤其是青州黄巾猖獗,这次黄巾围城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若是下次再遭遇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州家跟郡守那里只怕是指望不上了,不过这位严太守手下到是兵强马壮,尤其是他麾下的那两个猛将,若是能打好关系,接下来万一有事,最起码也能有个指望…”

    听到这里,那几个富户总算是明白了王德的良苦用心。

    粮食很快就凑齐,严绍就是这么简单的带着近两千黄巾余孽跟自己的千余兵马,再加上从高塘弄到手的粮食,浩浩荡荡的朝着北海而去。

    期间也曾经遭遇过一些小股的青州黄巾,但是有管亥跟孙观这两员悍将在,只是一个照面就将这些黄巾杀的丢盔弃甲,连带着严绍的这个队伍也壮大了许多。

    城头上,李干正百无聊赖的看着城下。

    虽说青州闹黄巾闹的厉害,但是眼下黄巾毕竟刚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连带着青州黄巾也安分了许多。县城也就算了,像北海这样的大城市却还从来都没被围困过,连带着北海的守将也都闲的可以。

    就在李干捉摸着,一会回家时不时要顺便给自己的婆娘跟孩子买些肉食时,远远的,一股烟尘突然从地平线的尽头飘起。

    起先李干还意,可是等到他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影出现在地平线尽头时,脸色却苍白了起来。

    “铛铛铛铛…”

    警钟的声响飘荡在北海上空,城中官吏、居民起先还浑然不觉,但是等到他们反应过来这声音究竟意味着什么时,却顿时大乱了起来。

    与此同时,看着远处乱成一团的城池,严绍却是不禁有些汗颜。

    “不过是带了些人来上任,至于闹出这么大动静来吗…”

    只是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几千人,严绍也微微有些心虚起来。

第二百七十七章() 
都说知县老爷的门栏高,那一州之长的门栏该有多高?

    作为徐州的州牧,别的不说,陶谦门前单是军士就有二三十人之多,且都做英武打扮,每一个看起来都不像是寻常士卒。前段时间刚到徐州时孙观就曾评价过,认为排除掉骑战之后,这些军士中的每一个都绝对不弱于敢先军。

    到不奇怪,徐州虽说没有敢先军这样精挑细选出来的兵马,却也有丹阳精兵这样的存在,陶谦能够在徐州立足,也跟丹阳兵的存在不无关系。想要从闻名天下的丹阳精兵中挑选出几十个精锐出来,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

    这样的精锐只是拿来看家护院,也就难怪陶谦无法同曹操这样的枭雄抗衡了…

    除了这些从丹阳兵里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之外,还有许多军士在州牧府门前来回巡视,哪怕是有人稍微多往府门的方向多看一眼,都有可能会引来他们的怀疑。也就难怪这州牧府的大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