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177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177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他的劣势就是作为长子,却不受袁绍的喜爱。

    本来就是如此,再离开了冀州,从此路途遥远,岂不是再也无法讨好袁绍?

    “大公子此言差矣。。。”辛评摇了摇头,解释道。“主公对三公子的宠溺谁能来,大公子您就是留在主公的身边又能赢得多少?如此岂非以短击长?大公子您自幼追随主公,文武兼备,也有领兵的经验,这正是您的长处,眼下主公正需要有人帮忙分担,岂不是您挥自己长处的好经验,只要能攻下青州,则主公麾下的臣属又有谁还敢轻视您,就连主公恐怕也会对您另眼相”

    听到这里,袁谭总算转怒为喜辛评摇头。

    其实他也不是来袁谭并不是值得辅佐的人,至少跟袁绍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远了,只是一个长子的名分很多时候比什么都,这才是辛评选择袁谭的缘故,郭图也是如此。

    而且有些话他还没有说,怕会激怒袁谭。

    袁谭是袁绍的长子,除非出现特殊情况,不然袁绍无论如何是不会废除袁谭继承人的身份,可万一袁绍真的这么做了呢?

    袁谭就必须要早做准备了,至少是要有一个立足之地才行。可怜袁谭却不懂这些,还在为辛评的话感到惊喜。

    袁谭或许不成气候,好在他还有两个不错的谋士,这比什么都。

    趁着天色还没有亮,辛评就派人去袁绍夫人刘氏那里。

    自古以来,枕头风都是最,没有人敢忽视。刘邦被匈奴人围困时,也是靠着枕头风才脱困的。

    辛评很清楚刘夫人跟袁绍一样都喜爱俊美的袁尚,没有直接跟刘夫人说自己是为袁谭说话,而是找了一个过去收买的下人,对刘夫人说明了下厉害关系。

    要说这刘夫人也不是什么特别角色,除了平时稍显嫉妒了点,也没什么本事。

    哦,不。。。

    刘氏已经不止是嫉妒心强了。。。

    袁绍在建安七年2o2年逝世,刘氏妒忌心极强,袁绍去世时,身体僵硬还没有下葬,刘氏就将袁绍的宠妾五人全部杀死,担心死者地下有知,与袁绍再度想会,又剃去头以墨敷脸来毁坏尸体。或许收出于刘氏对自己宠爱的回报,袁尚又帮助她杀光死者的家庭。

    不过这个时候,她仅仅只是个宠爱幼子的母亲罢了。

    如今刘氏所想的,就是如何帮袁尚确立继承人的位置。

    这里其实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为何刘氏对袁尚如此的好,却对袁谭这么恶劣。

    理论上讲,袁谭应该也是她的儿子才对,这种偏爱多少有些过度了。

    至少手心手背都是肉,何至于如此?

    不过也有可能正是因为袁谭不是刘氏的儿子,才会如此。

    刘氏并不是袁绍的原配,而是后妻,也就是续弦的。如此一来极有可能袁谭是袁绍妻的妻子,而袁熙跟袁绍才是刘氏的亲子——————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刘氏会如此的差别对待。

    本来就善妒刘氏每天谭如何能不怒?连带着也就对其深感厌恶。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袁尚的容貌真谛的俊美到了一个程度,使得袁绍跟刘氏都不由得偏向于他。

    不过这种可能性相对来说比较低,更大的可能性还是第二个,袁谭并不是刘氏的亲子而是袁绍妻所生,也只有这个才是最合理的。

    ——————分割线——————

    对于刘氏来讲,如果能把袁谭远远的赶走,无疑是极好的。

    至少对于袁尚是一件好事,只要让袁尚一直跟在袁绍身边,本就宠溺他的袁绍必然会更加倾向袁尚。

    如此一来,袁尚继承人的位置也会更加稳固。

    觉得很有道理的刘氏转眼就跑到了袁绍那里,很是吹了一阵枕头风。

    要说袁绍宠溺袁绍不假,但说他不喜欢袁谭就不可能了,跟刘氏不同,这俩可都是他的亲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难道还能袁尚就把袁谭给宰了?

    也正是这种犹豫的心理,最终导致了袁家的失败。要知道就算是官渡之战以后,袁家的实力依旧很强,占据河北的袁家实力庞大,曹操也要为之忌惮。

    要不是袁家兄弟自己闹内讧,曹操想要统一河北可不容易。

    “显思的话,会不会太年轻了点。。。”袁绍犹豫了一下道。

    他可是很请吃严绍是何等人物,绝对不是之前的焦和能比,就让袁谭去,他还真不怎么放心。

    听到他的话,辛评却笑着道。“主公何必多虑,大公子少年英杰,允文允武,又自幼追随于主公身旁,多次身先士卒,且为主公立下汗马功劳。。。”

    “反观那严绍,不过一落魄的世家子而已,又如何能跟大公子相比?”

    “这。。。”袁绍还是有些犹豫,虽说他有些自大,可要是真的如此他也不至于让田丰,审配等人如此忠心耿耿。

    袁绍此人或许有许多毛病,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可惜的是他出生的时代,是个豪杰辈出的年代。

    曹操,刘备,孙策等等等等,出生在这个时代同这么多的豪杰竞争,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当然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事情。

    可惜的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为人过去优柔寡断。这要是在别人那里或许还没什么,但是出现在君主身上就。。。

    再加上袁绍的耳朵偏软,在手下的心腹说了一阵以后也就点头同意了。

    不过就像之前说的,无论怎样袁谭都是他的亲儿子。就算喜欢袁尚也没有要把袁谭弄死的理由,这次的行为又有那么点虎口拔牙的意思。

    自家儿子的安全,袁绍不仅给袁谭调拨了近万兵马,还从麾下抽调许多人手出来,给袁谭弄出了一个相对豪华的阵容来。

    这个结果让刘氏有些不悦,但就像之前说的,袁谭毕竟是袁绍的长子。真要弄的太寒酸了,别说是袁绍了,就是整个袁家都会因此丢脸,刘氏也就不好因为这个再说些什么。

    何况能把人弄走,对刘氏跟袁尚来讲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两人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对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也就没在意——————其实这也是这时的袁尚还没有谋士的缘故,到不奇怪,这个时候的袁尚还很年轻,固然因为容貌俊美的关系受到袁绍喜爱,可是这个年龄也不会引来其他人的效忠。

    至少这个时候如逢纪跟审配等还没有效忠袁尚,毕竟袁绍正值壮年,袁尚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并没有效忠的必要。

    如今两个人也只是倾向于袁尚而已,还是因为郭图跟辛评已经倾向于袁谭的关系,当然这也跟袁谭有关。

    袁谭的话,对审配跟逢纪有很深的成见,这也跟两人的性格有较深的关系。

    再加上两人跟郭图等有一些矛盾,剩下也就不必说了。

    ——————分割线——————

    青州六郡,严绍已经有了五个,作为青州牧,少了一个平原算怎么回事。

    再加上又有刘备这么一个因素,平原严绍是势在必得。

    嗯嗯,不好意思,现在正在山里面,码字很慢?正在全码,码完就补上

    ——————————————————————————————————————————————————————————————————————————————————————————————————————————————————————————————————————————————————————————————————————————————————————————————————————————————————————————————————————————————————————————————————————————————————————————————————————————————————————————————————————————————————————————————————————————————————————————————————————————————————————————————————————————————————————————————————————————————————————————————————————————————————————————————————————————————————————————————————————————————————————————————————————————————————————————————————————————————————————————————————————————————————————————————————————————————————————————————————————————————————————————————————————————————————————————————————————————————————————————————————————————————————————————————————————————————————————————————————————————————————————————————————————————————————————————————————————————————————————————————————————————————————————————————————————————————————————————————————————————————————————————————————————————————————————————————————————————————————————————————————————————————————————————————————————————————————————————————————————,,。请:

第二百三十二章() 
对于严绍将治所从北海换成临淄,严绍帐下的许多人都有意见。

    严绍的青州集团组成其实很微妙,位于上层的文武将领里面出身于青州的只有太史慈跟管亥、武安国三个人而已。剩下的如赵云、黄忠、甘宁、孙观、周仓、裴元绍等都是外郡的人,就连严绍的两个谋士也是如此,几乎都是兖州的人。

    而出身于北海的就更少的,只有武安国跟管亥两个而已。

    这里面管亥到是一只跟随在严绍身边,是他最信任的部将之一,至于武安国吗,则长期担任守城的职务,在严绍帐下的武将里面处于第二流中比较末尾的一个位置。

    如此看来,严绍帐下的北海派系并不强大,至少并不怎么强大。

    实则完全不是这样,严绍帐下兵马之中最强大的就是北海派系,是其他诸如黄巾系、锦帆系等等都无法比拟的,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严绍是北海的郡守,提拔军马时首先提拔的也是北海出身的。

    严绍帐下的兵马除了少数之外,几乎都是出自北海。而且严绍当初起家时的兵马也都是从北海当地招募的,这些人或许没能混到管亥他们这个级别,可是此一级别的中低层军官里面这些人却占据了绝大不多数。

    很多人都很清楚,一支军队的构成并不是由士兵,也不是由他的指挥官,而是由他的下层军官所组成。拿破仑曾经说过班长是军中之母,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一支军队要是没有足够多的低级军官将士兵们全部窜连起来,并且指挥他们作战的话,那这支兵马充其量也就是一个乌合之众而已。

    就算指挥这个兵马的将领是盖世名将又能如何?所谓的名将或许在指挥能力或是统帅力跟人格魅力等方面都非常的出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取代那成千上万的低级军官。

    如今严绍帐下就是这么一个情况,的北海系军官在军中担任职务,这些人的职务将来只会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君主,很多事情必须要提前一步考虑,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这件事情。

    若是自己麾下出现了一个派系,那当然没什么,可要是这个派系的实力比其他派系都强的话,那事情就有些…

    有趣了…

    这次严绍会想要将治地从北海转移到临淄来,一方面是临淄比北海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