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154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154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的程昱已经是个五十出头的老者了,或许在后世五十余岁还只是壮年而已,有些保养好一些的,身体甚至比寻常的棒小伙子也差不了多少,可是在这个时代五十来岁的人,基本上就等于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了。

    在严绍的面前,程昱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狠辣的一面,反而十分谦和。

    “岂敢岂敢…”听到严绍夸耀自己,程昱连忙道,姿态放低了一些。

    尽管程昱此人为人十分狠辣,可是不得不提的是,他在做人的时候却也十分的低调。曹魏阵营之中,得到推崇的谋士有很多,比如说荀彧比如说郭嘉,当然也有称老狐狸,而且是用计最狠毒的贾诩。

    之所以推崇贾诩,无非就是他懂得做官,而且为人低调,最后终得善终。

    可实际上程昱未必就比贾诩差上几分,考虑到程昱的年纪甚至比贾诩还要大上那么两岁…

    两人在这方面的本事,恐怕未必就谁比谁强多少…

    或许程昱的年纪在谋士之中还不算特别大的,至少这个时候还是有那么几个老一辈的谋士在活跃着,然而在严绍的部将之中,程昱就是真正的老先生了,考虑到严绍帐下文武的年龄普遍比较年轻,程昱的年龄甚至比黄忠还要大上十来岁…

    另一方面,彼此寒暄了一阵之后,严绍也对程昱一扬手。

    “先生…”

    把人家堵在营寨的门口,这可绝对不是待客之道,至少绝对不是严绍知道的待客之道。

    面对着严绍的邀请,程昱欣然应邀,甚至有意跟严绍并排而行。

    对此严绍身边的甲士们一个个横眉怒目,毕竟严绍可是北海郡守,未来还会成为青州刺史,而程昱不过是寻常的一个小人物,却敢跟严绍并排而行,这种行为和其大胆。

    若是严绍下令,只怕顷刻之间他们就会将程昱砍成肉酱——————别人高马大的,武力值也是相当的不错,跟严绍身边的甲士们相比还是差了点。想在战场上活下来,靠的不完全是身体有多高大,很多时候战场上若是身体过于高大,反而会引来许多危险,至少在被弓手瞄准的时候,过于高大的目标就使得对方很难失手了…

    程昱也是如此,若是真的上了战场,就凭他的块头,几乎是最佳的靶子。

    跟身边的甲士们不同,严绍到是没什么反应,仍旧和颜悦色的带着程昱往营内走,到是让程昱不由得暗自点头。

    这自然是程昱刻意而为,为的就是绍的气度如何…

    “若是这严绍区区一点小事便动怒,这意味着他的心胸气量也不过如此,而现在此人面不改色,才干能力如何还不敢说,这气度已经不是寻常人可以比肩的了…”至少程昱可是少人,位居高位之后哪怕稍微有一丁点的触怒,都会勃然大怒。

    这也是为何程昱宁可在东郡养老,也不愿意出仕。良禽择木而栖,若是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数目,程昱宁可就这么在老家读书耕田,也不愿意随便找一个主公将就一下。

    考虑到这时的许多诸侯都是如刘岱这般的酒囊饭袋,程昱甚至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在老家东郡读书更添了。直到这时传来了董昭的书信,程昱跟董昭确实一直有着往来,两者都同属于兖州人,彼此距离不远,又都是闻名州内的人物,会有往来并不奇怪。

    接到了董昭的书信,程昱顿时心动了起来。

    按照目前的态势,程昱可是真的要在老家读书耕田一直到死掉了,这可绝对不是程昱所愿意的——————他已经五十岁了,一个人能有几个五十岁?恐怕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讲,一生只会有一个五十岁而已,对于某些人而言,就连这么一个五十岁也是相当奢望的了…

    所以当有一个希望那个出现在程昱面前时,程昱很快就把我著了这个机会,而不是像过往一样就这么任由他溜走,转而新的明主出现。

    正是这种转变程昱从老家离开投奔北海,为的就是能让自己一战所才。

    至于曹操?

    曹操此人他到是听说过,这个时代的通信手段其实还是比较达的,总比靠吼的要强,曹操的一系列表现他也是里的。

    如果说没有严绍的出现,说不定程昱就跑到曹操的阵营里面去了——————别的不说,不提实力,至少曹操帐下文武的质量程度绝对不是寻常人可比。

    也不知道曹操究竟是怎么弄的,居然能凑出这么多的一流将才。

    尤其是到了三国时期的中期跟末期,曹魏在人才上的优势表现的更加明显。其中孟公威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代表。

    孟公威原名孟建,,汝南郡人,和诸葛亮是好友,曾和诸葛亮徐庶石韬四人一起游历。孟石徐三人求学皆务要精熟,只有诸葛亮能观其大略。每至晨夜闲时,常共抱膝长啸,诸葛亮谓三人道:「卿等三人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能至何位,他只笑而不言。后孟建思乡里,意欲北归,诸葛亮道:「中国甚多士大夫,要四方遨游,又何必归故乡呢!」

    还有石韬,魏典农校尉。韬与同郡徐庶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韬乃与庶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亮与刘备相随去,韬与庶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韬庶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也难怪诸葛亮会如此感叹,对自己的老朋友,诸葛亮又如何能不了解,自然很清楚自己的老朋友才能究竟如何。

    就算比不上自己,好歹也是当时第一流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在曹魏的阵营里面却只能做这么一个并不是很高的官职人跟能不感慨一下,曹魏的人才为何会如此的多,以至于曹魏那边就连这等的人才都只能这么使用,很有些大材小用的意思。

    不管如何,最后程昱还是选择了严绍。

    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实力,他对曹操固然是比较那种,但是现在曹操的形势并不是很好。至少在酸枣会盟失败之后,曹操就开始流浪的道路,最后一直到刘岱身死才总算是有了一个入住之地,并且用几乎最快的度征服了兖州,成中原一众诸侯当中的其中一个。

    在刘岱还没有死掉的现如今,恐怕不会有几个人会把目光落在曹操的身上,而是去寻早更加优秀的潜力股,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严绍了。

    跟曹操不同,严绍并不是出身于豪门世家,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落魄世家而已。

    嗯嗯,不好意思后面的马上补上!!!

    ——————————————————————————————————————————————————————————————————————————————————————————————————————————————————————————————————————————————————————————————————————————————————————————————————————————————————————————————————————————————————————————————————————————————————————————————————————————————————————————————————————————————————————————————————————————————

    “先生觉得如何?”指着周围的兵马,严绍有些自豪的问道。

    “确实是威武之师,不同一般啊…”旁边程昱也满口称赞着,要知道这年月可不是每个都如张松那样的。何况当初张松跑到曹操那里去也是投奔曹操,想着将地图献上,也让自己能够在曹操的帐下谋求一个好位置。

    谁想到曹老板在称雄半个中国之后,内心也膨胀了起来。

    再加上张松此人其貌不扬,不,应该说是很丑陋,又没有什么名气,也就露出了爱答不理的样子来,自然是让张松气愤不已,最后在曹操耀武扬威的时候出现讥讽了一番,被曹操乱棍给打了出去——————如张松这般的人,本身就是比较敏感的那种,才华出众不假,内心也相对比较纤细。

    话说回来,其实曹老板还真没什么资格这么对待张松,别的不谈,曹老板本身固然霸气侧漏,可是对自己的样貌也是很没自信的那种,不然也不至于会让崔琰顶替自己去面对外国使节,而自己则是在旁边做一个护卫。

    不就是因为曹操自己担心自己的相貌无法威服使节,信心不足?

    却没想到他这一番乱棍,赶走的却是在自己有生之年统一中国的希望,最后被刘备给捡走了,也让汉朝又坚持了许多年——————假如蜀汉也能算汉的话…,。请:

    1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下一步() 
漫..

    黄沙掩盖在血洼上面,只是让战场变得更加的泥泞跟粘稠,还有浓重的血腥味。许多已经投降的黄巾贼赤着双手,将一具具的死尸从战场上拖拽出来,有的甚至因为过度劳累不小心摔在了地上,被地上的鲜血染成了一个血人。

    没有帐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这些已经战败的青州黄巾正经历着饥寒交迫。不过除了如此,他们似乎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就在不远的位置上正有千余北海兵马,手持兵刃监督着他们的劳动,只要他们敢有一丝一毫的妄动就会将这些战俘斩尽杀绝。

    而赤手空拳的他们,即便人数是对面那些北海兵马的数倍之多,也是一点信心也无。他们已经被彻底打怕了,先前兵力比严绍多出许多尚且没有获胜,何况是现在这般状态?

    即便落在严绍手里再怎么样,总比死要强的多吧?

    “还有多久能将尸埋完?”一个将领走了过来询问道,说完还朝着战场的位置眯了一眼。“也不知道主公究竟是怎么想的,要我说就将他们直接杀个干净算了,何必浪费那么多的粮食。”

    “主公的远见,岂是你我二人所能知道的…”瞥了那人一眼,原先负责的将领冷冷的道。“再者若是没有他们负责填埋尸体,难道你要让刚刚血战过一番的将士们负责?”

    无论这次的胜利究竟有多么的轻松容易,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就是青州黄巾在人数上的优势其实一直都没有消失过。

    差不多四万多的青州黄巾,就算严绍的北海兵马再怎么善战,想要击破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尤其是其中的辛苦劳累更不必说。

    这次击破青州黄巾,光是斩落的级就不下七八千的数字,再加上己方的损失,这么多的尸让刚刚才血战完一番的将士们去负责处理,未免太困难了些。可要是就这么放着不管,如是产生了疫病,那也绝对是人都不愿意。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这些战俘来处理战死的尸,不仅是黄巾们的,也有严绍麾下兵马的——————让为自己死战的将士暴尸荒野,绝对是一个统帅最大的耻辱。

    其实这也是一种常态,毕竟俘虏除了这么用之外,也没其他太多的用处了。

    这次严绍俘获的俘虏数量足有十万之多,这还是除掉了战死之后的数字。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但也有不少的青壮,尤其是能够拿来利用的那一种。

    而眼下就是体现他们价值的时候,比如说,掩埋战死者的尸,避免出现疫病之类的状况。自然,被就地掩埋的就只有黄巾而已,严绍麾下战死的将士,都会单独的挑了出来。

    如今严绍麾下的一个将领就在负责这件事,到不至于将他们全部拖运回北海去,然后再重新掩埋。那样的工程量还不是眼下严绍可以处理的,不过就地火化,而后将骨灰葬入刚刚挑选出来的墓地却没什么问题——————战死者的墓地。

    这也是唯一能做到的事情…

    ——————————分割线——————————

    即便是心中有着一定程度的不满,那些被俘的黄巾们也只能在监视下不断的劳动。而且避免他们当中有人逃跑甚至是反抗,除了搜缴兵器之外,甚至还将供应的饮食之类的也减少,如此一来饥寒交迫之下,人人虚弱,也就不可能会生什么叛逃。

    而且事实是,没有人想过要逃跑。

    一者是没有那个体力,每日不断的劳作,已经让他们累的完全没有了这方面的想法,二者就是家人的问题。

    黄巾流窜或者是到处劫掠的时候,通常都会带着家眷一块行动。眼下也是一样,这次不仅是其中的青壮被俘虏,就连那些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