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122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122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之前一战,东莱郡的正规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弓手也算是个技术兵种,并不是说给你一张弓你就能使用的。城墙上的弓手实在是太少了些,准头也很有问题,零零散散的箭矢,根本奈何不了外面的步军。

    到了最后,甚至有的军士干脆站直了腰板。反正这些箭矢根本没什么威胁,何必这么累的一直弯着腰?就算有箭矢射过来,他们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了,零星的箭矢根本不可能躲不过去。

    就见下面的步军好像勤劳的蜜蜂,将自己背负的袋子一袋一袋的扔进护城河里,不一会的功夫,已经有小半块的护城河被填平。后面还有更多的军士正背着沙土袋子冲上来。他们的目的到不是彻底的把河填平,仅仅只是打算在护城河上弄出几个通道罢了。这样一来便可以把云梯搭上去。

    从攻城到现在,居然只付出了零星的伤亡。急得守城的将领脑袋上直冒汗,却压根就没什么办法。旁边在文士的陪同下正在观战的蔡起,虽然不懂的军事,但也清楚若是护城河被填平了,黄县就等于是少了一个屏障。

    “难道就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吗!”看着似乎什么办法也没有的几个部将,蔡起大怒的道。

    那几个将领彼此互相看了一眼,沉默不语,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对冲上来的北海兵马,他们并不怎么担心,就算是护城河被填平了,想要攻陷城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守城时最怕的就是被围,因为如此一来,就等于是没有了粮食的来源,只能坐吃山空,哪天粮食吃没了,基本上也就彻底没希望了,反观只是猛力攻打到不是什么特别值得担心的。

    历史上有很多城池并不是被攻陷的,而是里面守城的人都快被饿死了,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

    看了眼旁边正瑟瑟抖的军士,那几个将领叹了口气。

    士气不足,这才是最要命的,再加上战斗力也比不上下面的北海兵马。那些从世家手里借来的兵马又一个个的怀有异心,根本不可能下力气死战,这一次的结果还真有一点悬殊…

    最起码,他们是真的一点希望也看不到。

    一袋袋的沙土被扔进护城河里,这护城河其实就是一潭死水。何况就算是活的河水也没用。刚开始沙袋被扔进去的时候,还一下子便沉底人觉得似乎看不到被填平的希望。

    但是架不住一袋一袋的往下扔,就算扔十袋下去还是看不到影子,一百袋呢?

    要知道这次负责填河的军士足有上千人,再加上这又不是长江、黄河那个级别的,一袋袋的下去,不一会的功夫已经被填出了几条‘路’来。

    或许不是很宽敞,也不是很稳当,但只是架上一些云梯什么的也足够了。

    对于攻城的军士们来说,没有得到后面的命令就是最大的命令,扛着云梯的军士们冒着箭雨跟扔下来的石块,将云梯架在城墙上——————这时的伤亡便要比之前大了许多。

    跟之前不同,守城兵马里面的弓手并不多,弓手又算是个技术工种,就算你拉了再多的劳力上来,也不可能一瞬间就培养出几百几千个弓手出来。何况东莱郡也不是什么富裕的郡,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弓箭储备,那零散的箭雨压根就算不上是什么威胁。

    可是等到攻城的兵马来到城下时,一切就不同了。

    弓手的问题不需要再多说,要知道,现在就算是城墙上的人随便扔下去一块石头,都有可能造成大面积的伤亡。

    之前严绍又让石车扔了那么多的石块上去,有的有几十斤,并不是很容易搬动,有的不过才十来斤,这个就很好解决了。从城墙上往下扔,不一会就能解决一大片。再加上滚木等守城利器,就见被架上去的云梯一个接一个的翻倒在城墙下面,有的甚至连着云梯上的十多个军士一块翻倒,还压倒了云梯下方正站着的大片军士。

    看着云梯倒下时的样子,严绍甚至可以想象的出来云梯上面士卒惨叫时的样子。然而看着眼前一幕,严绍的神情却丝毫未动,就像是眼前什么也没生一样,只是死死的盯着战局。

    成片的士卒被滚木跟石块从云梯上砸落,惨叫声就连远在后方的严绍这边也能隐隐听到。这等惨烈的场面,就算是铁石心肠只怕也会动了恻隐之心,然而严绍他们却只是看着。

    这就是攻城战,各种战争当中最惨烈的一种,这也是战争当中最能平衡攻守双方实力的一种战阵方式。守城的一方因为地利等方面的因素,将会得到极大的强化,而攻城的一方则会因为护城河跟城墙的存在,被削弱不少。

    事实上若不是之前蔡起的兵马在北海城下被歼灭了不少,之前填平护城河的时候伤亡就不是个小数目。现在也不过是把推迟的事情弄了上来罢了…

    然而说到底,这些被召集来守城的除了少部分的正规军外,剩下的毕竟只是一些乌合之众,根本不懂得如何守城。再加上城墙下面也有不少的弓手在,正在用弓箭压制着城墙上的人。刚开始或许还没什么,在有士卒开始攀登上城墙后,局势便开始生恶化…

    这次严绍带出来的,都是跟随严绍南征北战多年的部下,一个个都是从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称得上是精锐,即便是跟西凉边军较量也不会落入下风许多。

    城墙下面或许还没什么办法,毕竟他们又没有翅膀,不可能飞上城墙去,就算上面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是些软蛋也没用。

    可是只要让他们爬上了城墙…

    ——————————分割线——————————

    手里拎着一面盾牌,头顶着从上面落下来的石块跟箭雨,好不容易登上了城墙,为的军士也不等墙垛后面的守军如何,已经十分利落的翻了上去。还没等他落地,手里的盾牌已经直接往身子左侧的方向扔去,至于手里的环刀则是劈砍向了右侧——————他是第一个登上来的,这就意味着城墙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友军,自然也就不必担心盾牌扔出去会砸到自己人,即便是砸到了,那也绝对不可能会是自己人!

    就如那军士所想的一样,盾牌扔出去砸中的全是城墙上的守军,再加上他力道本来也不小,居然硬是被他砸趴下了好几个。这军士也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卒,历经不知道多少次战役,也是个悍勇异常的人,就算孤身一人上了城墙也毫不胆怯,而是拎着环刀便冲了上去,压根就不顾自己只有一个人,而四周却是一堆人的事实。

    反倒是他面对的那些守军,被他这气势给吓了一跳,连连后退,就算是有那么几个迎了上来也不是对手——————当然,到是没有被他立刻拿下,这老卒的武艺确实不错,但是要是按照武力值来计算,也就是6o左右罢了,在普通人里已经算是不错了,但还称不上特别强悍的程度,不然也不至于被当成是炮灰一样扔上来了3…

    这么说或许有些不好听,但是在攻城战中,最先上来的通常都是炮灰。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固然是一句至理名言,可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再怎么神勇的名将,若是手里面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是白搭,而且谁都知道一支精兵究竟有多么难得…

    再加上攻城战跟野战不同,在攀登上城墙上面之前,即便是再精锐的士兵面对着从城墙上面扔下来的石块跟箭雨,甚至是滚木、金汤也会产生一种无力感。

    巨大的伤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来讲攻城之前,先用普通军队消耗一下对方的士气、箭矢跟其他一些守城器械几乎是必然的。

    也就是严绍的军队是个例外,北海兵马不过六千,严绍走的则是纯粹的精兵路线。可以说这些兵马里面除了敢先军跟严绍身边的甲士外,都只能算是最普通的兵马,这些在其他诸侯下称得上是精锐的兵卒在严绍这里,也就成了普通的炮灰。

    不过即便是炮灰,也绝对不是东莱郡的这些守军可比。

    在被吓退了几步后,周围的守军似乎也反映过来对方只有一个人,而他们却是十数倍于对方,根本没必要这么怂,一个个很快就逼了上去。可是面对这些士卒,就算那老卒的武艺并不是特别出色,至少还不到孙观的级别,依然非常灵活的跟这些人颤抖着,一直到第二个老卒从云梯上翻身下来,顺便也跟着扔出去了一面盾牌,砸趴下了不少人…

    一个接一个的老卒从云梯上翻了上来,尽管数量并不是很多,但却仿佛是敲打钉子的铁锤一样,每一下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城墙上的守军根本不是严绍麾下兵马的对手,上来一个的时候不是,上来十个的时候更不是,何况现在城墙上面的兵卒已经不下百余。就算城墙上的守军也有两三千的样子,却已经阻止不了北海兵卒登上城墙的行为。

    “难道北海兵马便如此强悍吗!”

    眼见杀伤来的北海兵越来越多,一直陪在蔡起身边的文士忍不住焦急起来,别看现在只是少数的北海兵马登上城墙。就连他也看的出来这只是个开始,要不了多久就会有更多的士卒登上城墙,到那个时候局势怕就再也无法挽回。

第一百七十八章 绑票?() 
眼见城墙上的北海兵马越来越多,隐隐开始有守军丢下兵刃悄悄留下城墙去。┡.M若不是城墙上还有留下来的督战军官在,很是砍杀了几个逃兵,勉强维持了局势,只怕城墙上的局势早已糜烂不堪。

    只是…

    就算督战队再神勇?难道就能改变眼前的形势了?

    按理来讲,攻城战算是各式作战中最困难的一个,这点只要鱼台就知道了。宋理宗嘉熙四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淳祐三年1243,四川制置使余玠命冉琎﹑冉璞主持修筑钓鱼城,迁合州治所于此,驻以重兵,以控扼嘉陵江要冲。宝祐二年1254王坚任合州守将,大规模修城设防,陕南﹑川北人民纷纷迁来,钓鱼城成为数十万的军事重镇。

    六年,蒙哥汗率主力入四川,攻占许多地方,钓鱼城却巍然屹立,成为阻击蒙古军的坚强堡垒。开庆元年1259二月,蒙哥进驻石子山,亲自督阵攻城。从二月到五月,先后猛攻一字城和镇西﹑东新﹑奇胜﹑护国等城门以及外城,均被击退。六月,宋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吕文德率战舰千艘往援,为史天泽击败,退回重庆。蒙古军加紧攻城,仍不能破,其先锋大将汪德臣被击伤死去。接着,蒙哥亦被击伤,七月二十一日死于军中,蒙古军被迫撤围。蒙哥死后,蒙古贵族在汗位继承上生火并,在湖北前线的忽必烈匆忙北撤,争夺汗位。钓鱼城抗蒙的胜利,扭转了局势。此后,马千代替王坚为合州主将,景定四年1263张珏又代马千。张珏守合州,屡败元军。德佑元年1275王立又代张珏为合州安抚使,祥兴二年1279正月,王立降元。

    直到这一日,一直坚守了三十余年的钓鱼台才算是真的失守,而在这个期间钓鱼台的守军在兵力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坚守了如此之久,面对的又是拥有强大攻城能力的蒙古军队——————别人都是骑兵,攻城能力也是很强的,不然也不可能灭了南宋。

    本来黄县也不可能这么窝囊,只是一日的时间内便陷入了险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守城有那么几个非常关键的要素,第一个,就是你要守的地方必须要足够坚固险要,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然你要是守的是城池,那么城池一定要坚固。

    其次就是守城时用的器械还有粮草,前者还好说,就算没有箭矢了,总可以拆房子吧?考虑到一个城市里面有着无数的房子,就算是拆了一半,也足够活埋相当一部分的敌军了。比较麻烦的是粮草,毕竟人是不能饿肚子打仗的,刚开始还好,时间长了怕就要饿死了,你总不能让死人替你打仗吧?

    历史上那么多的坚城被破,关键的因素就在于粮草不够。

    至于最后一个,却是士气问题…

    ——————————分割线——————————

    其实守城的几个要素里面,最关键的还是士气的问题,或者说是决心…

    只有拥有坚守下去的决心,才有可能真正守住一个可能守得住的城池。若是守城的人自己都没决心或是信心,那么这个城池八成也就没救了。

    历史上早早就被攻破的城池,基本上都有这个毛病,兵无战心,为将的又贪生怕死,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眼下的黄县也是这个毛病,正规军基本上都被蔡起在北海城下给败光了,仅存的那么一丁点残兵败将本来就没什么士气可言。至于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