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116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116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不了的地方,更不提额头上的抬头纹了,不过三十岁的人,笑出来的抬头纹居然堪比五六十岁的老者,双手抱拳下拜,整个人几乎伏在马背上…

    赵云的名头他当然也听说过,虎牢关前同太史慈大战吕布,不相上下,因此名声大噪。

    太史慈是谁?那可是北海诸将之,如今统领数千兵马,整个北海郡除了严绍之外就数他最大。而赵云却能跟太史慈齐名,不用想也知道肯定要比他地位高的多。再加上一路上严绍又表现的很重视赵云的样子,这怎能不让这个小吏讨好?

    当然,在讨好赵云之前,更需要讨好的还是严绍,毕竟严绍才是这北海之主…

    “唉…”听着这等吹拍,严绍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受不了的样子来。

    其实这小吏说的到也是实话,要不是严绍威名远播,能震得住场面,也不可能会有这么多的百姓争相投奔了。要知道百姓可是很现实的,他们可不会仅仅因为一些贤名就投靠你,更的还是你是否能在这乱世中保护好他们。

    但是这等事实不知道怎么的,在这小吏口中说来就有些变味的感觉了,实在是惹人尴尬。

    “不过说到底,这其中也有子义的一部分功劳,若不是子义领军击溃了蔡起,只怕我等也不可能前的繁华…”

    听到严绍夸自己,一直跟在旁边的太史慈连忙抱拳回答道。“慈岂敢贪功,此皆主公之功也。再者那蔡起不过无能之辈,就算没有慈在,量他也做不得什么大事…”

    马背上的他到是没有身着盔甲,而是穿着一身的华服,虎背蜂腰,显得十分英武。再加上不同一般的气质,前任北海第一颜值担当的名头绝对不是虚的。

    当然,如今赵云来了,这个颜值第一担当的名头怕就要换人了。

    不过对于这等无聊的事情,恐怕在场的人里面也不会有人去在意。

    无论太史慈的名声多重,甚至被视之为北海的二人物,仅次于严绍。既然是二人物,也就意味着他是居于严绍之下的,换句话说,他是严绍的部下。

    既然是部下,严绍这个上司归来了,他又怎么可以不出门迎接?

    考虑到严绍的身份,太史慈还不能只是普通的迎接。像是从郡守府门口的位置迎接之类的,显然是不可以的。若是真的那么做了,岂不是会让人误以为居功自傲?

    所以在得知严绍回来的消息之后,太史慈已经带着人到城门口去迎接严绍。

    ——————————分割线——————————

    “不要谦虚,至少这次解决了蔡起的问题,算是给我消除掉了一个极大的麻烦…”对太史慈严绍还是很满意的,又忠心耿耿,又能力出众,这样的部下上哪去找?

    至少在严绍这样的部下可是很难找到的,这也是他一直都很重用太史慈的原因——————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能力固然,可是忠诚也很,若是不够忠诚的话,就算是能力再怎么出众也没用。

    甚至可以说,不忠诚的人能力越出众也就越危险。

    历史上的司马懿就是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如司马懿这样的人,才能固然过人,可是却没有足够的忠诚,最后导致了曹操这一代雄主立下的基业,甚至还没传下几代就被司马家给篡了…

    不过,想象刘家的下场,司马家这么做似乎也没什么。谁让类似的事情曹家也干过呢?在可怜曹家的同时,也需要可怜一下刘家才行。好歹刘家也传承了许多代,直到献帝那里被篡夺。更的是跟之前造孽的皇帝相比,献帝其实什么造孽的事情都没干过。或者说他从当上皇帝的那天开始,就已经是个傀儡了,就算是想学一下前面的那些昏聩皇帝们也没有这个击溃,比如说昌邑王之类的…

    话说回来,这个昌邑王还有一个很好的名呢…

    海昏侯…

    这个昏,似乎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不管怎么说,严绍对太史慈还是很满意的,对他的这番说辞笑眯眯的,也不以为意。“对了,你说要给我见的人呢,在哪里?”

    太史慈连忙回答道。“就在郡守府内,慈曾经记得主公苦于帐下没有智谋之士,慈便将他安置在郡守府内,静候主公召见…”

    “此人才华如何?”严绍询问了一下。

    “此人有大才,可为主公所用…”

    太史慈说的那个人,就是不久前宅邸内跟他交谈过的人。

    这个人的来历到是有些奇怪,最初的时候他是自己跑到郡守府去毛遂自荐的。

    太史慈也是听说了这么个人,才交谈了一番,觉得这个人确实很有才华,便决定向严绍一下。

    “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沉吟了一下,严绍询问道,心中也有些好奇了起来。

    他可是很清楚,这个时代可是有着许多大才。不过话说回来,通常这些所谓的大才都是等着人找上门来,很少会有人选择主动上门毛遂自荐,这就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了。

    “此人姓董,名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士…”

    “董昭…”严绍在脑海里回想了一下,总觉得这个人的名字很耳熟,可是他却偏偏不认得这个人,至少不是很熟悉。

    有一点他可以肯定,如诸葛亮荀彧荀攸郭嘉庞统法正乃至周瑜鲁肃6逊跟贾诩等一流的谋士里面,肯定没有这个人的名字。

    更不用提还有那些比较有名的,但是能力稍微次一个档次的,比如说许攸审配蒯良蒯越等之类的谋士里面了。

    这难免让严绍的热情有些下跌,若是来的是诸葛亮活着是郭嘉这个级别的,只怕严绍已经策马急奔,拼了老命也要尽快赶回宅邸,跟这等大才见上一面。

    可是董昭,说不认识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他的印象里也就是似乎有这么一个人的名字而已…

    “算了,不管怎么说既然耳熟,就说明他在历史上确实是有些名气,能力应该也能有些,可以让我摆脱这种身边连一个谋士也没有的尴尬局面…”

    谈到这个事情,严绍也有些尴尬。穿越了这么长的时间,他帐下的猛将无数,无论是黄忠赵云太史慈,还是管亥周仓武安国跟孙观都绝对是当世第一流的猛将,至少单论这个问题的话,无论是跟袁绍还是跟曹操比,严绍都绝对不逊色。

    他帐下的部将,论勇武,绝对是当世第一流,尤其是黄忠更是跟吕布也不相伯仲,就算有些差距恐怕也是细小的可以。

    至于将才,黄忠赵云还有太史慈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那孙观也是难得的将才,总体而言严绍帐下的能力还是很出众的。

    可是论起智谋来…

    这让严绍想起了刘备到荆州的时候,跟水镜先生司马徽的一番对话。

    “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

    然而听了刘备的话,司马徽却是一阵大笑。“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

    毫无疑问的,严绍现在的情况跟刘备就有些类似。

    在战将方面,严绍绝对可以列入如今诸侯当中的第一阵列里面,至少除了董卓之外,似乎还没有人能在这方面跟严绍比。袁绍跟曹操?曹操帐下固然勇将极多,可是除了一个典韦之外,武艺能够达到一流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或许夏侯惇勉强能算个准一流?但是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至于袁绍,现在袁绍帐下到是有颜良文丑这两个一流的猛将,但是两人猛则猛,却没什么智谋,只能算是匹夫之勇,拿来冲锋陷阵绝对出色,可是想要独当一面的话,就要逊色严绍帐下的黄忠赵云跟太史慈许多了。

    若是想要达到严绍的这个程度,还给等到袁绍收纳了韩馥的冀州之后再说。那个时候才是袁绍真正的巅峰,无论是田丰沮授审配又或者是张郃等,都是难得的人才,可以说韩馥等于是给袁绍贡献了一大半的身家啊。

    不过另一方面,有这么多的人才在帐下还能被袁绍给吞并了,也正说明了他究竟有多么的无能。

    还有田丰跟沮授及审配,前两个不用多说,如果说袁绍帐下有谁的智谋是可以达到一流程度的,那么无非就是这两个了。此二人都是不逊于荀彧等人的智谋之士,审配虽然差了些,但也绝非寻常人可比,尤其是在官渡之战的时候,审配的计策更是差点把曹操给恶心死,后来守城的时候也是因为被背叛了,才惨遭失败…

    但是到文的方面,严绍就显得有些窘迫了。

    不是他帐下的智谋之士不够出色,而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谋士,这一点他甚至还不如刘备。好歹刘备帐下还有孙乾跟糜竺他们几个呢,严绍帐下到是很出色,一个也没有,就严绍自己凭着对历史的记忆能稍微的出谋划策一下,但是论真本事的话还是差的远了,尤其是不擅长随机应变。

    他对这个也是心知肚明,心里想着应该招揽一些智谋之士到帐下,可惜的是一直都没有什么有效的成果。在北海稍微招揽了那么一点,却都是些庸碌之辈,处理一下政事还没什么,想要让他们出谋划策还不如严绍自己靠自己。

    到荆州去寻觅一下,结果只找到了一个黄忠。

    当然,也不是没有别的机会,至少在洛阳的时候他曾经见到过荀攸。可惜那个时候人家正做着京官呢,而且还得到了何进的重用,严绍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招揽此人,等到何进死了,他也就没有机会了,现在更是连人家在哪都不知道——————想要招揽人才,可不是单单凭着一个名字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时代的通讯跟交通都非常的不方面,想要找人就算知道名字也是大海捞针,严绍能碰到这个多的战将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却是不敢想着自己的运气还能更高一些。

    现在的这个董昭,多少也算是弥补了严绍的缺憾。

    “就算没什么名气,能力也差了一点,但总比没有要强的多吧,再者万事开头难,如今既然来了一个,说不定将来还会有第二个跟第三个呢…”想到这里,严绍却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就在这么想着的时候,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宅邸前。

    在那里,宅邸内的一些文吏还有下人们早已等候多时,绍归来,一个个连忙行大礼跪在地上。

    “起来吧…”就算是已经穿越了好久,严绍对这等礼数还是有些不习惯,示意他们赶紧起来,而后开口道。“那位先生现在在哪?”

    “董先生正在偏殿内等候…”

    听到严绍询问,管家连忙回答道。

    这个管家却是他从严家带出来的,能力或许差了点,但是对严绍却忠心耿耿,严绍对他也极为信任…

    “走,我们去位董先生的能力如何去…”听到董昭正在偏殿等候,严绍对着赵云等人招呼了一声,便朝着偏殿走去。

    其他人对视一眼,也纷纷跟上。(。),,。请:

第一百七十二章 董昭 下() 
严绍有些漫不经心的样子太史慈有些奇怪。.ㄟM

    过去严绍一直都在谋求着各方面的人才,这点从严绍帐下人才济济就可以来。至少在将这方面,严绍绝不逊于当今的一个诸侯,甚至就算是跟董卓相比恐怕也不逊色。

    唯有在谋士方面,尚是一片空白,几乎就连一个可以依赖的谋士也没有。过去的时候他也一直在为这个焦虑,联军讨董的时候,更是曾经跟太史慈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

    这也是为何太史慈在确定那个董昭确实是有大才之后,便立刻对严绍举荐的原因。

    谁想平日里总是求贤若渴的严绍,现在却表现出了这般的姿态来,确实是让太史慈觉得有些费解。

    他却不明白严绍的心态,所谓文武,是一个君主帐下最的组成。然而这其中也有一个极为巨大的区别,就像武,可以分为帅将,帅当然是统帅,而将呢,有的可以独当一面,有的却只能冲锋陷阵,做一个勇将。

    将这种东西,当然是多多益善的好。毕竟领兵打仗是需要有将领统帅的,将来自己的兵马越来越多,要是手底下的将领也跟着变多,军队的战斗力就可以不断的增强了。

    可是文这方面就不同了,有的可以处理政事,有的可以帮自己出谋划策。

    严绍帐下的文官并不算少,尤其是那些处理政务的,多的有的严绍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他真正缺乏的是那种有足够智谋,可以于战阵之上给他出谋划策的军师。

    然而跟武将不同,若是武艺不如人,至少还可以避而不战。

    可是谋士的话…

    要是智谋不如人,岂不是就要让自家的君主平白被人算计?

    严绍一直以来谋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