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103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103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皆知,兄等在东莱也是与有荣焉…”说到这里,文士话锋一转。“然而如今正逢乱世,如贤弟这般的豪杰正是该建功立业之时,又怎能久居于人下呢?”

    “你的意思是?”有些危险的眯着眼睛,太史慈将酒杯放在了桌案上。

    “我家主公,素来拜赏贤弟,得知贤弟居于那严绍帐下,实是为贤弟抱屈,今日派愚兄来正是助贤弟一臂之力…”

    太史慈原本眯着的眼睛,瞬间圆睁开来,骇人的气魄自身上出,甚至让对面坐着的文士隐隐感到有些呼吸不畅,这让他的内心极为惊骇。

    过去他也听说过太史慈的武艺极为惊人,尤其是在汜水关前阵斩华雄,虎牢关前同赵云一同力敌吕布之后,太史慈的威名更是远播海内,而在他的家乡东莱郡也一样有很多人感到同样的自豪。

    可是这仅仅是对普通的东莱人而言,对文士来讲,即便是太史慈的武艺再怎么惊人左右也不过是个武夫罢了。在东莱郡时他也曾经见过许多所谓的猛将,但在他眼里却是非常一般。这也是他敢独自前来游说太史慈的原因之一,可是现在…

    看着身上散着如鬼神般气息的太史慈,他却暗暗后悔了起来。

    到是不奇怪,那些水货又如何能跟太史子义相比?

    “贤弟莫怒,且听愚兄一言…”到底是敢亲自来游说的人,不必寻常的酸儒,至少胆略还是有一定的,即便是在太史慈骇人的气势之下,依然强自镇定的道。“那严绍固然称得上是英雄二字,可是论及武艺、胆略等,贤弟又如何比此人差了,大丈夫生于世间,居于人下岂能痛快?而今严绍领兵在外,实乃昏招,而对贤弟而言却是天赐良机也,如今北海兵马大半在贤弟手中,夺去北海,实乃易如反掌也,天既与之,若是不取,悔之晚矣?!”

    “哼…”太史慈冷哼一声,只是握着佩剑的手却不由松了松。“你莫不是想让我做吕布那等背主之徒?”

    注意到这一幕,那文士心中暗自窃喜,立刻再次鼓动如簧之舌。

    不得不说,他的口舌到是很有些水平,各种引经据典,最后几乎快要把这种背主之事说的无比的伟光正,仿佛要是他不这么干,就是谁都对不起的样子。

    太史慈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犹豫来,似乎有些被说动的样子。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声历喝。“何方狂徒,敢来此说我军中大将!”

    就见周仓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把大刀,几乎是二话不说的劈向那文士。

    周仓的刀何其的快,那文士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然而就在环刀就要将这文士人两分时,就见一把佩剑从旁边递出,几乎可以说是恰到好处的架住了周仓的道。

    剑身折射的镜像,正好倒映着文士那骇的惨白的脸。

    无论往日里如何的自诩胆略惊人,最后碰到这种事情也是胆战心惊。然而这时的他早已不是此地的主角,看着架住自己的佩剑,周仓几乎是用又是震惊又是痛心的表情看向太史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见到的一切。

    “子义,你居然!”

    “元福,莫要着急动手,你且先听我一言…”瞥了眼旁边的文士,太史慈急声辩道。

    然而这时周仓哪里还能听得进去太史慈的话,手里环刀已经劈砍过去。“逆贼,休要多言!”

    打斗声传到外面,很快便引来了许多军士,只是看着营帐里面正打斗着的二人,这些军士却是面面相窥,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武安国也冲了进来,手中还舞着两个铁锤,却是不言不语的就攻向太史慈。这更让下面的军士们觉得有些无所适从,毕竟这里面不是领军的大将,就是军中的重将,根本不是他们能掺和进来的。

    无论是周仓还是武安国,都是可以称得上是猛将的人物,就算两人的武艺要比太史慈逊色许多,但是两个人加在一块居然能堪堪与其战平。

    这时那文士似乎也是回过神来,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对着阵中的二人扬声道。“两位将军,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两位都是世间难得的猛将,何不站出来助子义一臂之力,也好在乱世之中成就一番事业。”

    不想他这话,却是引来了极大的火力,就见他的话音刚落,周仓的大刀已经抡了过去。要不是太史慈及时拦住,只怕这人已经丢掉了好不容易捡回来的性命。

    “贼子休要多言,某誓不背主!”

    说罢却是不管脸色再次惨白的文士,同太史慈又战再了一块。这等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态度,实在是让那文士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周仓根本不可能背弃严绍,不说他本就是极为忠义的人物,做不得这种背主之事,单是张宁这事,他就不可能站在严绍的背立面上。

    至于武安国,尽管往日里沉默寡言,却也是个忠肝义胆的人物。

    三国之中虎牢关前,遥望吕布一簇军马,绣旗招展,那穆顺、方悦等早已死在画戟之下,剩下的诸侯也都被骇的肝胆俱裂,这时武安国却还是站了出来。

    “吾受文举恩已十年,何不以死报之?”

    是武安国觉得自己能赢得了吕布吗?不是,从这句话就能看的出来,其实他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吕布的对手,只是他深受孔融之恩。眼看十八路诸侯为吕布所迫,就算明知道不是吕布的对手,他有怎么能不站出来?

    可惜的是,即便他使出了浑身解数依然不是吕布的对手,最后被砍断了一只手腕,丢下了一只铁锤,作为一个武人,从此销声匿迹…

    “还不快将先生护送着离开这里…”好不容易将二人压制住一些,太史慈连忙对着旁边的军士们喊道,却是害怕二人再次将刀子指向这文士,望着几乎以命相搏的二人,脸上露出急切之色…

    那些军士不敢对周仓、武安国二人动手,把这文士带走还是没问题的,立刻上前推让着将文士退走,就在那文士离开帐篷的时候,隐约听到帐篷中太史慈呼喝道。“还不快给我将此二人拿下!”

    回头望了一眼乱成一团的营帐,那文士心中窃喜。

    “计成矣!”(。)

第一百五十九章 当然不可能背叛了!() 
在东莱郡最西边的城池附近,一直大军如巨兽一般伏着,偶尔有星星点点的光亮出现,却是营中军士持着火把来回巡视。..

    附近城池的城墙上面,守城的将士面的大营,议论纷纷,不知道究竟生了些什么,作为一县之主的县令更是心中焦虑。

    就算别人不清楚,他又如何来是有变故生,而且是天大的变故…

    “唉,本就是多事之秋,郡守为何如此的糊涂…”

    可惜,无论他怎么长吁短叹也是没用,说到底,他始终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而已,根本没有能力改变什么,无论是蔡起,文士,又或者是其他的什么人都不可能会听他的意见。

    或许在这小小的县城里面,他对城池中的百姓来说是仿佛天一样的存在,可对更上面的人来说,也不过是区区一县令罢了…

    “大人,你就在那县令正长吁短叹的时候,一直站在他旁边的一个军士突然指向远处的方向大声道。

    县令顺着那军士的手指去,正好处有火光朝着大营的方向而来,大概只有七八个而已,不过移动的度非常的快,似乎是骑在马背上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些光亮,县令的心底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几乎就是在县令担忧的同时,那几个光点已经抵近大营,并在短暂的停留之后,到大营内部,与那无数的光点汇成一团/

    “这是真的吗!”营帐中,听着文士的话,蔡起露出惊喜的表情。

    本来他正在营帐里面读书,听到了文士归来的消息后,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连忙走了出来。虽说这种时节,穿着一层单衣确实是有那么一点冷,但是听了文士的话,他却觉得内心火热一般。

    “确实无误…”文士的脸上也是极为高兴,本来去太史慈营中就是赌一把,最后究竟能不能赌赢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谱,谁能想最后居然成功了?

    说实在的,就算他心里已经有了为主而死的心理准备,可如果能不死,那当然还是不死的好…

    如今更是日夜兼程,想方设法的将这个消息禀告给自己主公。

    “我亲眼那二人同太史慈火拼起来,打斗的十分激烈,此绝不可能作假!”说的正是他离去之前,太史慈同周仓武安国二人斗在一块的场景。或许他不懂得武艺,甚至可以用弱不禁风来形容,可是他懂得

    当时周仓跟武安国史慈那咬牙切齿的神情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得假的,所以就算没能亲眼史慈将二人关押起来,他还是信心十足。

    “太好了!”蔡起猛的一拍掌,大笑起来。“严绍啊严绍,你也有今天!”

    笑声在营帐内回荡着,也让外面把守的军士面面相窥。

    不过…

    听着笑声,他们到是安下心来。

    蔡起这个郡守干的其实到不能说不称职,只是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对于兵略方面始终不是很擅长,多年来东莱郡境内一直都没有平息的黄巾匪患就是最大的证明。若不是前些时日被严绍狠狠的剿灭一番,使得东莱郡的黄巾总算是老实了一阵,不然这次蔡起能出动多少兵马都很难说。

    就像跟着一个声名赫赫的战将,下面的军士也会安心,而跟着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小白脸,则心中犹疑一样。

    跟着这样的一个郡守打仗,说实在的,他们的心里也有点慌啊…

    这次蔡起将全郡的兵马都召集了起来,还将兵马堆在了东莱郡跟北海郡的边界上,明眼人都很清楚蔡起想要干些什么,这叫下面的兵将们如何不惊慌——————蔡起是什么人不说,那严绍是什么人?

    东莱郡的黄巾有多厉害?蔡起一直都没办法摆平,可是在严绍手里没坚持多久就彻底覆灭了。

    还有青州的其他黄巾,乃至当年的乌桓叛乱,都证明了严绍的能力,再加上前不久联军同董卓大战时,严绍所部兵马也是表现活跃,甚至被称作不逊色西凉军多少的关东精锐。

    只要想到自家要跟这样的人作对,就让下面的兵将们胆战心惊…

    这些日子里,蔡起愁容不展的样子,他们更是里的,不过…

    如今既然笑了,而且还是开怀大笑?虽说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总归是个好消息吧…

    与此同时,蔡起似乎也察觉到自己有些失态,轻咳了两声,停下了笑声。他对严绍眼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能瞧到对方倒霉,只要想到严绍失去了老巢后的表情,他又怎么能不内心喜悦,但是再高兴了一阵后,他又士。

    “既然那太史慈已经决意反叛,我是不是就可以收兵回去了?”却是起了回黄县的心思,说到底他对兵事并不怎么有兴趣,这次倾起大军也是一样,光是粮草之类的就弄的他头疼不已,眼见着事情似乎有些结果了,也就想着要不要回家了。

    文士闻言摇了摇头。“主公怎的如此糊涂,那严绍乃是猛虎,这太史慈难道就是善类了?此人今既背主,安知来日又会如何?”

    说着文士在营帐中缓缓度步。“主公就算不欲建立一番功业,然乱世之中若欲自保,没有些实力也是不可行的。来日等那太史慈安抚好了人心,必定会朝主公开刀,到不如同这太史慈一块领兵入北海,这严绍固然桀骜,然却将北海治理的相当好,听闻此人在城中积蓄了相当多的钱粮,主公若是能从中分一杯羹,便可以凭此在东莱招募起过万大军,那时即便是太史慈再怎么勇武也要忌惮几分,主公便可以于这乱世之中作壁上观,静静时局变换,将来无论是做个汉室忠臣又或者是待价而沽皆可,这岂不是上上之策?”

    就像前面说的,他对自家主公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他是在不是什么用雄略的主公他跑去跟那些枭雄们竞争,只怕是半点希望也没有。毕竟自家主公可说是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自己就算多少有些智谋又算得了什么?到不如省省吧,安心的在这东莱偏安一隅,等到其他诸侯们决出胜负再说。

    不过他对太史慈此人倒是有些忌惮,一是他的勇武,在就是他的品性。

    若是这次太史慈拒绝了他,甚至是杀了他,或许都还好,偏偏此人却是在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背弃严绍。这无不说明此人是个野心勃勃之辈,若是蔡起就这么退回东莱去,只怕此人安抚好了北海郡之后,第一个要开刀的就是蔡起了。

    那时的蔡起拿什么来抵御太史慈?就凭着点兵马吗?

    他在太史慈的大军之中,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