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10章

三国之铁马山河-第10章

小说: 三国之铁马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雄割据之时,收纳黄巾其实已经成了很常见的事情。

    不说曹操的青州军,其他诸侯也都曾经这么干过,就连刘备也曾经如此,如果不是这样,那刘辟只怕也不会对刘备如此死心塌地了。

    问题是眼下还不是董卓出来闹的天翻地覆的时候,这个时候这么做,对于朝廷来讲绝对是大忌。不过严绍并不担心,因为他的上头有人…

    何况眼下董卓虽然还没有闹出来,汉室对地方的控制力下降,这个却是有目共睹的。

    王德也是看在严绍救援的份上提醒一下而已,见严绍并不放在心上也就没有再多说些什么。

    看着严绍离去的背影,王德摇了摇头。“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看到这样的年轻人,我这把老骨头可是自愧不如了…”

    “大人哪里话…”王德背后,一个当地富户微笑道。

    “话说回来,大人何必给他这么多面子?了不起也只是个北海太守罢了…”站在背后,另一个富户也开口道,脸上有些不愉。

    虽说只是百余金的粮食,而且还是均摊,可眼下粮食正是最值钱的时候,高唐也没有什么豪门大族,多只是些富户而已,家业并不是很大,就这么被弄去了一笔粮食,始终还是让他们有些心疼。

    果然,这个富户话音刚落,已经有几个人附和起来。

    别看严绍是北海郡的太守,他们还真不怎么怕,毕竟高塘北海郡的管辖范围内。

    看着他们的样子,王德暗自叹了口气,但他在高塘的治理离不开这些人,因此也只能摇头解释道。“话虽如此,但是别忘了眼下时局混乱,尤其是青州黄巾猖獗,这次黄巾围城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若是下次再遭遇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州家跟郡守那里只怕是指望不上了,不过这位严太守手下到是兵强马壮,尤其是他麾下的那两个猛将,若是能打好关系,接下来万一有事,最起码也能有个指望…”

    听到这里,那几个富户总算是明白了王德的良苦用心。

    粮食很快就凑齐,严绍就是这么简单的带着近两千黄巾余孽跟自己的千余兵马,再加上从高塘弄到手的粮食,浩浩荡荡的朝着北海而去。

    期间也曾经遭遇过一些小股的青州黄巾,但是有管亥跟孙观这两员悍将在,只是一个照面就将这些黄巾杀的丢盔弃甲,连带着严绍的这个队伍也壮大了许多。

    城头上,李干正百无聊赖的看着城下。

    虽说青州闹黄巾闹的厉害,但是眼下黄巾毕竟刚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连带着青州黄巾也安分了许多。县城也就算了,像北海这样的大城市却还从来都没被围困过,连带着北海的守将也都闲的可以。

    就在李干捉摸着,一会回家时不时要顺便给自己的婆娘跟孩子买些肉食时,远远的,一股烟尘突然从地平线的尽头飘起。

    起先李干还意,可是等到他看到密密麻麻的人影出现在地平线尽头时,脸色却苍白了起来。

    “铛铛铛铛…”

    警钟的声响飘荡在北海上空,城中官吏、居民起先还浑然不觉,但是等到他们反应过来这声音究竟意味着什么时,却顿时大乱了起来。

    与此同时,看着远处乱成一团的城池,严绍却是不禁有些汗颜。

    “不过是带了些人来上任,至于闹出这么大动静来吗…”

    只是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几千人,严绍也微微有些心虚起来。

    1

第十七章() 
“不过是几千人而已,至于这般慌乱吗…”只是这么说的时候,就连严绍自己也有些心虚。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这几千人居然会引起如此大的骚乱。

    不过到也不是很奇怪,毕竟这几千人里大部分都是正牌的黄巾军,只是都成了他的俘虏。如今青州黄巾闹的正厉害,突然有几千人跑到城外,其中大部分的穿着还是黄巾的打扮,无论是谁都会乱作一团。

    何况以这里的守备力量,如果严绍真的想做些什么,只怕城中的守军未必能拦得住。也难怪青州黄巾会如此张狂,甚至到了敢攻打城池的地步。

    “看来我们在任上是不必担心没事情做了…”看着城头乱作一团的城池,严绍摇头叹息…

    管亥跟孙观对视一眼,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到是一旁依旧是一身衣甲的张宁,一脸好奇的看着远处的城池,心里清楚这就是她接下来所要生活的地方。

    眼前的一幕严绍明白了青州黄巾肆虐的原因。但是他就要上任,眼前的骚乱对他来讲可说是一点好处也没有,想到这里严绍对着一旁的孙观道。“你带几个人过去一趟,说明一下我们的身份…”

    “是!”

    领命以后,孙观叫过几骑人马,慢慢的感到城池墙下。

    这时城墙上的官军似乎也发现城外的那些人马,跟往日里袭扰北海的黄巾有所不同,其中一个负责的示意其他人安静一些,然后对着城下的孙观喊道。“你们是什么人…”

    尽管彼此距离不算近,孙观也可以清楚看到城墙上头一干人等慌乱的神情,暗自叹了口气,孙观大声喝道。“你们没有收到朝廷的通告吗,后面的是新上任的严太守!”

    声音犹如洪钟,震得对面的那几个人脸色发白。

    不过眼下对他们来说,最在意的还是孙观的话。

    “新上任的太守大人?”

    严绍要上任的消息,他们当然是知道的,毕竟朝廷不可能不通报他们一声,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严绍居然会来的这么快,而且还带了这么多的人来。

    彼此互相看了一眼,为首的人对孙观道。“麻烦这位壮士暂时先退后一下,然后我们再开城门下去…”

    看着上面那群人的怂样,孙观有些无奈,但还是示意身旁的部下退后。等到孙观他们退后到足够安全的地方后,就见城门缓缓打开,从城门里面还跑出了几个人来,为首的便是先前城墙上的一个文弱官员。

    “不知壮士高姓大名!”带着小心翼翼,那文弱官吏问道。

    “某乃新任都尉孙观孙仲台…”一抱拳,孙观凛然道。

    这也是贿赂何进带来的好处之一,本来北海郡是有骑都尉的,但是在严绍喂饱了何进后,原有的骑都尉被调离,最后换上了孙观。之所以是孙观而不是管亥,是因为孙观要比管亥更适合统兵。

    听到孙观是新任都尉,不管信不信,那文弱官吏都连忙一礼,毕竟孙观卖相凶悍,贸然得罪谁知道会不会猛的一刀砍过来,何况都尉是一郡之中仅次于太守的军职,若孙观的都尉是真的,他这个小小官吏可得罪不起。

    一礼之后,那官吏急忙问道。“不知太守大人现在何处?”

    “就在后面,你随我来…”说着孙观已经带着那官吏往后面走去。

    只是等到那官吏看到严绍时,却忍不住有些吃了一惊。

    也难怪他会是这个样子,毕竟严绍的外表未免太年轻了些,看上去只有二十出头,而且英气十足,身旁跟着的两人看上去也是猛将一类。要说他是新上任的都尉或许那官吏还会相信,可要说他是新上任的太守…

    看着文弱官吏的样子,严绍轻轻一笑,也不着恼。

    这一路上他其实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态度,沿途经过一些县郡的时候,时常会有官吏对他的身份表示吃惊。毕竟在汉朝能在二十多岁便达到这个程度的实在是少的可怜,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霍去病一样,在19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骠骑将军——————然后在二十三岁的时候英年早逝。

    “严某于中平元年率义军在黄甫将军麾下讨伐黄巾,先后经历大小数十战,多少也算立下一些战功,幸蒙陛下厚恩,被授予了这北海郡郡守的职务…”话说的十分真诚,只是其中轻微的嘲讽,却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

    在贿赂了何进之后,严绍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内幕消息。

    比方说按照原来的安排,他本来应该是被安置到某个黄巾余孽较多的郡去做个都尉,这样既不至于亏待了他,又能最大程度发挥他的能力。当初皇甫嵩会答应他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开,也不无这个原因。

    想也知道,若不是贿赂了何进,严绍又怎么可能得到这太守的职位。

    就像那刘备一样,就是因为无钱贿赂上官,最后只落得了一个县尉的职务。

    认真的讲,这个职务低吗?

    不低,毕竟县尉可是很有实权的,基本上算是相当于一个市的警察局局长了。关键还是要看被授予官职的人是谁,对于普通人来说,若是能做一个市的警察局长,只怕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但对胸怀大志的人来说,这个职务就有些低了,就好象刘关张三兄弟一样。

    理所当然的,刘备对这个职位并没有眷恋,在狠抽了一阵上门敲诈勒索的邮督后,果断选择了逃亡。

    ——————————分割线——————————

    其实这个官吏也听到过一些风声,知道新上任的太守是在讨伐黄巾时立下许多战功,因而被授予太守职位的——————也不奇怪,上官快要到了,自己总要先对上司有所了解才行。

    虽说北海距离洛阳多少有些远,但是这个时代的人际关系网,实际上非常的小,在北海郡任职的官吏,于洛阳多多少少都算是有些关系,因此对严绍并非真就是两眼一抹黑。

    只是就算是已经事先知道了些,可是严绍的年龄还是让许多人感到吃惊。

    就像前面说过的一样,整个大汉帝国,霍去病也只有一个而已。

    并不清楚严绍实际上是贿赂了何进才得到的这个职务,为首的文弱官吏跟身后的几个同僚对视了一眼。“我们的这位太守到是年少有为啊…”

    只是对于严绍身后的军队,几个人却是有些顾虑。

    似乎是看出了这点,严绍笑着解释道。“他们是我的家将,我当初就是率领他们跟随皇甫将军讨伐黄巾的,因为知道北海黄巾肆虐,所以才特地将他们带了回来…”

    “那实在是太好了…”听到这番话,文弱官吏不由兴奋了起来。

    如今北海的环境虽然因为张角的死而变得安稳了一些,可是黄巾依旧猖獗,这也是北海上下如此慌乱的缘故。如今听说严绍带了千余军队过来,而且还是曾经征讨过黄巾的,顿时兴奋不已…

    在检验过,确定了严绍的身份后,甚至不需要人嘱咐,已经有一人上前主动牵着严绍的马。

    同时还有人策马回城,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在得知来的是新上任的太守后,城内上下一阵欢呼,到不是他们究竟有多欢迎严绍,只是来的不是黄巾军,毕竟还是比较好的…

    而在步入城中之后,严绍也开始盘算起自己将来的事情。

    1

第十八章() 
新官上任,自然是要设宴款待。

    这是一种礼数,也是种规矩跟惯例,严绍并不打算拒绝,因为这会跟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眼下还不是讨伐董卓之后群雄并起的时期,严绍这个北海太守也称不上是一方诸侯,所以行事的时候还需低调一些。

    出席宴会的除了北海的各级官吏外,再就是地方上的一些世家。新的太守上任,这些世家肯定是要来拜见一番,就算是有几家自持身份,觉得不必讨好一个太守,起码也给混个脸熟。

    宴上严绍的年轻让众人十分惊讶,管亥的勇武,孙观的精悍也给人很深的印象。

    “太守大人真是年轻有为啊,如此年轻便已经成为一方太守,相信将来必定前途不可限量…”坐在比较的位置上,一个世家的家主向严绍敬了一盏酒后笑眯眯的道。

    “哪里的话…”严绍谦和一笑。“绍年纪轻薄,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还需要诸位多多帮助才是…”

    见严绍这般谦和,那个家主跟身旁的另一人彼此对视一眼,满意的笑了笑。

    尽管严绍已经是北海郡的太守,许多地方依旧需要仰仗这些世家,若是没有这些世家的,只怕在北海也会寸步难行。就如历史上的东吴一样,尽管坐拥江东、荆州的东吴已经十分强盛,可是在历史上却是极为保守,这绝对不是东吴希望的,实在是因为孙策在位时跟江东世家结下了血仇。

    孙策在位时,他们还不敢乱动,等到孙权继承了孙策的位置,江东便陷入了内乱之中,有那些世家拖后腿,即便是以孙权的雄才也是无能为力,可想这些世家究竟有多难缠。

    何况这些世家在地方甚至是朝堂上也多有联系,眼下汉室的威严尚在,跟他们顶着干未必就能讨到好处。

    严绍这般识相,自然也让这些世家家主们感到满意。

    只是就在宴上气氛正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