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诺弯刀-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
就这样,在时光错乱的等待和期盼中,时间过去了一年又一年。
护身符的出现,让我心里燃起了新的希望。
我紧紧拥抱着内心的这一点光亮,消耗着生命中最后的温暖,孤单地等待着你。
(六)
我是《吉诺弯刀》的作者。
我也是《吉诺弯刀》的作品。
我在尚未发生的未来向那时已经灰飞烟灭的你们,倒叙我曾经的经历的故事。
我知道你们会看不明白,我也知道你们不会相信。但是,这根本没有关系。
因为你们每个人,也都有着同样的错乱、同样的迷惘、同样的生离死别、同样的悲欢离合。
你们的故事,也是完全同样的。
过去相通,现在相似,将来相类。
只是,你们没有我记得那么清楚罢了。你们因为太过关心外界的事情,而对自己的生命本身疏于观察,印象淡漠而肤浅。
你们就连一个复杂一点的故事,也觉得眼晕。
就更谈不到走出这个生死之间无穷错乱的超级迷宫了。
就连身在迷宫,也是难以洞察的。
(七)
在叙述的心流当中,我经常不知道自己是谁。
就像你们看不明白此刻叙述的我到底是谁。
但这并非无病呻吟。
这是觉醒之前的那个状态,洞察到那种混杂错乱。
这是黎明前最深的黑暗。
在发现真我之前,这是必经的状态。
第九百二十七章 商务舱()
(一)
深夜,空中客车正沿着亚洲的海岸线飞行。
宽大的商务舱内,灯光昏暗。
乘客们纷纷盖上毯子,带上眼罩,躺下睡觉了。
偶尔遇到一些气流,飞机轻微地不时颠簸一下。
我在笔记本电脑上回复了一大堆的邮件,用航线提供的联网服务发送了出去,然后又看了几个备忘录,还是没有感觉到睡意。
于是我按了一下服务呼唤的按键,一个高大的黑人侍者走了过来,训练有素地带着微笑询问:“夫人,您有什么需要。”
我要了酒水单,看了看NIGHT—CAP项,要了一杯CREME DE VIOLET(注:紫罗兰花油加蜂蜜制成的LIQUER),还让他送点随便什么最新的报纸或者杂志过来看看。
在商务舱的上层,有个空中吧台,那里的调酒师非常有品味,技巧娴熟,在空中常客里口碑相当不错。
过了一会儿,酒和杂志都送来了。
我半躺着,一边喝酒,一边随手翻阅着这些杂志。
战争、政治、并购、罢工、地震、自杀、股票、比赛、明星、男女、流星歌曲、热门电影、电脑广告…。。人类生活的各种常见片断就这样漫不经心地一页一页地翻过我的眼前。
世界就是这样一年一年地重复。正如我一趟又一趟地绕着地球飞行。
没有什么预料之外的事情。
我感到某种心理上的疲倦。
我随手把杂志扔到一边,打算听点音乐。
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本杂志的封底图片。
那是一本最新的旅游杂志,竟然就是我自己办的那份旅游杂志,因为很忙,我还没有看过最近的几期。
杂志的封底是一张巨幅的风景照片。
这张照片是为封三的一个探索之旅的故事而配的。
故事里说了三名探险者发现这个原始风景的过程。里面提到一座古老的藏教寺庙,一些有关喇嘛和轮回转世的传说,还提到一个古老的王朝,提到一位美丽的王妃的微服参拜。
照片上是一处安静美丽的东亚高原湖泊,湖水清澈明媚,闪烁着宝石一般的光泽,倒映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雪山。
湖边长满原始森林里的那种参天古树。寒冷象雾气一样悬浮在湖泊的水面上。但春光从顽强绽放的无名小花中放射出来。
我就像磁铁被南北极吸引那样,眼光一下子就被这张照片黏住了。
睡意顿消。
我伸手拿过那本杂志。
我拧亮了阅读床灯,我伸手在提包里找到眼镜。——我已经略略有一点近视了。
我戴上眼镜,把书靠近灯光,仔细地端详着照片。
我在靠近书脊的地方看到了一块小小的墓碑。
这是一块式样异常朴素简单的墓碑,没有任何文字、花朵、标识。
墓碑后面也没有常见的坟茔或者墓室,就是一片绿油油的深草。
墓碑的根基已经倾斜,石块也开始风化,表面布满岁月的风霜。
我戴着眼镜凝视着这块墓碑,然后我听到手中的酒杯掉落在地毯上的声音。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我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我很确定我以前经历过非常类似的时刻:在飞机上旅行的时候,看到一本杂志,上面有着一个湖泊的照片,虽然并不是这一张,但湖泊却是这一个,湖边有木头的栈道,雾气弥漫,水平如镜,栈道的尽头,有个小小的无字坟茔。
我完全忘记了手里还端着酒杯,也完全意识不到酒杯现在已经掉在了地毯上。
我听到那位商务舱的黑人侍者很快地走了过来,他用三种以上的语言低声轮流询问:“夫人,您是否感到不适?是否需要帮助?”
然后另一位空乘人员赶紧过来,拿着一个清洗地毯的类似手持吸尘器那样的小工具,蹲在地上收拾酒杯和残酒,仔细地清除了地毯上的酒渍。
(二)
身材高大的助理兼保镖肯尼,也从旁边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跨越过道走了过来。
“Esabelle,你怎么了?不舒服吗?”他俯下身问。
我摇头。我说:“只是恍惚了一下。”
肯尼问黑人侍者:“不好意思,我刚刚在打瞌睡,这位夫人刚才在做什么?”
黑人侍者回答:“夫人要了一杯酒,还要了一些杂志在看。我送酒和杂志过来的时候,夫人还一切都很好。”
我说:“我现在也一切都好,只是恍惚了一下,掉了酒杯。”
我示意肯尼在我旁边坐下来。
我对黑人侍者说:“谢谢。我现在没事了,我和这位先生谈点事情。”
两位侍者收拾好了地面,便彬彬有礼地退去。黑人侍者问:“夫人还需要再来一杯同样的酒吗?”
我说:“谢谢,算了。”
肯尼坐在我身边,看着我手边那本带照片的杂志,问我:“Esabelle,这是我们的杂志。你在上面看到了什么?是不好的消息吗?有什么让你感觉不好的东西吗?”
我摇头,说:“没有不好的消息。”
肯尼说:“我可以看看吗?”
我点头。
他拿起那本杂志,在杂志前后翻了一遍,没看出问题所在,然后他说:“请原谅,陈小姐,职责所在,如果你不告诉我原因,我要就此事给陈先生打电话。”
他尽忠职守地准备使用机上的电话。
我赶紧伸手阻止他:“不要,肯尼。我很安全。这件事情,也没有必要让父亲知道。”
肯尼看着我,他的眼珠黑漆漆、亮晶晶的。
我观察了他一会儿,觉得他绝对不会妥协,于是,我就说:“肯尼,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突然之间,就感觉以前在类似的场合做过同样的事情?”
他看了我几秒钟,他点头说:“是的。有时候会有这种莫名的熟悉感。”
他说:“比如有一次,我跟着你到了高棉王国的那个古代都城遗迹,穿过那些雕刻着巨大佛陀头像的门柱时,我突然强烈地感觉到,我以前什么时候,也这样地跟随着一位夫人,穿越过同样的门柱,那些同样的佛陀头像,就在我的周围和上方,微笑着注视着我的穿行。那个感觉非常强烈,让我感到很迷惑。但我没有对你说起过。”
他说:“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有点理解你了。也许,你在这些遗迹中找寻的,就是这种熟悉感的来源。你想知道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熟悉感,那种闪回的记忆,到底是不是真的发生过的事情。”
他说:“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只是他们迷惑一下,就让它滑过去了。他们没有你那样敏锐和认真,他们没有产生刨根究底的想法,也没有你这样的决心,要把它彻底弄清。”
我说:“那么,你有没有怀疑过,这种熟悉感就是前生记忆?”
肯尼说:“我的祖先来自于非洲肯尼亚。根据古老的传说,我的祖先们都是相信,人死后与生前都还有生命。我想过,也许,这种模糊的熟悉感,是因为前生我的确来过高棉的热带丛林。我的确穿越过那些巨大的门柱,那时候,它们还位于一座繁华的古代都城里,而不是丛林中的一片废墟里。”
(三)
我指着杂志上的那张照片。
我说:“我刚看到的那张图片里有个墓碑。”
“墓碑?”肯尼在封底的照片上找了一下,问:“有什么不对吗?”
我说:“那个墓碑,它是我立的。我刚认出来了,那就是我立的墓碑。”
我说:“我很确定,以前,我还不是Esabelle的时候,我也在飞机上的一本杂志上看到过这个湖泊的照片,还有这个湖泊边的无字墓碑。”
我说:“我以前,比坐飞机的那次生命还要以前,梳着很高的发髻,穿着白狐毛的披风,和一个男子,一起走在这个湖泊边的木头栈道上。以前,湖边并不是快速公路,也不适观光电瓶车道,以前就是木栈道,通到湖光山色的尽头。我觉得很冷,那个男人伸手搂住我的肩头。我们并肩站在那里。他让我把他埋葬在栈道的尽头。他很快就要去战场了。我们都知道,他将会一去不回,这是我们的生死诀别。那个无字的坟茔,就是后来我为他建立的。但是他并不安葬在里面。我没有找到他的骸骨。那只是一个空的墓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他想要阻止连绵了数百年的混乱战争。他也成功做到了。他为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和爱情,牺牲了和我一起白头到老。但是他杀了很多人。他战死之后,关于他的墓碑上写点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后来,是我说的,什么都不要写。因为他生前觉得自己杀人太多,不配让父母所赐的姓名留在天地之间。他觉得自己不能让父母感觉到荣耀,也有愧所有因他而死去的人。我后来决定遵从他的心愿,什么字都不要写上去。”
我说:“坐飞机的那次生命中,我后来又去过这个湖泊。我曾抚摸过那个无字的墓碑。我在那里想起很多很多的事情细节。我在那里哭得很伤心。但是,没有人能够了解那种悲恸。”
肯尼看着我,不知如何作答。
我说:“我说的都是实情,肯尼。我爱那个男人。我一直没有忘记他。我在所有的废墟里寻找的,都是有关他的记忆,有关他的线索。”
我说:“我知道,他也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我看到他的护身符了。那个护身符,曾经引领我们再次相会。我相信,它这次出现,也是引领我们再次相会的。只要我拿到那个护身符,我就能再次见到他。”
肯尼这时候终于反应了过来。
他说:“你刚才所说的这一切,信息量好像很丰富。我一时之间难以完全了解。”
他说:“但是,我相信你, Esabelle。我相信你所说的都是真的。我也相信,你一定能跟随心的指引,找到你想要找到的一切。”
我也相信,一切的出现,都是有意义的。
和你有关的一切,不断涌现重回,这都意味着,我们不久将会,再次见面。
第九百二十八章 拍卖会(上)()
(一)
有时候,作为叙述者,我会脱离故事,停留在各种思绪的湍流中,进行某种玄而又玄的论述。
但作为讲故事的人,我终究还是会回来。
事实上,去那里,正是为了能够回到这里。
如果不是为了安住在这里,又为什么要去那样深入地思考呢。
向往彼岸,正是为了安住此岸,正是为了能够理解:所谓此岸,其实不是此岸,而正是彼岸。
在这个故事开始之后,就不断地有人对我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太辛苦了,希望我为整个故事写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为了回报那些一路跟随着故事的读者,回报一路上温暖过我们的人们,我会写一个相对团圆的结局的。
然而,大家一定要头脑清楚,在此尘世,是不可能找到什么大团圆的结局的,一切都是有缺陷的,终难完美。
然而,若能清楚地认识到红尘之中并无完美,安住于当前的结局,不再另有期待,那么,一切结局,也就都变成了圆满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