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579章

少年大将军-第579章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不知道谷梁女侠有何见教?”

    谷梁泪浅浅一笑,好气又好笑的瞪了李落一眼,悠悠一叹道:“王爷,我要离府啦。”

    李落愕然望着谷梁泪,没有说话,谷梁泪才回弃名楼不久,这就又要离开了么。

    “你,要去哪里?”李落有些不舍的问道。

    “王爷放心,多则半年,少则三月我就会回来的。”谷梁泪没有说要去哪里,只是温柔的许诺李落回家的日子。

    “哦,这样啊。”李落笨口拙舌,不知道该说什么,想了半天才道,“我让溯雪多准备些银两,你都带着。嗯,还有军中侍卫也陪你一起去,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我这里有定天王的令牌,你也带着,如果需州府官衙出面……”

    “不用了,这次我一个人去。”谷梁泪微笑着打断李落说话。

    “你一个人!?甘琦呢?”

    “甘琦留在府中,不随我同行。哦,对了,如果有自称红尘宫中人前来找我,王爷不必理睬,告诉甘琦就好。”

    “这……”

    “王爷放心,我没事的,去去就会回来。”

    “这一去好久啊。”李落喃喃低语道。

    谷梁泪轻柔的笑了笑,道:“王爷也要多多保重自己呢。”

    李落欲言又止,心中骤然生出一个念头来,就想随谷梁泪一起走,可是话到了嘴边李落却只能忍了下来,如今的卓城又怎能容自己一走了之。

    谷梁泪似乎看穿了李落的心思,眼中有一丝留恋和温馨,柔声说道:“王爷稍稍歇歇吧,我去煮点粥来。”

    李落嗯了一声,将头垂了下去,在谷梁泪看不见的衣摆下,李落缓缓握紧了手掌。

    谷梁泪起身走到屋门处,忽然停了下来,轻轻说道:“王爷,昨夜那朵问道花不要再让别人看见了,那株大道六花藤我也让秋吉藏了起来,倘若有人问起,你便推说不知道就好。”

    李落惊讶的抬起头,正要问为什么,却见玉人已飘然出了小楼。

    城东三十三楼,天子授意的大宴自然非同小可,极尽奢华不说,排场也大的很。除了李落,李玄慈和李玄悯都有前来。大宴布置极具心思,美酒佳肴之外,还有美人轻歌曼舞。

    人极美,舞也美,歌声更妙,据说是月下春江的当家花魁。只是李落心不在焉,曲终舞罢,竟然没有记得她的相貌。

    来三十三楼的人不少,不过是能来的都来了,不便来或者不愿来的一个没来。席间看不到言心和流云栈,大和尚自然也不会凑这个热闹,至于雍大先生和木萧下,说不定此刻都已经离开了卓城。

    李落不甚在意,早就猜到他们不会来,如果当真来了,反而更叫人惊奇。

    回到弃名楼的时候,玉人已经不在了。李落长叹一声,这还是第一次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仿佛突然少了什么。曾几何时,谷梁泪已在自己心中如此牵挂了么。

    一个月后,云妃荣登皇后之位,万隆帝赐凤冠霞帔;一个月后,道家妙台山观剑峰,三生与逍遥子的一场约定;一个月后,不知道涧北城可还能守得住;一个月后,李落兴许已经不在卓城了。

    云妃立后一事闹得满城风雨,万隆帝大赦天下,只为了封后的大典。宫中朝堂上反对的声音自然不小,逢方必点,务必要坏了万隆帝和云妃的盘算。不过眼下看起来万隆帝是铁了心要立云妃为后,据说太后召见了万隆帝好几次,万隆帝都没有要妥协让步的意思。

    这事是倾城公主偷偷跑来告诉李落的,当然还有一顿数落,差不多是埋怨李落多管闲事如何,另外就是告诫李落这些日子千万别进宫,最好也别去见太后,免得到时候没好果子吃。

    李落暗自咋舌,看样子这次太后气得不轻。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西域联军压境() 
可千万别出个什么好歹,气出病了就不好了。

    李落也有些纳闷,太后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喜欢云妃,虽然算不上形同陌路,但在太后跟前几乎没有云妃说话的份。

    这些年李落入宫少了,但也听常公公说起过,太后有些时候赏花听戏都不叫着云妃,刻意冷落。

    换言之,云妃在后宫之中威望不足,太后的排挤敌视就是其中很大的一个缘故。

    长明宫前李落这一番慷慨陈词得罪的人不少,也许比云妃自己得罪的人还要多。

    朝中群臣李落倒是无惧,最怕太后这样的长辈,这几天淳亲王府也派人送了信过来,说是洛氏身子不爽利,让李落回家看看。

    李落瞧的直皱眉头,前几天才回了趟淳亲王府,洛氏面色红润,在这位鬼谷老人医术的传人眼中洛氏气血好的很,比李落还要好。

    这才过了几天,怎可能忽然就生了病,多半是有人的话吹到洛氏耳边了,寻个借口给李落说道说道。

    这种事剪不断理还乱,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能拖一时是一时,等到过了戴冠加冕的日子就清静了。

    李落还在想用个怎样的借口能拖上一拖,没曾想不用李落费尽心思编排理由,恰在这个时候,北府定北军的战报传到了卓城。

    中书令有备案入册,李落早于万隆帝一步知道了涧北城的军情战况,涧北城外数度交锋,定北军守多攻少,固守为上,甚少有主动出击的时候。

    不用猜李落也知道淳亲王的打算,若是能拖到初冬飘雪的时候,就算草海诸部不想退兵也得撤出掖凉州了。

    让李落惊疑不定的是草海联军,雄兵强将犹胜大甘,再加上一个智计妖孽的相柳儿,没道理到了现在还没有寸进,和定北军僵持在涧北城城外。

    草海联军攻势不烈,刚开始李落尚还不觉得怎样,毕竟相柳儿孤军南下,除了一鼓作气之外,也须得留意不能让军中锐气再而衰,三而竭。

    只是这些时候过去了,草海联军除了几次像模像样的强攻之外,余下的多半都是隔靴搔痒,不成气候。

    事出异常必为妖,定北军固然精锐,但想必还不是相柳儿顾忌的缘由,除非相柳儿不知道淳亲王的用意。李落却不敢这样想,此番草海联军南下,不会留给大甘侥幸的机会。

    这封奏折之后,果然不出李落和殷莫淮所料,该来的还是来了。淳亲王奏请朝廷,言明需牧天狼一军从旁协助,出兵漠上城,攻打立马关,将相柳儿所率的草海联军困死在一马川中。

    李落凝神沉思,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让李落犹豫挣扎的念头,也许牧天狼真的可以关门缉盗,也许云无雁真的可以攻下立马关,也许涧北城的定北军可以一扫颓势,破了相柳儿的联军战阵。

    杂念一起,便如烈火燎原,让李落犹豫不决。李落并不在意破敌之后论功行赏谁的功劳更大,谁得的赏赐会更多,只是因为淳亲王是李落亲父,就算日渐疏远,但血缘仍在。

    李落的杂念并没有持续太久,除了定北军,西府牧天狼也发来急报,比之涧北城的军情还要着急,还要急迫。

    凌疏桐见了涧北城的军情密函之后尚且有余暇和李落傅中朔说上几句,待见过西府这封军情密报之后,凌疏桐脸色大变,顾不得再慢条斯理,拉着李落和傅中朔进宫面圣,看样子十万火急。

    李落自然也是一副惊讶的神色,装作尚且不曾得到消息的模样,毕竟李落如今还只是牧天狼的陪戎副尉,云无雁和沈向东按理没有先向李落传信的规矩。

    不过凌疏桐和傅中朔并不相信,军无二帅,万隆帝眼下的确忘记了将李落官复原职,不过牧天狼除了李落,朝堂上下再无一人可以执掌,就算淳亲王也不行。

    路上凌疏桐才向李落和傅中朔说起密报中的军情,原来是西域大国拜火和回蒙议和,兵合一处,剑指临夏城。

    不单如此,此次西域联军似乎不只是回蒙和拜火,回錾、大月,还有更北的姑墨、苍卑诸国的军队都在联军中显出踪影,而鹰愁峡这边刘策也有消息传回卓城,西戎残国也蠢蠢欲动,这个西戎新王羯可天在蛰伏了数年之后也不安分起来。

    兵凶战危如同将要离弦的毒箭,不只是压在了边关守军头上,更给万隆帝大好的兴致浇了一头冷水。

    长明宫中,万隆帝气急败坏,怒不可遏,将入朝议事的群臣骂的狗血淋头,最惨的是枢密院参知杨万里。西域属国这些年被牧天狼压制的心服口服,历年都有朝贡,尊大甘为上国,让万隆帝很是受用。要知道大甘东南西北四境之中,就只有西域诸国有来朝贺,其余各处与大甘的关系并不是怎么融洽。东海还好,只是中间隔了一个骅兜,扶琮和汐荛与李落亲近,但除了建邦之时,其余的年份里扶琮和骅兜也没有朝贺的习惯,颇让万隆帝有些意味索然。如今唯一让万隆帝可以大肆吹嘘的西域诸国也要兴兵谋反,如何能不让万隆帝火冒三丈。

    枢密院耳目不明,责无旁贷,还要等牧天狼传回消息之后才知道,有失职之嫌。杨万里有苦难言,心里着实有些费解,好好的怎么西域诸国也要联手东进,莫非长了胆量和牧天狼的兵将再决雌雄。杨万里不明所以,只得受着万隆帝的责骂,还好中间有一个李落,牧天狼是李落一手督建,杨万里又是巡检司重臣,骂来骂去,倒像是李落御下不严一般。万隆帝骂得狠,但不曾重责,让群臣商议该如何行事。

    李落看着杨万里自责难过的神情,心中颇是不忍,不过也不能当着群臣的面说西域来犯之敌不足为虑,只要殷莫淮动动心思就能消解兵凶战祸,如今只好闷不做声,装作糊涂。

    西域战事将起,不比草海联军南下给大甘朝廷的压迫少多少。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震天钟响起() 
北疆草海交锋已是多年,听得多了慢慢就有些麻木。不像西域,若是一旦兴兵来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当年狄州全境落入西戎敌手的情形。

    这个时候淳亲王奏章中要牧天狼出兵漠北的提议已经没有人提起了,就算群臣之中有与淳亲王亲厚之辈,但如此关头怎敢让牧天狼分兵两地,一个不好,狄州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基业就要拱手相送。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满朝文武,能统领一方的帅才却不多了。群臣都看着李落,西府诸事朝中上下只怕没有人比李落更加熟悉了,平定西域敌军也该是李落当仁不让。

    李落请缨,万隆帝沉吟不语,有朝中大臣力谏此去西域平乱非李落莫属。

    李落想了想,倒也明白其中含义,云妃立后大典将至,李落在卓城一日,万隆帝就有底气执意行事。如果李落不在卓城,万隆帝想必还要顾忌各方反对的声音,朝中这些人自然将李落支出卓城最好。

    万隆帝看似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让李落即刻动身前往西府,李落大约也猜到万隆帝不会这么快让自己离开卓城,最早也要等到封后大典之后。

    牧天狼毕竟还有云无雁和沈向东在,西域联军来势汹汹,但未必能在这两人手下讨到便宜。

    万隆帝沉吟半晌,问了问牧天狼的近况。李落据实答复,并无隐瞒。

    听及贯南大营的境况,万隆帝稍稍松了一口气,无论如何,单以军容战力而言,牧天狼无惧西域联军。

    这便是好,万隆帝含糊几句,并没有下旨传召命李落动身前往西府,而是命各司衙门备战,尤其是枢密院不容有失。

    各司搜罗而来的消息都交予李落,商讨对策之后再命牧天狼依令行事。与此同时,万隆帝终是想起了李落受罚一事,传旨李落官复原职,领骠骑大将军一职,封西空寂帅,掌管大甘西府军政事宜。

    未战而封帅,大甘自万隆帝登基以来还是首次。从军之将,按大甘律历不管营中主帅是谁,镇守何方,都要归从大甘太保辖制。

    一旦封帅就不同了,只要天子没有撤去大帅封号,那便是和太保平起平坐,不受当朝太保辖制,武官之中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了当朝天子,旁人谁也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不过封帅只是战时才有,倘若是太平时候,朝廷都要下旨收回帅位,统归太保辖下。

    只是有些武将功高震主,有些人资历和威望还在太保之上,大约这辖制之词也就只是说说而已,彼此面子上过得去也就是了。

    西空寂帅这也不是一个等闲的帅位名称,凡大甘群臣都知道,如果帅位称呼越是特殊,那么此帅权柄越大。大甘上一个以空为名的帅位还是在五十年前,如今又多了一个。

    李落领旨,神色不变,跳出淳亲王辖制这也在殷莫淮的算计当中,原本的打算是借北府战事不利,李落取而代之,没曾想万隆帝下旨封帅,倒是让李落颇有些意外。

    万隆帝下旨之后便欲退朝,优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