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444章

少年大将军-第444章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么?我听人说起玄慈的都卫和都骑两营这些天都有奔波,莫非是玄慈自愿的?”

    李玄慈眉头微微一皱,叹了一口气道:“四哥,九弟亲自所请,兄弟一场,无论如何也该帮玄楼一把,四哥可是觉得不妥?”

    李玄郢打了个哈哈道:“怎会不妥,玄慈多虑了,换做是为兄也一定会帮玄楼这个忙的。就像七弟说的,再怎么说我们都是兄弟一场,不管这件事结局如何,能帮上忙的不妨帮一把手。”

    “四哥,你说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李玄悯沉吟道。

    “变化?这谁说得准,这件事闹得眼前这般地步,想要善了只怕不易了。”

    “杨大人一向尽忠职守,怎会做出这样有失分寸的事?实在是让人想不通。”慧王李玄泽面有忧色的说道。

    “五弟觉得这件事背后另有什么蹊跷?”李玄郢平声问道。

    李玄泽连忙说道:“愚弟不敢乱猜,只是杨大人这些年所作所为朝廷上下有目共睹,的确是一位良臣,却因为这件事身陷牢狱之中,不免让人有些唏嘘感慨。”

    “哈哈,杨万里是一位良臣,难道皇叔就是坏人不成?

    皇叔的为人如何我不说你们也知道,福王王府你是没有去,如今愁云惨淡,李家王府竟被一个朝官逼得家破人亡,这件事还小得了么?”

    “四哥教训的是,哎,这个宗伯的确有些过分了,连不问世事的皇叔都不放过,还不知道他下一个想查谁呢。”

    “清者自清,如果身正就不怕影子斜,宗伯僭越,只是没想到皇叔性子这么刚烈,何苦要自寻短见,说出来也就没事了。”

    “七弟此言差矣,皇叔是受不得这股冤气,堂堂李家王爷,要一个外姓人来查处问罪,那还要宫里的内府有什么用?

    难不成这后宫之中也要他巡检司来指手画脚?

    我看是父皇给玄楼的权责太大,玄楼毕竟出身王府,还知道规矩,而下面这些人委实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这件事如果不彻查到底,只怕朝中这些文臣武将都不怕咱们放在眼里了。”

第八百八十七章 宫中四妃() 
“依我看宗伯这次难逃一死了,出了这么大的事,不单是父皇雷霆震怒,就是太后也惊动了,就算不死,恐怕宗伯的封号也该易主了。”李玄悯轻声说道。

    几个人一静,小福王和宗伯的生死似乎已经无关紧要了。

    小福王还好些,不过是人死灯灭,而宗伯落罪,这空出来的巡检司少卿和枢密院参知一职可是要动动心思才行,尤其是巡检司中,最好还是不要让李落一人独大好些,免得再出什么乱子。

    “但是玄楼从父皇和太后那里求来七天,不会只是为了走走过场,而后再处斩杨大人这么简单吧?”李玄泽疑惑不解道。

    李玄郢脸色一凝,淡漠一笑道:“那还能如何?怎么说杨万里都是玄楼的人,替他鞍前马后,做做样子也是应该的。

    不过玄楼一世英名,在这件事上也是一样无理取闹,皇子的面子难道还能胜过天子的颜面不成,让父皇收回圣命,到时候让人笑话的就不是玄楼一个人了。”

    “郢儿,你们在聊什么?”突然从远处传来一个女子声音,扬声唤道。

    李玄郢几人连忙转头望去,只见宫总几人权妃联袂而来,当中是三人,有云贵妃,瑜贤妃,还有李玄郢生母曦昭容。

    这曦妃原是昭容,只是现在一众皇子在李玄旭赐死之后以李玄郢为长,万隆帝便擢升曦妃为德妃,添为宫中四妃之一。

    而另一空缺多年的淑妃也已补上,是当朝骠骑大将军卫国公常渊之女常庭燎。

    此女与卓城中的闺阁秀女不同,听闻善弓马骑射,是个女中豪杰,也不知万隆帝转了什么性子,竟然大改以往喜好,纳入宫中便赐了淑妃,只不过这淑妃的淑字看似和这个新晋后宫权妃扯不上关系。

    李玄郢几人连忙一礼,齐声应道:“儿臣参见贵妃、德妃、贤妃娘娘。”

    “起来说话吧。”或许是母凭子贵,曦妃一扫多年来的谨小慎微,颇显雍容华贵的和声回道。

    “是。”李玄郢几人站到一旁,让过诸位皇妃入亭。

    珠玉脆响,带过一阵香风,云妃微不可查的扫了一眼站在几人身后垂首不语的李玄泽,和声问道:“不知道几位王爷在聊什么呢?”

    “没聊什么,说几句闲话罢了。”李玄郢恭敬回道。

    云妃抿嘴一笑道:“看来是我们几个打扰诸位王爷观景的雅兴了。”

    “娘娘言重了,月诸湖风景秀美,入秋以来这湖水更好看了,让我们几个流连久了些,或许是我们打扰了几位娘娘的兴致。”

    “月诸湖的景色美,也只有我们几个看看罢了,多看一眼少看一眼也没有什么,哪有打扰不打扰的。”

    “怎么不见父皇?”

    “你父皇昨夜睡的晚,今个身体困倦,云妹妹刚侍奉圣上安歇,是本宫起意过来瞧瞧月诸湖的秋景。”曦妃柔声说道。

    “啊,父皇日理万机,可别累坏了身子,儿臣晚些时候去看望看望父皇。”李玄郢急急说道。

    “郢儿有心就好,晚膳时分再说吧,这会就不要去惊扰你父皇了。”

    “是,儿臣知道了。”

    云妃美目流转,扫了在场几位皇子一眼,和声问道:“玄楼没来?”

    “没有,这个时候九弟怕是忙的很,没有工夫入宫了。”李玄郢恭敬说道。

    “忙?”云妃淡淡一笑,道,“怎么每次听到都是玄楼很忙,难道这大甘朝廷里就他一个忙人不成?”

    云妃话中隐含讽刺不满意味,场中诸人皆是一愣,自从云妃入宫以来,李落一向对云妃礼敬有加,云妃能到如今的地位,说起来与李落的呼应不无关系,怎么现今之时云妃反而有怨言了。

    “这,近来宗伯出事,九弟是巡检司卿,无论如何也没法子置身事外,操劳些也属寻常,请娘娘明鉴。”李玄慈恭声回道。

    “哦,玄楼莫非还真想替宗伯翻案?逼死了小福王,没有株连九族已经是皇上宅心仁厚了,他倒是不识趣的很。”云妃冷声说道。

    众人猜不透云妃话中之意,是故意试探在场诸人还是和李落生出隔阂,不过一个是大甘手握军政大权的王爷,一个是天子眼前的宠妃,两个人谁也不便得罪,只能含糊其辞。

    “云妹妹说的是,本宫看这个宗伯也是有些目中无人,查案都快查到皇上身边了,就怕长此以往连我们都要受制于巡检司了。”曦妃一脸不快的说道。

    李玄郢轻咳一声,道:“玄楼做事有分寸的,这种事想必玄楼知晓轻重。”

    曦妃一怔,没有再说。云妃浅浅一笑道:“姐姐,咱们还是别问了,后宫不可干政,问多了反而不好,宫外的事就让他们去操心吧,咱们侍奉好皇上也就是了。”

    “云妹妹说的是,难怪皇上这么宠爱妹妹,姐姐早这么多年入宫,还是没有你看的清楚。”曦妃和缓笑道。

    “随口问问而已,也不算干政,这件事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想不听都难。总算就要了结了,九殿下一回来就让皇上押后七日重审,也不知道这七天的工夫又要生出什么事来。”瑜贤妃惋惜说道。

    “这件事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再加上含冤自尽的小福王,还能生出什么事来,九殿下这是自讨苦吃。”云妃淡然说道。

    “不过九哥做事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以前平息太师谋反作乱的时候不也是这样么?”李玄悯忍不住辩解了一句。

    “嘿,如果是九弟的话还真不好说。”李玄泽笑道。

    几人神色微微错愕,不由自主的暗自猜想,如果是李落,这件事会生出什么样的变化来。

    “听说玄楼去枢密院了?”云妃突然问了一句。

    李玄郢和李玄慈相视一眼,不解云妃这一问的含义,李玄慈恭声回道:“是,玄楼调阅了枢密院近三个月之内的公文往来。”

    云妃淡淡的哦了一声,神情玩味,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一刻,月诸湖的井亭里弥漫着一股怪异难言的味道。

第八百八十八章 另有打算() 
卓城,太傅府,书房里。

    灯前坐着两人,太傅凌疏桐和太傅义子凌孤眠。

    “依依近来可好?”

    “回父亲大人,依依身子无恙,只是前些日子偶感风寒,将养了几日,如今已经全好了。”

    “为父就依依这一个亲生骨肉,孤眠,我视你为己出,一定不能辜负我的厚望。”

    凌孤眠诚颜应道:“父亲放心,孤眠一定不会让依依受半点委屈。”

    “嗯,是你的话我放心,孤眠,现今之时凡事都要小心从事,千万不可大意,日后不愁没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多谢父亲大人,孤眠没有其他奢求,只愿能照顾依依一生一世就好。”

    “孤眠,难为你了,你和依依刚有子嗣不久,这些日子你要代为父多照料依依,她要是使性子,你也要多担待着点。”

    “孩儿明白,父亲放心,依依通情达理,孩儿能得偿所愿是前世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孤眠珍惜还来不及呢,怎会有什么不耐烦。”凌孤眠恭敬笑道。

    “那就好。”凌疏桐慈爱的看着凌孤眠,话锋一转,沉声问道,“卓城这几天有什么动静?”

    “似乎并没什么异常,定天王这些天一心查案,不过也只是翻翻以往的案卷记载罢了,没有什么异常举动。”

    “孤眠,大甘朝廷谁都可以小瞧,但唯有这个定天王小瞧不得。

    当日太师作乱,数载谋算竟在一夜之间被定天王连根拔起,一败涂地。此子善忍,心思难测,大意不得。”

    “是,这些天孤眠小心查访,定天王除了行刑当日进宫之外,再没有入宫,没有听说他与后宫联手。

    朝中只是动用了巡检司和大理司查案,也曾求助七皇子的都卫和都骑两营,但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举措,枢密院也没有动静,如今还是在四皇子和七皇子掌控之中。”

    “这只是假象。”凌疏桐眯着眼睛冷声说道。

    “假象?父亲大人的意思是?”

    “定天王在卓城这么多年,深悉官场之道,而且对兵法颇有研习,他做的这些事,恐怕是给朝廷看的,背后一定另有手段。”

    凌孤眠露出思索意味,沉声应道:“听父亲大人这么一说,似乎这些天只看见定天王一个人在忙碌,他麾下牧天狼安静的有些异乎寻常,就连身侧几个高手也深居简出,很少露面。”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明处是他吸引卓城中人的注意,背后这些人一定有什么阴谋诡计。

    七天时间想要翻案,就算是定天王也未必有这样的能耐,我担心他另有什么打算。”

    “会不会定天王故意引蛇出洞,舍弃杨万里而别有所图?”

    “有这个可能,现在谁看杨万里都成了一招死棋,卓城上下盯着的是杨万里背后的枢密院和巡检司少卿这两个位子。巡检司少卿就算了,但枢密院参知眼红的人着实不少,定天王自然不会拱手相让,等到杨万里处斩之后,卓城中围绕着枢密院又将是一番风波。”

    “父亲大人,你说宗伯会不会死里逃生,这一次逢凶化吉躲过一劫?”凌孤眠露出思索神情道。

    凌疏桐讥讽一笑道:“七天时间,难道堂堂一个大甘亲王的命就只值七天?

    如果真是这样,那大甘的天下就真的是他的一言堂。

    这件事就算有人有心算计杨万里,想凭区区七天时间解开不过是痴人说梦罢了,不足为虑。”

    “父亲,你是不是知道这件事情的隐秘?”凌孤眠谨慎问道。

    凌疏桐看了凌孤眠一眼,淡淡说道:“我并不知晓,不过杨万里平日里一副忠君爱国的模样,行事肆无忌惮,以为有定天王庇护就可以万事大吉,这次出事也算他咎由自取,自寻死路,怨不得别人。”

    凌孤眠哦了一声,低声说道:“其实在孩儿看来,枢密院参知和巡检司少卿倒还不是最重要的。”

    凌疏桐颇有兴趣的颔首问道:“你说说看,什么是眼下最重要的?”

    “父亲,眼下对咱们太傅府最重要的是中书省。”凌孤眠小心打量了凌疏桐一眼,轻声接道,“还有中书令。”

    凌疏桐脸皮微一抽搐,凌孤眠这一句恰是说到痛处,如今尚在李落手中的中书令已然成了凌疏桐的一块心病。

    李落执掌巡检司,又有中书令在手,虽无中书令监之名,却有中书令监之实,万隆帝的意思一目了然,就算是掌管天下政务的中书省也要受制于李落。

    而凌疏桐只是可有可无的领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