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250章

少年大将军-第250章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向东慨然叹道:“权利之毒,犹胜恶兽阴蛇。”

    “谋略再多,终究还是敌不过世间众生相,万物本相,不遮不掩才是破绽最少的。”

    沈向东见李落似有所悟,笑道:“将军似乎另有所指,可是还在惦记卓城之中?”

    李落温颜回道:“正是,卓城如今也是鱼游沸鼎一般,百官有心无心,都是一副天将不存的模样,推波助澜之事忙的不亦乐乎,空有巡检司,倒成了一个笑话。”

    沈向东和云无雁相视一笑,云无雁哈哈大笑道:“大将军如此匆忙离开卓城,恐怕不单是为了西府狄州的贯南大营。”

    李落展颜一笑,三人丹诚相许,自然无须隐藏,和声应道:“回返贯南大营也是首要,不过若想巡检司方便行事,我就不能留在卓城,避开卓城耳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今巡检司众目睽睽,杨大人和章大人身陷其中,总要有一人在外面照应。”(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七章 书中暗文() 
沈向东怅然叹道:“老夫没想到皇上竟然准许将军立巡检司,巡检天下已是无奈之举,只可惜朝中很多人恐怕都不会这样想,老夫只担心巡检司两位少卿心有余而力不足。”

    “巡检一事原就极难,不过杨章二人在宦海之中多有沉浮,知悉其中深浅,初时阻力必然是大,只等成了气候再说。”

    “大将军这一招抽身实在是高明,末将佩服。”

    李落苦涩一笑道:“卓城我是待不了了,如果我还在卓城,只怕不单是我,杨章两位大人也有危险。

    只要我在牧天狼一日,朝中纵然有人想铤而走险,也须得思量一二,或许能保护巡检司上下一时平安。

    朝中如今风声鹤唳,我此刻离开还能削减巡检司几分重压。

    朝中监法司有太师太傅坐镇,亦可左右朝政,我父便是不愿助我,该也不会视我为敌,凶险实则在宫苑之内,我虽已让杨章两位大人多添些护卫,只是担忧还是解不了。”

    沈向东劝解道:“将军不必过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倘若不是逼宫而反,两位大人暂且性命无虞。”

    云无雁沉声说道:“可惜,若是朝中也有大将军这般人物呼应,何愁大事不成。”

    李落微微一笑道:“有也是道不同,不说这些,巡检一事安排的如何?”

    沈向东正颜回道:“已派出军中精锐将士乔装散入大甘诸地,以天干地支为号,天干十组,地支一十二组,老夫严令他们不可泄露行迹,等到巡检司着手之后再从旁相助。

    天干十组由老夫统领,地支一十二组由云将军统领,令不传于第二人耳,二十二组将士互不相识。”

    李落点了点头,看了沈向东和云无雁一眼,无奈道:“不是我谨小慎微,只是官场险恶,不可不防。”

    沈向东和云无雁齐声应道:“理该如此。”

    李落望着帐外,悠悠说道:“只看我刚离开卓城,宫中就立了颐贵妃为后,哈哈,此事虽然和我没什么干系,恐怕宫中不少人都视我为敌了。”

    云无雁欲言又止,看了沈向东一眼,没有做声。

    李落轻笑道:“皇上迟迟不立后,传闻是要立德妃为后。

    我在卓城时没有动静,离开不过数月宫中便册立皇后,德妃新晋为贵妃,入宫这才几年光景,宫中诸妃怕是早就嫉恨了,视我为德妃臂助,她们如何想也只能由着她们了。”

    沈向东和云无雁不好评说,黯然一叹,身在朝堂,有人相助自然有人掣肘,古来如此。

    李落转言道:“对了,我见中军骑将士在操练阵法,瞧去玄妙非常,沈先生,这是什么阵法?”

    “将军可还记得当日你从木括残城中带出的几卷锦帛之中,有一卷专门记载木括水利的书籍?”

    李落一怔,和声应道:“记得。”

    “将军离营前嘱托老夫做译本,似乎是早已知道水利一卷另有玄机,老夫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异常,却是术营几位能士察觉蹊跷,详加推敲之下才发现水利一卷中暗藏了另一隐秘。”

    “就是中军骑操练的阵法么?”

    沈向东点了点头,赞叹道:“不说其他,木括炼金之术已是登峰造极了,先是术营异士昃钊发觉水利卷轴与其他诸卷不同,但并不是夹层,不知是用了哪种秘法。

    昃钊试了近百种法子,终了用五成人血合五成赤沙涂抹在上面,原本光滑如镜的轴上竟有字迹,只是字迹之间并无关联,后有术营将士猜测是为暗码,一试之下,果不其然,竟然是书卷之中藏有暗文。

    木括文字现在已经失传了,术营将士仔细推敲,到将军动身离开卓城时解了其中之一,所得之物就是中军骑将士所习的阵法。”

    “其中之一?”李落愕然问道。

    “正是。”沈向东苦笑道,“术营将士推断卷轴上的字迹该是数组密记,还没有全解,当下尚无法判断。

    第二支密记有些头绪,不过还要再花上些工夫。”

    “原来如此,解开的阵法可有名字?”

    “暗文之中并没有阵法的名字,但此阵精妙非凡,阵有九变,环环相扣,可众可寡,可动可静,不过眼下还不能用在骑兵突刺战阵之中,若是能与车悬阵相辅相成,必是惊古绝阵。”

    “阵有九变?”李落看着沈向东与云无雁,咋舌道:“难道是?”

    “听大将军说起当日去往木括残城始末,末将和沈先生猜测或许此阵就是失传百年的九宫阵!”

    “倘若真是九宫阵,我们定要小心从事,九宫阵不单只是一个阵法,背后似乎另有隐闻,宫中记载含糊其辞,我也不曾留心过,只是隐约与上古有所牵连,你我知道就好。”

    “末将遵令。”云无雁一愣,不明白九宫阵背后有什么隐秘要李落如此谨慎,不过亦是应了下来。

    李落转言笑道:“军中操演的如何?”

    “阵法变幻多端,军中当下只有中军骑在揣摩演练此阵,其中以钱将军所率鸱吻一营领悟最深,约莫领悟了九变的五六。”

    “这个阵法如此繁杂?”

    “的确如此,不过此阵倘若能练成,威力不可小觑,纵是操演繁琐,老夫以为也是值得一试。”

    “好,有了空闲,我也同先生和云将军一起推敲推敲。”

    李落看着沈向东,含笑道,“我不在军中时,烦劳先生和云将军了,李落在此谢过。”

    “将军言重了。”

    “云将军,临夏城波云诡谲,回蒙未必见得兴兵来犯,牧天狼却不可不防。

    传令凌振将军,命他多加留意,临夏城可失,不过我军中戍守的三千将士不可有任何闪失。”

    “遵大将军令,末将传书凌振,着他小心提防回蒙异变。”

    “另外黑水河畔的回錾有什么动静?”

    “回錾倒不曾有什么异动,年前遣使者来贯南大营商讨重开边界商市,此事大将军知晓,除此之外,未曾听闻有什么传言。

    边疆商阜打点也是可圈可点,待我大甘行商颇是友善,实属西域之最。“(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八章 卓城急报() 
“回錾之主与蒙厥王室交情匪浅,不太喜战,但是无人敢犯,倒有些自在随意。

    回錾疆域与回蒙差不多一般大小,物产虽是不丰,不过百姓人数远在西域几国之上,游牧农耕,皆有归属,算得上是一片安居乐业之地。”

    “回錾一国不同于其他诸国,似乎有些闭国自封。

    早些年前狄州大半让西戎盘踞时也没有开边境商阜,若是回錾与蒙厥素有渊源,再开商阜或许另有意图。

    不过当年羌行之兵败漠北,欲借道回錾被拒,牧天狼亦要承这个情,倘若回錾没有异动,暂且维持现在的局面。

    蒙厥蛰伏不出,牧天狼不可轻启战端,留心些也便是了。”

    三人又再相谈数刻,各自忙碌去了。

    远处万里外,卓城巡检司章荣政已开始大张旗鼓着手巡检五府各地,朝中众臣亦随着忙碌起来,奔走计谋,殊不知李落早已抢先一步,设伏相候了。

    军中诸部练兵不曾停歇,呼察靖所部越骑营军力最甚,冠绝八营。

    不过任是谁也不曾料到呼察冬蝉的长水营亦是异军突起,隐隐有几分后起之秀的意思,加上长水一营将士皆是当年在中军帐下听命,武勇非常。

    呼察冬蝉练兵之苦不弱于越骑营,单已战力而论,恐怕只有越骑营能言可胜,就是云无雁所率胡骑营也不敢轻言胜负。

    另有袁骏射声营也是非同小可,如今牧天狼军容鼎盛,尚超过与西戎一战之前。

    大甘一时风平浪静,四境无事,只是越是这般宁静,诸将心中更觉不安,倘若再有波澜,只怕必将是惊天巨变。

    李落诸人难得有些安宁时分,不过诸将整日里忙忙碌碌,数日下来竟是难得齐聚。

    难遂人愿,李落回到贯南大营不足月余,卓城之中传来急报。

    中军大帐。

    李落望着手中卓城急报凝神思索,营中诸将,周临寒戍守新野未归,袁骏远在漠下城,余下众将到齐,望着沉思不语的李落,不知朝中急报是为何事。

    沈向东已知晓圣旨内容,此时一脸肃穆,云无雁自新野回来不久,尚不知是什么事,见李落和沈向东如此模样,心中一沉,静默无语。

    李落见诸将齐至,和颜笑道:“这些时日诸位辛苦了。”

    呼察冬蝉性子急迫,按捺不住脆声唤道:“大将军,出什么事了?”

    李落取过卓城圣旨交给云无雁,云无雁双手接过,看罢讶声喝道:“这是!?”

    李落扫了众将一眼,淡淡说道:“昨日卓城传信,大甘东南沿海流寇肆虐,诸州皆有战报,以东炎初阳两州受损最巨,两州已有过半疆土被海外异族侵占,朝廷水师和州府守军屡战屡败,溃不成军。

    圣上传旨,钦点我掌帅印,从牧天狼军中抽调将士,行军东府,平息战事。”

    帐下一片哗然,不显担忧,倒是诧异多些。

    云无雁放下圣旨,皱眉说道:“朝廷为何舍近求远,牧天狼远在西府,就算马不停蹄,赶到东府也是数月之后了,如此怠误战机实是兵家大忌。”

    李落神情如故,温颜回道:“便如圣旨所言,现如今牧天狼声名在外,似是有人奏请圣上,说是只有牧天狼才能速平海寇。

    圣上降下此旨,路途之中所花时日不算,至东府后,三月之内平定贼寇。”

    “三个月!?这岂不是强人所难。”

    呼察冬蝉忿忿说道,“行军作战,谋略为先,如今东府境况我们又不清楚,敌人是强是弱也不好决断,水师海战更不是牧天狼所长,三个月,朝中这些人也好意思说出口。”

    呼察靖见呼察冬蝉将万隆帝连带责备在内,急忙呵斥道:“乱说什么,没大没小的。”

    呼察冬蝉瞪了呼察靖一眼,气呼呼的说道:“本来就是嘛。”不过也察觉言辞不妥,低下声去。

    李落不以为意,点头赞道:“郡主当真是有一军之帅的模样了,方才所言句句在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呼察冬蝉脸色一红,白了呼察靖一眼,一脸得意的望着呼察靖。

    呼察靖兄妹向来如此,诸将见怪不怪,不过瞧着脸色发青的呼察靖,却是耐不住暗暗发笑,稍稍冲淡了帐中几分责怒之意。

    “郡主言之有理,不过圣上金口玉言,圣旨已到了贯南大营,我们不可不遵。

    至于三月之期虽说有些无理,但若是早一日平定东府贼患,对东府百姓也是一件好事,说不得也要试上一试。”

    “大将军,我们怎么办?”

    李落看着云无雁,凝声说道:“这次去东府,单只是驱贼,牧天狼尚有用武之地,不过到了水上,就不是牧天狼所长了,此事还要请沈先生指点一二。”

    帐中诸将齐齐应是,除了沈向东之外,余下诸人都没有历经过水战。

    沈向东轻咳一声,叹道:“老夫也算不上通晓水师作战,只是知道些皮毛罢了。”

    呼察靖沉声说道:“先生请直言,就算只知道皮毛,也比我强的多了。”

    沈向东亦不客套,略略沉吟,字斟句酌道:“东府多水,不比西域北疆,骑兵作战未必能见功。

    此番东去,老夫以为当要以射声营为主,骑兵步兵相辅,倘若贼寇流窜入海,还要借助大甘东府水师方能一争高下。”

    沈向东见诸将似乎有些不以为意,苦笑道,“不是老夫轻视牧天狼诸军武勇,不过到了江海之上,目尽千里,无依无靠,只有脚下一艘战船,就算能看见敌船,倘若没有风力,纵是追上个十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