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大将军 >

第195章

少年大将军-第195章

小说: 少年大将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不过比起云妃的六乘凤辇,李落座下的两乘马车却是寒酸了不少,禁军将士欲换好些的马车,被李落笑颜婉拒。(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秋意渐浓() 
自卓城前往宜州,路途数千里之遥,出得卓州,经洛州,武陵州,岤阳州,再经镜州,便入了宜州州界。

    一路之上,多有江河贯穿,若是换走水路,倒是能安稳一些,不过时日花费却是多了。

    李落久在行伍,水陆自是无碍,只是云妃身娇肉贵,怕是经不起这般颠簸。

    随行禁军护卫和宫中侍从,谁也不愿出言相询,皆都报与李落定夺,李落听罢,亦是为难。

    若是走水路,年关之前多是赶不回卓城了,不过倘若一路车马颠簸,不消说是云妃,便是禁军将士,也未必能尽数受得下来。

    李落算算时日,微微皱了皱眉,万隆帝下旨,确是有些勉强。

    此番将士行进,亦不算拖沓,只是万隆帝所估时日,非得快马加鞭方可赶得回来。

    李落叹了口气,此事如何也要与云妃商议一番,随即下了马车,来到云妃凤辇之前,向着侧旁的宫女和声说道:“请代为通传一声,李落求见。”

    宫女急忙回了一礼,随军疾步前行,已是有些气喘吁吁,闻言忙不倏跑了几步,低语道:“娘娘,九殿下求见。”

    车内云妃慵懒的说道:“是九殿下来了,请过来。”

    李落不见如何奔走,只是随意移了两步,到了云妃凤辇帷窗处,一礼道:“德妃娘娘,可还安好?”

    “嗯,有劳九殿下挂怀,不知九殿下找本宫有何要事?”说罢,马车之中探出一只玉手,轻轻拂开锦帷,一张眉黛青颦的俏脸映在窗边,只是面色有些惨白,却也难掩天香国色。

    许是离得近了些,车马前行之时轻轻摇晃,香风徐徐,美人如兰。

    李落退开半步,望着云妃,轻轻一笑,恭敬说道:“此去宜州路途颇远,一路上匆忙赶路,乏味了些,娘娘,再走三十余里,前方有个渡口,我们乘舟而下,还能领略几分南行诸州的风光,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云妃见李落退后半步,眉头微不可查的皱了一皱,听李落说罢,略一沉吟,朱唇轻启,淡淡说道:“这是九殿下的意思?”

    李落洒然一笑道:“李落自小便在卓城,落冠之后又是去了西府,还不曾欣赏这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的景色,还望娘娘恩准。”

    “哦,九殿下言重了,不过九殿下有此闲情逸致,本宫倒是始料不及。”

    李落微微一笑,不曾接言。

    云妃美目一扫,突然问道:“此去宜州,该是不及行军之苦吧?”

    李落一愣,心念微转,回道:“也不尽然。”

    云妃柔声说道:“本宫入宫不久,就听到九殿下军中捷报,再后来九殿下麾下诸军纵横西府,数百里之遥也不过是几夕既至,若是换作九殿下军中将士,这次去往宜州,也用不了多久。”

    李落一时不知云妃话中何意,只得回道:“西府诸地地广人稀,适宜骑兵行军,中府诸州地势多变些,多山多水,若是骑兵行进,未必能有西府边疆之疾。”

    “那也是快的多了。”云妃轻吐了一口气,接道:“圣上谕旨,路途之上耽搁不得,骑马快些,还是不要走水路了,九殿下看不得江水景色,本宫甚是难安,日后定当设法遂了九殿下心愿,还望九殿下莫要见怪。”

    李落面无异色,平声说道:“这,也好,娘娘受累,秋色深了,莫要受凉。”

    说罢静静一礼,正欲离去,云妃浅浅一笑道:“南行诸州水固然是好,山也是不差的,九殿下若是闲暇,可出来走动走动,不要总是待在马车之中,就是再好的景色,也该错过了。”

    李落双眉一展,坦然笑道:“李落知晓了。”又再点头一礼,转身离去。

    云妃望着李落离去的身影,掩口一笑,放下帷帘。

    行过月余时日,众人已近岤阳州地界,秋虽是浓了些,不过这映入眼帘的景物却有几分卓城春夏相交时分的模样,天气甚是清爽,倘若不算夜里的雾寒,倒也称得上是宜人了。

    一路上风平浪静,布帆无恙,众人渐渐松了一口气,云妃从朝凤宫中带了些银两,分出少半,赏与禁军将士,连日急行,众将怨言竟还似少了几分。

    岤阳州多山,秀山处处,小溪幽潭遍布山中,大江大河却是没有,群山簇峰,虽是不如武陵州雄伟峻险,但胜在清秀。

    山势绵延,甚少有千仞高山,最高者略略瞧去,也只是数百丈上下,极少有逾五百丈的险峰,一览众山,别有一番境遇。

    自北而南,武陵州与岤阳州相接之地亦是一片山峦,虽是不甚险要,但山脉绵亘蜿蜒,山中林木郁郁葱葱,几可蔽日,山道盘旋曲折,幽静深远。

    众人行走其中,只闻得山中百鸟脆鸣,真正欲将找寻时,却是极难在青叶蔓枝之中探得一只来,绿意盎然,兼之秋风已过,蚊虫少了许多,众人悠然信步,皆有心旷神怡之感,洗却了几分烟尘。

    武陵州与岤阳州州界之地的群山原本是武陵州武山和陵山余脉,武陵州百姓多是称之为小武陵山,不过到了岤阳州,却换了名字,称之翠括山,大甘地理记载之中也不曾分清,时常见得杂乱相呼,算下来倒是记作翠括山多些。

    翠括山方圆百里,少有人烟,只有零星人家藏于其中,最近的岤阳州城池温廿城也在百里之外。

    穿过翠括山,是南下宜州最捷之途,虽是不甚好走,却能省出十余日光景来,众人权衡之下,奏请云妃,择了翠括山。

    穿行数日,人烟罕见,幸得美景解闷,这才好些。

    李落自是无妨,这些禁军将士可是要无聊得紧了。

    清晨,林间起雾,如丝如缕,流在树梢花木之中,或是顽皮的从一个枝头荡到另一株枝头,或是羞涩的藏在树叶草丛背后,不经意便沾湿了众人衣衫,数丈之外的禁军将士俱都瞧不真切,只怕到了晌午,日头起来后才能散去。

    李落放下手中书卷,稍事歇息,闭目养神。(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林间起雾() 
走了近一个时辰,天色不见透亮,反是暗了几分,这般大雾,卓城西府却是少有能见。

    突地,李落心中一动,长身而起,出了马车,许是着急了些许,赶车的禁军将士吃了一惊,急忙一礼,唤道:“九殿下。”

    李落扫了周遭景物一眼,云妃凤辇尚在身后数步外,只是雾气更重了几分,前军将士和后军兵将都已隐在雾霭之中,不见踪影。

    李落眉头一皱,喝道:“停。”

    “九殿下,怎么了?”

    李落神色凝重,禁军将士不明所以,愣愣的看着李落。

    良久,李落轻轻说道:“怎么没有声响?”

    “声响?”禁军将士一怔,仔细听了听,恍然大悟,一行众人逾千之数,却不闻战马车辙之音,颇是诡异。

    禁军将士脸色大变,回头瞧了一眼云妃凤辇旁相侍的几个宫人,骇然呼道:“九殿下,别人怎都不见了?”

    就在这时,林中景致突变,一刻之前尚还安稳和柔的雾气似如风卷云涌一般,纵横呼啸,偌大的山林之中,只剩下李落几人孤单而立。

    雾气袭身,众人似是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妖境,白雾聚散,如浮光掠影般,或成飞鸟,或成走兽,又似是亭台楼阁中的歌舞逍遥,顾盼神飞的仙家女子,尽都一闪即逝。

    便道是心中所想,竟会悉数映在白雾之中,只瞧得一眼,就被引去了心神,李落身侧的禁军将士已是痴痴迷迷,坐倒在马车上,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乐声,似风非风,似叶非叶,悠悠扬扬,云起雾飞,不像是人世间乐器所奏,仿若天地初开之时,便已留存于此,间关莺语,幽咽流泉,缓缓渗入几人耳中,好似山林之中的鬼魅留音,极是好听。

    盏茶工夫,乐声消隐不见,李落脸色苍白,背心尽数被汗水侵湿,身子愈显单薄,左近的禁军将士和宫中侍从早已不省人事,醉倒在迷雾妙音之中。

    天地之间,云飞雾染,却是寂然无声,就连虫鸣鸟叫声也没了踪迹,这两辆马车竟似被隔在了三界五行之外。

    突地,林中传出一声人音,似是轻咦了一声,随着一声佛号,树后步出两人。

    一个年长儒生,年近古稀,一头白发,随意束在身后,双目细长,清澈见底,徐徐白髯,悠闲自在,最引人注目的是老者年岁虽高,脸上却满含微笑,似是总角孩童一般,真诚至纯,身着粗布白袍,雍容雅步,颇似得道飞升的仙人。

    另一人却是个和尚,瞧不出年长年少,面含红光,一副笑嘻嘻的模样,身上的灰布五衣已是缝补百结,不过甚是干净。

    胸前挂着一串佛珠,黑中透亮,不知是什么质地,看似不输于精钢玉石,只是身材胖了些,高虽是不及儒生肩头,腰腹却是能罩得下两个儒生来。

    不见如何提步,眨眼之间两人便来到马车之前,行云流水,李落轻轻咳了一声,心中微微一惊,眼前两人不露锋芒,看似寻常,却给人无可御敌之感,似是山间木石,流于自然,如此返璞归真之境,李落尚是首次得见。

    两人来到李落身前三步之外站定,皆是含笑望着李落,并未出言。

    李落一动未动,四周雾气氤氲,将来人衣衫下摆遮了起来,几疑仙家来客。

    雾气越积越多,渐渐笼在李落身侧,只是不曾近得一尺之内,仿若一个混沌玉穹,将李落罩在其中,烟云流转,煞是惊艳。

    和尚儒生见雾气难进李落周身一尺之内,相视一眼,皆可瞧见对方眼中的惊意,不过不见多少敌意,倒似赞叹之情多些。

    过了良久,李落缓缓吐了一口气,探手轻轻搭在腰间长刀刀柄之上,似是费了好大的气力才将头抬了起来,神色如常,只是脸色又再苍白了些,静静的看着眼前两人。

    和尚微微吃了一惊,喧了一声佛号,双掌合十,讶声说道:“施主好深厚的内力。”

    李落仿佛不曾听到,没有应声,只是有些困惑,又有些萧瑟的看着儒生和和尚,突然长身一动,从马车上踏了下来,人如出鞘长刀,将身前浓雾破了开来,原本凝滞的雾气恰如找到出口一般,再不被拘束其中,四散逃窜了出去。

    一缕微风,扬起了李落鬓间几根长发,丝丝凉意拂过耳旁,李落这才淡然一笑,轻声说道:“大师过奖了,却不知拦住我有何事?”

    和尚一怔,纵声大笑,仪态不羁,声音雄浑嘹亮,拍手赞道:“了得,了得,施主年岁不大,眼界当是不凡,竟能破开和尚和雍大先生布下的气阵,阿弥陀佛,雍大先生,这次看走眼了吧。”

    儒生面露震惊之意,却也不惜赞誉之颜,点头道:“确是轻看少侠了,原以为少侠至多不过是能迫开雾气,不料我二人布下的气阵竟也拦不住你。”

    声音直如林籁泉韵,甚是悦耳,若只是闻声,断然也想不到出言之人已是年近古稀之龄。

    和尚摇头晃脑道:“意料之外,意料之外,施主武功不凡,和尚却要大伤脑筋了,大甘禁军之中几时有这等高手,难不成是萧百死易容不成?”

    此番前去宜州,禁军军中高手众多,却不知为何宫中九卫都不曾相随,最多也不过是宫中近卫好手,出城之时颇为仓促,李落也不及细查,若是有今日之局,看来其中怕是别有玄机。

    李落打量了四周一眼,雾虽是退开了,但却也不曾飘远,山林草石仍旧隐没在雾霭之中,难辨真容,同行而来的众人还是不见踪影,竟连马嘶之声也不曾听到。

    眼前两人试探之后再未出手,便是方才也是留有余地,不曾全力施为,不过李落却丝毫不敢大意,聚雾成盾,这等精纯内功,几近骇人听闻。

    两人和颜悦色,言语之中丝毫不曾做作,率性自然,虽是来者不善,只是一时之间却难叫人生出敌意来。

    李落心中一凉,岔言说道:“好精妙的阵法,称之鬼斧神工也不为过,或许只有书中所载的九宫阵才可一较高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被挡去路() 
和尚大笑道:“和尚考考你,小施主你可知道这个阵法叫什么名字?”

    李落洒然一笑,摇了摇头,直言道:“我不认得。”

    儒生微微一笑,接道:“此阵名为迷仙阵,也算是上古奇阵,虽不及九宫阵变幻莫测,但精妙处犹有过之。

    迷仙阵长于困敌,乱人耳目,一旦身入阵中,只要解不得阵势,便很难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