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

第415章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第415章

小说: 与秦始皇做哥们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梦笑而不语,心知大概这就是“宝鸡”地名的由来。

    秦梦没冷了人家一片盛情,和他兄弟相称。秦梦自有打算,西域行商不是一锤子买卖,日后商路打通了,常来常往,少不了陈仓令的关照,另外秦梦也有意在陈仓设置一个行商的驿站。

    晚上蹲点守候的鲁上弦,发现“陈宝”神庙中果然有雄鸡高鸣,让他失望的是正是陈仓令捏着鼻子学的鸡叫。

    秦梦怀疑陈仓令的先人可能做过孟尝君的门客,因为他模仿鸡鸡叫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

    陈仓令阵仗极大的相迎,完全是夏姬的意思,陈仓离秦国故都雍城不远,自造声势,为了就是让秦人宗室知道公子子婴为新王不辞辛苦,忠心不二。

    同样,欢送的阵势也是全城轰动,公子子婴随同文昌君秦梦西行,前去昆仑山觐见西王母求得不死药之事一时间人人皆知。

    身为雍城君的公子子婴同赵通赵高主仆三人,率领浩浩荡荡的车队,挥手告别了他的子民。

    秦梦品咂了其中味道,分明还有一些悲壮在里面。

    夏姬的用心良苦给秦梦增添了不少烦恼,秦国宗族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纷纷求见秦梦,欲要派遣家中仆役跟随西行,秦梦应酬的头晕眼花,顶不住,留下一句想跟就跟,便仓皇先行了,

    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车队更加庞大,一眼望不见头,足有两千辆车马,人员足有五千之众,这就不是行商,而是出征打仗!

    沿着渭水进入陇西郡后,便再也没有了下坡路,到处都是丘陵山峦,越往西走,道路越崎岖,不过此时的地貌不似后世那般荒秃干旱,十万大山绿绿葱葱,草木漫漫,满眼清泉石上流。半月后,商队来到了渭源。顾名思义渭水的源头,

    这里有座山,名字很有意思,鸟鼠同穴山。渭水正是发源于此山之上。

    陇西郡的郡治——狄道,离此不远。

    秦梦立足未稳,陇西郡丞便来相迎了,因郡守赵匡巡边未归,他向秦梦和子婴说了一大筐致歉的话。

    在他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商队,驶上了长城两个时辰不到便来到了狄道城,此地就是后世的临洮。

    不过眼下也有一处地方叫临洮而非后世的临洮。眼下的临洮位于崆峒山旁,后世的岷县,这里是秦国长城的起点。

    秦梦达到狄道城中见到了一位戎人,披散着头发,额上头发中分处有一撮白发特为显眼,一身虎皮戎装,左胸口处还有露出了白色的葛布绑带。陇西郡丞从中引荐,原来此人就是戎狄君公夏的颅。

    秦梦仔细打量似乎有些印象,上次见他是在咸阳凤阙前,时隔虽不太长,不过一面之缘,印象并不深刻。

    夏的颅而立之年,身高体大,红扑扑脸蛋子,短须髯,彪彪乎乎,衣服未遮之处的肌肤上刺有纹身,浑身散发着浓郁的脑油味,完全没有他在咸阳时的文质彬彬。

    辛弃疾有诗:马作的卢飞快。的卢是一种马。卢通颅,额头的意思。的卢的“的”就是靶心,因额头有一撮不同的毛发,酷似靶上的红心显眼,而称“的卢”。

    秦梦想大概这就是夏的颅名字的由来。

    夏的颅的华语生硬,不过他的一脸谄笑,还是表达清楚了要和秦梦修好的意思。

    秦梦奸笑着向他拱拱手,只能代表南山之中的他欠下的血债,秦梦都给他记着呢?等黄发道君嬴盈他日归来,再和他算总账。

    犬戎势力庞大,秦梦不打算在没有找到左清之前和他撕破脸。

    秦梦很友好的询问那天匈奴人劫掠左清的经过,还查看了他的伤情。

    夏的颅很高兴,还以为凭借夏姬这层关系,昔日的杀戮不了了之。

    他归还了两位服饰秦王子楚夫人芈姒的侍女,胜邀秦梦前去他的都邑做客。

    秦梦婉拒了,不过向他推销起此行所带来的大量货物,夏的颅豪爽采购了不少金器,铜器,玉器,漆器,珠贝等奢侈用品,还主动帮助承销了洛阳商队的百车布匹和铁器。

    这是一个物以稀为贵的时代,东来商队的消息向长了翅膀般传遍了方圆百十里的城邑障堡,第二日四面八方的人们便来到了狄道城看热闹,顺便挑选所需物什。

    和秦梦预想的一样,布匹丝帛铁器最为畅销。

    秦昭王二十七年才设置陇西郡,相距现在不过三十余年,狄道陇西郡中的百姓还多以狩猎放牧为主耕地为辅,根本还未形成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他们身上穿着多是兽皮树皮或是养毛织成的毛毯。

    他们一见柔滑如水的锦缎便还不释手。东来的商队,价钱也公道,相比本地市井,竟还便宜二三成,城中内外的百姓一窝蜂的扯上几尺,做个压箱底的物什,等到女儿出嫁,儿子娶妻,也好做个嫁礼。

    就这样一天不到的功夫十几车的布帛就换成了一圈圈的羊马牛和一张张皮子了。

    铁制农具也是如此,这里物优价廉,只要百姓来卖,赊欠都行。

    洛阳商贾一天不到就尝到了甜头,脸上就乐开了花。

    秦梦不操心买卖的事情这些都有司空马和白家的一个执事负责,秦梦的心也没有在这上面,其他不说,只说此行抽取的三成利钱,获利就足以雄冠诸位商贾之上了。

    洛阳商贾在城中坐贾时,秦梦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他利用手中调兵虎符,派遣边塞守军探访一个个戎狄部落,打听收集有关匈奴部落的任何消息。派遣魏武卒和黑衣侍卫去西面更远的大夏、金城的打听匈奴部落的下落。

    最后秦梦得出一个结论,左清被劫之事并没有想的那么复杂,不仅不关夏的颅的事,更是和咸阳城中的赵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这就是一个巧合。

    墨门兄弟终于分清了匈奴和胡人的区别,同时秦梦也弄清楚了一个和历史记载完全不一样的匈奴。

第798章 匈奴身世之谜() 
秦梦据多方调查所得,名叫匈奴的部族,也是最近十年才出现在了陇西郡附近的。

    匈奴部落不大,数量不多,他们黑发、黄肤,体型也不威武高大,几乎同华夏人一般无二。他们也不似东胡人,胡人身形高大,肤色较白,高鼻梁,深眼窝。除了眼珠有些淡蓝,真找不到一点相似处。

    相貌相近然而习俗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他们全凭吃肉过活,不事农耕生产。他们彪悍野蛮,食物丰沛,他们逐水草而居,遇上荒年吃食短缺,他们不仅对外抢夺掳掠,有时同族之间也会侵伐,若是饿急了,他们就如草原狼为了生存不折手段。

    相比匈奴,从事农牧混合生产有时还打打猎的戎狄倒是显得温情脉脉了,毕竟戎狄和我们华夏有着几千年时战时和时亲时附互相转化的深厚渊源,多少也具备了点我华夏的人文情怀。

    由这种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习性来看,匈奴并非出自戎狄,更是和我们华夏族相去甚远。

    生活习俗虽不似我华夏,匈奴会不会是我华夏的一支远支?华夏别支融入异族这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史记匈奴列传就有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司马迁这话是说匈奴是夏禹之后,华夏苗裔。山戎、猃狁、荤粥都是匈奴的别称。淳维是夏禹之后,夏帝夏桀之子。

    若凭匈奴相貌来看,史书的这种说法倒有几分可信。

    不过在亲身接触过匈奴人之后,秦梦便否定司马迁的这种说法。

    司马迁关于匈奴出身的记载本来就有争议。争议就出在“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这句话上。既然匈奴出自夏后氏,为何匈奴会出现在夏禹之前的尧舜时代呢?

    若说夏后氏可能是指夏禹的祖先,那么荤粥出现在五帝本纪“黄帝北逐荤粥”中,又如何解释?别忘了夏禹的祖先就是轩辕黄帝。

    秦梦也知道此事不宜穷追,穷追下去,华夏始祖黄帝理论就要崩溃了。

    就事论事不管细枝末节,匈奴人出自夏后氏之说也站不住脚,因为他们的言语根本没一点和华夏言语相似之处。生活习性可以完全改变,但千百年形成的语言体系不可能改变的无影无踪。

    但是让秦梦疑惑不解之处是他们酷似我华夏人的相貌,这又怎么解释呢?会不会匈奴出自我华夏更久远的祖先呢?黄帝之前?伏羲氏!太费脑了,秦梦懒得去琢磨。

    眼下匈奴弱小是不争的事实,据抓获的匈奴人说,他们从北方草原而来,因为栖息地天气变冷,他们被迫向南迁徙。路上遭到了不少其他游牧部落攻击,部落四零八落,他们这支千余众的匈奴部落最后流落此地安居了下来。

    他们被抓是因出外放牧离族群太远,没接到长老迁徙的消息。

    他们此言不虚,最近几十年来,气候明显比往年要冷一些,就连中原腹地的百姓都明显觉察到了,更何况地处高纬度草原之上的游牧民族。

    匈奴到底来自哪里?横贯欧亚大陆绵延几千里的大草原何其大,相比千万奔腾的野马,野羊,野牛,身在草原的人类何其渺小!除了造物主谁又能查清其中的部落数量呢?东胡,匈奴,突厥,契丹,不断崛起,又不断消亡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秦梦站在高山之巅,遥望四野,穹庐之下,千沟万壑,茫茫草原。只见长城宛如黄龙延伸到极目之处。

    这一刻,秦梦觉得长城是那般的亲切,也许没有这道浅浅的土城墙守护,华夏民族也会被北方游牧民族冲的七零八落。

    秦梦无暇凭吊古今,满脑子都在思考,匈奴人为什么要劫掳左清?如今他们又逃到何处呢?

    “夏的颅信使送书而来,非要亲手交于宗主!”鲁勾践

    秦梦收回了浏览壮美山河的目光,笑道:“走,会会他去!”

    信使双手奉上的书帛,说道:“大王嘱咐,让仆下转告文昌君,大王就在大夏王城恭候,随时奉陪前去积石山!”

    匈奴是不是华夏后裔,秦梦不清楚。但夏的卢确是根正苗红的夏禹之后。就连夏的颅王城名叫大夏城。大夏城在秦国长城之外,距离陇西郡治狄道不过五十里远。

    秦梦打开书帛,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不过随即便消散了,然而合上书帛时,却又面露喜色说道:“赏帛一匹,通报你家君公,本君明日就启程前去与他回合!”

    待夏的颅的信使远去,秦梦将书帛递给了鲁勾践问道:“速速告知张龙,买卖暂缓,他的人我们全部征用了!”

    鲁勾践看完书帛,狐疑的看了秦梦一眼道:“防备夏的颅,咱们的人手足够了,为何还要再征人啊?”

    秦梦望着西天直插云端的高山含糊的说道:“兄长准备就是了!小子早就惦记上了张龙手上的人了,即便这次不用,咱们西去少不了用他们!”

    这些都不是启用张龙族人的直接原因,不是秦梦不解释,而是秦梦害怕解释后鲁勾践问个没完没了。

    张龙就是那来自青海湖名叫古壶琅的盐马贩子,自从齐国临淄结识后,秦梦一直和他保持着生意往来,这次西行,秦梦首先就想到了他。张龙也早早得到消息,率领族人日夜兼程,早秦梦两天赶到了狄道城下。

    鲁勾践将信将疑的又问道:“既然宗主起疑,不如此行就别去了,让我等去就是了!”

    “兄长待我如手足,小子怎么会眼睁睁看着你们身置险境呢?再说依咱们搜集来的消息判断,清儿有可能就在积石山,咱们如何也不能放弃这条线索!”

    和夏的颅相见时,他那那一脸憨笑怎会蒙蔽了秦梦的双眼。秦梦心中早就对他存了戒备之心,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动手。

    夏的颅的聪明之处在于此行将阴谋化成了阳谋。

第799章 积石山() 
积石山不是几块石头堆积成的山,而是巍峨雄壮的大山,它的背后更是横亘数百里高原雪山山脉。

    “积石山”在几千年来的华夏史籍中熠熠生辉受人瞻仰源于黄河发源于此。

    史记夏本纪记载:禹道河积石,至于龙门。

    这里的积石就是积石山。后世称为阿尼玛卿山,藏语的意思是黄河之祖。

    秦梦在大夏城汇合了夏的颅后,向西经过半个月山路的跋涉,终于来到积石山下,这一刻,秦梦想到了天堂。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绿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赤红的大山,美的令人心醉。

    秦梦穿着厚厚的羊皮裘衣,揣着手,弯着腰,大口喘气的时候,夏的颅嘴角露出了几丝微笑,“文昌君是否进山,本王手下的斥候两天前已探明匈奴部落就在山中!”

    秦梦没正眼去看夏的颅,而是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