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44章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44章

小说: 三国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

    两名士兵,异口同声出口。

    两人同时挽弓搭箭,瞄准了望楼上的黄巾兵。

    “嗡!嗡!”

    弓弦震动,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弓箭脱弦而出。

    转瞬,望楼上的两个黄巾哨探兵,直接仰头就栽倒,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王炎看到这一幕,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从这一点看,他身边的十八名亲随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这十八人,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兵,也是最忠诚的士兵。

    王炎缓缓拔出腰间的钢刀,刀尖指向营地,大吼道:“杀!”

    话音落下,王炎策马杀了出去。

    “杀!”

    十八骑士兵齐声大喊,高高举起手中的钢刀,杀向营地。

    “哒!哒!!”

    马蹄声,震动地面,杀声撼天。

    营地中巡逻的百余黄巾兵听到了营地外传来的喊杀声,转头看向营地外。看到冲来的人,看到这突兀的一幕,顿时吓了个半死。

    一个个愣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

    好一会儿,负责守卫营地的黄巾贼首领反应了过来,手忙脚乱的指挥道:“对方只有十余骑兵,不要怕,给我杀。”

    百余黄巾兵这才回过神,反应了过来,纷纷手持武器,迎向冲来的战马。

    王炎一马当先,眼见黄巾贼冲来,钢刀扬起。

    “咻!”

    刀刃破空,钢刀猛然劈下。

    噗嗤!

    刀刃划过,鲜血迸溅,黄巾贼直接被砍翻在地上。

    战马继续往前冲,巨大的冲击力下,直接把冲上来的黄巾贼撞翻在地上。马蹄踩踏,一脚下去,就把撞翻在地上的黄巾贼踩死。

    十八名亲随策马冲入,宛如猛虎杀入羊群中。

    一眨眼的功夫,便有数十名黄巾贼被斩杀。

    负责守卫的黄巾贼首领见局势不妙,心中着急。他眼珠子转动,见王炎一马当先,提着手中的长矛,直接冲了上来,大吼道:“狗官,拿命来。”

    王炎策马往前冲,嘴角逐渐的上扬,一条弧线拉开了。

    森冷的笑意,绽放。

    冷冽的刀光,斩落。

    “噗嗤!”

    鲜血飞溅,带血的头颅,冲天而起。

    黄巾贼首领的眼中,流露出无尽的惊恐,以及不甘的眼神。

    砰!

    头颅以及身躯,先后落地。

    王炎策马来回的冲杀了四次,他麾下的十八亲随也冲杀了四次。连续的冲杀,十八亲随无一折损,营地中的黄巾兵却已经死伤殆尽,只剩下十余人四处奔逃。

    扫了眼周遭情况,王炎吩咐道:“抓紧时间,烧掉营地。”

    “诺!”

    十八名亲随得令,立即策马在营地中纵火。

    此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营地中的帐篷或者粮草,都晒得很干燥。一遇到火星,呼啦一声便燃烧了起来。

    一个个骑兵纵马奔驰,肆意纵火。

    不到半刻钟,诺大的营地,已经是火光冲霄。

    营地中,乱作一团。

    营地外,王炎以及麾下的十八名亲随站立。火光映照下,每一个人的面颊,都被映照得一片通红。

    “大人,纵火的时候,卑职发现营中储存了不少的粮食,至少也是数百石粮食。可惜咱们人数有限,又有时间的限制,否则把这些粮食带走,也能供给咱们的士兵。”

    一名骑兵开口,脸上有着惋惜之色。

    王炎说道:“在这样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后,只能烧掉。我们这一次来开阳县解围,莫非开阳县连粮食都供给不了吗?粮食的事情,不用懊悔,也不用担心不够用。”

    “任务已经完成,撤!”

    王炎拨转马头,策马往回赶。

    十八骑紧随其后,战马奔驰,一只只马蹄踩踏在地上,溅起一地的尘土。

    转眼,十八骑消失在夜色中。

    营地燃起大火,火光冲天,经久不息。

    在开阳县北面的山谷中,率领士兵等候的管亥已经是等得不耐烦了。从王炎的军营赶到埋伏的地点,最多也就两个时辰。可现在已经过了亥时,仍是没有半点消息。

    “怎么回事?莫非出了什么问题。”

    管亥心中,生出一丝的担忧。

    忽然,一名黄巾贼看向营地方向,惊呼道:“不好了,营地的方向着火了。”

    管亥目光骤然一转,看向营地所在的方向。

    远远的望去,无法确定到底是不是营地着了火,但大体的方向却没有错。管亥心中,也蓦地升起无尽的忧虑,心想:难道中计了?

    不过,管亥却也不确定,立即吩咐道:“让几个士兵登山,到山顶上眺望,看看是否是营地着了火?”

    命令一下下达,便有黄巾贼往山上行去。

    “调虎离山,营地被烧,管亥兵败于此。”

    整齐高亢的喊声,忽然间,从山谷周围四面八方响起。

    “调虎离山,营地被烧,管亥兵败于此。”

    “调虎离山,营地被烧,管亥兵败于此。”

    声音中透着兴奋,更带着无尽的嘲讽。

    管亥听到后,浑身的力气,仿佛在这一刻被抽尽。他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眼中的神采也变得黯淡无光。没想到,他竟然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杀!诛杀黄巾贼。”

    四周的山林中,响起阵阵呐喊声,以及高亢的战鼓声和号角声。

    四面八方的声音响起,令黄巾贼军心浮动。

    纵然是接近一万黄巾兵,可是在这一刻,军心已经乱了,难以聚起一战之力。

    管亥心中一片冰凉,知道这一战彻底败了。下午的时候,黄召耳传来消息,说确定了出兵的时间。甚至在晚上,他派出去的哨探也隔一段时间回报,说阳都县的军队仍在不断的前进。

    管亥自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当中。

    可万万没有想到,王炎却是悄无声息的烧毁了他的营地。管亥知道四周的山林中,不可能有王炎的大批兵力,肯定是虚张声势而已。然而,面对这一情况,管亥也无力回天。在营地被烧的情况下,山林中传出的声音,宛如催命符一般,官兵声势骇然,他却是无力回天。

    “撤,立即撤退。”

    管亥无奈,他也是当机立断的人,站起身后,立即下令撤退。

第80章 督镇各县() 
火势满天,滚滚冲霄。

    开阳县城楼上,驻守的将领见状,直接推断出可能是管亥的营地出了异状。将领派遣士兵出城打探消息,等哨探回报后,终于确定了管亥军营被焚毁的消息。

    当即,守城将领派人前往王府禀报。

    由于管亥围城,这段时间,王府从来都是彻夜的点着油灯,国相、长史、郎中令等琅琊国的重要官员,每天都聚集在王府议事。守城将领禀报了消息后,王府内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阵阵欢呼声此起彼伏。

    所有官员的心中,都松了口气。

    即丘、临沂两县兵败后,官员的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担心管亥破城。

    此刻,不再忧虑。

    琅琊王刘容得到了消息,也是迅速的穿衣起床,来到大厅落座。

    刘容目光落在荀威的身上,见荀威略微佝偻着背,脸上布满了倦容,以及眼中流露出的疲惫之色,道:“这些日子,国相忧心了。今日有此好消息,我琅琊国的危机终于解除了。这一次,真的是多亏了王炎,如果不是他从阳都县出兵救援,就无法击败管亥。国相啊,还是您老慧眼识人。”

    荀威谦虚说道:“大王谬赞,老朽愧不敢当。”顿了顿,荀威又道:“目前,我们只知道王炎焚毁了管亥的军营,其余的战况不知道。待到明日,才能知晓王炎最终的战况。”

    刘容笑道:“不管如何,这一战取胜是肯定的。”

    “大王,此战取胜,全赖王炎救援。既然王炎击败管亥,大王理应进行嘉奖。”

    下方,一名官员开口道。

    此人名叫杨昭,担任琅琊国中尉。这时期的‘中尉’一职,并非后世的军衔,是郡国常设的官职,其职权类似于一郡的都尉,掌握着治安、缉捕的权利。

    杨昭一开口,琅琊国的长史、郎中令、治书、谒者等所有官员,纷纷赞同。

    一致认为,应该给与嘉奖。

    一方面,王炎是荀威举荐的人才,可以借此和荀威交好;另一方面,王炎担任阳都县的县令,还能征善战,能力出众,前途无量,交好王炎,也是长远的投资。

    两点原因,促使所有的官员,都赞同给与嘉奖。

    琅琊王刘容听后,也是微微颔首。

    王炎解除了琅琊国的危机,的确应该给与赏赐,否则就是赏罚不明。可是仓促间,刘容找不出赏赐的官职等等。

    “国相,给与王炎的嘉奖,您有什么建议?”

    刘容看向荀威,希望得到建议。

    荀威回答道:“大王,老朽和王炎毕竟是认识的,不适合提出嘉奖的内容。毕竟,王炎是老朽举荐的。这一点,不该由老朽说。”

    坦诚的一番话,让刘容更加的信服荀威,又说道:“国相岂不闻举贤不避亲的道理?王炎能力卓著,他取得了功勋,应该给与嘉奖。所以,国相但说无妨,不要有顾忌。”

    荀威捋了捋颌下的胡须,道:“王炎接触开阳县的危机,功勋卓著,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老朽以为,可以拔擢王炎进入琅琊国为官。”

    “什么官职?”刘容问道。

    荀威回答道:“开阳县县令,兼任国相佐吏。”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开阳县作为琅琊国的治所所在地,待遇、权利比阳都县更好,一旦把王炎调入开阳县担任县令,意味着王炎进入了琅琊国的权力核心。

    更重要的是,荀威让王炎担任国相佐吏,更是意义非凡。

    国相是一国权利最重的官员,王炎担任荀威的佐吏,分明是把王炎当做未来的国相培养。这样一来,许多觊觎国相一职的官员就看不下去了。

    一方面,王炎来开阳县任职,涉及政务体系,对他们未来的升迁肯定有影响;另一反面,荀威有王炎辅佐,荀威长于政务,王炎善于统兵,两人和在一起,绝对是固若金汤。

    郎中令不愿意荀威再培养一个强势的国相出来,严肃说道:“王炎取得了战果,应该嘉奖。但本官不认为提拔为开阳县令合适。一方面,王炎在阳都县任职半年,没有作出任何的政绩,可谓是中规中矩,不足为奇;另一方面,王炎还是太年轻,需要多加磨砺。骤然拔擢为要员,唯恐会拔苗助长。”

    王府的治书说道:“事实上,王炎擅长的是带兵打仗,并非治理内政。如果因为打仗取得了胜利,就能破格担任开阳县令,恐怕其余各县的县令不再努力的治理内政,而是要汇聚所有力量训练士兵。这样一来,反而本末倒置,让百姓受难。”

    中尉杨昭站出来说道:“郎中令和治书的话有道理,可是,是否太过了。王炎这一战的功勋有目共睹,奖赏一个县令不足为奇。”

    此话一出,王府的谒者、大夫纷纷开口,不同意对王炎的嘉奖。

    “安静,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刘容目光一扫,大厅中顿时安静下来。

    刘容看向荀威,脸上挂着笑容,缓缓说道:“国相,治书提到的一点很重要。如果经此一战,就把王炎提拔上来,各县的县令恐怕会不事生产,荒废农事。本王也觉得有些不妥,国相再想一想其余的赏赐。”

    荀威脸上并无愠怒,反而流露出一丝微笑,道:“大王,老臣还有一个建议。刚才从诸位同僚的话分析,都一致的认为王炎处理政务有待历练。既如此,那王炎统兵的能力,应该是没有人质疑的吧。”

    不等官员开口,琅琊王刘容挥手道:“领兵作战上的能力,无人可比。”

    一句话,让所有官员哑口无言。

    荀威说道:“既然大王都这么说了,老臣斗胆建议,任命王炎为琅琊国督军。督军一职,统帅琅琊国各县军队。王炎担任阳都县令,并兼任琅琊国督军,一方面可以锻炼他治理地方的内政能力;另一方面,一旦再有战事,他随时能提调各县的兵力迎敌。届时,别说黄巾贼管亥来犯,就算北方的黑山贼张燕来犯,也不足畏惧。”

    这一建议,令众人愕然。

    相比于开阳县令及国相佐吏一职,督军的全力反而更大。

    提调各县兵力,意味着可以节制各县的县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职务相当于给了王炎一口尚方宝剑,看哪个县的县令不爽,就可以直接收拾。不过,这一权利没有涉及开阳县,毕竟督军是督查提调琅琊国内的其他各县,不可能连开阳县也一并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