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172章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172章

小说: 三国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便起身,各自去准备。

    王炎则是回了后院,将出征的消息告知了王允、羊雅妃和貂蝉,和家人简单的聊了聊,然后很快又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中。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军营中便已经是三通鼓响彻完毕。

    军中的将士,全部聚集在校场中。

    一个个士兵斗志昂扬,战意十足,完全是一副老兵的模样,没有丝毫的新兵气息。整个军队透露出来的,就是一股子杀气。

    王炎身穿甲胄,腰悬佩剑,站在校场中的高台上下令出征。

    军队的士兵离开军营,太史慈、魏延、甘宁各自率领一千士兵作为先锋率先离开。王炎、郭嘉、贾诩、荀衍、管亥等人随中军士兵一起离开。最后的,则是军中的辎重队伍。

    浩浩荡荡的军队出发,带动了无数百姓的心。

    王炎出兵的消息,很快便传开。

    在王炎率领士兵离开的时候,一篇《讨缴袁绍书》传遍了青州。

    文章的作者,自然是荀衍。

    文章当中,荀衍将袁绍批评得一无是处。从袁绍的性格到为人,再到为官处事,以及袁绍的野心等,全方位的抨击袁绍,把袁绍判定为是十恶不赦,更重要的是每一点评都句句在理,字字都是诛心之言。

    再加上荀衍文采飞扬,一篇文章写得旁征博引,丝毫不弱于袁绍帐下陈琳。消息一开始是在青州境内传播,然后又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各州。

    冀州,邺城。

    州牧府,大厅中。

    袁绍手中拿着一卷文章,正是荀衍撰写的《讨缴袁绍书》。看完后,袁绍怒目而视,心头更是火气直冒。只听啪的一声,袁绍将手中的文章扔在案桌上,气哼哼的说道:“王炎欺人太甚。荀衍也是如此,竟然如此肆无忌惮的抨击本官,抹黑苯酐,简直活得不耐烦了。”

    郭图立即道:“关于荀衍诋毁主公的事情,应当让友若先生劝一劝荀衍。毕竟,友若在主公麾下任职,荀衍不看佛面看僧面,也不该这样撰写文章。”

    荀谌,字友若,是荀衍的弟弟。

    此话一出,荀谌脸色一变。

    郭图这句话,看起来是真心话,其实是包藏祸心,想让袁绍迁怒他。

    果然,袁绍瞪了荀谌一眼,很不客气的说道:“友若先生啊,荀衍咄咄逼人,而他更是你的兄长,莫非荀衍的态度代表了荀家吗?”

    一句话,令荀谌尴尬不已。

    荀谌眼眸微眯,沉吟片刻,忽然说道:“荀家有当家的人,不是在下,也不是家兄。荀家的态度,在下不敢妄断。不过关于家兄,在下却是可以干涉。在下可以凭借兄弟之情,劝说家兄来冀州,让他弃暗投明,为主公效力。”

    “哦,真的吗?那最好了。”

    袁绍心头大喜,脸上的怒色顷刻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荀谌眼神平静,继续道:“在下的话,句句属实。主公雄踞冀州,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是大有为之主。家兄在青州效力,而青州地势狭窄,人员不足,武器不行,完全是瞎折腾。与其如此,不如让家兄来冀州一展所长。”

    “哈哈哈……”

    袁绍朗声笑道:“说得好,说得好,你回去后赶紧写信邀请荀衍。”

    “诺!”

    荀谌应下,斜眼瞅了郭图一眼,流露出一丝的冷笑。郭图想借此机会挑拨袁绍和荀谌的关系,那是不可能成功的。

    郭图心中轻叹,没想到荀谌应对如此合理,让他失去了打压荀谌的机会。郭图话锋一转,道:“主公,王炎嚣张狂妄,不可轻饶。军中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出兵了。”

    袁绍点点头,说道:“公则言之有理,王炎率先出兵,当真活得不耐烦了。这一战,必定让王炎死无葬身之地。区区青州,人口稀少,粮食不足,还敢出兵,简直不自量力。本官昔日和公孙瓒开战的时候,之所以不搭理青州,实在是因为分身乏术,无法抽出兵力攻打王炎,才让王炎苟延残踹至今。如今,该收拾王炎了。”

    郭图立即道:“主公英明!”

    “报!”

    忽然,大厅外一抹哨探急匆匆跑进来。哨探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大人,青州传回消息,王炎率军从临淄县出兵,发兵五万攻打冀州。”

    袁绍脸色阴沉了下来,吩咐道:“再探!”

    士兵退下,袁绍的神色又怒火上涌,怒气不可遏止,朗声说道:“郭图,传令高干、张颌率军出发,随本官亲征青州。”

    “诺!”

    郭图得令,也一下把其余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

    在郭图的脑中,全是出征的事宜。

第304章 兵进平郡() 
东平陵,是济南国治所。

    王炎率领五万大军自临淄县出发,太史慈、甘宁、魏延则作为先锋先一步前进。因为王炎给了三人独自行动的权利,三人率领的军队早已经消失在视线中,只留下斥侯联络。

    三天不到,王炎麾下的五万军队全部抵达东平陵。

    然而,太史慈、甘宁和魏延没有出现,不知道三人去了哪里。

    郡守府,大厅。

    王炎端坐在主位上,目光落在黄忠身上,问道:“汉升,济南国的情况如何?”

    黄忠正色道:“回禀主公,济南国一切安好,境内的不安分因素早已经全部肃清。另外,这次和冀州交战,卑职共征募了三万大军。通过短时间的训练,三万兵力已经基本形成战斗力,可堪一战。”

    “很好!”

    王炎的脸上,流露出赞赏神色。

    黄忠在济南国的短短时间,便拉起三万兵力,这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昔日,黄忠在东莱郡明远大营训练的一万余士兵,只有一千余士兵跟随黄忠来了济南国。其余的主要兵力,都留在了临淄县。凭借手中并不多的一点兵力,黄忠迅速招募三万兵力,能力堪称卓越。更重要的是,黄忠提及的基本形成战斗力,虽然听起来一般,但绝对是精锐。

    王炎话锋一转,又问道:“济南国和平原郡接壤的各县战况如何?”

    黄忠脸上流露出一丝微笑,不急不缓道:“目前,袁绍的兵力已经全部进驻平原郡。如今,袁绍把平原郡当做据点,而袁绍还没有兵进济南国,似乎隐而不乏,有些古怪。”

    正当此时,一名斥侯急匆匆的进入大厅,径直朝王越走去。斥侯在王越的耳旁低声说了几句,就见王越面色微变。王越接过一封用火漆密封好的信件,便挥手让斥侯退下。

    不等王炎说话,王越直接起身道:“主公,乐安国相齐宣有书信送到。”

    当即,王越把齐宣的书信交到王炎的手中。

    王炎拆开了书信,一目十行,迅速浏览了信上的内容。看完后,王炎脸上的神色,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再无刚才的轻松。

    黄忠心中一沉,问道:“主公,乐安国发生什么事了?”

    郭嘉忽然道:“莫非袁绍正在攻打乐安国?”

    贾诩眼神依旧平静,很平淡的说道:“最坏的打算,可能乐安国已经是落陷。”

    此话一出,厅中的氛围一下便凝重了起来。

    王炎深吸口气,道:“战况没到最坏的地步,齐宣的信上说,袁绍的大军突然出现在乐安国和平原郡接壤的千乘县。齐宣发现冀州兵后,立即组织军队抵抗。现在,双方以千乘县为界展开厮杀。齐宣的信里面还说了,为了抵挡袁绍,他组织了四万大军迎战。不管如何,齐宣必定会死守到底。在最后,齐宣也说自身统兵的能力有限,请尽快支援。”

    郭嘉忽然说道:“来人,拿乐安国的地图来。”

    史阿闻言,当即吩咐了下去。

    很快,一名情报部的斥侯拿了一张地图来。郭嘉让哨探悬挂起来,然后便站在地图旁,找到了千乘县。

    千乘县,位于乐安国西面,和平原郡接壤。

    郭嘉盯着地图,道:“主公,千乘县距离乐安国的治所临济县相去不远。齐宣在乐安国短短时间,早已经稳定了乐安国动荡的局势。既然是这样,那么齐宣在千乘县和临济县,也应当有足够的防备力量。让他利用手中的力量拖延一段时间,应当没有问题。”

    王炎眼中一亮,问道:“奉孝的意思,是不派兵救援吗?”

    郭嘉沉声道:“平原郡和冀州接壤,如今,袁绍的大本营,就安置在平原郡。只要主公拿下了平原郡,就意味着切断了袁绍的退路。到时候袁绍只能放弃乐安国退回平原郡,如此,主公便可以利用袁绍退回的机会一举击溃对方。”

    贾诩问道:“围魏救赵吗?”

    郭嘉道:“然也!”

    贾诩眯着眼睛,道:“有没有另外的一种可能,袁绍出兵乐安国,真实的目的是为了吸引主公去攻打平原郡。事实上,袁绍早已在平原郡布下圈套,等着主公去围魏救赵。袁绍也想借此机会一举击溃主公。”

    郭嘉道:“文和先生的意思是袁绍攻打乐安国,只是一个诱饵而已。”

    贾诩判定道:“有这样的可能!”

    荀衍正襟危坐,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接过话,分析道:“假设袁绍攻打乐安国是虚晃一枪,那乐安国的安全就不存在问题。这个前提下,主公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出击,其实也就相当于直接攻打平原郡,因为乐安国本身就没有危险,不用救援。”

    “假设,袁绍攻打乐安国是真的,主公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如此,乐安国的危机就可以解除,也能借此机会在平原郡伏击袁绍。”

    “在下认为,不管袁绍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都要实施围魏救赵的计策。”

    荀衍继续说道:“至于围魏救赵的计策实施后,接下来的平原郡之战该怎么谋划?袁绍到底在平原郡有没有设下埋伏,那又是接下来的第二步计划。”

    王炎颔首道:“休若先生的分析有道理,不管如何,都必须攻打平原郡。”

    贾诩仔细的思索了一番,也点头认可荀衍的分析。

    王炎思路愈发的清晰起来,接着往下道:“按照休若先生的分析,我们继续往下。假设袁绍在平原郡没有埋伏的情况,我们应当怎么办才能利益最大化?假设袁绍在平原郡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我们去攻打,又该怎么应对才能取胜。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能否将两种情况,合并为一条计策应对。”

    郭嘉仔细的琢磨着,忽然道:“在下认为,合并为一条计策应对是可行的?到时候,不论遇到何种情况,都是对我们有利的。”

    王炎问道:“如何操作?”

    郭嘉微笑道:“主公忘记了,我们还有三支在外的伏兵吗?利用好这三支伏兵,再加上主公麾下的数万大军,足以设下计策了。具体的步骤,我们这样做,……,不管袁绍的计策如何,主公都可以从容应对,并按照计划一步步往下进行。”

    王炎仔细的盘算了一番,也认可了郭嘉提及的计划,他抬头看向众人,问道:“诸公,关于奉孝的计划,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

    贾诩、荀衍、黄忠等人纷纷开口,填补一些计划的细节。

    整个计划,很快便圆满了起来。

    王炎看向王越,吩咐道:“传信告知太史慈、魏延和甘宁,让他们依照计划行事。”事实上,郭嘉制定的计划对太史慈、甘宁和魏延的限制不大,仍然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

    “诺!”

    王越点头应下。

    王炎目光看向帐下的众人,吩咐道:“此战的方针已经定下,本官便不赘言了,都下去准备吧。今日下午,大军启程,兵进平原郡。”

    “诺!”

    众人回答,都是斗志昂扬,战意盎然。

第305章 联合() 
历城县,某处山林。

    一千士兵在山林中歇息,这一千士兵风尘仆仆,但那明亮的眼神,以及双眼中流露出来的昂扬战意,却和疲倦的面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支军队,是太史慈率领的一千精锐。

    太史慈率军从临淄县出发,一边行军,一边按照自己的想法操练士兵。

    开始的时候,麾下的一千士兵很多都不习惯。

    毕竟,既要赶路,又要训练,压力非常大。但渐渐的,军中的士兵习惯后,这些士兵忽然发现,自己的力量在无形中已经得到了提高,战斗力的整体水平也有了提升。

    一时间,士兵对太史慈更是服从。

    一个个看向太史慈的眼神,尊敬却又敬畏。

    此时,太史慈蹲在地上,手指着平铺在地上的一张地图,不断的比划着。太史慈看了眼蹲在旁边的将领,沉声道:“我们已经抵达历城县,距离平原郡,也不过几十里路。可以说,我们距离杀入平原郡,已经是触手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