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雄霸天下 >

第146章

三国之雄霸天下-第146章

小说: 三国之雄霸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允轻笑两声,很随意的回答道:“这一次你成婚,为父通知了朝中的好友,以及各地的知交,算下来可能有五六十桌人,不是太多。”

    王炎嘴角抽搐,五六十桌还不多,这相当多了。

    羊续也是一副很轻松的样子,很随意的开口道:“羊家的亲朋好友,人数和王家相差不多,也是六十桌左右。”

    王炎咽了口唾沫,两两相加,参加婚礼的人会上前啊。

    这次成婚,来的人太多了。

    一时间,王炎都觉得头疼,实在是太多人了。

    羊续没在人数上纠缠,话锋一转,沉声道:“除了王家和羊家的亲朋好友外,恐怕还有一部分人来赴宴。这一部分人,是无法预料的,而且来的目的也不单纯。”

    王炎略作思考,立即说道:“是董卓吗?”

    第一时间,王炎想到的是董卓。

    羊续点点头,道:“可能会有董卓,但除此外,可能还会有袁绍、曹操、袁术、公孙瓒等人,以及其余各州的诸侯。如今的北方局势,纷繁复杂,袁绍占了冀州,和公孙瓒、袁术有矛盾,曹操在兖州有所动作,陶谦掌控徐州,刘表控制荆州,更有董卓掌握朝廷震慑天下诸侯。”

    “如今的天下局势,可谓是风云四起。”

    “这一次你成婚,恐怕天下的各路诸侯都可能亲自参与或者派人参与,并借此博弈。”

    羊续眼中闪烁着道道精光,说道:“青州的地域并不广阔,但青州东临大海,物产丰富,而且战略位置很重要,是四战之地。最主要的是,一鸣你的能力很出众,早已令各路诸侯记在心中。你在青州,青州便有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谁都想拉拢你。所以,明白了吗?”

    王炎点头道:“明白了!”

    此刻,王炎心中轻叹,早知如此,就应该告知王允和羊续,让两人低调处理,避免不必要的人参与,如今却是不可能了,婚事肯定风云四起。

    王炎甚至可以判断,现在肯定有许多的诸侯在来的路上。

    “咚!咚!”

    书房外,响起敲门声。

    旋即,侍从道:“州牧大人,东郡太守曹操求见。”

    羊续耸了耸肩,道:“看吧,说曹操,曹操就第一个来了。曹操率先抵达后,其余的诸侯很快会相继抵达。”

    王允吩咐道:“请到大厅!”

    吩咐下去后,王允说道:“贤弟,随我去见一见曹操。”他又看向王炎,道:“小炎,曹操真正的目标在于你,你去不去见他?”

    王炎点头道:“我和曹操也是好友,必须见一面。”

    三人离开书房,径直朝大厅行去。

    ps:有些卡文,只有一章,见谅!

第257章 曹操之谋() 
大厅中,曹操静静的等待。

    如今的曹操,和昔日讨伐董卓相比,更显得镇定自若,从容自信。讨伐董卓失败后,诸侯各自离开虎牢关,曹操几经辗转,最后谋求到东郡太守一职,在兖州立足。年关前,兖州境内有一股黄巾贼作乱,为荡平黄巾贼,兖州刺史刘岱亲自率兵围剿,没想到反而兵败被杀。

    失去刘岱的兖州,群龙无首,人心浮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心中有了谋求占据兖州的想法,再根据戏志才等人的意见,曹操便主动来参加王炎的婚事,打算求取王炎相助。

    “哒!哒!”

    一阵脚步声,自大厅外传来。

    曹操听到声音传来,连忙起身。等看到来人后,他拱手行礼,不卑不亢的道:“东郡太守曹操,拜见王州牧。此番一鸣贤弟成婚,王州牧心头的一件大事便落地了,可喜可贺。”

    在青州境内,王允身为刺史,故而曹操只向王允行礼。

    王允摆手道:“孟德请坐!”

    众人落座,王允在正上方落座后,他面大笑容,笑吟吟说道:“孟德不远千里来临淄县替小儿道贺,老夫在此谢过。”

    顿了顿,王允摆手指着羊续,道:“孟德,这是老夫亲家羊续。”

    曹操肃然起敬,显得非常尊敬,拱手道:“原来是悬鱼太守羊老大人,老大人为官清廉,为民造福,孟德早已久仰大名。今日一见,真是三生有幸。”

    羊续轻笑道:“曹太守谬赞了!”

    一句话,羊续便不再开口,只是静静观察曹操。

    王允指着王炎,道:“你和小儿本是好友,便不做介绍了。”

    王炎和曹操拱手致意,相视一笑。

    曹操主动接过话,诉说着王炎在洛阳、虎牢关立下的赫赫功勋。一时间,王允和羊续频频点头。两人都是王炎的长辈,听到王炎在洛阳和虎牢关的事情后,都欢喜无比。一时间,对曹操的感官,也颇为不错。双方没有实质的交谈,时间不长,王允和羊续离开,留下曹操和王炎。

    王炎笑容满面,拱手道:“孟德兄,此番多谢你了。”

    曹操道:“贤弟大婚,为兄不来,那才是说不过去。昔日,你我在洛阳一见如故,更在虎牢关并肩作战,于情于理,为兄都必须来参加你的婚礼。”

    王炎话锋一转,问道:“孟德兄在东郡如何?”

    曹操道:“有戏志才等文臣武将辅佐,倒还算不错。如今的东郡,勉强算得上政通人和。”

    王炎道:“孟德兄能力出众,一郡之地委屈你了。”

    说话时,王炎有意无意的看了曹操一眼。

    曹操眸子中闪过一道精光,却是道:“贤弟赞誉了。”

    王炎马上又转移话题,道:“袁绍掌握了冀州,对袁绍,孟德兄认为如何?”

    提及袁绍,曹操满肚子的怒火。昔日讨伐董卓,袁绍为了冀州牧,放下了讨伐重任,导致盟军崩溃,讨伐董卓功亏一篑。

    曹操面带怒色,沉声道:“袁绍太令人失望!”

    王炎轻轻一笑,又岔开话题。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话,不痛不痒,没有涉及到实质的话题。曹操有意识的引导,可王炎却直接岔开,甚至王炎也时不时的引导一下,刚要进入主题,却又立即岔开,导致曹操憋屈无比,无法将话题谈得深入。

    曹操深吸口气,面色严肃,缓缓道:“贤弟,为兄这次来临淄县,除了向你道贺外,还有一事和你商议。”

    无奈之下,曹操打算开门见山直说了。

    王允说道:“何事?”

    曹操沉声道:“我打算谋取兖州,希望贤弟助我。”

    终于,曹操抛出了主题。

    事实上,王炎听到王允、羊续邀请了朝廷官员后,便知道来道贺的人目的不会单纯,知道会有各种事情。知道曹操抵达后,王炎也知晓曹操恐怕也有意图。

    只是王炎没想到,曹操的胃口这么大。

    谋取兖州!

    这,实在是大手笔。

    王炎眼神锐利,道:“需要我如何助你?”

    曹操坐直了身体,道:“贤弟执掌东莱郡小半年时间,以贤弟的能力,必然在东莱郡立足。今年之内,贤弟必定会征讨各郡、各县的青州贼匪。为兄没有其他的要求,只需要贤弟围剿青州贼匪的时候,将他们迫入兖州。”

    “的确是简单的要求,可这要求,却是内含深意。”王炎眼中精光闪烁,道:“以孟德兄的手段,兖州无人能敌。甚至以孟德兄的领兵能力,完全可以攻下兖州的各郡各国。如今却要我将青州的贼匪破入兖州,意味着兄长要借此施压,让各郡各国的人推举你担任兖州刺史。”

    顿了顿,王炎说道:“如此说来,孟德兄肯定在各郡各国安插了人,让他们提起摇旗呐喊,否则你的目的难以达到。孟德兄,你这是要兵不血刃拿下兖州,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曹操称赞道:“贤弟慧眼如炬,一眼便洞悉了为兄的计策。”

    对于王炎,曹操心中忌惮不宜。

    拿下兖州的计划,是他和麾下文臣武将讨论许久定下的计划。王炎一眼就看穿了,足见王炎的睿智和能力。

    王炎眼神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一眼,又道:“孟德兄,你的计划,恐怕不仅仅如此吧。青州的贼匪作乱,的确该剿灭。但这一批良莠不齐的贼匪中,也有无数青壮。只要击败后,便可以拥有无数的兵源,更能让其中的老弱耕种。”

    “一旦将他们撵到兖州,意味着青州失去了这批人。”

    “孟德兄谋取兖州,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以你的手段,完全可以营造声势,制造出贼匪攻打兖州的舆论攻势,迫使兖州的官员就范。”

    “如今,孟德兄寻求我的帮助,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兖州,更是为了这些贼匪吧。”

    “兵源、百姓,都可以从青州贼匪中挑选。”

    “只要大批量的贼匪进入兖州,孟德兄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剿灭他们,收编进而安置。兖州的人口和兵力,都可以大大增加。”

    王炎眼眸微眯着,语气微冷,沉声道:“孟德兄,你真是好算盘啊。”

    曹操面色微变,没想到王炎连这一层都看穿了。

    片刻后,曹操恢复了平静,微笑道:“贤弟多想了,为兄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这一层。相比于青州,兖州人口众多,不比青州差。既如此,我何必多此一举呢?”

    王炎轻轻一笑,淡淡说道:“兖州或许真的不必青州差,可兖州暂时还不是孟德兄的。如今,孟德兄麾下兵源必定缺乏,难道孟德兄不希望增加兵力吗?”

    曹操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贤弟睿智无双,为兄服了。”

    顿了顿,曹操说道:“贤弟在青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青州百废待兴,急需一个安定的环境。可是袁绍已经在冀州站稳了脚跟,下一步很可能就会谋取青州或者兖州,在这样的情况下,唯有你我联手抗衡袁绍,才能保证青州和兖州的稳定。所以,请贤弟助我。”

    王炎淡淡道:“兄长,靠别人终究靠不住。这一点,你经历了虎牢关之战,自然很清楚。你要我出手,能付出什么条件?”

    一句话,直奔主题。

    曹操的要求,王炎不可能无条件答应,必须有足够的好处。

第258章 曹操的自白() 
曹操面色骤然绷紧,知道真正的谈判来了。他想空口白话就让王炎出兵,几乎是白日做梦,是不可能完成的。

    唯有利益交换,双方才能达成共识。

    曹操表情变得很严肃,问道:“贤弟想要什么样的条件?”

    王炎笑道:“孟德兄请我出兵相助,难道请我出兵的代价,你无法估量吗?”

    顿了顿,王炎继续道:“一开始,孟德兄套交情,更隐藏了各种后手。幸好我还有一点小聪明,一一将后续的计划拆破了,孟德兄才点头承认。如今涉及到条件的交换,孟德兄依旧是支支吾吾,不肯给出明确的答案。如果是这样,恐怕孟德兄找错了人。”

    曹操正襟危坐,正色道:“贤弟误会了,并非支支吾吾,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炎道:“洗耳恭听!”

    曹操解释道:“论军队战斗力,我麾下士兵不及贤弟麾下的士兵精锐无敌;论官职,贤弟父亲担任青州刺史,贤弟担任东莱郡守,为兄只是东郡一太守;论粮食,青州东临大海,物产丰富,兖州却是频频遭受战火,民生艰难,百姓日子非常难过;论钱财,青州地大物博,远超东郡……为兄实在是想不到该给与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打动贤弟。”

    一番话言辞恳切,连王炎都认同了这个观点。

    然而,纵然王炎和曹操私交好,也不可能放弃自身的利益。

    不等王炎开口,曹操继续道:“我自幼长在官宦家庭,耳濡目染,见证了大汉的衰败,见证了百姓的艰难。加冠那一年,我立志要中兴大汉,要改变大汉的这一切。”

    “这一路走来,步履维艰,却是坎坷无比。”

    “东郡疲乏,要钱我没钱,要粮我没粮,真不知该如何抉择。”

    “能拿得出手的,根本就没有。”

    “正是如此,我才开口询问贤弟想要什么样的条件?只要贤弟提出来,不管是什么条件,只要我还有能力,就一定竭尽全力去完成。”

    曹操语气诚恳,情绪略显低落。

    他仍是没给王炎插嘴的机会,又继续说道:“曾经,我认为只要我有一腔热血,只要我不断的斩杀贪官污吏,就能令大汉再兴。正是如此,在洛阳为官期间,我严厉针对洛阳的权贵,斩杀了一批又一批的权贵,令他们谈到曹操就咬牙切齿。”

    “当时,我自认为是通往振兴汉室的一步。”

    “可后来发现,自己蠢得可怜。我杀了一个权贵,还有更多的权贵,我杀了一个贪官,还有更多的贪官。这大汉天下,贪官污吏杀之不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