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极品书生 >

第64章

大明极品书生-第64章

小说: 大明极品书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一字一口酒,不知不觉最后一字落笔,酒壶也见底。悍然丢下酒壶与笔,转身看向远处星月,忽然笑了起来。

    “之前只是觉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一句玩笑话,现在看来倒也是真的。”

    略一沉吟,沈无言继续道:“原本只是想来带着巧巧回苏州,只是没想到成了这样。”

    此间有苏州狂生奋笔疾书,另外一边的那些书生已然疯狂,无比提笔开始抄写这篇新作,即便那些京城文人也站不住脚。

    一时之间诗会准备的大量宣纸已然不够用,而短暂的口口相传,已然吸引大批京城权贵。

    远在某个酒馆狂饮的王世贞似乎早就料到这一切,他一边喝着酒,却也早就醉的不堪入目,完全不似当世名士那般儒雅偏偏。

    “都说了那些文章都是他的……小胆怯空房,苏巧巧是个好姑娘呀……都是你们这些人……严嵩小儿,当真无耻。”

    敢如此公然痛骂当朝首辅的人并不多,王世贞是其中一名,作为文坛领袖,严嵩很清楚得罪了他一次,已然是巨大的失误,如今即便他骂破了天也不会去管。

    只是更多的人还是畏惧那份权势的,所以听到这妄语,便纷纷避之不及。

    而此时长安街上早就被围得水榭不通,所来的目的大抵是为了来看一眼沈无言。

第88章 山东行() 
露台上奋笔疾书一书生。

    沈无言呆呆的看着眼前景象,恍如隔世一般,之前某人的音容笑貌尚还在,但此时却已然没有了。

    月儿拉了拉沈无言的手,小声道:“少爷我们回家吧,回苏州。”

    “找到苏姑娘的尸首。”沈无言痴痴道。

    月儿点了点头:“已经派人去找了,我们先回苏州,小院那边已经派人去收拾了,少卿先生已然通知了文长先生,说让你三人去绍兴住几天。”

    月儿拉着沈无言从数十只火铳之下离开,然后穿过层层围观人群就这般远去。

    几乎没有做停留,二人驾船便向着苏州而去。

    原地只留下愣在一边的鄢懋卿与一脸震惊的严绍庭二人,以及这成千上万的京城文人与外地文人,还有许许多多曾经为沈无言说过话,甚至直闯国子监的老先生们。

    “你怎么不拦住他……”

    鄢懋卿许久才回过神来,接着满脸不愿的盯着严绍庭冷声道:“这样让在下如何去给严相交待?”

    严绍庭苦涩一笑,淡淡道:“皇上口谕,放他走。”

    “皇上口谕?”鄢懋卿冷笑道:“陛下在西苑岂能知道这里的事,严指挥使岂不是在戏弄于我?”

    严绍庭摇了摇头,眼神之中尽是无奈之意,苦笑道:“假传圣旨可是死罪……另外这道口谕,是徐大人传的。”

    “徐阶?”鄢懋卿怔了怔,忽然好像明白了些什么,不由警惕的看了一眼身后人群,然后冷冷道:“回去。”

    刑部左侍郎鄢懋卿离开了,锦衣卫都指挥使严绍庭也离开了,而那位沈无言也早就离开,小小的露台上人来人往渐渐散去。

    不知是谁在混乱之中将沈无言刚写下的那副字取走,然后又不知被哪位贵人夺走,最终只能引来几声怒骂,却也无济于事。

    西苑。

    大明天子朱厚璁一身道袍站在书桌前,俯身看着身下那副狂草,许久之后才微微叹息一声,道:“说起来这字也不错。”

    接着又掏出另外一副字,这字他贴身存放,对于一国之君来说,能将一副字贴身而放,可见是有多么的珍贵。

    “虽说写的风格不同,但笔迹出自同一个人这事不用怀疑……寻他千百遍,原来是被严世蕃关了起来。”

    言语虽说平静,但明显有些生气,只是又让一旁的这位老人有些琢磨不透:“鄢懋卿那边已经差人过去问了,具体情况还要等等才能知道。”

    这般说这话,一名太监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那位老人,知道他便是大明除了眼前这位第一人和另外那位,便是如今最有权势的人物。

    略一沉吟,他俯身跪下,道:“鄢懋卿的意思是提前接到密报,沈无言与罗文龙有勾结,就提前埋伏……严绍庭则是鄢懋卿叫过去的。”

    “这理由也说的过去……”朱厚璁轻叹一声,冷笑道:“你还别说,这些人还真是有些能耐,那密报的人何在?”

    那太监点了点头,继续道:“鄢大人说密报的人在当夜便消失不见,后来锦衣卫也派人去找了,巡城御史那边的意思是没注意。”

    “没注意?”朱厚璁忽然笑出了声,接着淡笑道:“很好,那便如此,你退下吧。”

    一旁的徐阶很清楚这言语之中的问题,而且在这件事上也有着很大的漏洞,不过他更清楚对于这位聪明的皇帝来说,也很清楚这件事的问题。

    只是现在他心中怕也说不清道不明,一个是亲信的大臣,跟随自己已然数二十多年,鞍前马后,即便是条狗也有了感情。

    而另外这个却是知己,后者说神交已久,至今也未曾见过一面,看过对方的一首诗。而积郁已久的那股郁闷之气,也是因为此人而扫清。

    “陛下看这事怎么来办……沈无言那边已然派人过去暗中盯着了。”

    朱厚璁将这两幅字认真的折叠起来,然后递给徐阶:“拿去妥善保管,最好找人装裱起来……沈无言那边等过了这段时间,在召见他。”

    待太监已然消失在远处,徐阶这才轻声道:“听说沈公子是裕王殿下请来的,一直被祭酒高拱安排在国子监之中……。”

    “裕王?”朱厚璁微有迟疑,因为‘二龙不得相见’的传言,所以已然多年未曾见这位皇子了,而且也未曾重新立储,所以又想到另外一件事。

    “景王那边是什么意思?”

    徐阶摇了摇头:“景王近些天来气色不好,似乎染了重病,所以对这事也未曾有所关心……门下客卿也没有什么动向。”

    本就是怕这事又和争储立位联系上,此时这一席话倒是来的及时,也算解了心中那份担忧。

    “你也去吧。”

    日落西山之后,宫门之内渐暗。

    徐阶也走了,西苑只剩下一些道士和太监,重新翻阅大臣送来的青词已然觉得索然无味,回想在诏狱之中喝鱼汤谈天下,不由又露出一抹微笑。

    “沈无言呀沈无言,你与大明的文人都不同,只可惜现在还不能接你过来,如今的这些大臣已经不像往年那般好对付……”

    含烟楼在次成为京城文人以及贵人关注的对象,上一次是几年前柳含烟的到来,如今却是因为一名书生,且比上一次还要惹人关注。

    毕竟这是一间青楼,因为一名貌美的女子成为京城名楼还算说的过去,然而这次却是因为一名男子,于是又有诸多文人进行大书特书。

    总之沈无言这名字如今在京城近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抵除了身在田间的农夫,又或者牙牙学语的孩童,都大致了解那夜之事。

    而那首《青衫湿遍,悼亡》,也被无数文人士子们传诵起来,一时之间造成京城纸贵的现象。

    即便在这词篇渐颓之际,诸般文人皆都崇尚盛唐之风,这首词已然能被这般传播,也是近些年来没有过的事。

    就在这同时,不知又从何处传播出的消息,当今陛下苦苦寻找的那篇我劝天公重抖擞,竟然也是沈无言写的,这股还未褪下的浪潮又被掀到一个高度。

    于是那位在含烟楼一次丢出三篇佳作的大才子宋谦,原本想借着这一夜,将自己的名声推到整个大明,却因为出现了沈无言,那三首诗词如今依然沦为废纸。

    第一次在周园之际,本想背靠宋言知出头,却因为出了个沈无言,一篇木兰辞便将自己打发走。后来京城文人之间的一次诗会,又是因为沈无言,虽说后来柳含烟还是邀请了他,却还是有些遗憾。

    直到这次,本以为依然被下放诏狱的沈无言再也不会出现,谁知道他再次出现,而且将京城文坛搅得天翻地覆,自己的一切心血都付之东流。

    文人之间传播的多是沈无言的诗词文章,倒是为撒花少女冲冠一怒这事,倒是成为坊间美谈。

    一时之间关于沈无言的韵事也层出不穷,却也有一部分传到远在苏州的李婉儿的耳朵里,只是因为都是些闲言碎语,加之李兴昌把的紧,所以并未坐实了。

    苏州在过了端阳之后便迎来了今年的雨季,好在这才并未能下的太久,便停了下来。

    京城查封玉露的事对苏州的影响还是较大的,想着沈惟敬能掏出那些银子,也算是尽了全力。

    不过自打京城那事之后,大理寺也为沈无言企图谋杀陛下,玉露之中有毒的事做出了解释,最终结果是一场意外。

    于是玉露很快又在苏州达官贵人之间广泛流传,而之前的奶茶也逐渐上升到了一个档次。

    醒八客这三个字由市井意味浓重,变成雅趣之地,无数文人墨客听闻此店起于那位沈公子,于是纷纷慕名而来,也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倒是位于大儒巷的那间茶楼显得有些冷清,一来是因为已经关门许久,而来是因为店铺的掌柜外出许多天还未归来。

    月儿带沈无言上船之后的确回到了苏州,只是在苏州港口停顿一夜之后,又重新回到京城。

    沈无言在等,等苏巧巧的尸体被打捞出来的消息,只是迟迟都没有等到。

    沈无言已然有近一个月没有下船,今日天气晴朗,倒是有机会站在甲板上远眺河岸上下,与来时大抵相似,却又有些不同。

    待看到一脸愁容的月儿登船之后,淡淡的笑了笑道:“官府那边还是没有打捞到巧巧的尸身,怕是已经……唉。”

    听着少女的叹息,沈无言已然猜到没有说下去的话是什么,只是摇了摇头,苦笑道:“巧巧这姑娘其实很不错,只是因为远离尘埃,人傻了一些。”

    “却也不能说是傻。”月儿忙辩解道:“多半还是不懂世事的艰险,也知道少爷这样说无非是怕我怪罪她连累了少爷……其实我知道,这事即便落在谁身上,都是躲不过去的。”

    沈无言默默的点了点头,淡笑道:“事情便是这般,既然寻之不到,那我们便离开吧。”

    “去哪?”

    “山东。”

    “为何不是回苏州,你于婉儿姐姐的婚事将近……少卿先生与文长先生早就在绍兴等你了。”

第89章 能通天的道士() 
商船从苏州到山东并未花费太久的时间,沈无言许多时候还是喜欢一个人发愣,而脾气也愈发奇怪。甚至有几次月儿想将苏巧巧的那只琵琶收起,也惹得沈无言发了脾气。

    不过这对月儿来说,都算不得什么,无论沈无言呆傻若从前一般也好,在若如今名动大明也好,他都是自己的少爷,那便该一心服侍。

    下了船之后,沈无言便向着大小名山道观而去,每逢道观便拜,每逢道士便问法名。

    山道上,月儿抹着香汗,大口的喘着气,望着走在前面的背影,叫道:“少爷究竟要去哪个道观,找哪个道士?”

    沈无言淡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听着沈无言这般故作深沉,月儿顿时不悦道:“原本来山东是为了生意,却没想到尽是去道观了……以前没见少爷还有这信仰。”

    沈无言不由回头笑道:“我倒是也没想到有这信仰,只是去了趟龙虎山不由起了一丝敬意,也觉得陛下整日待在西苑其实还是有道理的。”

    未等月儿说话沈无言又道:“古今帝王哪个不想再活五百年……其实也并不能以这个论功过,终究还要纵观历史……倒是说的有些多了。”

    妄加评论帝王实在不是一件小事,在深受正统教育下的月儿,整日听着这位少爷的这番忤逆言语便觉有些不适应,如今日子久了便也习惯了。

    沈无言继续道:“这回是要找一个有通天本事的大人物,见到他你便知道了。”

    ……

    终究还未未能找到沈无言要找的那位有通天本事的道人,反而因为天热,月儿竟然中了暑,所以与沈无言不能回到船上,便滞留在山脚下的一处小村庄内。

    本就是一间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村民的印象竟然还是大宋王朝,于是在好奇之下,沈无言也与村子里的一位管事的老先生攀谈了一阵。

    只是还未说上几句话,便来了一位面露凶光的男人,那人一眼便看出沈无言不像是普通人,至少有着不少银子。

    那人大概也是出过村子,所以见识也不少,于是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