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枪炮去大宋 >

第45章

带着枪炮去大宋-第45章

小说: 带着枪炮去大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昊没有去看那些罪证,因为看这些对他没有丝毫的异议,至于高衙内是什么样的人,他在来京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让张毅他们收集证据原本就不是给自己看的。

第一百四十章 姓郭的道士() 
一秒记住笔趣阁中文网,为您提供精彩阅读。

    秦昊不但知道李师师,更知道那个能令童贯作陪的中年公子,因为他现在等的正是这个人,但说要通过李师师的关系才能认识他,这不是秦昊想要的。

    因为秦昊从来都不是那种要借女人才能上位的人,而且特么的讨厌这种人,更何况削尖脑袋去见别人,跟别人主动要求见自己,虽然都是见,但地位相差却何止十万八千里。

    秦昊见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情绪波动,便让大家在那儿担心不己,心中也颇为感动。

    当然,这份感动他是放在心里的,并没有说出来,因为有的东西说出来会变味,而放在心里则更醇。

    清风居的客人仍然很少,掌柜的天天在那儿烧香拜佛,希望秦昊他们早点离开,自打秦昊他们在这儿跟高衙内打过一架后,汴京城凡是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不敢来此吃饭。

    而那些没身份没地位的人就算来到清风居也最多感受一下环境,真要让他们消费,还不如拿把指甲刀去割他们的肉。

    张毅他们出去后,清风居显得犹为冷清。

    杨再兴的话向来不多,虎子愣头愣脑的,跟自己同样没多少话说,至于田小倩,自从来到东京后,便不再跟自己斗嘴,温顺得像只小绵羊。

    三个女人一台戏,陆小青、叶灵山柳湘儿她们三个女的虽然在那儿叽叽喳喳地说过不停,但秦昊却没有八卦到要去听她们的戏。

    没有网络的日子的确很无聊,秦昊在清风居实在坐不住,刚好柳湘儿过来说她们准备去相国寺烧香,问他们要不要一同去。

    相国寺在皇城的南面,从清风居过去要经过御街,刚到洲桥,便看见几位乡下人赶着一辆毫不起眼的牛车拖着一口崭新棺材匆匆忙朝朱雀门而去。

    他们的神色很凝重,但却看不到悲伤,杨再兴看着他们的背影,喃喃地道:“奇怪,这些人脚步轻盈,落地无声,不像是村民,反倒像练过武功的江湖人。”

    此时的秦昊虽然闲得无聊,却也不是那种多管闲事的人,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何况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村民们练武防身也是常有的事。

    远的不说,就说登州府的田横山,那可是人人都练武的,就连田小倩这样的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也要刻苦练功,才有今日的一身武功,更何况其他的村民。

    再者,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等着赵良嗣的回音,按照他的估算,皇帝老儿在拿到国书后,再跟大臣们商讨一番,再到最后做决定,估摸着也就两三天的事。

    等他们商量完后,如果不出意外,那皇帝老儿定会召见自己,如果因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耽误正事,还真是得不偿失。

    事情的轻重缓急,秦昊还是分得清的,更何况咱总不能因为人家会武功,而平白无故就对人家心生怀疑吧?

    大家说说笑笑来到相国寺,这里不愧是五六百年的古寺,香火是相当的旺盛,寺前的那个大香炉,里面插满香烛,燃起的烟雾弥漫着天空,熏得人眼睛都没法睁开。

    香炉的后面就是天王殿,大殿里密密麻麻地跪着数排善男信女,在那儿不停地瞌着头,作着揖。

    两个老和尚分坐两旁,不停地敲着木鱼,发出咚咚的声音,嘴里还念着听不懂的经文,只看到他们的嘴皮在那儿不停地颤动。

    柳湘儿陆小青以及叶灵山她们原本就是来求神拜佛的,一见有人起来,便赶紧挤身过去,跪倒在莆团上,双手合在一起,在那儿默念默念的。

    田小倩见此,看看秦昊,心念忽动,也跟着上前,非常虔诚地跪倒在地,跟柳湘儿她们一样,在那儿默念默念的。

    秦昊虽然不是无神论者,但要让他求神拜佛还是有难度的,更何况这佛教原本就是泊来品,纵算要拜,他也要拜自己的神。

    转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让秦昊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就在大雄宝殿的前面,有一块很大的空地,一个瘦不拉叽的小道士正在那儿开坛作法。

    在他的四周盘膝而坐的还有一些面黄肌肉的病人,男女老幼都有,听他们的言语貌似这些人都是被怨鬼缠身,来请这位小道士驱鬼逐邪的。

    那小道士身着道袍,手执拂尘,嘴里念念产词,尽是什么“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之类的诅语,说是要请来什么六甲神兵来为这些人驱鬼捉邪。

    就在这小道士念念有词时,身旁还不时有和尚经过,对此也是淡淡的看一眼,谁也没有干扰谁,就径直离开。

    佛本是道,佛道一家亲,在佛的地盘上布道,这个结果还真让秦昊有点醉,秦昊虽然不信鬼神,但并不代表别人不信,看着眼前的这些信徒,秦昊并没有去打扰他们。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执念,秦昊不忍心去打扰他们心中的执念。

    不管是人的思想上,还是经济上,以及治病救人的方法上,自己都无能为力,与其这样,何必去揭穿这个残酷到无法令人相信的现实?

    存在就是合理,不管是佛还是道,能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存活数千年,自然有他的道理,道修今生,佛修来世,都在劝导为人向善的理念。

    就在秦昊准备离去时,忽见一位身形肥胖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跑过来,对着那小道士急切地招招手,急切地道:“郭道长,耿某有急事求你相帮!”

    那姓郭的小道士正在布道,闻言也只翻翻二白眼,并没有理会那姓耿的,直到一个道场做完,让大家散去后,这才将拂尘一甩,搭在手臂上,“不知耿大人找本道长有何要事?”

    那姓耿的官员看看四周人多嘴杂,话到嘴边又急急咽回去了,只是说道:“事情紧急,还请郭道长随本官而去。”

    那姓郭的小道士见他神色颇为紧张,也不再过问,简单地收拾好法器,便随那姓耿的官员匆匆而去。

    秦昊见那肥胖的身影在视影中消失,想起刚才那小道士装神弄鬼的样子,心里就不禁暗暗地叹息,“看他的样子,也不知他家是谁得了重病,这个时候,不去请大夫,反而请道士,不是自找苦吃吗?”

    就在秦昊摇头叹息的时候,田小倩、柳湘儿、陆小青以及叶灵山她们四人已结伴而出,看到出她们的表情都很满足,似乎刚才求的签都还不错。

    田小倩还特意为秦昊求一个平安符,秦昊虽然不相信这些,但这既然是她的心意,也不好意拒绝,只好收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赵良嗣的担心() 
回到清风居,刚刚泡上半壶茶,赵良嗣的书僮便匆匆而来,说是赵良嗣要见他。

    赵良嗣没有在客厅,而是在书房。

    秦昊进来的时候,他正埋着头整理着一些杂乱的书稿。

    赵良嗣跟秦昊似乎都有同一个习惯,那就是在自己心不好的时候,喜欢整理一些东西,当将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整理干净后,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些。

    所以,当书僮将秦昊引到书房,正要给赵良嗣禀报的时候,却被秦昊做出的禁声动作阻止了,那书僮没有在里面久留,蹑手蹑脚地退出书房,轻轻地把房门带上。

    待书僮走后,赵良嗣这才缓缓地抬起头来,不经意地看一眼秦昊,只是简单地跟他打声招呼,仍旧埋头整理着他的书稿。

    秦昊也只是轻轻地点点头,算是回应,并没有说话,而是自顾来到书桌的右侧,这儿有个茶几,两边摆着靠椅。

    茶几上的茶都是冷的,赵良嗣在里面收拾东西,并没有让下人换茶,直到赵良嗣将书桌收拾干净,这才让书僮从新进来,将茶水都换成新的。

    秦昊坐在右边,赵良嗣坐在左边,看得出他的心情是沉重的,面色非常凝重,在默默地喝完一杯茶后,这才轻轻地叹口气道:“咱们好不容易签定国书,却没想到”

    “唉”说到这儿,赵良嗣又沉沉地叹口气,“却没想到宋江贼寇刚刚平息,方腊贼寇又在青溪暴乱,击杀兵马都监蔡遵,颜坦,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杭州。”

    赵良嗣的心思一直在收复幽州,以成全他的伟大构想,眼看宋金出兵在即,却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方腊,完全打破朝廷的布署。

    对赵良嗣的感叹,秦昊没有立即接话,因为他知道,赵良嗣的话并没有说完,中途打断别人说话,很明显是不礼貌的行为,更何况是打断像赵良嗣这样的朝廷大员的说话。

    前面的话只是赵良嗣的开场白,接下来才是他的重点,“如今官家正被方腊搅得寝室难安,对收复幽州一事,已显得意兴索然,不知秦小哥对此事有何看法?”

    作为后世之人,秦昊当然知道方腊起义,虽说对宋室的冲击不是致命的,但却严重地影响到后面的北伐,不管是南镇方腊,还是北伐幽州,用的都是当时宋朝最能打的西军。

    从西北到江南,再从江南到幽州,正是这种朝廷高层的胡乱用兵,将这只曾经出过杨家将、折家军、种家军的野战部队生生跑成残废,最后折翼开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昊在沉思半晌后,缓缓地抬起头来,目光显得特别的清澈,也特别的坚毅,深深地吸口气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咱们既然跟金国缔成联合出兵的盟约,就容不得咱们退缩。”

    “可不是!”赵良嗣接过秦昊的话,“咱们在跟金国谈判的时候,就已经中断辽国的岁币,相当于断掉自己的退路,如果再失信于金国,难免受夹击之气。”

    听完赵良嗣的话,秦昊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现在的辽国已是大厦将倾,而金国的铁蹄正势如破竹,如果让金国抢先一步夺得幽州,必将对我大宋的安危造成极大的威胁。”

    赵良嗣沉沉一叹,“你说的问题是朝廷争论的问题,官家正是因为担心金国抢先一步夺得幽州,这才急要跟金国缔约,可如今的情况是,咱们大宋朝廷无兵可用。”

    这话从赵良嗣的嘴里说出来,秦昊还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知当初在蓬莱阁论政时,赵良嗣可是信心的满满的,还信誓旦旦地说大宋拥兵百万,人口亿万,单是一个开封城便足以碾压整个大金国。

    如今这才过多长时间,竟然变得如此胆小慎微?

    其实这也难怪赵良嗣,自他从燕地归来,早就被大宋表面的繁华所震惊,他看到的大宋,是物宝天华,是火树银花,是人们的安居乐业,是官场的歌舞升平。

    表面的繁华早已遮住他的望眼,让他只看到大宋的枝叶茂盛,却从来没有看到大宋的根早已腐烂,这棵参天大树早已经不起风雨。

    直到青溪的方腊揭竿而起,大喊着诛朱缅的口号,带着一帮手拿锄头扁担的农民,竟打得大宋的王师节节败退,在短短数月时间,便云集百万,连下五十八州。

    这个结果完全是他始料未及的,他是在燕地长大,对辽国的战力是心知肚明的,大宋兵马连这些未经训练的农民都没法对付,拿什么来对抗以骑兵为主的辽国?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连一向支持收复幽州的官家都开始动摇,要知道他的构想虽然很伟大,但官家的意志却直接决定着他的成败。

    平燕策是他首倡的,在朝廷中原本就有一帮大臣极力反对,官大的如郑居中,官微者如洪思诚,如果在收复幽州的过程中出现差池,后果如何,他是没法想象的。

    自己一向将平燕策跟三国时的隆中对相比,而秦昊在跟他初见时曾说过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的话,当时自己还不以为然,如今看官家的态度,赵良嗣的背后不禁冒起冷汗。

    秦昊看着脸色苍白,冷汗淋淋的赵良嗣,对他的智慧不得不叹服,这人最大的特点便是能以小见大,能从微小的事件中推断出大的走向。

    在完颜阿骨打还没有心思造反前,便从辽国的银牌天使对女真族人的伤害中看到前事大有可为,提出大宋应该帮助女真对抗辽国。

    如今又从方腊的暴乱中看到大宋的虚弱,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危机,这时候,他终于明白秦昊当初为何在蓬莱阁说大宋朝就是一个虚肿的胖子。

    这时他终于理解秦昊为何要在蓬莱阁说三国,为何要唆使赖八来劫杀自己,结交自己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还是在提醒自己,同时也是在提醒王师中。

    远交近攻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外交策略,但远交近攻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