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方介绍完落座,施保罗道:“冯大人,我们可是为了帮助你们打败明军残余势力,保皇党才行动的,你们能给我们什么回报?”
冯铨一愣,这应该是双方互惠互利的事情,让施保罗这么一说,倒好像是大清求他们一样,不过为了洪大人的交代,他也忍了,笑道:“我方答应同施保罗总督签订更长的租借合约,壕门境,加上香山两个外海岛屿加上陆地上的县境都是葡萄牙人的,如何?”
“冯大人,这可不行,现在壕门境就是我们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人的国土,哪能把别人的国土当买卖卖给他自己?”
“那你要如何?难不成把广东一州卖给你?虽然现在广东一州不再我大清的统治下,但那也毕竟是我大清的国土,我大清还是有能力自己取回来的,你们不过是想要一些商业利益,我们答应你们在广东一地,再给你们开一个商埠,让你们经商如何?”冯铨也是了解过这些泰西人的,要不然不会抛出这个条件。
“不不,不行,我们花费如此之多,聚集如此多的兵力,你以为区区一个商埠就能打发我们吗?”西班牙总督弗朗西斯·科·哈维尔道。
冯铨转头问道:“那哈维尔总督认为,我国应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让你们继续把战斗打下去,须知,你们在这里的打斗是小打小闹,我大清聚集了五十多万军队,同华夏军对峙,哪里才是主战场,只有哪里取得了胜利才是最终的胜利,要不然以你们的能力,你们以为你们能打的过华夏军吗?如果你们能打的过华夏军,何必和我们大清合作?”
荷兰总督楑一道:“冯大人,你找我们谈判还不是因为你们没有把握打的过华夏军,让我们再这里牵制住华夏军西南的军队,我们做到了,没有我们你们也打不过华夏军,华夏军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军队,即便在我们西方也没有看到过如此强大的军队。”
“不行,……说一说你们的要求吧。”冯铨突然觉得自己的底气并不是那么充足,但他知道,一切以大局为重,到时候,清军几百万军队南下,只要不和华夏军死磕,扫荡这些只有几百,几千人的泰西人军队,还是很容易的,死的多一点不怕,现在训练的出来的新军,只要再多一些,这些泰西人到时候也得认输,乖乖的把吃进去的吐出来。
也许大清在海上永远不如这些泰西人,但在陆地上,这些泰西人,还真是不够看的。
现在答应他们又如何,到时候铲除了明军,铲除了抗清的明军余孽,泰西人终究将会妥协下来,到时候分他们一些商业利益,大清的根本还在,就不怕这些人不服软。
(本章完)
第393章 好消息啊()
“哈哈哈。”几个得逞的泰西人总督一起大笑。
施保罗总督道:“我们要从这里到广州府,广州府也要,以后广州府府城就是我们葡萄牙人的总督府了。小半个广东如何?”
冯铨咬着牙答应了下来,点点头。
西班牙总督哈维尔道:“我们要宝岛,宝岛全是我们的,另外从宝岛到泉州府水域全是我们的,泉州府也是我们的,如何?”
冯铨依然答应他。
西班牙总督很是高兴。
荷兰总督笑道:“我们呢,需要越南国,从越南国到广西边境的金龙湾都是我们的,哪里是我们的殖民地,以后不经我们允许,任何势力不得进入。”
冯铨诧异的看向他,又看看西班牙总督,“我当你是和西班牙一样想要宝岛呢?”
西班牙总督和荷兰总督对视一眼,可以看到两个人眼中还是不善的眼神,但在面对冯铨的时候,荷兰总督道:“这个你别管了,我们已经商量好了,我们就要你们的附属国。”
“我们需要整个东南亚的你们的附属国,另外还有文莱国,这个我们也和荷兰总督商量好了,你们只需要签字就行了。”英国总督麦孔杰道。
冯铨一想,都是一些莽荒之地,野蛮之人,我当他们要求有多高呢,一帮野蛮人,除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这两个是两头野狼以外,其他的都不足为惧。
想了想也答应了下来。
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都有述求了,这是泰西人的主要几个势力,冯铨以为就这样了,没想到,那个日本国的大明德康家一也跳出来,躬身施礼,“冯大人,我们大明想要高丽,以及济州岛,如果可以,我们大明可以联合其他大明为清军前驱,同华夏军打仗。”
“这,”冯铨对于其他的国家的述求不会高兴太多,但其他国家根本动摇不了清朝的根本,但这高丽乃是朝鲜王国以前的一个一个国家,是朝鲜国的根本,如果被日本矮子得去了,他在清朝朝廷上不好交代,朝鲜几乎就是大清的大后方,如果那里出现了日本人,清朝就危险了,有可能被人家抄了后路。
这点他不敢答应。
大清从朝鲜还征召了不少士兵入伍,如今二十八万汉军旗里面有很多都是朝鲜人,这群朝鲜人和印度人一样,都是听话的牲口一般的好用的兵,对大清来说,他们就是奴才,对于敌人来说就是一头恶犬,他们有着比大明和大清人更加厉害的火器使用的天赋,列队,排枪射击,乃是比组建起来的第一军的士兵还要素质高超的火枪手,不畏死,那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把自己当人看。
洪承畴多次上书表演他们这种任劳任怨的不畏死,誓把奴才当到底的个性,很是让多尔衮喜欢。
德康家一看得冯铨犹豫,抬头看看几个总督,看到他们点头,德康家一身体一挺,趾高气昂的说道:“这是几位泰西人总督答应的,你们清朝难道不答应吗?
何况我们可以提供五千一流的日本武士,四千会使用火枪,火炮的日本士兵,这些士兵已经穿过了郑成功宝岛海峡的封锁线,从日本来到了壕门境。
如果大人答应我们,那么,我们加上各位泰西人总督的军队,将会把广东给清朝拿下,甚至拿下广州府,想想吧,你们清军能有如此能力吗?”
冯铨向来看不起这些人,就像那些泰西人看不起那些人一样,他天国上朝的优越感也是爆棚,可他是一个谋士类型的官员,冷酷的心性是他的本性。
他心想:“既然你们想要找死,那就怪不得我了,让你们和华夏军打个生死,找找被打的哭爹喊娘的感觉吧,我大清几十万大军都败在人家手里,你们区区几千人,就敢找华夏军的麻烦。
即便有我们几十万新军在北边拖着华夏军主力部队,但你们这些人的军队加起来不过几万人,华夏军在南边的军队起码也有几万人。
你们两家对拼,全死了才好呢,到时候别哭鼻子,别来找我,哼哼,到时候什么条约,我才不会承认,大清也不会承认我这个汉臣签订的条约,你们顶多发一顿怨气而已。”
“等蒙古大军南下,你们就哭吧。”想到这里,冯铨冷笑道:“既然如此,本官不答应也不行了,那也好,但是条约上要写明,什么时候华夏军全灭了,你们才能获得此种好处,要不然,你们半路跑了,或者等我们打胜了,你们再来讨要,我们可不会承认。”
德康家一一躬身,“那是当然,我们日本人说话一向重视承诺,一定不会据此为难清朝。”
冯铨一甩衣袖,“量你们不敢,否则天朝大军兵发日本的时候就是你等日本灭亡的时候。”
德康家一只是恭敬的鞠躬,内心里面却是想着,有前面几家泰西人,你们清朝能把他们拿下再说,看看他们的火器,看看你们的冷兵器部队,人再多也不是对手。
德康家一可是来了一个多月了,隆武南明的南明国军队同葡萄牙人的战争,他算是看清楚了,根本无法抵抗,那如墙一般行进的火枪队,简直就是杀神,很难有人能靠近。
这也是他支持这次行动的原因,按他想,华夏军也不可能战胜这样的军队,他没有看到过华夏军真正的火枪兵部队,还当是华夏军的军队和南明国的军队一样呢。
密谋进行的很快,不过时间也慢慢的流逝着,眼看天色微明,施保罗总督催促着冯铨当下签订条约,冯铨也没有心结,也不管这些条约是不是卖国,再卖国也是卖南明的国,而不是大清国,反正那些地盘都在南明国手里,他把敌人的领地当交易的物品卖出去,他觉得很高兴。
能不费一枪一弹就增强清军和华夏军的实力对比,扭转清军不利的局势,增强清军的实力,何乐而不为呢,这正是他这种读书人梦想的局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出了大帐,回到葡萄牙人给安排的帐篷,清军接管了这里的防备,然后冯铨对身边的几个人道:“这次借重泰西人的力量,一个是可以打击南明国,如果泰西人能把南明国灭了,那当然好,如果不能,双方损失惨重,对我大清也好,到时候咱们来收拾残局。”
说完他转身对孔有性道:“定南王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本章完)
第394章 天亮了()
这个孔有德的定南王和李定国的定西王可不是一个朝廷封的,孔有德和耿精忠等人的王都是清朝封的,就是因为他们在清朝入关和入关以后灭亡明朝所做的贡献实在太大,才封的王。
想想吧,清军其实入关的时候的人马才多少,精锐八万人,加上蒙古人不过十几万人,他们的总人口才多少人,不到百万人。
入关前,崇祯年代,满清女真人生活在气候恶劣,寒冷的北方,白山黑水之间,能活下来的都是能打能熬的身强力壮的人,大自然把他们自然淘汰了不少,他们的人口基数也不多,因此能有三十万人不少了。
加上连年征战,同其他女真部落的战斗,同蒙古人的战斗,同明朝守边大军的战斗,虽然明朝守边大军同他们的战斗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每年死个几百人还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是几百万人,那么根本不是事情,但几十万人,死个百人,这就是大事情了,一点一点削减他们的人口基数。
后来女真人从蒙古那边掳掠来人口,兼并了不少人,从更加边远的山里面找生女真人,人口才慢慢增加的,再后来投靠女真人的汉人增多,女真人每次扣边,入关掳掠人口,一次一两万,后来直接一次十几万,到入关后,人口才达到百万人。
这几万精锐要保卫他们的老家,又要保卫燕京朝廷,又要去草原上压制蒙古人,兵力其实不多的。
但他们运气好啊。
东林党人引起了明朝的朝堂党争,不断的出昏招,明朝没有昏君,但有昏臣,不断的给他们送机会,辽东成为了他们从大明身上吸血的血库,辽东大明边军也从大明身上吸血,大明就在这样的痛苦挣扎中被李自成从背后捅刀子了,然后反过来吴三桂识时务,把握形势十分好,弄了个为红颜,一怒迎清军入关。
要是硬打,清军还真的不敢碰明朝,即便明朝已经从上到下腐烂了,可廋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这几万人还真的不敢和明军硬拼,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不是说满清厉害,而是耻笑满清连万人的部队都很难凑起来。
但就是这样的谎言却吓的明军迎风而降,汉人政权在为难的时刻总是有开国明君来力挽狂澜的,但此时没有了,大家都安乐久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被儒生腐朽了思想,只想做个从龙之臣的军将,想要弄个开国功臣的安享富贵的软蛋们。
此时应该比五代十国的时候还乱,没有能举起大旗,奠定中华的英雄,而都是想着争斗的贵族们,那些割据一方的明军将领们,都是一些猪狗之辈,那些王爷们一个个都没有精明的头脑,都是胆小之辈。
想想当初弘光朝廷的时候,已经有了南北割据的局势,清军没有那么多兵力南下,试探的派出了一两万兵马,就把明军的那种虚张声势的局面给打破了。
豫亲王多铎南下的时候,一万清军,东林党正好配合的弄死了投降的大顺军降明将领高杰,他的部将李成栋当即反了,几万李成栋的军队立刻投降了多铎,多铎的兵力一下变成四万人。
先前许定国也反了,于是变成了八万人,清军感觉打大明朝太容易了。
横扫江南,明军望风而降。
就在弘光朝廷还沉静在扬州十日屠的时候,东林党人有策动左良玉反了,左良玉为弘光四镇之一,人马不少,起码可战的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附从军队六十万人,总兵力八十万人。
这样的军队南下居然要打弘光朝廷,换一个听话的皇帝,然后左良玉居然走到了九江死了,左梦庚收拢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