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644-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罚你倒是没必要,只是这次去扬州,你真的都能听我的?要知道这次任务可是十分危险,一个不小心,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你真愿意过去?”李鸿飞反问道。
“只要能与清狗战斗,即便战死又何妨!”郭胜毫不畏惧。
他原本是蓟州人,对满清可是深恶痛绝,多尔衮十年前曾率军入关,在蓟州地区掳走了大量汉人,郭胜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那次事件中,或被杀,或被掳去做了奴隶。
要说与李自成开战,郭胜在战胜的情况下,兴许还会留下俘虏,但对付满清,他恨不得赶尽杀绝。
“既然你有此决心,那就抓紧时间练兵吧!”李鸿飞说道。
“啥?不是应该抓紧时间,兵发扬州吗?”郭胜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们的任务还早,起码要两个月之后了,这两个月时间,你可千万别给我偷懒,新兵训练不能落下,另外你还要在军中,挑选出五十名,格斗、刺杀、枪法皆为一流的好手,抓紧时间训练,他们将会随你,共同执行这次任务,所以你万万不可懈怠!”李鸿飞将后世特种兵的概念提了出来。
“五十人够不够?”郭胜提醒道。
本以为是一场大规模行动,结果搞了半天,只派出五十人,一个师长指挥五十人,连个连长都不如了。
“都说了是送死的任务,你想要多少人去送死?对了,在选人之时,采取自愿原则,切不可强求。”李鸿飞叮嘱道。
“这俺知道,不就是挑选死士嘛!”郭胜表示明白。
“虽然是死士,但也不是硬要让你们送死,这两个月除了基础训练外,在给他们加强逃跑训练,到时候逃跑才是关键!”李鸿飞说道。
“这究竟是什么任务啊!”郭胜心痒难耐。
一会儿说是去送死,一会儿又说逃跑才是关键,郭胜再次被绕晕了。
“你真想知道?”
“既然是让俺去完成任务,当然得告诉俺任务内容啊!”
“再给我一支烟。”
郭胜:“。。。。。。。。。。。”
第五十三章分歧()
李鸿飞一边抽烟,一边思索该如何向郭胜讲述扬州之事,这次任务很棘手,扬州几乎被李鸿飞定为了死地,而明知必死,还派人进入,这些人等于是弃子,任谁听了,都会心寒。
一支烟抽完,李鸿飞将烟头仍在地上,猛地一脚在上面,并来回旋转几次,这才清了清嗓子,对郭胜说道:“实话跟你说,我并不看好此次扬州之战,满清三十万大军南下,也不知道史阁老,究竟能抵挡多久,而我们苏州新军还未形成战斗力,故而不能全军参战。目前我们苏州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扬州提供守城利器,顺便派出一个小分队,在城破之时,将史阁老救出来!”
“怎么可能?如今大明虽然示弱,可各镇兵力相加,也有三十万,哪怕崇明岛守军不能动,其他各省也能调集二十万大军,加上扬州坚固的城墙,不说重创满清鞑子,守住扬州问题应该不大啊!只要时间能拖上半年,届时各地新军将再次成军,而我们苏州新军也将拥有战斗力,满清鞑子虽然势大,可军队越多,粮草定然越难维持,说不定不需要半年时间,就能将其拖死了!”郭胜分析道。
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分析局势还是很细心的,否则李鸿飞也不会放心将第一师交给他。
“你的分析与史阁老如出一辙,但目前扬州城内,包括新军,总兵力不到十二万,而且我估摸着,就算圣上下旨,也很难再有援军过来了。”李鸿飞叹了口气道。
“那崇明岛呢?崇明岛不是还有八万守军吗?”郭胜问道。
“满清既然南下,崇明岛自然也是进攻重点,而且崇明岛没有城墙护卫,郑芝龙的水师,又大多都调往了扬州,崇明岛仅有郑森的两百多艘战船守卫,水路优势荡然无存,一旦打起来,战斗兴许比扬州还惨烈,不往崇明岛增兵就不错了,哪能调走军队?”李鸿飞解释道。
李鸿飞当初将军营设置在宝山镇,就是为了随时能增援崇明岛,他又怎么可能本末倒置。
“哈哈!可笑我大明近三百年的辉煌,如今被蛮夷逼迫至斯,各地将领却还想着偏安一隅,简直可耻之极!”郭胜怒吼道。
“若是大明所有将领,都如你这般,又何惧满清八旗啊!”李鸿飞也感叹道。
“大人!请允许卑职调一万新军支援扬州,卑职不要那七千老兵,只要这入营半个月之久的新兵,届时以打代练,相信与满清鞑子决战之时,这批新兵定能成为一支虎贲之师,给予鞑子一个沉痛的教训!”郭胜忽然请命道。
十几万人的守城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分出胜负的,只是后期决战之时,清军定然以将扬州城四面围住,一支万人队想入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郭胜想要提前带兵进驻扬州,在扬州城内练兵,为之后的决战做准备。
“不行!整个苏州就这么点家当,若是都拼光了,到时候拿什么御敌?”李鸿飞坚决不同意。
开什么玩笑,他花了大价钱培养的军队,送到必死之地当炮灰,他才没有那么傻!
能派出五十名精锐入城,算是他最大的诚意了。
“哼!看来你与那些总兵大人也差不多,都是心疼自己的家当!口口声声练兵御敌,可满清鞑子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你还畏首畏尾,不敢与鞑子硬拼,军人连战斗的勇气都没有,谈何强军?就这群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练得再强又有何用?”郭胜此时已经炸了毛,根本不管眼前之人是谁,有什么职位,直接就怼了过去。
“本官如何安排自有本官的道理,何须你来教训!明知扬州不可守,还过去送死!你觉得打造一支上万人的军队很容易吗?本官告诉你,光是给这些士兵准备的武器装备,就得十万两白银!若全部战死,抚恤金,加上战斗津贴,一百万两白银少不了!若是打这场仗,仅仅一百万两白银就能解决,我二话不说,立刻让府库批给你!可那是一万条活生生的生命啊!明知必死的情况下,还让他们往火坑里跳,你让我有何颜面,面对苏州父老?”李鸿飞先是大声呵斥,之后更是苦口婆心地劝解。
“说得好!明知必死,却往火坑里跳,如今扬州城内的十几万军队,都是傻子吗?”
“史阁老也是傻子吗。。。。。。。。”
“那些军人都是傻子吗。。。。。。。。。。”
“就你聪明,就你会算计,哦,不对,应该是你们各地的总兵,都会算计!”郭胜嘲讽道。
“就算给你一万军队又能如何?能改变扬州的结局嘛?哪怕要是有两成胜算,我也会将全军压上去!可惜仅凭我们现在的兵力,连半成胜算都没有。届时江南防务空虚,我们又拿什么来抵挡满清鞑子?”李鸿飞反问道。
李鸿飞不是不想打,而是兵力有限,去了也是白搭,若各省能齐心协力,倒是有一拼之力,然而就连郭胜自己心里也清楚,这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李鸿飞一连串的反问,犹如一瓢凉水当头浇下,郭胜那暴起的脾气,当即被浇灭了,只见他耸拉着脸,小声询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他之前爆发,一大半原因不在于李鸿飞,他也知道,李鸿飞这段时间,一直在想尽办法扩充军队,奈何时间太短,新军才刚刚成型,强敌便已来犯,如今贸然上前线,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一个搞不好,甚至连新军的根基都毁于一旦了。
“兵源没有,但我们能支援武器,我已决定,向扬州支援五万枚手榴弹,相信够满清鞑子喝一壶了。”李鸿飞说道。
手榴弹如今日产量也就八百枚左右,之前戚红英那里弄走了十万枚,差不多掏空了库存,如今要想凑齐五万枚,还得等两个月,到时候郭胜的五十人小队,也应该训练完毕,刚好运送这批手榴弹进入扬州。
“这手榴弹可是守城利器,有了这东西,说不定扬州能守住!”郭胜兴奋地说道。
“但愿吧!只可惜数量有点少。不过扬州若真能坚持半年,那将会是我们反攻的契机!”李鸿飞说道。
倘若扬州能坚持半年之久,那时候各地总兵估计都会坐不住了,因为清军如果不能在半年内拿下扬州,他们的后勤补给将会出大问题,养精蓄锐的军队,对付一群疲惫之师,这样一个巨大的战功摆在众人面前,无论是谁都会动心的。
第五十四章转轮手枪()
原本先前李鸿飞对扬州战事,已经不抱有多少希望了,但经过郭胜的提醒,似乎这件事还有转机。
毕竟另一个时空的南明,因为崇祯的自杀,情况更为糟糕,大家都忙着争权夺利,自然很难齐心协力抗清。
如今的南明却不同,皇帝依然是朱由检,至少在朱由检翘辫子之前,是没人敢动歪心思的。
其二便是朱由检在这半年时间,实施了商税改革,朝廷有了钱财,扩军速度自然加快了不少,如今其他省份没有出兵的情况下,还能在扬州驻兵十多万,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这比另一个时空的南明,军事力量方面,已经强出了太多。
若在加上李鸿飞提供的守城利器,扬州城不见得没有一战之力。
只是这些事情,目前跟李鸿飞都没有太多关系,就算扬州城真能守住,李鸿飞现阶段也没有多少兵力可派过去。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留守苏州,抓紧时间练兵来得实在。
一来若是史可法真能守住扬州半年,那么反攻的时机便已成熟,到时候苏州新军也有了一战之力,届时可以走崇明岛出兵,直逼扬州,里应外合,全歼来犯之敌。
二来若是扬州城破,苏州新军也不会有多少损失,同时也可借着史可法争取来的时间,发展壮大实力,接替史可法的位置,担任守护长江沿岸的主力军。
经过如此一番解释,即便郭胜如何战意盎然,也只能窝在小小的宝山镇,练兵、练兵、再练兵了。。。。。。。。。。
交代完郭胜任务,李鸿飞马不停蹄地,赶往苏州重工火器研究所。
火器研究所,无论设备还是人才储备方面,都是苏州第一流的部门,即便如此,李鸿飞还觉得不够,还在让周福仁加大投资力度,争取将其发展为全国第一,甚至是世界第一的科研部门。
若说宋应星是农业,化工业全能型人才,那么毕懋康就是机械专精人才,目前军器局出品的各式火器,基本都是由毕懋康主持设计或改良的。
而这次李鸿飞过来,就是专程找毕懋康的。
“毕老,您上次捎信告诉小子,说转轮手枪有眉目了,如今怎么样,可是造出了样品?”李鸿飞对毕懋康这样的科研人员很是恭敬。
没错,李鸿飞火急火燎地来到火器研究所,就是为了这转轮手枪,也是因为转轮手枪的出现,才让李鸿飞萌生了组建特种部队的想法。
“这转轮手枪确实造出来了,不过制作难度比较大,而且有效射程甚至比不过三眼铳,无法批量制造啊!”毕懋康对转轮手枪兴趣并不大。
最早的单发手枪,出自于十五世纪的欧洲,不过当时当时流行的,是火绳枪手枪。
之后的一百年,火绳手枪经过几次演变,还出现了转轮发火枪和打火枪,这些枪都是通过利用机械结构带动铁片,击打燧石发出火花点燃火药。这些枪械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价格比火绳枪要高的多,而且使用起来可靠性不高,相比火绳手枪没有绝对的优势,所以没有能够全面取代火绳手枪。
世界公认真正比较实用,并且大量装备部队的手枪,是在1605年面世的,这种手枪就是法国人马汉发明的燧发手枪。
明朝末年也曾从海外商人手上,弄到过这种燧发手枪样品,不过这种只能单发无法连击的手枪,明朝军队并未过多注意,相比之下,三眼铳的效果,比那些单发手枪,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上,都好了太多。
倒是毕懋康早年,从这种手枪的燧石点火上获取了灵感,造出了华夏第一支自生火铳(燧发枪)。
因此毕懋康对西洋手枪方面,也算是颇有研究,如今之所以捣鼓转轮手枪,那是因为李鸿飞提出的,可连续击发六次的小型单兵火器,让他颇为感兴趣。
如今研制出来的转轮手枪,正是以现有的燧发手枪为基础,把弹药的装填位置,从枪口改为转轮形的弹仓。
弹仓为蜂巢型,可以一次装填六个弹药纸包,每击发一次,需要用手转动弹仓,使下一个弹巢对准枪管,全部击发完毕后,可向左转出弹仓再次装填。
只可惜当样枪真正造出来的时候,毕懋康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