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644-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众人便不管放空的马车,调转马头,往来时的路走去。
李鸿飞真心不想在与人同乘一骑了,要不是这条路无法南下,他宁愿守在这里,等候车队的到来。
第二十九章北京陷落()
之前马车失控,加上李鸿飞没将心思放在时间上面,所以直到战斗结束,他也没感觉跑了多远,结果没想到回去的路上,却足足走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郭胜这边的战场早已打扫完毕,收获了八张完好无损的角弓,以及十匹战马,算上王国兴带回来的八匹,对方除了受伤被抛弃的那匹战马外,只有一名黑衣人骑马逃脱了。
之前为了出城,不得不变卖战马,扔掉冷兵器,没想到这刚出城不久,对方就送战马跟冷兵器过来了,顺带还附送了一批角弓。
而更搞笑的是,其中有几匹战马,还是之前李鸿飞一行卖掉的,由此可见,对方确实是三河县的守军。
“可有抓到活口?”李鸿飞询问道。
被人撵了一路,若是有活口,李鸿飞定然要好好折磨一番,以消心头之气。
“这批人很顽强,弟兄们为了抓活口伤了好几个,结果还是让对方咬舌自尽了。”郭胜解释道。
“这些人是死士,不是那么好抓的。”王国兴说道。
这样的死士,锦衣卫中有大把的存在,不过锦衣卫的待遇稍微好一点,一般都是在嘴里含一枚毒馕,一旦咬破,便可瞬间毙命。
“不用想了,这些人骑射功夫了得,应该是满清鞑子,看来多尔衮已经将细作,渗入大明军队中了。”戚红英肯定道。
“没错,他们明知刺杀失败,却还故意说出是成国公的手下,肯定是想让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成国公头上。”郭胜点头附和道。
古代人又不傻,这么明显的破绽,他们不是看不出来。
至于对方是否故布疑阵,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朱由检的行踪,那是临时决定的,没有人能提前想到,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对方若是准备充分,也不会只派这么点人来送死了。
“当务之急,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这里距离三河县并不远,不管对方是多尔衮,还是朱纯臣的手下,既然逃走了一个,那定然会想办法报复,这里已经不安全了。”李鸿飞催促众人赶紧离开。
在他看来,三河县既然有满清的探子,那蓟州就不见得没有,如果这次全歼了这群黑衣人还好说,最操蛋的还是逃走了一个,对方这次准备匆忙,下次出现,那定然是有备而来。
极度珍惜自己小命的李鸿飞,自然不愿意在这个地界多待了。
经过李鸿飞这番分析,众人也感觉很有道理,当即决定连夜赶路,南下去往天津。
王承恩之前通过飞鸽传书,告知了天津卫的东厂档口,只要朱由检一行,能顺利抵达天津,那么就能在当地东厂番子的安排下,乘坐船只,沿大运河而下,直接进入苏杭境内。
走京杭大运河,是目前唯一快速,安全的道路。
之前京师、通州附近的漕运,都在朱纯臣管辖范围内,对方有水师坐镇,众人可不敢在对方地盘上乘船南下,万一被堵住,在河里可不容易逃跑。
至于廊坊,那是李自成的地盘,更加不能去。
倒是天津,虽然远了点,但至少那边目前还在明朝官府手中,如今这世道,连政府官员都忙着南逃,谁还有心思管理运河,到时候东厂番子,再适当地给当地官员稍微打理一番,顺利南下还是没问题的。
众人还没深入蓟州境内,所以距离天津也不算太远,加上这次收获了不少战马,赶路速度也大大加快,若中途没什么意外,只需两日,便能顺利抵达天津。
只是这两日,李鸿飞又得过风餐露宿的日子了,幸亏之前戚红英购买了不少馒头当做干粮,否则以大伙儿手上那点碎银子,怕是连饭都吃不饱了。
李鸿飞这边连夜赶路,而在北京城的李自成大军,则刚刚与朱纯臣的两万兵马结束交战。
李自成的一个万人队,出安定门,径直朝着东直门发起进攻。
由于李自成的军队,已经从城内绕到了城外,朱纯臣想要依靠城墙死守,是不可能的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城外,与闯军展开野战。
初时,明军以红夷大炮助阵,配合神火飞鸦,集束火箭,以及火枪阵,倒是与轻装突袭的李自成大军,斗得不相上下。
直到下午时分,李自成调来了一批,从城中缴获的大炮,几十门红夷大炮,以及上百门虎蹲炮、无敌大将军炮,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炮阵。
巨炮朝着朱纯臣大军,连续轰击了将近一个时辰,并趁着黄昏,出动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向明军发起了总攻。
之前的炮战,已经让明军士兵人心惶惶,再加上天色变暗,火器的命中率大打折扣,闯军仅仅一个冲锋,就令朱纯臣的两万大军作鸟兽散。
毕竟这些明军,大多都是被朱纯臣强行吞并过来的,对朱纯臣没什么归属心,而且很多士兵之间,相互认识仅仅四五天时间,没有彻底磨合的军队,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军阵配合。
再加上皇宫被李自成占领,皇上下落不明,这些明军士兵一个个毫无斗志,对阵士气正旺的闯军,不败才怪。
一日之间,闯军击溃两万明军,朱纯臣手下仅剩一万老弱残兵,自知无力回天的朱纯臣,只得下令开齐化门,携手下一应将领,降了李自成。
投降的朱纯臣为了自保,更是献出了太子朱慈烺,李自成则为了拉拢明朝旧臣,封朱慈烺为宋王。
可怜的朱由检,在李自成破城之前,诛杀了自己老婆跟女儿,唯一器重的儿子,如今也被李自成抓住,他现在可真是孤家寡人一个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晚,历时五天的北京保卫战,以朱纯臣的投降而落下帷幕,整个北京城除了零星的抵抗之外,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明军,北京已彻底被李自成占领了。
与此同时,在京城几处不起眼的地方,同时飞出了好几只信鸽,这些信鸽去往的方向也不一样,有的往南,有的往东。。。。。。。。
第一卷《龙回大海》完。
PS:新书到现在已经6。5万字了,人物背景也都交代清楚了,各位大大如果对本书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书评区留言,谢谢大家了。
另外,这周是新书试水推,还请各位大大多多投推荐票,希望能有个好成绩。
第一章各方反应(上)()
辽东镇乃大明九边重镇之一,也是平西伯吴三桂之前所镇守的区域。
而距离辽东镇正北方五十公里远的翁后郡(今辽宁阜新),则是大清国的地盘。
自从李自成进攻京师以来,小小的翁后郡就变得热闹非凡,仅仅十来天时间,这里就汇聚了十万八旗精锐,领军之人,便是大清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二十一日凌晨,彻夜分析战局的多尔衮刚刚睡下,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鳌都统,王爷刚刚睡下,有什么事,等王爷睡醒再说。”营帐外的侍卫阻拦道。
“是鳌拜吗?这么晚来找本王,定是有什么急事,还请进帐内细说。”多尔衮的声音从大帐中传出。
有了摄政王的命令,守卫自然不在阻拦。
入帐后鳌拜单膝跪地,朝前方身着龙袍之人行礼道:“臣镶黄旗护军统领鳌拜,拜见摄政王。”
“起来吧,正事要紧。”多尔衮单刀直入。
“据探子来报,李自成已于昨日晚间,彻底占领了南朝京师,明驸马朱纯臣投降,明太子朱慈烺被俘,明皇朱由检下落不明。”鳌拜回答道。
翁后郡距离京师将近一千里,李自成那边战斗结束,还不到四个时辰,千里之外的满清,便已经得知此事了,显然这是信鸽的功劳。
“朱由检应该是南逃了,潜伏在朱纯臣身边的金砺,早前已飞鸽传信,在三河县隘口,发现了朱由检的踪迹,只是袭杀没成功,而我等又鞭长莫及,所以这则消息,我并未透露。”多尔衮解释道。
“真可惜!如果南朝皇帝死了,整个南朝定然大乱,我们正好借此挥军南下,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岂不美哉!”鳌拜连叹可惜。
在鳌拜看来,这正是大举进军中原的机会,可如今朱由检逃了,以朱由检的影响力,定然能在南方站住脚,而北方却是李自成的地盘,清军此次入关,若是跟李自成斗个两败俱伤,岂不是便宜了崇祯?
“来人!请宪斗先生过来。”多尔衮也感觉事情有些棘手,需要找人好好谋划一番。
原本多尔衮这次出征,只是想趁着李自成与朱由检开战,无暇他顾之际,趁势劫掠一番,可如今一个入主中原的机会摆在眼前,叫多尔衮怎么能不心动?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就连多尔衮,也得恭恭敬敬称对方一句先生。
不多时,一位年约五十左右,身材瘦弱的男子,在两名侍卫的搀扶下,来到多尔衮帐内。
“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本王明知先生抱恙在身,却还是派人深夜叨扰,只因事情紧急,还请先生见谅。”多尔衮一脸歉意地说道。
多尔衮这话说得确实客气,实际上却没有丝毫诚意,若他真是愧疚,何必将生病之人请来,自己亲自去请教对方不行吗?
究其原因,还是当初皇太极死时,几大皇子争夺皇位,范文程站错了队伍,遭多尔衮记恨罢了。
不过记恨归记恨,多尔衮对范文程的政治眼光还是很欣赏的,如今正是一致对外之际,多尔衮想听听对方高见。
“咳咳。。。。。王爷如此急切,定然是有大事,还请细说。”范文程也不介意,反正这样的事情已不是一两次了。
事关重大多尔衮不敢耽搁,于是将鳌拜收到的情报,与他自己收到的情报,详细汇报给范文程。
“如此说来,这确实是个机会,至于崇祯。。。。。。。他连过三河县都不敢声张,就算南下掌权,那也是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只要运作得当,两个月的时间,我大清足以在北方站稳脚跟。”范文程身上还有病,不能多说话,只是点到即止。
“先生高见!”多尔衮立刻就明白了范文程的意思。
“传令京师中的探子,这几日给我大肆散播消息,就说朱由检被李自成秘密杀害,且弃尸荒野。”多尔衮对鳌拜说道。
“喳!”鳌拜领命离开。
“左右听令!命令大军,天明拔营,前往山海关!”待鳌拜离开,多尔衮再次下了一道命令。
范文程则在起身告辞之际,也补充了一句:“吴三桂可用。”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多尔衮从吴三桂手上找突破口。
就在满清这边,积极谋划入关事宜的第三天,距离京师不远的河北丰润,吴三桂通过从京师过来的细作得知了,京师被李自成攻破,崇祯皇帝更是被李自成“秘密处决”的消息。
随后不久,吴三桂又收到一封吴襄捎人送来的家书:“大顺军陷城,为父与众臣已降,儿可准备投降大顺,但须观大顺如何待明室降将。”
“降李自成?如果李自成真有天子气像,那自然要降,否则我吴三桂还能到关外降清?我或当梁山好汉不成?”吴三桂看完信,自言自语道。
他对投降大顺并无反感,改朝换代的事,谁又扭转得了?
良臣择明主,飞鸟择良木。
吴三桂之前一直拖延行军,正是因为看清了明朝气数已尽,知道即使进京勤王,最终也是落得个兵败投降的下场。
如今停留在丰润,手下还有五六万兵马,正适合观望局势,不怕李自成不重视自己。
“不过这书信似乎。。。。。。。。父亲明知我关心圆圆,却为何只字不提?”吴三桂疑惑道。
古人书信报平安,一般都会提及家人近况,可这信中非但没有提及陈圆圆,而且更是未曾提及家中之事,这让吴三桂有些担心。
“方献延,你即刻派信使入京,与李自成商议归降事宜,另外想办法查明我父亲及家人的现状。”吴三桂朝一旁的副将吩咐道。
对于这封家书的真实性,他并不怎么怀疑,不过家书既然是李自成派人送来的,其中不好的内容,肯定不会写在上面,这些都需要安排信得过的人,前往京师进行查探。
第二章各方反应(下)()
自从崇祯皇帝被李自成“秘密杀害”事件曝光后,留在京师的一干明朝旧臣便开始闹腾起来。
先是户部尚书倪元璐,于二十二日发文痛斥国贼弑君,随后倪元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