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汉孤君之废材汉献帝 >

第17章

帝汉孤君之废材汉献帝-第17章

小说: 帝汉孤君之废材汉献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皇宫占地极广,正门在寒冬来临之后,便开始日间夜间都是大大敞开,但还是设置有重重障碍,皇宫正门宽广无比,足够十六七人并行入内。而在大门两侧站着两队身高九尺左右的勇猛卫士,这两队卫士犹如岩石雕刻一般,冷漠双眼扫视着正面前熙熙攘攘过往人群,那冻着通红的手握着带着冰霜的长枪。那寒冰一般的长枪一眼看去足有一米八长。

    大汉的冬天,雪花满地,温度低得吓人,河中之水早已经结冰了,可这两队卫视却一点都不敢松懈手中武器。然而这并不是最骇人的,更加骇人的是在这两队卫士之后还驻扎了众多了兵将,显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前不久瘟疫惹的祸,虽然现在因为天气寒冷再加上瘟疫在相关部门和个人的努力下得当控制,皇上下命不再封闭皇宫,但为了保卫皇宫的安全,卫士们一点都不敢懈怠。

    东汉洛阳的皇宫分为南、北两宫。两宫之间以有屋顶覆盖的复道连接,南北长七里。所谓复道,是并列的三条路,中间一条,是皇帝专用的御道,两侧是臣僚、侍者走的道。每隔十步还设一卫士,侧立两厢,十分威武。南宫的北门与北宫的南门两阙相对,即《文选·古诗》所说的“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整个宫城平面清楚地显示出一个“吕”字形。

    南宫在东汉以前就存在,初为新成周城,秦始皇灭周统一中国后,将此城封给吕不韦,吕不韦精心经营,使此城规模雄伟,宏丽壮观。西汉刘邦初都洛阳,继续沿用此城,并不断地修葺,使其保持着繁华的景象。到东汉则进行了全面整修,正式作为皇宫。具体位置在今偃师龙虎滩村西北,这里地势隆起,当地群众称为“西岗”。

    南、北宫城均有四座同向同名的阙门,门两侧有望楼为朱雀门,东为苍龙门,北为玄武门,西为白虎门。

    南宫是皇帝及群僚朝贺议政的地方。建筑布局整齐有序,宫殿楼阁鳞次栉比。主体宫殿坐落在南北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依次为:司马门、端门、却非门、却非殿、章华门、崇德殿、中德殿、千秋万岁殿和平朔殿。

    中轴线东西侧各有两排对称的宫殿建筑。西侧两排自南而北依次排列。东排为鸿德门、明光殿、宣室殿、承福殿、嘉德门、嘉德殿、玉堂殿、宣德殿、建德殿;西排为云台殿、显亲殿、含章殿、杨安殿、云台、兰台、阿阁、长秋宫、西宫。

    东侧两排,西排为金马殿、铜马殿、敬法殿、章德殿、乐成门、乐成殿、温德殿和东宫;东排为侍中庐、清凉殿、凤凰殿、黄龙殿、寿安殿、竹殿、承风殿和东观。

    中轴线两侧的四排宫殿与中轴线平行,使中轴线上的建筑更加突出和威严。这南北五排建筑若按与中轴线直交的横向排列,又可分为八排。这样,每座宫殿建筑的前后左右都有直道与其他宫殿相通。因此俯视南宫地面,会看到一个格子形的布局,突出地表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规整、对称的艺术风格。

    南宫的玄武门与北宫的朱雀门经复道相连,南宫朱雀门作为皇宫的南正门与平城门相通而直达城外。由于皇帝出人多经朱雀门,故此门最为尊贵,建筑也格外巍峨壮观,远在四十五里外的偃师遥望朱雀门阙,其上宛然与天相接,堪称东汉洛阳之奇观。

    东汉时的中央政权机构已相当健全,这鳞次栉比的南宫宫殿建筑群即是最直观的说明,它们的建筑除了显示皇家博大高深的气派之外,也是庞大的政府机构各职守司职的需要。

    在小雪纷飞之时,忽然,迎着皇宫大门走来数人,有九人,齐著青衣、绛绿衣,下紫。为腰带,佩金铃。铃下有大符,黑为文书,青上。手并执板,板白色,似玉。见衣缝,缝皆有如织文缀之。没缝际,并有小铃子著之,行辄有声这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大汉中那神秘而且冷血的修真之人。

    宫门之外,洛阳的豪族贵族亦或是平民游民都自觉地绕着这群修真之人走开。

    在洛阳皇宫一幽静的小院中。

    一壮年正坐在榻凳之上,他的身边坐着一个可爱的六岁小男孩。而在壮年身前正是站着九人,这九人或是老者,或是美妇,或是青年……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这九人都是一身青衣。

    “刘辟将军,你让这么多修仙之人都来看着我数个时辰做什么呢?”六岁的刘协对于这种情况,显然有些迷惑,手中乱捏着一雪球,疑惑看着汉龙卫刘辟。

    刘辟关爱地抚了刘协的小手,示意其安心,而后站起身,抬头看向九人,恭敬道:“诸位仙人打量刘协殿下也有数个时辰了,好了,别顾及什么,有什么判断就说出来吧。”

    这九人彼此相视,而后一名白须飘飘的老者上前一步,微微遗憾地道:“刘辟啊,我们从各个方面观察,刘协殿下只是聪慧识强记忆好,然而,对于其身上的灵根和丹田都有严重的缺陷,如果修仙根本没有丝毫优势。根据我们的判断,刘协殿下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修真之人,可以说他的灵根和内丹田方面是极差的。”

    仅仅凭数个时辰和刘协的接触,就下了如此断言,似乎略显武断。然而刘辟深知眼前九人的能力,却是毫不怀疑。

    刘辟长长叹了一口气,看了看懵懂装作不知的刘协,苦笑道:“情况怎么会这样子了,他的双鱼玉佩确实能够开启汉龙卫的圣地,并且获得了张良大人的传承,继承了圣书,修真的灵根极差,情况怎么会这样”

    刘辟说到这嘎然而止,就被这青衣九人打断道:“你确定,他就是张良仙人的秘言传人。”

    “核对绝对无误!”刘辟极其严肃的回复道。

    青衣九人同时向刘协躬身,而后纷纷言对于刘协这么差的灵根和有缺陷的丹田,他们也无法用自己的修仙经验对其指导,依次出了小小幽静小院。

    此刻,小院中只有刘辟和刘协殿下,刘辟沉默不言一语,时而还看在一旁边的刘协,眼中的含义,显然是失望,然对于早熟的刘协他早就明白了这一切,我灵根差和丹田缺陷我早就有所知了,不然自己前世也不会修炼了6年还是先天0级。

    “刘辟将军,他们怎么都摇头走了,怎么不多呆一会?”刘协虽然心中明白了这一切,但是刘协还是故作不懂得很是疑惑地询问了刘辟。

    许久许久,刘辟一直呆呆的站着发呆,刘协就一直静静仰头望着刘辟。

    忽然,一声鹤鸣响起。

    只见空中一白色仙鹤飞来,在仙鹤之上正坐着一仙风道骨的俊雅中年人,片刻仙鹤便落到院落之中。

    “张兄,你做为张良大人的后人,您先祖秘言传人刘辟殿下虽有灵根与丹田的问题,你是否可以想办法……”刘辟一看到这中年人,当即急切地站了起来询问道。

    张道人盯着刘协殿打量了一会,刘协的情况,他自然一眼窥视就知道刘协的身体情况,只能叹了一口气道:“刘辟呀,刘协殿下他在修炼一途中根本没有任何希望,他的丹田十分怪异,无法积蓄内力,自然无法修炼,而他的灵根也是伪灵根。如此丹田和伪灵根根本就是不适合修仙,如果单单他的灵根是伪灵根还还能修炼一丝法力,但是她的丹田缺陷补救之法在古今修仙之人中根本无法找到一例,我张某人也是无丝毫办法。”

    听到这个结果,刘辟徐徐坐下,沉思许久。

    “张良秘言传人刘协,身份核实无误,一点差错都没有,刘协不能修仙,怎么会这样,结果怎么会是这样”

    (本章完)

第35章 晨谈() 
第三十五章废材与暗棋

    我就这么被众人研究了一番,当所有修真之人都摇头晃脑的离开后,整个小院就剩下孤单的我和正在迷惘走神的刘辟。

    一阵无语。。。

    然就在刘协发现到刘辟那充满怜爱的眼神时。

    刘协眼睛猛然一亮,这个怜爱的眼神,真的太熟悉了,刘协当即陷入了种种对前世亲人的回忆,站起了身子,紧紧闭起了眼睛,默然的暗语道:“前世自己是个修真废材,没有一点武力值,难道今生也是一样,48年的魂穿刘协之旅,如果没有一点自保能力可是危险的很,毕竟按任务上推敲我是大汉最后一个皇帝,末代皇帝哪个不悲催可怜的很。

    “不行,我不是废材,就算不能修真练气,我也要有一些自保武力”

    “爷爷当年说过,有志者事竟成,我一定可以的。”看着漫天星辰,刘协稚嫩的脸庞上有的却是坚定。

    忽然,刘协心中一道灵光亮起。

    刘协眼睛陡然亮了起来,猛地一拍脑袋:“啊,我真是太傻了,天下这么多修真功法,说不定就有适合我这种情况的?”

    当然刘协也有自己的最坏打算,就算还是没有适合自己修真练气的特殊功法,自己难道就不能练一些世俗武功吗?

    刘协毕竟还只是六岁孩子,虽然因为经历过无数的痛苦,心智成熟的很,却依旧保持着属于孩子们的那份童真与乐观。

    前世因为赢幽大陆本就是修仙大陆,世人如有身体内的丹田灵根。。。种种有问题,无法修炼,但是因为灵气充裕和一些仙药奇宝的原因,一切的修真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勤奋好,这让刘协形成思维定势了,然刘协不知道的是,在这三国,无论灵气还是灵药至宝都不能和其前世的赢幽大陆所能媲美的。

    “内丹田有缺陷,伪灵根,难道就真的无法修真练气吗?”

    “嘿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锄头混到好,没有墙角挖不倒,只要我努力,一定会成功的。”刘协重重点头自言自语道,眼中有的尽是无比的自信,以及坚定无比的决心。

    “刘辟将军,不用担心我,也许我们能够想到办法的!”刘协说做就做,心中有了目标,一切将变得不同,刘协安慰着眼前正在迷惘的刘辟道。

    刘辟此刻在刘协身边,似乎也显得平静了不少,连连的强迫自己面带微笑,但依旧显得有些迷惘,显然他对于刘协是修真废材的事实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然刘协已经没有再纠结此事,一蹦一跳着朝自己的寝宫跑去,片刻,一道黑色才发现刘协已经走开了,刘辟身影一闪,犹如一股青烟般朝刘协追去。

    回过神来的刘辟边奔跑边呼喊着“刘协殿下注意安全,等等我”

    ……一个时辰之后。。。。

    汉龙卫密室之中,此刻神秘兮兮的集聚着四人,刘辟、张仙人以及一名手握折扇的黑衣老人和一个貌美少妇。

    “刘辟,你真的决定了么?”黑衣老人看着刘辟,疑惑道。

    刘辟点头道:“刘协殿下他即使不能修真练气,不能用仙力为大汉四百年基业续命,我们还是按以前董太后吩咐的那样做吧,现在刘协殿下还年幼,他还是不要过早参合到其中为好。作为张良仙人的秘言传人的刘协殿下,在所有人的意识中,刘协殿下应该能够成为传说中修仙大能,唉,可是。。。我们能够给他的,或许只有他这童年数年快乐平静的日子,待到我等与何进一党正面交锋或者天下各方势力真正雄起,我等无力弹压不住的时候,刘协殿下他也无法过上安稳日子了。”

    张仙人做为张良血脉后人想了片刻,决定还是说出来。

    “刘辟,你去黄巾军领军计划真的要实行么,你应该知道,一旦实行那计划,将会导致什么结果?”张仙人再次询问道。

    刘辟脸色顿时冷了下去,眼中寒光闪闪:“不管是为了我刘家祖先,还是这四百年的大汉基业,或言为了这个可爱的刘协殿下,这个计划必须实行。我虽然以前有些感情用事,但是大汉已经在风雨飘摇中渐渐破碎,我虽不才,然我也足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血汗。汉龙卫派去黄巾军卧底掌握一些军队,为大汉皇室积蓄兵力的‘暗棋’,这第一步就从我开始施展了么?”

    黑衣老人扇了两下,合上折扇微笑道:“有刘辟将军这样能为大汉舍名利,抛头颅之人何愁大汉不在我等手里复兴。”

    “大汉,复兴,复兴。”刘辟眼中闪发出惊人的杀机。

    ******

    现在是中平四年冬,灵帝也意识到了自己也许就在这一两年就要走了,面临着选择太子问题。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辩,从小寄养在民间一位姓史的道人家里。刘辩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但是刘辩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刘协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为先的皇室传统,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