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炼器师 >

第21章

三国炼器师-第21章

小说: 三国炼器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拾妥当,有了乾坤袋就不用什么玩意都往系统里放了,毕竟系统的空间也十分有限,而且还有一枚天毒龙兽的内核,这玩意万一拿错了可是会出人命的。

    舒展了下筋骨,路远便迈开大步,重新回到了洛阳城。

    一回洛阳,路远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征召处。

    身份一亮,昔日的兄弟们立刻围了上来。

    “老大,你可算回来了,这几日兄弟们还以为你出事了呢。”

    “滚滚滚,一边去,老大何等人物,怎么会有事。”

    路远一笑,也不多做口舌解释,“我要的人呢?”

    “这个……老大,真不好意思,哥几个没把握好分寸,不小心干死了一个,另外俩,咬舌自尽了。”

    江湖佣兵小组组长葛三挠了挠头,尴尬地冲着路远笑了笑,其余之人也是满脸歉意。

    “不是还有一个吗?”

    路远扶额,那天猜准了丁原麾下四名江湖人将会来洛阳闹事,于是便借了吕布数匹快马,令人带了几封书信,一封给了征召处的这些老伙伴们,一封交给了石坤,还有一封交给了卢植。信中将丁原属下的动向和计划都说得清清楚楚,只等那四个江湖人自投罗网了。

    “还有一个……被柳大侠试剑了。”

    葛三也是无奈,卢植收到了路远的信,自然把事情往严重的方向上考虑,于是除了出动本部兵马,还叫上了无情剑客柳无情一道,谁知道对手根本没能让无情剑客伸展出手脚,一个照面直接被秒杀了。

    路远嘴角苦笑,这也行?

    那几个人不是听说挺厉害的吗?吕布都说其中气十足,怎么这么不堪,柳无情也就算了,毕竟是成名已久的高手,可另外三个人怎么也死得那么快。

    要是知道路远的想法,那四个江湖人一定会从坟里面跳出来怒吼:“你丫的试试以一敌百?”

    “虽然人没活捉,但是他们的令牌我倒是弄到了一枚。”

    葛三说着,从怀里掏出了一枚漆黑的令牌交给了路远。

    路远接过一看,只见这令牌乃是铁质,其上一个大字“寂”。

    沉吟了一下,路远将令牌收起,再次与小组成员们喝了回酒,交代了一番后,便自回神兵阁去了。

    由于某土豪到了洛阳之后基本上天天不着家,石坤也习惯了路远的生活作风,只要官府的悬赏榜和入狱名单中没有路远的名字,他也就不担心什么了,此刻路远回来,石坤倒也没有过多的情感宣泄。

    “咦?”

    石坤看到路远不激动,路远看到石坤倒是吃了一惊,这货几天不见,居然晋升二星炼器师了。

    与宿主不同,三国时期本土人士的升级标准要低得多,只要石坤的锻造技术不断上升,升级是迟早的事,不像路远,升个级还有诸多限制。

    嘀嘀嘀,获得成就,招募二星炼器师,获得经验一百点,系统第一次升级,获得升级礼包:《三国武将图鉴》,获得药物:维c银翘片一打,获得图纸:火药生产机。

    “哇哦,又发福利了。”

    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好处真是一次性出的不要太多。

    路远越看石坤越顺眼,料想陈斌,段武二人离一星炼器师也不远了,看样子,系统的礼包又要来了,哇哈哈,来吧来吧,礼多人不怪。

    石坤看着痴笑的路远,心想老大这几天干嘛去了,怎么感觉神经有点不正常……

    心情大好,路土豪与伙计们宿醉了一晚。

    第二天一早,路远就接到了董卓的诏令,说是摆宴庆祝诛杀乱臣,以及麾下新添猛将。

    乱臣自不用说,十常侍加上丁原,确实够董卓摆上一桌了,至于这个猛将嘛,路远只能嘿嘿一笑,董卓你高兴得太早。

    董卓专权,由不得路土豪不去,不过反正呆在店铺里也没啥事,路远倒也不介意去见识见识三国初期的各位人才。

    来到董卓府上,百官均已落座,封建时期的时间概念倒还是挺强的,毕竟人家董卓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嘛。

    一进门,路远就感受到了一道不是很友善的目光。

    路远心中疑惑,丁原被杀,何雨被斩,景伦逃走,这帝都还有谁敢看自己不顺眼?

    定睛一看,路土豪心中瞬间了然了,这看自己不爽的人,不是别人,乃是董卓麾下,吕布同乡,虎贲中郎将李肃。

    这李肃本是吕布同乡,正常剧本走向,说吕布来降董卓的人应该是他,可无奈多了个路远,抢了他的饭碗。

    本来李肃已经计划好了,说吕布来降,从董卓这捞好处,等董卓霸权,再靠着吕布的关系一步步升迁,这是多么好的剧本,可这剧本的第一步,就被人给截了。

    当自己自告奋勇对董卓说要去说吕布来降的时候,竟然被董卓拒绝了!大好的功劳就这么飘走了,李肃自然很是郁闷。直到吕布自己送上门来,李肃才知道,原来被这么一个炼器铺的小老板捷足先登了。

    没错,在李肃眼中,路远就是一个炼器铺的小老板,护驾将军?二品大臣?放屁,手里一点实权都没有,管你官居几品,都是渣渣。现在汉室已经不复,董卓都已专权,你个“护驾”将军还能有好果子吃?

    李肃心中对路远早已不满,考虑到对方一无兵权,二无人脉,自己却已跟董卓数年,更兼有吕布这层老乡的关系,那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了这个想法,他怎么可能还给路土豪好脸色看。

    当下,路远也就笑笑,小肚鸡肠,利欲熏心,不成大事。

    这种人没资格当自己的对手。

    “路将军倒是好大的架子!”

    路远不愿意搭理李肃,不代表李肃就会放过路远,路远前脚刚进门,李肃后脚就噎了路远一句。

    路远挑了挑眉毛,哟呵?还蹬鼻子上脸了?这又是一个没死过的家伙。

    “在下家中有衣架,有水架,甚至还有床架,不知阁下所言,是哪一种?若是阁下家境贫困,连根架子都买不起,那大可去在下那里挑,在下别的没有,架子,倒还真是多。”

    路远不喜欢主动惹麻烦,但麻烦上门了,他也绝对不会怂!

    “你!你强词夺理!”

    李肃显然被路远的机智给反压了一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脸上顿时被抽了一巴掌。

    穷?这里是什么地方,敢说穷吗?这不是变相的在说跟着董卓混不行,拆董卓的台吗?

    在场的都不是笨蛋,路远的弦外之音众人心中都了然,不少人都是乐得看热闹,这倒让李肃愈发的下不来台了。

    “今日邀请诸公,有大事相商,如今便不要多言了。”

    最后还是李儒见势不对,出来打了个圆场。

    李肃冷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阴寒。

第三十二章 渤海献计() 
对于李肃的言辞和神态,路远看见了也就当空气,强大的敌人都已经解决了,还会怕这些个阿猫阿狗?

    落座,行酒,酒至一半,忽见一将胯住七尺青锋,自侧门入,身后甲士千余人,闯进门来,注目视之,正是吕布。

    与此同时,董卓按剑而起,遍视百官,曰:“当今主上,暗弱无能,枉为汉帝,不可以奉先祖宗庙,吾欲行伊伊,霍光之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掌治天下,有不从者,斩!”

    一言出,众座皆惊,当今皇帝上位以来,未有大错,行事准则,均符帝规,无端废立,是为天下人所不容。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个道理,但一个个望着董卓腰间那柄剑以及威武的吕布,又不由得都闭了嘴。路远面上严肃,不说一言,心中却在腹诽这些大臣的懦弱,也难怪东汉会亡,其实若不是自己现在还挂着董卓的大旗,路远真想一凳子砸过去了。

    不在洛阳不知道,实际上汉帝还是办了不少好事的,至少上位以后减了赋税,赦了无辜之人,更有开仓赈济,体恤民情,站在百姓的角度上,路远觉得这样的君主还是不错的,就算站在大臣的角度上,君主没犯错,臣子哪来的资格去罢免?

    正在众人惶惶之时,却终于有一义愤填膺之人坐不住了。

    “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皇上即位才几个月,又没大错,你竟然想废长子,立庶子,这不是要谋反吗?

    这倒真是句大实话,路远一看,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军校尉袁绍。

    四世三公,袁家对朝廷的感情还是深厚的,此刻自然是看不下去,奋勇而起。

    出头鸟不好当,袁绍这一起身,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声援自己,心里顿时暗骂一声,但站都站起来了,怎么说也不能怂了场子。

    听到袁绍的话语,董卓自是大怒:“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之视我之剑不利否?”

    董卓已经开始威胁了,要不顺从我,要不死,你自己选吧。

    袁绍此刻也是赶鸭子上架,一条路走到黑的打算了,怒气一冲,管他三七二十一,就你会拔剑?我也有剑好不好!

    “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眼看剑拔弩张,两人就要在酒宴上动起手来。

    “大事未定,袁本初四世三公,不可妄杀。”

    正紧张之际,还是李儒站了出来,对着董卓耳语了一句,这才将董卓的暴脾气卸了,另一边,众官也是拉住袁绍,劝其息怒。

    “哼,教吾逆汉助贼,实难为办,诸公且商,本初告辞!”

    袁绍冷哼一声,青锋入鞘,也不顾吕布及其甲士,一甩袖袍,飞马投冀州去了。

    路远看着袁绍离开的背影,摩挲着下巴,心中渐渐升起了一条计策。

    袁绍既走,董卓再言废立之事,群臣皆恐,无人敢不从,皆愿听从董卓安排。

    宴毕,百官皆退,唯数人尚留,董卓问于侍中周毖,校尉伍琼:“袁绍此去如何?”

    周毖曰劝董卓,袁绍此去愤愤,若逼急了,必然是个变数,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倘若让他收了英杰,聚了豪众,对董卓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倒不如假借帝名,加一太守,以安其心。

    伍琼也说,袁绍喜欢用谋略却优柔寡断,倒不如就给他一郡守,还可以收拢民心。

    董卓听罢,觉得很有道理,便请人起草诏书,欲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诏书写毕,董卓问何人可去发诏,台下立刻转出一人。

    “如不弃,某当愿往。”

    董卓定睛一看,正是右中郎将,护驾将军路远。

    路土豪单膝跪地,对着董卓一抱拳,他心中早已有了定计,就等着这接这诏书呢。

    看到路远愿意接这差事,董卓自然大喜,前有权剑锻造之功,后又说得吕布来降,路远在董卓心中的地位早已稳固,随即便遣路远持诏去了。

    路远御马驰骋百余里,便将马寄于一山野农庄内,自己展开天元火雷诀,直奔渤海而去,难得出来一趟,路土豪可有着自己的打算。

    在路远奔驰的这段时间内,洛阳城内已经发生了数件大事,旧帝被废,陈留即位,数位大臣,舍生取义,刺杀董卓不成,均成泉下亡魂。

    当路远到渤海,发完诏书之时,正值新帝上位,董卓残暴之刻,诏毕,袁绍怒目路远曰:“董卓专权,残暴无道,君为护驾将军,何故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耶?”

    路远苦笑,您先别激动撒。

    “实不相瞒,在下自荐,持诏而来,即为与公共商此事。”

    路远拉近袁绍,低声轻语。

    袁绍闻言,怒渐消,斥退左右,与路远密商。

    “屈居卓前,实为无奈,亦为隐忍,若有良机,必当舍身报国,然卓体肥肉厚,力大无穷,又得吕布在侧,终日不离左右,难有作为,故趁此矫诏,来会本初。”

    路远一席说辞,将袁绍最后一丝怒火也压灭了。

    本初君恍然大悟,原来这货是在卧薪尝胆,伺机而动!想想要在董卓那样的人手下干事,确实也不容易,能隐忍至今,倒还真为难这位护驾将军了。

    “路将军以为如何?”

    “本初且先接下此诏,掌执渤海,招募义勇,备足钱粮,吾观董卓人心背离,大势将去,殆灭之日不远矣。”

    袁绍本就咽不下这口气,当下路远一说,倒是与他一拍即合,遂应了下来。

    最终两人商定,到时由路远遣人告知袁绍,纠集各路英雄,共同伐卓,里应外合,一举推翻霸权。

    计定,袁绍便设宴款待路远,次日,路远拜别袁绍,星夜往济北而来。

    时十常侍被诛,有功者皆赏,鲍信一支即被除济北相,当下正在济北,招募兵马两万余人,日夜操练,已成气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