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秦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嘻嘻,那我回去啦。”
得到了杨浩肯定的答复,婢女玉儿欢喜的福了福,一边挥手,一边小跑着回去了。
杨浩目送她上了马车。
张家车队也重新启动,绝尘而去。
第109章 大理卿梁毗()
“杨郡尉,县令大人请您去府衙,一同迎接大理卿。”
杨浩回到驿馆不久,曹县令派了属吏过来通知他。
“嗯,我知道了。”
杨浩点点头,属吏退去。
崔长芳在一旁,讶道:“大理卿来河阳了?”
杨浩解释说:“应该是圣上派来核对河阳县丞吴承贵的案子,呵呵,吴承贵被我杀了,朝廷总要调查一下。”
崔长芳眼珠转了转,缓缓道:“原来如此,少郎君可知大理卿是何人?”
杨浩一抖眉毛,问道:“是谁?”
“梁毗。”
杨浩一愣,反问道:“凉皮?”
崔长芳点头,“不错,正是梁毗。”
杨浩心忖,怎么会有这么怪异的名字,不过应该不是吃的那个凉皮,而是姓梁的梁。
只听崔长芳接着道:“梁毗从先帝时起就担任大理卿,为人刚正不阿,秉法直公,由他来核查河阳粮仓案,倒是不用担心他用私殉法。对咱们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哦。”
杨浩恍然,心中不由对梁毗高看一眼。强权时代,能不畏豪贵秉公清廉的官员,都值得他尊敬。
“我随你一同前去。”崔长芳想了想,跟杨浩要求道。
杨浩应允,两人一起出了驿馆。
初冬树木凋零,沿街显得十分清凉。
河阳百姓忙碌于生计,各司其职,一点也看不出多日之前盗贼洗城的痕迹来。
“那应该是城外烧木炭的作坊。”
崔长芳见杨浩望着城外方向的几处起白烟,解释道,“寒冬将至,城中百姓伐木烧炭,或为家用,或市易做钱,也是一门营生。”
杨浩想起了后世课本中的一篇古文关于卖炭翁的描写,只是那作者现在还未出生呢,心中一阵感叹。
历朝历代底层的百姓,生活都是艰苦的,不独有卖炭翁而已。作为华夏人,杨浩当然同情、怜悯天下百姓,不过也知道民生问题,实在是太过于宏大,这里面不仅仅存在阶级差别的因素,也有社会基础、经济层次等多方面的原因。
单纯的同情心没有任何用处,不会对现状有任何的改变。
除非他站到了足够的高度,同时又有足够的力量,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加速社会层级的发展,才能治标治本的解决问题。
其实,像杨广现在所做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有利于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比如征发徭役修建大运河、驰道等,从长远来看,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国计民生的。
“还是要落实在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途径上啊。”杨浩心中感慨。
崔长芳无从知道杨浩心中所想,以为他还在担心朝廷核查的事情,缓缓道:“梁毗此人举劾过不少权臣,像刘防、杨素,甚至宇文述等,都曾被他参劾过。这次也一样,盗粮案牵扯到宇文智及,也没有什么,梁毗一定会据实秉法处理的。”
杨浩点头,和他一起穿过几条街道,来到了河阳府衙。
“杨郡尉来哩!这位是”
县令曹彦真早就候在了外面,看到杨浩到来,上前赶了几步,最后目光投向了随同而来的崔长芳。
崔长芳拱手行礼:“晚辈博陵崔长芳,见过曹县令。”
曹县令心中一跳,博陵崔氏,莫非是秦王府姻亲的崔氏子弟,当即不敢怠慢,笑道:“原来是崔郎君!青年才俊呐。”
崔长芳矜持一笑,不作解释。
“果然是博陵崔氏!”
崔长芳稍显傲慢的姿态,倒是让曹彦真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像崔长芳这种豪族出身的青年,甭说只是拱手行礼,就算鼻孔朝天,漠视他这个县令存在,都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他又岂敢有怨言。
这便是自晋以来数百年间,门阀贵族的一贯品性、作风。
不光门阀贵族自己习以为然,就连社会上的其他阶层也都丝毫不以为忤。
“县令大人,天使来了!”
一个府衙属吏跑了过来,向曹彦真禀报。
曹县令神色一正,郑重道:“快快前去迎接!”
转首对杨浩笑着说,“杨郡尉,你同老夫一起迎一下。”
“理当如此。”杨浩点头跟着他一起上前。
崔长芳没有官身,倒是不用以上下级之礼迎接,施施然走在一边,笑吟吟看着。
不多时,一队侍卫护着几辆马车缓缓驶来。
为首一辆马车,跳下一个佩刀侍卫,侍卫掀起车帷,一位年约六十的紫衣老者从车上下来。
此人正是大理卿梁毗。
文帝之时,厉行节俭,官服崇尚简朴。自从杨广继位之后,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文武百官,依照品秩高低,身着不同颜色的官服。其中紫衣,正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才能享有的。
梁毗面容清矍严正,双目炯炯,十分有威严的精神。
“下官河阳县令曹彦真,及河阳郡尉杨浩,拜见梁寺卿!”曹县令拱身敬礼。
梁毗微微颔首,喉咙里嗯了一声,不理曹县令,往前几步走到杨浩身前,目光如琢,道:“你就是杨浩?”
杨浩淡定拱手,“见过梁老大人。”
梁毗目光笃定,看了他一会儿,才笑了起来,说:“你很好。”
没头没尾,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杨浩也不管梁毗所说“你很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回道:“老大人谬赞!”
这时,后面的几辆马车上又下来了几人,其中一个三十多岁锦衣中年人走上前来,在他身后跟着一个英武的青年。
梁毗朝着中年人招手,一手指着杨浩,笑道:“恭仁快来,这便是杨浩!”
锦衣中年人一愣,看向杨浩的目光却是十分温和。
梁毗笑着跟杨浩介绍,道:“杨郡尉,这位是宗正少卿杨恭仁,这次随老夫一同来河阳。说起来你们关系要近得多,哈哈。”
杨恭仁是隋朝皇室远亲,梁毗此言倒也不避讳两人关系。
“呵呵,此行梁老大人是主官,我只是随附的,”杨恭仁先跟梁毗谦虚,随后才转向杨浩,温言道:“恭仁见过少郎君!”
杨恭仁也姓杨,而且有梁毗之言在先,杨浩搜刮记忆勉强记起,此中年人是自己的族兄,虽然年龄大不少,但是跟自己平辈。
杨浩想通这一关节,恭敬道:“原来是恭仁族兄,杨浩有礼了。”
曹县令看到几人互相寒暄过了,才出言道:“梁寺卿,杨少卿,请先入府衙歇息,然后慢慢再谈。”
“如此也好。”梁毗和杨恭仁对望了一眼,点点头,一行人进了河阳县治所。
崔长芳来到杨浩身侧,拉了拉他的衣襟。
“怎么了?”杨浩稍微落后了一些脚步,低声问道。
崔长芳面色有些凝重,凑过去悄声说:“杨恭仁居然来了!”
杨浩惊讶道:“杨恭仁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崔长芳神色略紧,皱眉道:“他可是宗正寺的少卿,圣上派他来什么意思?”
“宗正寺”
杨浩眯了眯眼睛。
第110章 宗正寺少卿()
崔长芳和杨浩一边低语,身影渐渐落在了后面。
县令曹彦真带着大理卿梁毗,当先进了府衙。倒是跟在他们身后的那个青年回头,似有些无意回头看了杨浩一眼。
杨浩对他目光有所察觉,抬眼望去。
青年对他咧嘴笑了笑,然后迈着虎步离开了。
“刚才那青年是谁?长芳兄认识吗?”杨浩皱了皱眉头,问道。
崔长芳茫然四顾,讶声道:“哪个?”
“就是刚才跟在杨恭仁身后的那人,二十多岁模样,身材颀长。”
崔长芳露出思索神情,想了一会,摇摇头:“不认识,我以前应该没有见过他他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哦。”杨浩轻轻点了点头,“没什么,我有些好奇他与杨恭仁同来,却没人介绍他。”
崔长芳笑道:“许是一介寒门子弟也未可知,不过人品倒是不俗。”
杨浩点了点头。
那青年仪表端庄,行步间颇有英气。只观仪态,并不像崔长芳所言的寒门子弟。不过,崔氏乃世家,崔长芳在京城交游甚广,如张乾璟、徐文长、李建成等世家子弟,他基本都认识,就算没有见过,也会有所耳闻。刚才那青年,他就没有任何印象,所以才会猜测可能是寒门子弟。
崔长芳没有把青年放在心上,话锋回到之前杨恭仁身上,凝重道:“杨恭仁此次来,容不得轻视——只是不知道圣上派他这个宗正少卿来,是有人举劾你,还是圣上”
话未说完,他自己先变了神情,目光沉重的看向杨浩。
杨浩知道他话外之音的意思。
杨广派宗正少卿来,一定是针对自己,毕竟这件案子中只有他是皇室身份,不可能是调查别人的。至于调查的起因是有人举劾,还是杨广自己的意思,在崔长芳看来,都是值得重视和担忧的。
“我自信盗粮案所行无差,即便处置吴承贵稍显急躁,也不算逾矩。杨广既然要调查那便调查吧,总不能给我安排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吧。梁毗为人清正,我观他和杨恭仁刚才态度和善,应当不会对我不利。我且不要杯弓蛇影。”
杨浩思定,神情轻松下来,徐徐道:“无所谓了,既然是奉了圣上旨意,河阳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查,再说我也没有什么需要掩饰的,由他们查吧。”
崔长芳叹了口气,苦笑:“但愿如此吧。”
他不像杨浩那般乐观。无论是皇帝猜忌,还是有人举劾杨浩,那都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像他这种门阀世家子弟,见惯了权力倾轧,天生都会谨慎一些。
不过杨浩所言也有道理,身正不怕影子斜,而且梁毗和杨恭仁两人的态度,的确不像是唯杨浩是问的严厉模样。
“如此看来,应该是朝中有人向圣上举劾少郎君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虽然少郎君不甚在意此事,我却要通知家里,一定要把这件事的起因摸个清楚!”
崔长芳打定主意,心中略安。
只听杨浩又道:“梁毗估计还不知道宇文智及被抓了起来,我一会先进去陈情一番,你在外面等我一下。”
崔长芳略作思考,点头应下:“好!”
杨浩朝远处招了招手,一名河阳守兵跑了过来。
“你去把燕回峰找来,就说我找他。还有,叫他把账簿带来。”
“是,郡尉大人!”
杨浩转身又对崔长芳说了一句:“吴承贵那本账簿有些蹊跷,等我出来,你和我一起参详一下。”
“好。”
崔长芳点头,看着杨浩进了府衙侧厅。
大理卿梁毗来河阳不是当堂审理,只是配合协查一下相关人证物证,所以并不需要过堂,被曹县令带到了侧厅。
杨浩进了府衙侧厅,正在核查官文的梁毗和杨恭仁抬头望了过来。
两人目光凝重,看他的眼神闪了闪。
杨浩心忖,怕是已经知道了宇文智及的事情。
曹县令干咳了一声,说:“杨郡尉,你也过来与梁寺卿分说一下。”
杨浩笑道:“官文证据确凿,也都是经过曹县令核实过的,曹县令你与老大人说说便行了,至于我嘛,就不置喙了,呵呵”
此言一出,不知是不是曹县令刚刚透漏了宇文智及的事情,心有愧疚,脸上有些尴尬。
杨浩却不管他如何去想,事实上也真的不在乎,冲着梁毗拱手道:“梁寺卿,想必两位已经知道了宇文智及一干人等,涉河阳盗粮案的事情。”
“唔。”梁毗摸着下巴胡须,淡淡点了点头。
杨浩正色道:“河阳县前后上报了两次官文,一次是查处县丞吴承贵一事,另一次则是之后发现宇文智及涉案补报。所有的证据以及人犯,俱都在册,请梁寺卿详查。”
梁毗与杨恭仁对望一眼,然后才转首看向杨浩,问道:“嗯,杨郡尉,宇文智及是否涉案,证据可都齐全?”
他方才刚刚知道宇文阀居然与此相关,大吃一惊。事关权贵的宇文家,他也不能等闲视之。杨浩竟然把宇文智及关押扣留下来,果决狠辣,实在大出他的意料。
杨浩淡淡一笑:“吴承贵与宇文智及关系匪浅,事涉紧密,宇文智及在事发之后,也参与良多。河阳盗粮案,两万石粮食下落不明,想必与宇文智及有莫大关系。”
梁毗皱了皱眉,斟酌道:“杨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