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当皇帝那些年 >

第113章

我当皇帝那些年-第113章

小说: 我当皇帝那些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院校士官学员的录取条件则相对宽松一些,不需要具备太高的文化知识,不过,课程要求则严了许多,体能、武技格斗、谋略、军事推演等等必须合格,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冷兵器年代,强壮的体格,高深的格斗技术决定了你在残酷战场上的存活机率,当然,有灵活的头脑,快捷的反应能力,更极大的提高你的生存机率。

    总之,这一纸科举的革新公告,史无前例,如N吨重磅炸弹,激起千万层滔天巨浪,令整个蛮荒大陆都为之震惊。

第233章 坐等发飚机会() 
科举,那是传承数百年的东东,一众大臣呕心沥血,绞尽脑汁捣鼓出来,先皇准凑,天下学子拥戴,在天下人的脑海之中,已经是根深蒂固,抹杀不去,如今突然来个大革新,可以想象要多轰动就有多轰动。

    说革新就革新,那岂不是说先皇英明的举措是错误的?前人的理念是错误的?统一教材,置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学识理论于何地?

    许多思想顽固守旧的老学士纷纷跳出来指责,许多世家大族也都站出来指责,各种非议扑天盖地,昏君的骂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

    对于种种非议,叶大天子只是洒然一笑,科举革新,肯定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有人跳出来反对是很正常的反应。

    几个名动大陆的学舍书院,都是世家大族私办的私学,是人才输出的主要渠道,朝中不少大臣都带有世家大族的烙印,这些门阀大族的势力,强大的甚至可以左右朝堂,影响君王的决断,哪一代君王都心存忌惮,不过采用的都是温宛的势力平衡之法,而叶大天子的手段太过强硬,犯了大忌。

    那些门阀大族,势力强大得连君王都忌惮,打压是必须的,迟早都有一天,叶大天子是借此科举革新来打压,他可是与谭江民商议了好久才做出决断,要推行此新政,阻力肯定非常大,他已有心旦上的准备,必要时要以铁血手段来推行新政的正常实施。

    其实,科举革新,对于绝大部份学子是有莫大的好处,绝大多数学子都是家境不好的穷书生,有的悟性稍差,没有门路,拜不了名师,进不了天下闻名的学院私舍,出不了名,基本上宣判了死刑。

    有的学子在个别方面的能力稍弱,却在别的一些方面颇有能力,但在旧科举之下,同样被宣判死刑,新举措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我这方面不行,可以专修擅长的方面,虽不能入朝,但在地方上当个小官,也挺知足了,何况是自已擅长的能力,成绩斐然,还是有向上爬的机会。

    因此,科举新举措还是得到了绝大多数学子的拥护,高呼皇上英明。

    有拥护,有反对,新旧观念起了冲突,甚至演变成了对骂,继而肢体冲突,然后可能演变成流血事件。

    叶大天子更巴不得闹出人命来,这样,官方就有介入的借口,然后以铁血手段处置,狠狠的打压那些门阀大族。

    他是念情之人,独孤、尚氏、宫氏三大世家的家主都给予了隐晦的暗示,甚至是警告,警告你们族中的子弟,这种事少参与,哥已经把丑话说在前头了,到时候别怪哥不念情面。

    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哪些个不知死活的家伙自已撞到枪口上了。

    大周全境,如今是议论纷纷,非议满天,昏君的骂声不绝于耳。

    至于其他几个帝国,那些官员学子同样在热议此事,各持观点不同,贬褒不一,有人笑骂昏君,有人羡慕,即便是持支持革新观点的,也不敢说出来,毕竟,反对派占了上风。

    朝堂之中的士大夫们更是乐得眉开眼笑,大周的昏君就爱胡闹,家底快折腾光了吧?折腾吧,大周哗啦倒塌,地盘有得瓜分了。

    大周帝国皇宫,御书房。

    “谭阁老辛苦了。”叶大天子看着眼前眼睛满是血丝,面容憔悴的谭江民,心中有些过意不去。

    主意是他想出来,黑锅却是谭江民来背,而且为了推行科举革新,谭江民可是拼了老命,一天到晚忙得天晕地暗,已经两天一夜未合过眼。

    “为皇上分忧,是臣份内之事。”谭江民叹了口气,虽说已经有心理上的准备,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阻力,这事,还真有点头痛。

    “谭阁老总理全国事务,可不能太过操劳,身体为重,朕还想要你见证朕一统天下呢。”叶大天子挥手赶人,要谭江民立刻回家休息。

    “那老臣告退。”谭江民拱手告退,心里却是暖烘烘的,就凭皇上这话,他确实得保重自已的身体,见证皇上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

    叶大天子对侍立一旁的苏子伦道:“老苏,让赵太医给谭阁老开几方补药,顺便加派护卫,确保谭阁老的安全。”

    科举革新是由谭江民在朝堂之上提出来,如今,他可是许多世家大族的眼中钉,肉中刺,鬼知道那些家伙会不会采取过激的行为,难得找到一个这么合意的忠臣总理全国事务,他可不想谭江民出什么意外。

    之前,就已经派了几个禁宫内侍过去保护谭江民,但叶大天子仍嫌不够,让内侍监首席大总管苏子伦再多派一些人过去。

    如今,谭江民已从旧屋搬到原吏部尚书刘正文被查封的一幢宅府居住,宅院宽大,人手严重不足,多派一些人过去保护他一家人的安全。

    谭江民升任内阁首辅,月俸担高不少,叶大天子更不会亏待如此得力忠臣,另赏给他百亩良田,若干银两,日子过得不再清苦。

    苏子伦领命而去,侍立一旁的卫无计凑前几步,“皇上吩咐的事,小人已经准备妥当,不过,为保此事顺利实施,小人斗胆,还想讨要容睿娘娘的一封亲笔书信,还有若干贵重礼品。”

    容睿在后宫的地位很尴尬,她原本是金国大可汗努尔赤最宠爱的妃子,被俘虏之后,叶大天子安排她居住在福祥宫,没有任何封号,但享受的是贵妃娘娘的待遇。

    卫无计揣摩人心的本事,不差苏子伦多少,更了解皇上的习惯嗜好,容睿可是祸国殃民级别的顶极大美女,虽说是俘虏,不过,皇上的心思,他可明白得紧,称一声容睿娘娘也不唯过。

    叶大天子眉头微皱,抬头看着一脸惴惴不安的卫无计,这家伙,为使离间计,竟打起了容睿的主意,不知她是哥的女人么?

    见皇上微现不悦神态,卫无计吓了一跳,慌忙小心翼翼的解释一番。

    叶大天子听完,不禁苦笑,这家伙,够阴的!

第234章 自已人都算计() 
容睿在后宫的地位,非常尴尬。

    身为俘虏,却享受着妃子的待遇,甚至独占一宫,服侍的宫女小太监也都恭恭敬敬,却越发令她惴惴不安。

    结局,她早已有所预料,除非能讨得大周皇帝的欢心,否则,会很凄惨,大周皇帝一日不临幸,她就一日惴惴不安,甚至心存恐惧。

    “容睿娘娘。”一个俏丽的侍婢的进来,客客气气的对她福礼。

    正胡思乱想的容睿吓了一跳,慌忙起身还礼,“霓裳姐姐……”

    这个俏丽的少女看似象是侍婢,但时常陪侍在大周皇帝身旁,非常得宠,在宫中的地位超然,便是那些身份不低的太监总管都极恭敬的叫她一声霓裳姐姐,这一点,容睿还是看得出来。

    小妮子极得皇上宠信,去哪都带着她,将来嘛,少不得也是一个妃子的名份,叫一声姐姐也不算托大。

    “容睿娘娘,是这样,皇上派特使出使金国,让奴婢过来问一下,娘娘是否要写一封家书?”凤霓裳今次是奉命过来,这家书,容睿不写也得写,只不过她性子温宛,是以说得极客气。

    家书?

    容睿眼睛一红,被俘之后,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已悲惨的命运,其次家,而且,对家的思念更加强烈。

    她想的只是她出身,养育了她的家,而不是那个享受荣富贵,却过得不甚开心,甚至担心吊胆,如履薄冰的家。

    且不提后宫诸妃争宠夺势的阴险争斗,一个花季少女,嫁给一个六十多岁,半只脚都已经伸进棺材的老头子,有何幸福可言,虽然倍爱大汗宠爱,表面风光无限,可内心的凄苦又有谁人知?

    自已被俘,年迈的双亲不知有多担心?

    她边流着泪水,边提笔书写,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万般思念,也不敢写出来,只是略略写了几个字,只说自已如今身在大周皇宫,不能尽孝之类。

    再怎么样,能给家人写信,告诉他们,自已暂时还活着,这心里多少好受一些。

    凤霓裳拿到书信,立刻退告,来到御书房,把信交给了皇上。

    叶大天子看了一眼,剑眉微扬,没想到容睿的字写得这般好看。

    “皇上恕罪。”卫无计小心翼翼的把信收好,心中同时松了口气,有了容睿娘娘这封亲笔书信,离间之计又多了几分把握。

    他行礼告退,将近门口,脑中灵光一闪,停下脚步,低声道:“皇上,小的有话说。”

    叶大天子眉头微皱,问道:“何事?”

    卫无计小心翼翼道:“皇上,谭阁老首倡科举革新,必成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小的以为,皇上是不是要多派人手,保护谭阁老的安全?”

    叉,你这不是废话么?哥刚不是让苏子伦加派侍卫保护谭阁老的安全么?唔,等等。

    叶大天子明白了卫无计的意思,这家伙,很阴损啊,刚利用容睿的亲笔书信使离间计,这会又想利用谭阁老来作文章,连自已人都算计,非常阴损啊。

    科举革新的阻力极大,想要顺利实施,必得辅以铁血手段,他现在就是在坐等发飚的机会,机会,也是可以制造的。

    “小的告退。”卫无计笑眯眯的施礼,退出了御书房,皇上,才是天底下第一聪明人,所以,这一计是皇上想出来的,嘿嘿。

    想到了发飚的好借口,叶大天子心情大好,正想让人把苏子伦叫来,不巧苏子伦刚好办完事回来。

    “皇上,黑衣卫急件。”苏子伦呈上黑衣卫的急件。

    叶大天子打开一看,不禁乐了,正坐等发飚的借口呢,这不,借口还真的来了,想不笑都难。

    要玩就玩大一点,一次性摆平,省得麻烦,叶大天子与苏子伦低声嘀咕了一阵,后者领命离去。

    内阁首辅谭江民前脚刚进家门,屁股还没坐热,宫中小黄门后脚便赶到,皇上宣他进宫议事。

    如果不是紧急事,这时候,皇上是不会宣他进宫。

    谭江民二话不说,立刻进宫觐见。

    八名禁宫内侍随行护卫,时刻一副如临大敌的紧张样,谭江民虽觉没这个必要,不过,心里还是很感觉,那是皇上对他的宠信,谁有此殊荣?

    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一路上,到处都能听到对科举革新的议论,评击更多,这其中不泛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散布的种种流言,老百姓大字不识一个,大多是听着热闹。

    谭江民只能摇头叹气,他出身寒门,十年寒窗苦读,高中奖元,才算熬出了头,心里最清楚寒门学子有多辛苦,新科举,可是给予寒门学子极大的照顾,录取机率之高,比之旧科举不知多了多少倍。

    这只是其中的表象,新科举的意义,可谓重大深远,非高瞻远瞩之人能看清其中的莫大好处。

    皇上,英明神武,其贤明,胜过历代君王,大周,必重新堀起,一统天下。

    劲矢划破空气的厉啸声突然响起,谭江民只觉胸部一震,紧跟着是无边剧痛袭来,他啊的痛呼一声,一头栽落马背。

    “有刺客,保护谭阁老!”有内侍眼眼手快,伸手抱着摔落马背的谭阁老。

    一众内侍反应不慢,纷纷抽刀,围成一个圆圈,把受伤的谭阁老护在中间,另外几个朝刺客扑去。

    嗖的一声,又一箭射来,一名扑前的内侍惨呼一声,捂胸摔倒,那一箭正中胸口要害,倒地时已经气绝身亡。

    刺客有三人,混杂在过往的行人中行刺,很快便被内侍缠行,随后又有一些衣着普通的人加入战圈,与内侍联手攻击刺客。

    那些衣着普通的人,都是黑衣卫的便衣,整个皇城,随手一抓,十个里头估计有一两个是黑衣卫的人。

    大街上发生行刺事件,行人吓得惊恐万状,纷纷逃避,整条大街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有一队巡逻的城卫军被惊动,闻讯赶到,经过一番撕杀,三个刺客一死两伤,伤者被活捉生擒,内侍一死一伤,城卫军伤亡六人。

    谭阁老于大街闹市被行刺一事,很快传遍皇城。

第235章 家族危机() 
华阳集位于皇城东面三十里开外,原先只是个小小的集镇,这些年不停有人迁入,人口逾五万,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