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夙秦 >

第9章

夙秦-第9章

小说: 夙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自己就处于未来这个势力范围中,赵凡这个时候才发现而赵歇并不是史料记载的邯郸赵氏贵族,而是根正苗红、实实在在的赵国流亡公子。

    这正好让赵凡结了个善缘,间接会建立起与赵国的联系,促进双方关系,而自己如果在上谷郡发展,则会处于燕赵之间,想来世代都在互相提防的两国贵族在复国后都会乐意见到有个缓冲势力在自己中间。

    原本赵凡选择上谷郡是因为这里背靠草原,东接渔阳,南接齐郡,西边与代郡接壤,处于四股势力的中间,在反秦大业甚至互相忌惮的情况下,能够使自己在夹缝中求存。

    而隔断了燕国与中原的联系后,他完全可以在楚汉之争中先北上图谋燕地四郡,眼光只停留在中原一带,那时候,赵国被一分为常山、代、赵三股势力,自顾不暇,齐国时刻面对着楚国的压力,其他诸侯的手也伸不到自己这来,可以说,割据上谷完全可以说是能够在楚汉争雄这段时间将外患降低到只有一两个对手。

    而且,上谷虽然没有矿产,但土地肥沃,渔业丰富,是个非常适合发展的地方。

    所以,赵凡在一开始就打算在接下来的乱世中图谋上谷郡为根基,甚至差点因此与韩广产生隔阂。

    “这上谷郡在北部还好,西部也有太行山阻隔,主要就是南部是一马平川,选这个地方是不是有些容易腹背受敌啊。”赵瑞一直在思考着上谷的地理位置,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上谷郡其实就是后世的冀北地区,除了北部和西部有天然屏障,其他地方尤其是南部可谓一马平川,赵瑞分明是害怕以后会遭到燕齐夹击。

    “你傻啊,现在大家还没起义呢,距离秦朝灭亡那一天也都还有两年时间,我们有着充足的时间给未来做打算。”赵凡给了弟弟一个爆栗,“在反秦的时候咱们别太出力,把上谷郡肃清就好,至于其他的见机行事,反正拼死拼活打下来以后也会被项羽给削弱,还不如低调行事,看着这一亩三分地就够了。”

    上谷郡的粮食年产量只够养活七八万大军,而且上谷郡人口稀少,到时候自己走精兵路线,数量一少,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打压。

    “嗯。”赵瑞不懂这些,他眼里只有带兵打仗,这小子军事天赋很好,而且军事知识肚子里也装了不少,所以很多事情他都是从军事方面的角度来看待,而不是从经济、政治来考虑。

    赵凡想了想,现在是四月,距离陈胜吴广起义还有三个月,他必须要提前一个月行动,不然等陈胜起义后,天下反秦的人一响应恐怕会波及上谷,到时候即便自己拿到了上谷郡恐怕也会引起不必要的摩擦,如此一来也只能靠着能够预知未来而捷足先登。

    现在身边也无人可用,而经过草原两年洗礼并成长的赵瑞也必须让他单独行动,以培养成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能够做这种事的也只有赵瑞了。

    “你就留在这里,我让赵朴跟着你,等六月跟韩广实现交易的时候,立即将军队放进来,交接上谷关和控制住上谷关各要邑和关隘,然后你带人但沮阳来。”

    赵瑞以为自己听错了,提醒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打响反秦的第一枪?”

    赵凡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食指敲了敲桌案:“嗯,这样吧,六月务必接收上谷关和这个小邑,在这里驻军,我到了沮阳过后会派人押送粮草过来,你可以适当地招兵买马,七月的时候开始行动。”

    如果是七月行动的话,按照上谷郡略微有些闭塞,加上陈胜等人的扩张速度,以及咸阳那边的反应时间,赵凡相信自己不会面对秦朝的矛头。

    “好。”赵瑞也不反对,对于这种策略性安排他也只能在发现问题时适当提醒一下哥哥,自己在这方面并不如赵凡,做个武将只要服从就是了。

    ……

    次日,天刚刚蒙蒙亮,从昨晚起就一直在下雨,赵凡也意这些,顶着连绵的小雨就朝着南方而去。

    两年前,自从让李玟在沮阳等自己,赵凡就想着只要一到大秦就前往沮阳寻前者,有的时候,患难之交真的很奇妙,或者是因为李玟与自己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的原因,才会有如此迫切的内心。

    否则,赵凡都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爱上了一个男人。

    “哼,这小子也不知道结婚没有?”想到秦代男人二十岁就要成家立业,相比李玟也不会例外,现在应该有了正妻了。

    想到这,赵凡内心莫名的有些悲伤,从来到秦朝后,自己就如何应付乱世而发愁,两年来连能撸的对象都没有,更何况结实中原女子。

    “李四,这里到沮阳有多远?”

    李四面色严肃地坐在马背上,听到赵凡在问自己,连忙抱拳道:“回赵公,此地距沮阳只有三百里。”

    “好,想要快点见到你的老小,就给我在吃午饭前到达沮阳!”赵凡哈哈一笑,一马当先而去!

    “喏!”李四双眼一热,连忙道,“还愣着做什么,出发!”

    PS:秦代男子必须年满二十岁以后才能成家,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成家立业,标志着一个男孩长大成人,能够独当一面,也就是及冠。别以为古人结婚都很早,纳妾和娶正妻是完全不同的。

第十六章:沮阳 上() 
天空阴云笼罩着,虽说阴雨在半个时辰前已经停了,但显然还没有下得尽兴,一座城池屹立于起伏的地形间,在这阴沉的天气下显得有些有些阴森。

    沮阳,为小县,约六千户人,人口不过两万余,战国后期,燕国设上谷郡,沮阳就成了上谷郡的郡治。

    上谷郡作为旧时燕国都城蓟县的西北屏障,也是燕国第一个北地西郡,沮阳县是十分具有战略性的一座城池,在战国时期,赵国夺取上谷郡西部土地,沮阳就成燕国防卫赵国的城市,甚至在沮阳西部两百里的地方修建了长城。

    沮阳虽说因为某些原因荒废了,到了二十一世纪只是一个古村,但其历史地位还是很高的,上谷郡作为防卫北方少数民族的屏障,曾经有很多人在此地建功立业,最著名的莫过于西汉初名将周勃在沮阳剿灭蓟王卢绾的叛军。

    从三国时期,上谷郡治迁移到居庸后,沮阳才逐渐失去战略地位。

    上谷郡守名叫周通,沮阳县长名叫张轲,城内可调拨的青壮年约有八千人,不过其中有两千人在上谷关戍边。

    原本上谷郡是有八千户人的,但十年前有三千青壮年被抽去修长城和阿房宫以及帝陵去了,就连现在都还有一千多人在修直道,现在沮阳内的常备郡兵不过只有两千人。

    赵凡看着沮阳高约四十尺,长达二十丈的城墙,心中感慨着古人的建筑智慧。

    或许四十尺高的城墙并不算特别高大的城墙,但也有八到九米,在后世已经接近三层楼了,要知道城墙中每一块条石都是用粗糙的工具打磨出来的。修建这么一个城墙,起码得动用上千劳动力工作一年。

    赵凡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北城,进出人口并不多,赵凡吐出一口气,被淋了半天的雨,又长途跋涉了这么久,人马都有些吃不消,于是迫不及待地向城中走去。

    相比上谷关的军队,沮阳的守城士兵显得更为懒散,所以自己很轻松地就了城池。

    城中是不能骑马的,赵凡只能牵着走,因为是阴雨天气,城中来往的人也不多,就连集市都只有卖柴火的店面开着。

    找一家客栈还是很容易的,住进去后,赵凡令伙计拿了几件衣服,又洗了个热水澡,这才下楼去吃饭。

    李四刚换洗衣服过后就回到自个儿家里去了,两年多没有见到一家老小,说不担心是假的。

    “公子,要点些什么菜?”伙计眼尖得很,见赵凡从客房里出来,联想到这些人风尘仆仆、浑身湿透的样子,想来这些人都还没吃过饭,这对于客栈来说也是一笔大生意。

    赵凡也是饿坏了,找了个位置坐下,道:“一壶烧酒,半只羊羔,嗯,有大饼也给我来两个,按照这个标准给那些兄弟也送一些。”

    “喏。”伙计领命,正要离去,赵凡的声音又传来,“叫你家主人过来一谈。”

    煮食还有一趟,伙计害怕赵凡饿了不满速度,只好先上了酒和一些腌菜,还有大饼。

    这家客栈的主人名叫姜武,年纪看上去只有二十来岁,虽然在这燕云之地,却是一副齐人的打扮。

    “可是公子唤我?”店主身高八尺,五官柔美,上下透露着一股柔和的气质,这是这个时期典型的齐人。

    “还请入座,未请教名讳,在下赵凡,邯郸人。”赵凡连忙客套一句。

    男子打量着赵凡,发现后者虽然比自己还要年轻,但身上有一股杀气,虽说赵凡内敛的很好,但男子也不是寻常之人,他面色一正,坐下道:“在下临淄姜武,阁下唤在下所为何事?”

    赵凡心中一动,也不急着回答姜武的话:“阁下可是齐国姜氏?”

    姜武没想到赵凡来这么一出,也不知道这人目的何在,只能点头。

    “冒昧了。姜兄,赵凡初来上谷,有几个问题还请姜兄解答。”赵凡心想着寻找李玟的门路,只能通过这些人询问。

    “在下知无不言。”姜武有些郁闷,原来就这个,你可以直接问伙计啊,非要我来?

    赵凡看出姜武脸上的不耐烦,心中也是一笑:“姜兄可知邯郸李玟如今是否尚在沮阳?”

    姜武面色突然一变,李玟可是郡守大人的贵客,眼前这人年纪轻轻难不成与李玟有什么交情?

    “赵公子,李公子一年前来沮阳接手其宗族在沮阳的财产,一直是郡守大人的贵客,在下去岁在一次大宴上还有幸见到李公子,不知赵公子与李公子可是故交?”

    “嗯,我与李玟有旧,今日前来探望,多谢姜兄了。”赵凡拱了拱手,打算敬姜武一杯。

    姜武连忙推辞,称自己饮不得酒。

    赵凡有些无奈,没想到这人这么不善交际,只好让姜武下去。

    “嘿嘿,没想到你小子还真来了上谷。”赵凡心里一热,李玟当初虽然就给自己出了两个主意,但能够看出李玟绝对不止这点计谋,历史上为何就没有这么一人呢?

    PS:有个地方写错了,秦代一金是二十两,不打算改回去了,本书以后就以十两一镒金为标准。

第十六章:沮阳 下() 
沮阳城北和城西是燕国曾经重点防御方向,城墙虽然与其他两面差不多高,但明显要厚很多,而且赵凡发现城东和城南城墙只有一百来个士兵。

    城南最为繁华,郡守府就坐落在城南,而且城南明显要比城北的建筑物多,甚至还有燕王的行宫。

    在刚下过春雨的街道上行走,赵凡忽然想起“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句诗,难怪古人喜欢吟诗作对,古代生活不如现代那么喧嚣,自然而然就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诗词。

    “哎,这沮阳城小是小了点,但好在设施,南边据说有一道险峻之地,想来肯定就是后世的居庸关了。”赵凡其实还是想不明白这么一座在重重保护下得郡治竟然会荒废。

    这其实原因还是在于北方少数民族,南朝宋时期,上谷郡被突厥人破坏严重,人口流失达到八成以上。

    想到北方少数民族赵凡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说实在的,北方少数民族每一次能够崛起都是因为中原王朝元气大伤,其实这些游牧民族在唐朝末以前,甚至连野战都不一定打得过中原军队,毕竟那时候重骑兵还没有发展成熟,而且北少也不懂得大规模的统一骑射,还不如中原人擅长骑射,秦国、赵国、燕国就是例子。

    同样是没有马镫的骑射部队,经过系统训练的赵国硬是靠着骑兵将原本属于匈奴人的河套地区夺了过来,秦国也是如此,而燕国在昭王时期稍微硬了一把,也从东胡手中夺来辽东、上谷地区。

    “哼,匈奴么…”赵凡站在城中引进的桑干河水边,向北望去,眼神冷冽。

    说实在的,他对于匈奴还是有所忌惮的,不管匈奴人是否与欧洲的上帝之鞭有没有关系,起码来说汉初时期的匈奴军事是胜过失去了大规模骑兵和人口的中原王朝的。

    并不是说步兵打不过没有马镫的匈奴骑兵,而是在北方骑兵来去如风,打得过就围,打不过就跑,秦末战争使中原失去了大规模的骑兵,汉初打不过匈奴也很正常。

    “沮阳北有上谷关燕北长城,西有太行山燕南长城,南有居庸,等把居庸关建起来还真是个适合发展的宝地…唯一不足的就是东边了…”赵凡看着因雨天而变得有些发黄的的河水,眉头皱起。

    “不过,拿下沮阳乃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