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夙秦 >

第45章

夙秦-第45章

小说: 夙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曼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奇了怪,还不是你先扑到人家身上的?

    “姐姐,以前我还以为赵瑞大将军是个满脸横肉,魁梧的大汉呢,至少也是个土里土气的农民,没想到却是个美男子…”

    “姐姐,你说他会不会对我们有非分之想,把我们劫持到他的府上啊?”

    曲曼嬴揉了揉太阳穴,这丫头的腹黑程度换谁谁都受不了。

    不过,在之前,她也以为赵瑞赵凡会是五大三粗的农民,或者是个粗糙汉子,今日一见,倒是开了眼界,如此美男子又有将帅之才,谈吐谐趣又不失风度,倒真是个难得的君子。

    “瑞公子一个武将便是如此,那夏君凡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曲曼嬴心里有些好奇起来,她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年仅二十二岁的英武不失优雅的男子坐在马背上谈笑风生,指点江山,以百人之力到自成一国,还真是个传奇般的人物。

    想到自成一国,曲曼嬴秀眉轻皱,这天下竟然如此混乱了么?之前有人给她说,关外大乱,一路走来,英雄豪杰也好,深山恶贼也罢,就连赵瑞赵凡如此人才竟然也在搞乱…

    轻叹一声,莫姬的嘴终于停止了,两人在车辇摇摇晃晃中缓缓睡去,谁也没有注意到,二女面前都摆着一把古朴的宝剑。

第六十一章:上谷全郡() 
两位走后,赵瑞倒没有觉得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不过那个调皮的莫姬倒是被他记在了心底。

    暂时将心底的杂念抛之脑后,赵瑞带着曾义以及六百骑兵和一千多俘虏再度来到了居庸城外,此时的居庸城,早已没了前几日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倒是像拒绝收留灾民难民的“卫生城市”。

    数万秦军溃兵在城外驻足,他们心里已经绝望,更有甚者目露迷茫,脸现呆状,显然已经在这饥饿寒冷当中奔波中,再加上又是腹背受敌,而变得精神失常了。

    他们已经饿的没有力气了,能够凭借意念回到居庸城已经算是最大的努力了,更何谈攻城的勇气和心力…

    “放我们进去吧…”

    “啊…放我们进去吧…”

    溃兵们哀嚎、恳求着城楼上的士兵:“都是同乡…我们只想回家…”

    城楼上的士兵于心不忍,虽说战场上不长眼,可对面已经失去了精神领袖,而且毕竟是自己的同乡弟兄…

    有几个士兵想下去开门放行,可这怎么可能,哪怕真是回家,可也只有少部分的秦军是居庸人,进城之后若出了乱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就麻烦了。

    所以,这几个士兵被拦住了,而且还受了十军棍,便再也没有人有这想法了。

    见城门毫无反应,溃兵们一个个都瘫软在地上,居庸城外活脱脱像是一个难民营,城内的人听说了,都躲在家中哭泣,而城外的人则是目露思念,孤苦无助。

    居庸城内外都透露着哀伤,就连乌鸦见了也不忍来这里叼啄尸体,可谓是战争中的一大怪事。

    北风吹拂在脸上,赵瑞只觉这个初春竟然比凛冬还要寒冷。

    “将军,孟将军来了!。”正准备感叹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曾义的声音便将他的思绪打断,“将军,孟将军在路上也俘虏了两千余溃兵,加上我们方才俘虏的一千多人,这居庸城外的溃兵最多只有两万八千人。”

    半夜那一战,秦军三万五千人损失三千人左右,而荆南的传信则是说城中的五千秦军一人都没有逃出城内,被俘虏四千。

    赵瑞眼睛一亮,照这么说,剔除生理、心理残疾的人,以及重病、饿死、病死的人,这一次至少能够吸收到三万二三千的青壮,若能够训练个把月,将其缺失的营养补回来,夏国将一跃成为除秦、楚、赵、齐外最大的势力。

    “你去告诉他虎豹骑两翼包抄过去,把步军给开上来。”赵瑞摸着下巴短而稀疏的胡子,下令道。

    “喏。”

    待曾义离开过后,赵瑞看向溃兵们,嘴角勾起:“哥,咱哥俩总算有了真正的自保之力了。”

    在秦末,拥有两三万人、八九座城池的势力不说多如牛毛,可也算遍地都是了。

    整个秦朝拥有三十六个的大郡,每个郡约有十五六个县,不算小邑也有四五百座城池。

    像这种势力,也就只能算属于诸侯级别,若在春秋时期或许还能够称为一方大国,可莫说是在秦末,就算是在战国时期在真正的大国面前不值一提,而若是有了五六万兵力,并拥有一两个郡的地盘,这才是真的足以自保,即便是大势力想吃你也要顾虑重重。

    若不是赵凡手下马多,否则当初那陈胜即便要来拉拢他,也不会封个什么夏伯夏君,而是封个如那时的项梁、魏咎、宋义一般的楚国将官称,项梁和宋义因为是楚国贵族之后,还能有个卿子冠军和上将军,像魏咎这种,要不是看他是魏国王室有一定影响力的份上,恐怕连将军的封都没有。

    而那时候的赵凡,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恐怕也只能勉强被封个将军,而且还是楚国的将领,以后想要单独搞,赵凡以后就只能走英布或者刘邦的路子,好在陈胜讨好赵凡而得到交易战马的权力,封了他一个夏伯的爵位。

    虽说爵位还是楚国封出来的爵位,但以后却不受楚国管,顶多就是配合一下工作,而且也不用像刘邦英布那么辛苦才自成一国,起码赵凡这个诸侯是陈胜封的,与项家的利益不会造成直接冲突。

    现在,赵瑞看那些溃兵的眼神是越来越亮,大有想要一口吃下的感觉。

    溃兵们正在休息着,在他们心里,其实一直都认为自己是苟延残喘,有人主张直接投降,有人又主张不投降。

    投降的理由便不用说了,而不想投降的是害怕像匈奴人那样成为夏国的奴隶。

    正当溃兵的那些将领们如丐帮长老们在商议时,虎豹骑已经将其左右两翼包围,而一万多步军横在中间,平铺开来,在距离他们不过六七百步的地方冷漠站立着。

    望着前方高大的城墙,溃兵们一个个都面色苍白,若没有家人也还罢了,横竖不过一个死字,可他们死了,自己的家人怎么办,要知道,上谷南部诸县的青壮,可全都当了兵啊!

    感受着冰冷的短矛和弩箭指着自己一行,溃兵的将领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投降。

    普通士兵们面色复杂,而他们则是一脸解脱,在确定赵瑞不会过河拆桥、坑杀俘虏、为祸乡里过后,他们便自尽了。

    那些普通士兵们则是满脸悲切,其实很多普通士卒根本没有所谓的爱国精神,而只是挣军功让家人过得更好,若挣到了功勋,且国家有能力保护家人,自然会死不休战,可若自己死后,家人也难保呢?

    赵瑞看到这些溃兵一个个灰头土脸,垂头丧气,不禁一叹,也不多说什么,只是吩咐人发给其食物,严加看守便进了居庸城。

    荆南早就将城内肃清,城中百姓哀伤者有之,高兴者也有之,哀伤的是家里男人死了,高兴的是夏军秋毫不犯,纪律严明,而且没有屠杀、虐待俘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瑞不费吹灰之力便把其他几个县收入囊中,然后上报沮阳,赵凡和李玟、萧何商议了一番,慎重地选派了地方官员,以及救济饥荒的工作。

    公元前二零八年,大秦二世二年初春,起义首领夏国君主赵凡派遣其弟赵瑞进攻居庸,围城数日,终攻下居庸,居庸令班余不知去向,秦将张黎兵败自刎,此战之后,赵凡坐拥上谷全郡十六县,秦朝再无大规模的地方军队。

第六十二章:民心() 
将南方的城池都拿下过后,赵瑞便押解着几万俘虏回到了沮阳城。

    这时候,沮阳城的护城河已经完全完工了,趁着初春河水刚刚解冻,水量不大,冲击力小,护城河在刚刚完工那一天便被灌满了水。

    而沮阳城的高度也加了一丈,尤其是东、西、北城墙都有着重加固,赵凡认为,不论自己能否在这乱世中最后与他人逐鹿成功,还是最后顺大势投靠他人,甚至即便是失败,他也要将这沮阳城、上谷关加固成铜墙铁壁,为后世之人出一个抵御异族的天下雄关。

    历史上这上谷郡北部就因为没有被重视,而逐渐荒废,最后导致燕国在上谷关修建的长城化为断壁残垣,沮阳城最后在异族南侵之下毁于一旦,堕落成一个小村庄,以至于从南北朝起,这一带的长城修在了居庸城,也就是后世的居庸关,而原本属于中原王朝的上谷北部领土,成了异族游牧的草场。

    因为还是初春,温度还在冰点徘徊,前线阵亡将士的遗体在几天内逐渐被抬回来,最后葬在了赵凡为夏国阵亡将士修建的大夏英魂墓中。

    而在大夏英魂墓旁边,还有一个镇边英魂墓,赵凡认为,不论是百姓还是士兵,不论是敌人还是盟友,只要他们是抵御异族入侵而阵亡,便能够这座陵墓之中。

    而数百上千年过后,大夏英魂墓逐渐荒废,唯有这座镇边英魂墓还存在,来自未来两千年、五湖四海的百万英魂陆续被葬在此地,其浩然正气浓烈,令外族人有歹心者不敢在此处逗留!

    而自从这两座陵墓修好过后,夏军将士作战更为英勇,因为,即便战死,也能通过墓碑而名留千古!

    这也造成了上谷郡北方边患的彻底解决,边境百姓安居乐业,前往与东胡交易的商人在这一带草原畅通无阻。

    在上谷郡北部边疆,百姓们人人都在歌颂赵瑞的英勇,赵凡的贤德,不少人都认为兄弟俩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

    对此赵瑞是哭笑不得,而赵凡却是心情舒畅,对百姓的颂扬很是受用。

    赵瑞这一次回来过后,赵凡将这些投降的士兵一一安抚,最后让萧何调拨春种和赈灾的粮食到郡南去,解了燃眉之急,因为这些士兵有一两千人出现了生理或者心理残疾、重病等问题,所以被送回家中,给予一定粮食财务,以及暂借一些奴隶帮他们家中春耕,到小满季节结束过后再归还。

    至于其他士兵也暂时遣散回家,一是让其与家人团员,二是考虑到整个郡南的耕作,以及这些士兵现在营养不良,等他们身体稍微补亏过后再说。

    与此同时,郡南还免了一年的赋税,如今是战争年代竟然还能够减免赋税,这些百姓对赵凡更是感恩戴德,郡南贵族们也一致表示要鼎力拥戴赵凡,赵凡也大大方方地封了这些贵族家主一个不高不低的夏国爵位。

    这一日,距离赵瑞班师回朝已经过去七天时间,夏国正在上早朝。

    沮阳宮外突然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好不热闹。

    李珂和一众大臣还以为是谁在闹事,隔得这么远都能听到,不会是有人在造反吧?

    赵凡也是纳闷,夏国立国未稳,他也就没有大兴土木扩大沮阳宮的规模,但整个宫殿总共也有二百多亩的面积,想要从厚城墙传音到上朝的大殿中,除了数十人刻意去吼,否则像平时的吵闹声想要传进来,非得几百上千人不可。

    至于造反,赵凡认为,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在自己的治理下,虽说上谷郡打了一年的仗,可从来没有亏待过军人和百姓,而赵凡也是造反的人,深知造反所需要的勇气和实力,这在上谷郡内,除了赵瑞,没谁有这能力。

    “走,随本君去看看。”也不多想,赵凡当即让群臣不要乱猜,免得搞得人心惶惶的。

    众人闻言只好跟上去,一些大臣不敢走在最前面,这几个都是当初被赵凡那一夜起义造反而吓破了胆,生怕沮阳城再来一次。

    不过,这几个估计是脑袋被塞了泥巴…

    刚从座位上起身,一个侍卫就来报:“君上,宫外有不少百姓想要面见君上,说君上忘记了一件事。”

    “哦?忘记了一件事?”赵凡眉头一皱,有些疑惑,自己能忘记了什么事?还得百姓来提醒?

    众臣都有些奇怪,反倒是萧何在那想了半刻,才一拍脑勺:“哎!君上,这是臣忙着郡南的事情,疏忽大意,忘了解决一件重大之事!”

    赵凡一愣,吗的,还真的有事?

    不仅是赵凡,还有赵瑞、李玟、李珂和众臣都如同好奇宝宝盯着萧何,只见他苦笑一声:“君上可还记得当初那用土地钱财来吸引人口之事?”

    赵凡点头:“怎么了?”

    萧何解释道:“君上有所不知,当初答应给的土地,至少还有三千户人没有,而君上又定下不得烧山树林、草地的规矩,所以这些人的土地就一直没有得到。”

    赵凡恍然大悟,上谷郡本来就处于苦寒之地,耕地不是很多,而可供化为耕地的荒地根本就不够一万户人,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