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夙秦 >

第4章

夙秦-第4章

小说: 夙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说的是前往苍狼王的怀抱。”李四略懂匈奴语,看出赵凡心中的疑惑,笑着解释了一句。

    赵凡点点头,揉揉酸痛的肩膀,看向那堆尸体:“李四,你去看看那些匈奴人,有没死的给我补一刀。”

    “喏。”

    “不,若有活的,留下一个。”李四正准备带人上前检查,赵凡突然想到了什么,摆了摆手,改变了刚才的主意。

    “喏。”虽有疑惑,但李四也只能照着做。

    赵凡非常满意,毕竟他不光是领头人,还是李玟的朋友,而李四是李玟的护卫,亦或是家臣、门客,李玟让李四跟着他,李四只能唯命是从。

    身后的马蹄声渐渐平息,三四个壮士见到赵凡,内心一震,没想到救他们的领袖竟如此年轻,于是翻身下马,行了个拱手礼。

    “张启夏胜、刘衡、郑渠见过恩人。”四人明显是领头的,赵凡定睛一看,这四人竟都是秦人,其中三人里里外外透着行伍气息,想来是秦锐卒军士,另一人却是一副农人打扮,但他那右臂充满活力的肌肉表明他是个常年举重物的人,而且,在这四人当中,郑渠的身份地位隐隐要高一些。

    “诸位不必多礼,在这塞北,见族人受难而救助是我辈中人应该做的。”赵凡谦逊了一句,连忙下马叫四人免礼,这四人既然是领头的,自然要打好关系,如今他虽然救了他们,可也不代表他现在就能够完全驾驭。

    夏、刘、郑三人都是爵位上造的秦军什长,而他们身后的二十四名就是他们所率的秦军士兵,他们三人本来结伴巡视边境,不料太过深入,被这伙匈奴人摆了一道,除了几个反抗激烈的弟兄被害,剩下的尽皆被生擒。

    相比这三人,赵凡更感兴趣的是郑渠,这人不过平头百姓,竟然比三个有爵位的什长地位还要高,肯定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郑兄可是匠人?”赵凡盯着郑渠的双臂,将心中所想脱口而出。

    郑渠身高勉强七尺,虽算不上有多高,但体型憨实,面目平凡,但浑身上下都感觉充满了力量,这让赵凡联想到了后世中的“矮人族”的形象。

    “正是,不过,准确的是,在下是个铸剑师。”郑渠有些惊讶赵凡能够初次相见就能够看出自己的职业,虽说没有完全猜中,但也相当了不起,而且最让他惊讶的是赵凡的年纪不过弱冠之年,居然能够有如此识人阅历和统帅能力。

    “原来您是位铸剑大师,晚辈有礼了。”赵凡闻言,面色瞬间变得严肃而又恭敬,双手手指微曲,躬身行礼,同时心中也是有些激动,自己竟然碰到了个铸剑师!

    话说起来,铸剑师和铁匠不无区别,不过严格来说,铸剑师只铸剑,而且铸出的是好剑、名剑,这才能够被人称之为铸剑师。

    历史上被传得神乎其神的铸剑师就有欧冶子这样的顶级铸剑师,曾被无数诸侯争相拉拢求剑,可见一名铸剑师的地位有多高,这也难怪郑渠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当然,到了欧冶子这一级别,应该算是铸剑宗师了。

    总而言之,莫说是区区三个上造什长,就连爵位为五大夫的人来了,见到郑渠也得叫声大师。

    “哪里,世俗之名罢了,兄弟救了我等,还未请教侠士名讳?”郑渠虽说在别人面前自认高人一等,可赵凡是救命恩人,自然要区别对待,不敢托大。

    “晚辈赵凡,见过郑大师了。”赵凡连忙回答。

    “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何必在乎那些世俗地位?郑渠托大年长兄弟几岁,赵小弟便叫我一声大哥可好?”郑渠摸着下颚的胡须,脸色有些不满。

    “那小弟恭敬不如从命了。”赵凡也是郁闷了,这一救还救出个大师,自己这个救命恩人还得低声下气的做出一副晚辈的样子,虽说人家乎这个,但让自己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去叫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为大哥是不是太离谱了?这古人难道都喜欢搞什么忘年之交?

    “赵兄弟,还真被你给蒙到了一个活口。”这时,李四的声音传来,赵凡如蒙大赦,连忙告声失陪带着几个人屁颠屁颠地朝李四那边跑去。

    郑渠倒是不介意,就在这大草原上盘膝坐下,闭目养神。

    赵凡原本是想着不能放过一个活口,但再想到如果真有活口能够了解自己身处的草原周围形势,最起码不会两眼一抹黑,不然哪天一股脑地扎进某个部落的游牧领地可就遭了。

    瞎猫碰上个死耗子,也不知是赵凡运气好还是他真的料事如神,还真让李四找到个活口。

    这个匈奴人看上去十七八岁,名叫卜寸,这孩子自己没下得去手,想着一头栽下马背装死,等这些中原人走了再跑回去,只是没想到这些中原人竟然还会来检查尸体。

    卜寸在被发现后有些惊魂未定,从十六岁跟着部落的各个马队南下开始,这辈子他就杀过一两个人,而且还是被百夫长逼着杀的。

    “哈哈,告诉他不用害怕,只要他肯把的东西都说出来。”赵凡从穿越后到现在,整个人的神经一直都是紧绷着的,因为前路漫漫,生死未卜,就连在草原上带着一帮人也是只管照着方向走,现在有了这个匈奴人肯配合,他整个人就感觉玩游戏将地图阴影拨开了一般。

    不过,随着卜寸的述说,赵凡脸色也变得更为凝重,他这才明白自己的处境是有多么艰难。

    卜寸是来自东部草原部落的匈奴人,当初因为东胡人的一次劫掠让他的家庭支离破碎,好在远在中部草原的部落收留了他。

    这个部落叫做呼延部落,在距离此地八百里之外,部族长呼延勃铁是老单于头曼册封的左贤王,加上附属部落可召集二十万骑关于骑兵数量可见本章末尾PS,而在距离此地四百里处的铁伐部落与呼延部落敌对,因为铁伐部落部族长铁伐只斤是效命于新大单于冒顿的,铁伐部落比呼延部落弱小一点,但也能够召集十五万骑的军队。

    让赵凡感到慌张的,是这个百夫长在看到自己一行人是中原人后,就派出两人离开了这里,在这片草原方圆三百里内,就有两个附属于左贤王的小部落在放牧,而最南部,也就是离九原郡最近的地方,有着上万匈奴人零零散散地“打草谷”。

    而且,在一两个月后,正值秋高气爽之际,中部草原两大部落都会南下大规模“打草谷”,甚至会出动军队,攻打秦帝国的边塞…

    “李四,这事情,除了你家主人,其他的都不能说。”赵凡吸了口气,目光如炬,“尤其是,呼延部落的事。”

    “喏。”李四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连忙答应。

    “去,召集人,准备离开这里。”赵凡脸色恢复如常,双目微动,心道,“看来不能向南了。”

    PS:匈奴骑兵是一人三马,所以二十万骑军队就是六七万人这就是骑兵所谓的称而中原国秦国,是一人双马而且,这个年代骑兵除了迅捷之外其实并没有步军战斗力强。

第七章:秦时明月() 
PS:搜集资料的时候弄昏了,匈奴人拿的不是弯刀,但都这么多章了也不改了。

    一个时辰后,远近部队共三百零七人集结在一起,而本次斩获竟有弯刀二百多把,秦剑一百把,马匹加上原本的,总共是三百多匹,一人一骑绰绰有余,弓弩也缴获一大批,不少人在分配到弓弩时都摇着头大呼这些匈奴人拿着弓弩跟没拿似的,糟蹋了好东西。

    原来,在蒙古以前,游牧民族的骑射都不如中原人,在那之前,游牧民族还不会利用人数进行集体骑射,而是分散的随意抛射。

    而且,秦代的秦赵燕,不论从个人技艺上还是集体进攻上来说,中原人都领先匈奴人一大截,甚至比东胡人都要强,这也难怪之前那一战中原这边十人面对三十人的匈奴,能够射下两人而毫发无损的原因。

    心想着匈奴人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赵凡看着面前的三百多人,不由得有一股“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志豪情,尤其身后的赵瑞更是脸色兴奋,这小子从小就玩各类战争游戏,早就想着高中毕业去当兵了。

    李玟带着一丝谦卑的笑容,立身于赵凡身后,尽显一股大家风范,再者就是郑渠、白奚、孟乙等人。

    “诸位壮士,方才我打探到消息,九原和云中郡外面都有大股匈奴游骑,以我们区区三百人想要强行过去怕是九死无生。”赵凡咳嗽一声,将之前从卜寸那里问出来的消息说了个半真半假,“而匈奴人在不久后会有大批人马,窥伺九原云中,向南,我们没有希望了。”

    不管其他的,先切断大家想要向南的念头再说。

    “那我等应该往何处回到故土?”

    “是啊怎么回去啊?”

    “难道要老死在这地方吗?”

    ……

    果不其然,赵凡话音刚落,下面就如同炸开了锅一般喧闹起来,尤其是那些家园尚在的人,回到中原的心才是最为迫切的。

    身在赵凡旁边的李玟等人倒是毫无波澜,在这之前赵凡多多少少透露了一点给他们,所以他们内心也不至于像那些人一般震动。

    “诸位,肃静听凡一言。”见到这种效果,赵凡很满意,脑中想着之前思考出来的路线,这是他与李玟商量出来的结果。

    现场很快就安静下来,可别小瞧这三百人,个个都是杀过人、开过光的敢战之士,哪怕不用强调,只要领头人一个眼神,他们也能够迅速安静下来。

    “众位壮士,若我等停止向正南而转东南前往雁门郡,那里算是东胡、匈奴与我大秦的缓冲地带,相对安全,且距离此地不过六百里地而已。”赵凡抬眼看了看众人表情,发现他们并无反对之后,心里何止是满意二字能够形容?

    “我等共三百又七人,赵凡不才,愿担当统领,分十队,分别由赵瑞、李玟、白奚、孟乙、张启、夏胜、刘衡、郑大师、李四、张相统率。”如此安排,他赵凡虽说没有一支直接领导的队伍,实际上拥有赵瑞、白奚、孟乙和张相四队,占了总人数的四成之多,而至于为何给李四一个名额,不过是给李玟一个人情而已。

    “喏!”莫了,白奚、孟乙、张相犹豫了一下,然后单膝跪地,这一下可吓坏了赵凡,这在古代可是君臣、主仆之礼,“我等愿誓死跟随赵公!”

    公,是对有名望的人的尊称,若被部分人尊称作公,那么甚至这人的父亲也会尊称一声公,类似于“子”,但公显然比“子”显得更为尊敬。

    比如,除去因为爵位的原因,春秋战国被称“子”的人无数,而被称为“公”的,寥寥无几,在赵凡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有一个人被尊称为“沛公”。

    “见过赵公。”其他人见状,也觉得没什么不妥,就连李玟和郑渠也客套了几句,这不仅是一种尊称,还代表了一个人的声望。

    赵凡不得不再次推辞客套一番,纵身一跃上了马背,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接触这道目光的人,竟然浑身上下都是一颤:“此番东进雁门郡,遇强则避,遇弱则救。”

    与李玟对视一笑,两人扬鞭而去。

    天色缓缓黯淡下来,赵凡和赵瑞迎来了他们在秦朝的第一个夜晚。

    夜色中,也不担心会遭受到匈奴人的袭击,众人燃起一堆篝火,用几个大木墩做成了简易的据马,从而组成一个小小的营寨。

    赵凡坐在远处的小土坡上,看着天上的繁星,到现在想来,他都不敢相信在一日之间竟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从离奇的穿越,到第一次杀人,最后指挥着一群人打了一场遭遇战。

    夜幕下的大草原显得有些清冷,凉风吹散了赵凡心中所想——希望这只是个梦。

    前世,是多么希望能够指挥军队,纵横沙场,笑傲于马背之上,如今这一切都梦想成真,从最开始的新奇、刺激,不管短短一日就变得枯燥。

    望着手中锋利的秦剑,上边写着小篆——或许是某个工匠的名字吧,赵凡轻叹一声,不知父母是否安康?有没有为自己和弟弟担心?

    “赵公,可是有什么心事?”一道爽朗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李玟正拿着一坛酒,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

    “李兄千万别取笑赵凡,别人也就罢了,你我之前,管他什么公什么子的。”赵凡问道一股农家浊酒的气息,也是馋得紧,“废话少说,酒拿过来!”

    李玟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虽说二人才认识短短一日的时间,但从最开始的互相了解,再到后面的谋划出路,一路走来,还真有几分患难之交的意味。

    “啊,好酒!”赵凡狠狠咂了一口,大呼痛快,“李兄,你也不必瞒我,你的身份不简单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