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夙秦 >

第31章

夙秦-第31章

小说: 夙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初次上战场就用剑杀死了六个匈奴人,看起来似乎不多,但匈奴总共也就损失了一千八百人,除去死在雷石滚木火油之下的之外,肉搏而死的其实并不多…

    而曾义所杀,已经算是最多的那一批人。

第四十二章:幕府夜议() 
这个曾义,年纪轻轻本事如此了得,其报复之大远超当代绝大多数普通人,赵瑞不想埋没如此人才,若将这块璞玉白白浪费实在可惜,

    酉时,上谷关小邑,邑外大营,营中灯火通明,一座中军大帐已经搭好,虎豹骑的高层们都在其中商议对策。

    赵瑞坐在幕府首位,账外冷风呼啸,而幕府却是插着无数火把、放着一些火盆,整个大帐内甚至有一些发热。

    “上将军,此番扫荡上谷关外千里草原,恐怕没有那么容易。”白奚首先说道,“根据草原的探子来报,匈奴内部现在如大秦一般不稳,前段时间匈奴大单于的太子杀死了他,自立为大单于,原本就有些松散的匈奴陷入分裂混战之中,而上谷关外,由于今年我等没有在草原上,那些匈奴部落都回来了,形成一个个小的联盟,甚至还发现中型部落的影子。”

    赵瑞闻言也是郑重起来,中型部落,哪怕最小的中型部落也有数千骑兵,稍大点儿的就有上万人,这次出击势必会引起这些匈奴人的强烈抵抗。

    虽说如今实力、兵力都比前几年强大不少,但那时候赵瑞赵凡带着一支部队居无定所,躲东躲西,然后再突袭小部落。

    这次扫荡上谷关外的千里草原却是一次以国家名义进行的一场军事行动,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需要保存自己,将损失降到最低,这就十分困难了。

    “那探子查到上谷关外千里草原匈奴最近三个月的兵力情况没有?”赵瑞凝重道。

    白奚想了想,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卷:“最近三个月匈奴在这一带的兵力情况、部落数量都被探子写在了这上边,不过这也只是大概。”

    赵瑞接过羊皮卷,看着上边的数据眉头一皱:“一个月前呼延部落的人来过?”

    “是,据说还是一个匈奴的将军,不过他来此处为何事就不得而知了。”白奚将探子告诉他的一一道出。

    赵瑞点了点头,待看下去时面色更加阴沉:“这些进攻上谷关的只是呼延部落一个巫师怂恿小部落做出来的?又是他们,呼延部落这是要做什么?”

    若是普通的一场小部落纠集起来攻打上谷关还没什么,但背后有了呼延部落,事情似乎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在上谷郡北部草原一带的匈奴势力本就不是很强,呼延部落的影响力在这里也很弱,赵瑞可不信这呼延部落千里迢迢在上谷郡搞事情只是因为掠夺物资…

    “如今这一带草原共有二十一个部落,其中八个部落组成了联军,也就是今日关外那些匈奴人,剩下的十三个部落,有两个匈奴中型部落,四个常居东胡部落,七个游牧而来的东胡部落。”赵瑞看着上面的信息,也不禁深吸了口气,“而匈奴部落都是游牧而来…显然,这是有人在怂恿,甚至那些部落本身就是故意为之…”

    “这些东胡部落动不得…可这些匈奴人不得不管…”

    赵瑞顿时觉得头大如斗,东胡部落都与夏国建立了交易渠道,哪怕有小小的劫掠事件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匈奴不一样…而且,这一次既然是有人故意针对夏国,那么扫荡草原会难以达成,不扫荡的话,夏国也会时刻面临着匈奴人的锋芒。

    “诸位,匈奴此番来者不善,哪怕再难也不能让其在边境作乱,必须有所惩戒,将匈奴之患暂时解决。”赵瑞想了想,觉得还是要将草原扫荡一番,哪怕只能震慑一两年也好,如今夏国需要的就是一个安定的边关。

    “攻者当伐交,匈奴人在这一带作乱,恐怕东胡人也不乐意。”孟乙提醒了句。

    幕府中众人眼前一亮,最近几年东胡内部也是不怎么和谐,而且国力日益衰减,以前对于匈奴这个附属是时常制裁,怕其做大,如今却已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也就导致了东胡地方部落对匈奴的不满,而对于匈奴人时常做出的过境行为却无计可施。

    曾经强大的东胡,经过战国时期燕国的北伐,丢失辽东、辽西、上谷、渔阳四郡过后国力大衰,与匈奴不同的是,东胡处于东北亚地带,不如匈奴的草地那般肥美,想要恢复国力极度缓慢。

    因此,东胡人很多人都开始害怕战争起来,哪怕如今匈奴人过境,只要没有侵犯自己,他们也就不会轻易发动战争。

    赵瑞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两个中型部落和那些小型部落不是自己区区三四千人就能够吃掉的,那可是两三万匈奴大军:“这呼延部落还真是看得起我夏国!”

    当初赵凡和他逃出生天后,可没少给呼延部落搞事情,甚至还与其附属的中型部落——达刺部落对峙过,双方的矛盾早就不可调和。

    可那时候达刺部落正在与冒顿进行战争,无暇顾及,如今暂时抽出了一点空,这才在幕后操纵了一切。

    “将军,这呼延部落既然针对我夏国,显然不会只是简单的大规模进犯这么简单。”坐在中间的李相突然道,“这些小部落联盟可能只是一个饵,可他如何来钓我们这条鱼就不得而知了。”

    赵瑞冷笑道:“没错,恐怕那个匈奴将军才是此次匈奴的正主,若本将是匈奴人,定然会将本将引出上谷关,在外设伏全歼,由此还可以破关而入劫掠一番。”

    匈奴人的目的不是别的,正是将赵凡或者赵瑞任意一人除掉,以报过去三年的耻辱。

    “哈哈,这些匈奴人跟我们玩计谋?”众人哈哈一笑,这等拙劣的手法或许在草原适用,但在中原那可是祖先们就玩腻的把戏!

    “将军,将计就计?”白奚试探着问了一声。

    赵瑞不置可否,说到玩阴谋诡计,他不敢说太远,但起码从东周起,在南北朝以前整个世界都找不出比中原人玩得种族…

    “李相,孟乙,你两人今夜偷偷带上几人出关找到几个东胡中等部落,至于事成后的报酬,告诉他们每个部落,底线俱为三千石粮食!”

    三千石粮食,整整十几万斤,加上自有的牛羊,足够一个不超过一万人口的中型草原部落度过一个寒冬,这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如果通过交易兑换这些粮食,他们将会付出上百匹马。

    这样的报酬,以此换来联合消灭、赶走潜在的敌人是稳赚不亏的,哪怕换做中原人也会接受。

    赵瑞虽然心疼,但此番扫荡草原事关边境短期内的稳定,从而给予夏国发展甚至扩张的时间、机会,并腾出手来对付班余,一切都是值得的。

    况且,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够从匈奴人手中获得更多的战利品。

    “喏!”孟乙和李相领命,想到赵瑞所说的是底线,心中也有了算盘,虽然两人都不经商,但中原人那一套讨价还价谁都会。

    “白奚,明天一早去指挥守军,同时在对方攻城失败撤退之时以八百虎豹骑反击十里地。”赵瑞道,“以此,可以将其他的一些匈奴人给逼出来。”

    “喏。”

    “还有,上谷关这一都的守军已经达到轮换的期限,尽量将他们的伤亡降到最低。”

    如今夏国在中原无战事,除了一定的守城、守关士兵外其他的都回家去了,有一些则是在挖掘护城河,因为夏国征用劳役不但管饱还有饷银。

    夏国青壮很少,这些守城的士兵也不容易,不少人这一次都能封个爵位,在这两天死去的话,赵瑞都替他们可惜。

第四十三章:草原追逐() 
第二日,天公作美,又是初冬难得的好天气,空气虽然有些冷意,但在金色的阳光下,整个上谷关的人都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阿狗,你昨天砍了多少个头啊,你小子昨天统计军功后就睡得跟死猪似的…”

    “嘿嘿,老李啊,我这次回去怕是要封五等士子的爵位了,到时候可算能娶个美娇妻了。”

    “你啊,家里就是太穷,天下如此不缺女人,你小子长得又俊,就因为家徒四壁没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你,这次可好了,君上赏赐的钱可以做彩礼,爵位和田地也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怕是有人争着把女儿嫁给你嘞。”

    “嘿嘿…”

    一大早,守城士卒们都登上了城头,一个个交头接耳,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嘴里不是说爵位就是谈赏赐,这在有史以来,除了正规秦军指秦人为主的军队以外,再无其他。

    “士兵们的兴致很高嘛。”白奚对着亲卫说道,“《大夏律》借鉴于《秦律》,可见《秦律》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不过这奖励制度全是针对秦人的,我们崤山以东的百姓,却只会享受到其中的惩罚制度…”

    亲卫脸上也洋溢着笑容,他虽说现在还没有爵位,但在这次扫荡草原之中定然能搏得一个…

    白奚这个亲卫也是跟着赵凡纵横草原一年多的老兵了,深知匈奴人不过是拿上武器的牧民而已,在草原上搏得一个五等士子的爵位并非难事。

    “匈奴不堪一击,我虎豹骑一出,这草原何人能阻?”亲卫笑嘻嘻地说道。

    这牛可是吹大了,白奚面色一肃,教训道:“你这只是看到了匈奴的表面,匈奴王庭的部队可是有量的…”

    亲卫嘟囔道:“匈奴王庭的军队怎么可能来此地?”

    白奚摇了摇头,不再多言,他所说的王庭部队便是那个呼延部落的将军,匈奴王庭为左贤王、右贤王、大单于三个,其中大单于的军队最为精锐,其次便是左贤王庭。

    “匈奴人上来了!”

    白奚闻言,向城下看去,不过区区一千多人,而且士气低落,显然是被强行命令而来的,看来这事背后真有猫腻。

    “防守力度降低一点。”白奚有些失望地吩咐道,这种情况,匈奴人就是真的来送死了,或许这些小部落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成“饵”,但也毫无办法。

    若不派遣士兵来攻打,那么死的将会是他们高层,部落则会被兼并,下场更惨。

    赵瑞此时悠哉悠哉地走上城头,问道:“怎么样了。”

    白奚苦笑一声:“昨日匈奴人知道我们已经来了,便不愿来攻了,现在显然是有更大的势力在背后威胁他们。”

    赵瑞走到城垛旁朝下看去,只见那些匈奴人斗志全无,不少都没有走进上谷关的弓箭射程,在远处射着箭矢,完全只是来走个过场。

    “一群欺软怕硬的牧民…”赵瑞轻蔑一笑,“你带人去吧。”

    白奚手早就痒了,听到赵瑞这句话面色一喜:“谢将军!”

    赵瑞有些无语:“昨日便说了你可自行决断,万万不要因为本将在此就缩手缩脚。”

    “喏!那末将去了。”也不知白奚听没听进去,便握着剑柄朝城下跑去。

    赵瑞摇了摇头,这白奚其实有一定的军事天赋,只是遇事不够果断,尤其是在自己和赵凡面前,本来可以全权决定的事,非要等他们发话了才敢行事。

    此乃为将者大忌。

    “哎…我的兄长,老哥啊,咱们不仅文才缺,武才也缺啊…”

    却说白奚下去过后,直接翻身上马,三尺长剑出鞘,身后跟着八百虎豹骑兵,城门大开,直接就是朝着那一千匈奴杀去。

    匈奴人见状纷纷嚷着“魔鬼骑士”“魔鬼来了”,一个个哭爹喊娘地向后跑去,一些一开始就很精明的骑了马,调转马头就跑,但一些人竟然在慌乱之下摔下马背,还未反应过来就被俘虏。

    《大秦律》规定,俘虏一人可当一个半人头,所以在一面倒的情况下夏军士卒更愿意俘虏敌人,其实这样做就有了最开始的奴隶来源,充当劳动力。

    《大夏律》还规定,除去有重罪特批的中原人外,其他中原人,哪怕曾经是敌军,也不会成为奴隶。

    这是赵凡早就想好的,奴隶用外族人,尤其是北蛮,西蛮,这些人都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

    虎豹骑匈奴人群中,就如同狼群入了羊圈般,一开始还有被追上的匈奴人抵抗,到后来一些匈奴人见虎豹骑不杀俘虏后,跑不动、跑不过的竟然主动开始投降。

    投降虽然保住了生命,却也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白奚一脸兴奋,他记得赵瑞的告诫,追出十里过后便收兵回城,此番一共俘虏四百多匈奴人,杀死一百多人,获得战马两百多匹,简直就是开门红。

    虎豹骑也有随军记功的官员的,一一记下众人的军功后,发现还是没有人军功达到五个人头。

    虎豹骑可以说说夏国最精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