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夙秦 >

第28章

夙秦-第28章

小说: 夙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国复国了,这可是事关反秦大业前途的大事,席上人都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强势崛起,也就历经胡服骑射的赵国,变法过后的齐国能与之争雄,那时候就连最老牌的大国楚国也不敢与这三国相争。

    楚、齐、赵,一个是曾经的领土、人口大国,一个是曾经的经济、政治大国,一个是曾经的军事大国,如今三国都已复国,不知能否灭了强秦,重现当年的多国争雄?

    燕国使臣在一旁看着,心里却不是滋味,燕国虽说跟韩国不一样,在昭襄王时期崛起过,可也是靠着其他几个国家的联军,才得以制裁齐国,最后还是被齐人给撵了回去…

    而魏咎派来的使臣脸上也有些难看,魏国虽说在秦君称王后一度衰弱,处于七国末端,但好歹曾经也是纵横近百年的霸主,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哪怕魏国复国,在声望上都恐怕不如这个新立的夏国。

    至于曾经身为七雄之一的韩国…这个从未崛起过的国家现在连王室后裔都不知道在哪,故土又是在关中的眼皮子底下,又如何敢在局势还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搞复国运动?

    看着各方诸侯、势力的使臣,赵凡不禁一阵好笑,想当年自己只是个普通大学生,如今也成了人上人,一国之主,若是现在就回到现代,恐怕说出去也没人相信罢?

    “齐国复国,证明距离反秦大业成功又近一步,本君在此恭贺你家王上,回去后还请田卿带上本君的厚礼赠予齐王…说来惭愧,我夏国面临着几万秦军,压力着实不小,正值用人之际,所以难以派遣使臣前往,还望给齐王道明原因…”赵凡先是颇为遗憾地说道。

    “君上何出此言,只要为反秦大计,夏君人手不足,我王也不会说什么。”田玉可不敢表现出不满,“我王贤明、通理,又不是在意这些俗礼的昏谬之君…”

    田玉自然是照着好话说,能够成为使臣的人哪一个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齐国擅出名士,别看这田玉只是一介门客,以后恐怕至少也会是上大夫之流。

    “报——”

    就在众人吃喝得高兴的时候,殿外响起了马蹄声,随后便是一道人影出现在大殿中:“禀君上,匈奴人卷土重来,已经至上谷关下!”

    众人闻言大惊,随后看向赵凡的目光又多了些敬佩,他们这时候才意识到,赵凡面对的不仅是秦军,还有北方的蛮夷,能在这种情况下立国,可见夏君手段之强!

    “何时之事?”赵凡没有说话,赵瑞却是大喝一声,“区区蛮夷,还能翻天不成?!”

    众人又是一惊,听闻瑞公子刚刚及冠,比夏君还要小一两岁,据说能够驯服烈马,手撕匈奴,在三年时间内骑射技艺堪比李牧将军!

    传言果然不假,蛮夷虽说一直让中原人看不起,但“区区蛮夷”在一个经常与胡人打交道,前方还有数万秦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说出来,这是何等地自信,甚至是自负!

    如果说赵凡表现出来的是王者之气,领导之风的话,那么赵瑞浑身上下透露的就是将帅风范!

    少年英雄,英武不凡!

    在座众人都是如此评价道,而项庄项英二人眼睛一亮,两人不约而同看向赵瑞的眸子,发现赵瑞瞳中锋芒四射,盛气凌人之下,两兄弟仿佛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

    “禀上将军,匈奴此次进犯,由多个部落组成,约有近万人,今日晨时五刻至关下!”那斥候闻言,眼中不禁露出一丝崇敬,赵瑞在军中的威望,就去赵凡在夏国的地位一般!

    赵瑞深吸一口气,随后眼中露出一丝不削,一万骑射部队就妄想攻下高大的上谷关?这匈奴人莫非脑子进水了?

    的确如此,上谷关虽然只有一千多守军,可箭矢、弩箭、雷石、滚木、火油应有尽有,匈奴人缺乏攻城武器,攻城战更是一点都不擅长,这跟白白送死没有区别啊。

    “大兄,小弟请命前往上谷关,击退匈奴蛮夷,扫荡草原千里!”赵瑞站起身来,沉声道。

    赵凡眼睛微眯,提醒了一声:“瑞弟,匈奴人举动反常,恐怕不只是一万马卒那么简单,莫要轻敌。”

    “哼,区区匈奴人而已,我赵瑞杀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他们杀起中原百姓来心狠手辣,手段残忍,但实际上不过是欺软怕硬之辈!”赵瑞有些不削,从来到大秦,第一次杀人起,他就对所谓的游牧民族凶悍保持怀疑。

    或许匈奴人的确凶悍,但此凶悍不过是“穷凶极恶”、“手段残忍”罢了,而非秦人赵人那般“凶猛”。

    一字之差,实际上却是对人天差地别的两种评价。

    “好!赵瑞,那你便带着虎豹骑,击退来犯蛮夷,若有机会,可扫荡上谷郡外千里草原!”赵凡将兵符递给赵瑞道。

    “谢君上!”说起来,这还是赵瑞第一次叫赵凡为君上,但此时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兵符,若一口一个兄长,不符礼制。

    “诸位,可有兴趣观摩我大夏精锐铁骑?”赵凡突然站起,问道。

    众人见状也是连忙起身,方才那一句“扫荡千里草原”他们明白是什么意思,传闻这夏君就是靠着这个起家的,甚至让不少匈奴小型部落从此永远销声匿迹。

第三十九章:不教胡马度城关() 
城外校场,由虎豹骑组成的洪流奔腾着,最后形成一个骑兵方阵,漆黑的短矛,每人身后都插着两把短戟,如同插上了双翼一般,令人都感受到了这支骑兵所蕴含的战斗力。

    “这是骑兵?”外来的使者们都有些纳闷,在他们的印象里,骑兵只是马弓手罢了,除了灵活轻便,能够进行侦查、骚扰和游击活动外,也就只有数以万计的骑兵一起组成骑射阵型,才能对敌造成一定伤害,当然,若遇上中原兵团的盾阵等,一旦进行大规模的集团军战,别说是伤害,恐怕在近距离下自身都难保。

    这就是秦代骑兵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如弓手一般,只能成为辅助兵种,哪怕是在遥远的西方,能够对步兵造成大规模杀伤力的重骑兵,也得在中原隋唐时期才出现,而中原则是三国时期。

    与中原相同的,此时的西方,还是步兵方阵的天下。

    赵凡弄的这个骑兵,虽说不一定比得上真正的重骑兵,毕竟除了骑士身上披挂得有皮甲之外,并没有其他防御装备。

    但是,赵凡所弄的骑兵,类似于组合兵种,拥有短矛、短戟、长剑和骑弩,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

    或许在披挂重甲以后,这种装备搭配是不适合的,但这并不影响虎豹骑成为一个特殊的骑兵兵种,而且是史无前例,比普通重骑兵差不了多少的轻骑。

    “这就是夏国的骑兵么?”项庄在远处观望着虎豹骑,身后的项英疑惑道,“这些骑士都是燕赵之人,虽说骑艺精湛,可也不能使得动如此多的武?而且,还有双戟,难道就不怕跌下马来?”

    项庄一时也没想明白,倒是一旁的赵黎早就听闻过这夏国的虎豹骑,笑道:“两位将军可看到夏国骑士座驾上有一个特殊的物事?”

    没有看明白的人都看向马腹,恍然大悟道:“敢问夏君这座驾上的物事为何?”

    赵凡也不隐瞒,颇为自得地说道:“诸位,此物名叫马镫,可别小瞧了这东西,若马腹两侧安上马镫,只要会骑马的人踩着,能够稳定身形,更能减少跌落马背的几率。”

    众人不明白所谓的几率是什么,但应该和“成算”差不多一个意思,再联想起方才这些骑士在纵横之时没有一人佝偻着身体,一个个都是笔直如峰,却没有一个人跌落下马,看上去反而很稳当。

    大家都看出了马镫的妙用,一个个目露沉思,缰绳是最早就出现的,主要是骑马之人在马背上不再用抓着马鬃稳定身形,让骑手在马背上更为舒服,又配上了马鞍,但不论是缰绳还是马鞍,都没有这个马镫更为实用!

    “夏君,此物以往我等为何从未听闻过?”项庄在赵凡身后,恭敬地问道。

    赵凡轻笑道:“本君起家于草原,常年在马背上生活,本君发现手下不少人在长途奔袭之时,偶有跌落马背的,便想出了这个东西,以此来解决问题。”

    赵凡自然不会说我是穿越客,这玩意儿只要是个现代人都知道。

    “夏君真乃神人。”项庄退下后就沉默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夏虎豹骑,此次胡马寇关,尔等当如何?!”这时,赵瑞苍劲有力的声音从点将台上传来。

    “杀!”

    “杀!”

    “杀!”

    身穿皮甲的骑士们颇为亢奋,前段时间的沮阳之战,除了最开始那一场突袭战之外,后面他们都只能在后边看着前面的兄弟们流血牺牲,所以一个个寂寞得皮痒痒。

    几千人的声音如雷滚般传遍沮阳城内外,城内的百姓一个个都在纷纷议论发生了什么事,而校场的外来使臣们却是暗叹夏国士卒士气之旺盛,杀气之浓厚!

    赵凡颇为自得,这虎豹骑其中有一千多人都是草原上过来的老兵,就算是新挑选的骑士也都是上谷苦寒之地的彪悍人士!

    “众将士,大夏律已经由君上亲自颁布,尔等如今个个都是白丁,哪怕是百主果尉也不例外,此番便是尔等建功立业的机会!”赵瑞激励道,“杀敌五人者,可升爵一等,沮阳之战那些浴血奋战的守城弟兄们都已经获得了封赏,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杀!杀!杀!”

    虎豹骑的士兵们其实是颇有怨言的,沮阳之战他们虽然没有参与守城,但在那次突袭战中也杀了不少人,但由于没有人确切记下斩杀数量,以及带回人头,所以每个人就只记人头一枚。

    这也算是功劳,可这属于平摊下来的,那一战其实也有人杀敌超过了五个。

    大夫以下的普通爵位虽然没有食邑,但能够得到土地封赏,古人对土地可是特别地钟爱。

    只要能再杀死四个人,或者一个士卒和一个统领五百人以上的将领就能够成为贵族,五等士子,可获得良田十五亩,次田二十亩,奴隶两人!

    这奴隶,可以是蛮夷俘虏,也可以是犯下重罪之人的家人!

    有了奴隶,就能够帮家里种地!

    五等士子到一等士子,其实除了五等士子奖励两个奴隶外,其他的事每等只奖励一个,也就是一等士子最多只能有七个奴隶,而奴隶在大夏律中规定是不能买卖的。

    这其实也是赵凡防备聚众造反的可能性发生,乃至于大夫每一等也只奖励三个奴隶,私兵的数量限制很大。

    比如大夫不再奖励土地,换做食邑奖励,最低的大夫则奖励二十户的食邑税收,有明确规定,以后每等提升十户,包括卿爵位,也是如此,而私兵最开始是从二十人起,每等只增加十人,到了大庶长也只有一百三十人的私兵和一百三十户的食邑。

    万户侯作为最低等的无封地诸侯,虽有万户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县的食邑,私兵其实只有五百,关内侯、彻侯的私兵为八百、一千,食邑为两万户、三万户。

    这虽然看起来是很好的爵位制度,实际上如果没给给予的兵权、职位,爵位不过就是一个身份和津贴罢了。

    赵瑞在点将台上扫视着每一个士卒,发现人目露渴望,不禁满意地点头:“君上和诸多使臣就在远处看着我等,拿出你们最为响亮的声音告诉本将,此战,当如何!”

    “不教胡马度城关!”

    “不教胡马度城关!”

    “不教胡马度城关!”

    声音激昂回荡,城关,指的便是上谷关,这也是赵凡让赵瑞告诉将士们的,后世有不教胡马度阴山一说,确实大多数朝代都做到了将游牧民族阻挡在阴山以北,但是在东北方向,却是一步步被蚕食!

    从西晋起,上谷郡就被破坏严重,以至于上谷关作废,居庸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游牧、渔猎民族的前哨!

    此城关,如今便是指的上谷关!因为这一句话,在以后的时间里,无数中原人都在阴山到上谷关以及辽西辽东一带抵御着北方民族,这“城关”二字在以后就不单是指上谷关,而是针对游牧、渔猎民族的城关!

    “好一个不教胡马度城关!”使臣看着赵瑞的身影,不禁想到了大秦的蒙恬将军!

    而赵凡浑身上下透出的凌厉气息众人发现,这夏国君主,其胸怀之广,野心之大,从草原到中原,充分说明了赵凡是有野心的,从“不教胡马度城关”更能看出赵凡之胸怀!

    此人,还真有武灵王之胸怀,秦王之野心!其他人或许没有觉得什么,但赵黎和田玉在心中如此评价!

    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