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

第82章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第82章

小说: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速请医匠!”

    蔡邕突然吐血昏迷,急坏了张载,他本来以为蔡邕心里有了准备,不会产生多么大的反应,可是没想到,竟然会吐血昏迷。

    好在此时医匠尚未离开太远,很快便被请到了屋内,一番针灸,总算是将蔡邕救醒了。

    医匠临行前,小声对张载说道:“主公,蔡翁这段时间内,再也受不得刺激,还有就是,蔡翁年事已高,刚才一口鲜血,会使他阳寿折损,一定要静养些时日,调理一番。”

    “劳烦先生了。”

    张载将医匠送出门外,然后返回屋中,见到蔡邕已醒,走到床头,关切问道:“岳父,身体还好吧?”

    蔡邕没有回答,反而看着张载,颤颤巍巍地抬起手,想要拉张载的手臂。

    身边的张载见状,直接握住了蔡邕枯皱的手。

    “汉室真的亡了?”

    蔡邕心如刀绞,眼中浑浊的泪水,不断在面容上流淌,原本就枯槁的面容,仿佛没有了生气,像是一截朽木。

    “岳父,你对汉室已经仁至义尽,又何必”

    张载看着躺在床榻上的蔡邕,心中也不忍心看着年迈的老人,还要遭受心灵的折磨,想要劝他放下。

    蔡邕哭了一阵,算是止住了泪水,复杂地看了张载一眼,摇了摇头,口中喃喃道:“你不懂,你不懂”

    “岳父”

    张载还要继续劝说,却被蔡邕打断了。

    “去吧,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不必顾忌老夫。”

    这一刻,蔡邕的声音显得格外苍凉。

    张载一怔,他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建国,就是在顾及蔡邕,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所以只能搁置了下来,此刻听到蔡邕暗示的话,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去吧。”蔡邕闭上了眼睛,不再看张载。

    “岳父安心修养,载稍后再来。”

    张载见蔡邕休息,躬身行了一礼,便退出屋门。

    待张载脚步声渐远,床榻上的蔡邕忽然睁开了双眼,艰难地转头,看着张载离开的方向,老泪纵横,悲怆道:“陛下,老臣对不起汉室,对不起汉室啊!”

    他一生都献给了汉室,即便是被流放,也不曾有半分的怨言,可如今,他却又不得不亲自断送了汉室复兴的一份希望。

    已经走远的的张载,仿佛听到了蔡邕的声音,停下脚步,扭头看向蔡邕的房门,许久之后,长声一叹,离开了。

    蔡邕的难处与苦衷,他又何尝不明白,一生所效忠的汉室覆灭,就像是信仰坍塌,只是他没想到,他这个岳父最后竟然没有阻止他。

    还记得前一阵子,在听到袁术称帝时,蔡邕直接就闯进了自己的书房,一副怒发冲冠的模样,一天找他数次,不停催促起兵攻打袁术。

    张载回到将军府,郭嘉等人早就等在了屋内,见到张载到来,纷纷见礼。

    张载走到首位,不等众人发问,便说道:“诸位,吾已决定,十五日之后立国,国号为唐。”

    郭嘉等人对视一眼,眼中纷纷露出狂喜之色,齐声应道:“诺!”

    “景略先生,祭天之事由你安排,所用一切物资,不需要向吾禀报。”

    “奉孝,城内治安由你负责,必要时可以直接调动军队。”

    “其余诸将操练大军,到时候,吾会在祭天结束后,亲自检阅军队。”

    “诺!”

    建国之事已定,接下来就要考虑选用什么政治制度。

    理论上来说,张载更希望直接使用明朝的制度,毕竟,明朝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封建历史的巅峰,也是张载心中最佳的方案。

    但是明朝的后来制度,已经快要演变成君主立宪,大臣的权利太大,已经限制了君主的权利,他不是圣人,自然不会将权利下放,那么只能才用三省六部。

    不过现在时机尚未成熟,这三省六部就算勉强运用下去,恐怕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只能使用如今的三公九卿制,慢慢再做改变。

    制度既然已经确定,那下面他就要考虑一下,怎么安排众人的官职。

    毫无疑问,丞相之职当由王猛担任,协助他处理政务,徐光启为司空,掌管天下农业与工业,至于太尉之职,张载打算交由郭嘉,至于郭嘉身上的不良帅之职,暂时仍有他代任。

    至于接下来的九卿,张载只打算封王象为太常;戚继光为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其余暂时空缺。

    杨俊,常林,皇甫郦,赵风四人为四方太守,负责处理自己辖区的政务。

    至于军事方面,薛仁贵为大将军,屯驻幽州;雄阔海为卫将军,镇守晋阳;张辽为前将军,镇守壶关,皇甫郦为其副将,封奋威将军;冉闵为后将军,驻扎在边境,负责抵御外族,徐晃为其副将,封横野将军;李靖为右将军,负责防御西方的羌族,赵云为其副将,封为镇军将军;罗成为左将军,暂时驻扎在晋阳;典韦为禁军统领,负责皇宫的守卫。

    后宫,蔡琰为后,甄荣为贵人,貂蝉为美人。

    另外就是侯爵的册封,目前来说,他麾下有资格封侯的倒也有不少,而且很难计算,张载只能将王猛,徐光启与郭嘉找来,慢慢的计算。

    至于并州书院,彻底从晋阳成中搬出,设立在城外,由王府出资修建,之后书院独立于唐国之外,不再参与国家政事。

    张载如此大张旗鼓地筹备建国之事,自然是瞒不过各地的官员与百姓,汉室已亡,诸侯并起,百姓早已经听说已经有数国建立,如今听到他们的州牧也准备建国,自然人心归附,举国欢腾。

    于是,督造印信,裁剪官服,一切都在百姓的沸腾中,有条不紊地进行。

    既然张载麾下的百姓都知道了此事,那自然瞒不过其他的几个国家的探子,以及境内的世家。

    不过,如今天下已经有一人称帝,数人称王,各路诸侯也不会有人在乎一个张载,不过,他们不在乎,可张载境内的世家,他们可就没有那么容易屈服在张载的威严之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八章 曹操的选择() 
张载境内虽然没有什么大世家,但是却又两个实力不弱的世家,也就是王允的家族以及令狐家族。

    王家可以说与张载要有恩怨,在张载还是雁门太守时,就已经与他的分家结怨,而张载掌握并州的这段时间里,张载一直在打压世家,不断削弱他们在并州的影响。

    如今,世家子弟在并州官场内,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任职。

    就连他们的土地,也被张载找到借口,划出了许多给百姓,不过他们没有足够的势力对抗张载,所以一直隐忍着,只要有机会,一定会跳出来,狠狠咬张载一口。

    李家。

    “怎么样,令狐家主同意了么?”

    王家内院,王家家主王岩正与一名管家打扮的中年人在小声交谈。

    “家主,令狐家主同意向冀州晋王投诚,但是,他们希望咱们现在不要插手张载建国之事,若是咱们要动手,他们不会帮助咱们。”

    管家犹豫地看了王岩一眼,然后说到:“家主,其实吾也不同意在这个时候动手。”

    王岩看着身边的管家,若是其他人劝他,他或许都不会理他,但是他的建议,王岩却是不得不听。

    若是华雄在这里,他一定能够认出此人,此人正是当年随华雄一同,想要拦截貂蝉车架的王允府的管家。

    对于这个管家的身份,王岩确实有些疑惑,但这是他弟弟王允的亲信,如今知道他身份的王允亡故,他也没有办法再打探管家的身份,只不过有他弟王允再三保证,王岩对他也下了戒心。

    况且,自从这人离开弟弟,来到王家,他也曾暗中观察过,的确没有问题,交给他的任务也都圆满完成了。

    “为何?”

    王岩虽然不担心他会损害王家的利益,但是事关重大,他需要足够的理由。

    “家主,立国乃是大事,张载肯定不会松懈,而且这几日,府外出现了许多生面孔,我怀疑他们就是张载的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管家有些犹豫,这是他最大的秘密。

    “不方便说么?”

    王岩看着犹豫的管家,在他眼中,这个管家虽然在王家挂着管家职位,但是从来不归他管理,而且有时候他都找不到他的,更不要说知道他都干了什么。

    “敢叫家主知道,吾以前就是主公手下的细作,就是专门做这种事情的,所以对于府内外的情况都会有所了解。”

    管家想了想,如今主公王允已经死了,而他最后的命令,就是让他保护王氏的安全,如今为了不让王岩起疑,他只能稍微透露自己的身份。

    如今他已经借助王允所给的资金,创建了一支自己的队伍,目前还比不上他以前的组织,在暗中,已经能够帮助王家处理一些事情,监察并州还是没有问题。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王岩听到管家的话,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许久,可没有看出一丝异样,没有想象中的神秘感,反而像是一个普通的市井百姓。

    不过,对于他的话,王岩还是选择了相信。

    “好,既然如此,几日后的行动吾会取消,这几日,你负责联络并州主要的世家,另外,再到冀州一趟,面见晋王,商议投诚之事。”

    “诺!”

    兖州。

    曹操已经将治所放在了许县,而且汉室百官如今也都在许县居住,虽然此时已是深夜,但是曹操府中却是灯火通明。

    “接到消息,并州的骠骑将军张载已经准备建国。”

    曹操面色复杂,没有建国的只有他们两个,如今张载也要建国,他若要没有任何便是,便会被当做汉室的忠臣,到时候,说不定会被众多势力联合打压,甚至会直接出兵消灭他。

    现如今,他也只能选择建国。

    众人看过曹操手中的情报,他们眼中皆是一亮,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个好事,于是纷纷再劝曹操立国。

    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劝曹操,两个月来,他们每次联名上书,每次都被曹操推脱了,以如今的形势,这次总不会在被拒绝吧。

    况且这次还有一个足以改变曹操心意的人。

    “请主公立国!”

    曹操看着下面的众人,最后眼神锁定了一个人。

    “文若,众人之中,你对汉室最为衷心,难道你现在也赞成吾立国?”

    “此一时彼一时,汉室注定灭亡,任何想要与大势对抗,最后注定会粉身碎骨。”

    其实之前他一直在挣扎,他荀彧一向对汉室有着一份执着,可随着皇帝死亡,袁术称帝,这份执着也淡了一些,最后天下皆王,这份执着彻底被打散。

    曹操看着明显清瘦很多的荀彧,其实他又何尝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只不过他心中也有一份坚持,这一点,他与荀彧很像。

    “大势么?”

    曹操轻轻叹了口气,他有自信抵挡任何一方的势力,即便是袁绍,甚至张载,他都认为自己有一战之力,可若是他还要打着汉室的旗号,恐怕到时候面对的,会是三国甚至四国围剿。

    想到这里,曹操心中一寒,同时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执念,他本来就是枭雄般的人物,如今心中的枷锁尽去,也渐渐开始显露出獠牙。

    “那城中的百官呢,该如何处置他们?”

    曹操忽然想起了杨彪等人,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家族支撑,若他们出来捣乱,恐怕他建国的过程不会很顺利。

    一旁的戏志才面露冷笑,说道:“主公放心,他们都在校事的监察之下,所有什么异动,某会给他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

    “好,既然诸位都认为吾该立国,那吾就顺应大势,在许都祭天立国,此时就由文若负责。”

    “诺!”

    众人听后面露喜色。

    许都,杨彪府邸,汉室百官也齐聚在这里。

    “杨太尉,你说曹孟德会立国么?”

    “大势如此,由不得他。”

    “那咱们怎么办?”

    “直接加入或者现在离开。”

    这些时日,原汉室的百官生活也过得不是滋味,他们原本身居高位,如今,竟然成了孤魂野鬼,还真是讽刺。

    “那杨太尉的意思呢?”

    “顺势而为,各位,好自为之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五十九章 建国前() 
数日后,曹操决定先张载一步祭天,以荀彧为丞相,夏侯惇为大将军,建立魏国。

    曹操立国也在张载的意料之中,而少了心中枷锁的曹操与荀彧,又没有了他人的制约,能够联手将魏国发展到何等地步,当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