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

第55章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第55章

小说: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明此言差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而且这也不是公明第一次救他杨奉的性命吧。”张载反驳道。

    徐晃闻言默然,张载所说的确是实话。

    张载又看了看杨奉离开的方向,继续说道:“而且,公明此时返回,那杨奉可还能容你?”

    徐晃听后脸色骤然大变,张载这番话正是徐晃担忧之处,他随杨奉的时间也不短,对于杨奉的性格也有所了解,心胸狭窄,气量短小,容不得他人,若是他无事返回,必定遭到猜忌,甚至会被直接杀死。

    徐晃闭上眼睛,好半晌才睁开眼睛,方才对着张载拜道:“多谢将军提醒。”

    然后单膝跪地拜道:“晃蒙将军厚爱,惭愧万分,今得主公点醒,愿随主公驱使。”

    “能得公明相助,是载的荣幸。”张载扶起徐晃说道。

    “晃惭愧。”

    “公明,既然你已经弃暗投明,何不引军前往白波军的巢穴,将其余漏网之鱼一网打尽,作为进身之资。”一旁的罗成插话道。

    “这”徐晃犹豫半天了,不知该如何开口。

    张载看出徐晃的为难,替他解了围,说道:“既然公明有难言之隐,此事就不必再提。”

    徐晃拜谢道:“多谢主公体谅,晃可以引军前往山寨,只是晃不便出手,若是可以,还请主公放过杨奉一马。”

    “公明忠义,就看在公明的面子上,饶他一命。”张载叹道。

    徐晃再次拜谢,然后将山寨的位置告诉了张载等人,然后带路前往山寨。

    白波军的山寨建在一处隐秘的山谷内,易守难攻,此时,山寨大门紧闭,山寨内的兵马似乎早已经做好了顽抗的准备,旌旗林立。

    “公明。”张载朝着徐晃点了点头。

    徐晃策马出阵,对着山寨叫道:“吾乃徐晃,今日随征北将军到处,众位若是投降,以往所犯之事全部赦免。”

    “里面的人听到了么?”

    徐晃再三大叫,依然没有回复,又过了半晌,寨中自然没有任何动静,最后,张载将徐晃叫回,然后命人由正面攻入寨中。

    很快,寨门被打开,里面已经空无一人,然后,众人随着徐晃检查山寨,同时,张载也派出斥候,向四周打探杨奉等人的踪迹。

    徐晃将众人引至寨中的仓库,发现仓库中粮食被运走,武器甲杖也没有留下,看来杨奉猜到张载等人会来到此地,提前离开了。

    一个时辰后,张载派出的斥候来报,东方发现了大军移动后留下的痕迹。

    “来晚一步。”张载无奈叹道,不过想了想此行的收获,也就释然了。

    此战,杀死白波两千余人,俘虏近四千,自身损失不过五百,算是大胜。

    夜晚,张载等人返回安邑,在王邑期待的眼神中,张载将战况一一说明。

    听闻白波覆灭,王邑眉开眼笑,对张载拜谢,然后送上财物,最后更是直接送了张载两千石粮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四章 再谋长安() 
次日,张载辞别了带着近四万人返回并州。

    由于张载等人没有刻意行军,所以到了第三天,方才到达晋阳。

    与此同时,在李傕军中,他们正在商量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文和先生,现在可以出兵了吧。”李傕问道。

    他们的确被张载部队的战斗力吓到了,之前三万人竟然将他们四五万人杀得溃不成军,虽然他们没有动用手中的飞熊军,但是西凉军本来就是边军,又随着董卓南征北战,力压其他地方军队,却没想到,竟然会输给张载的并州军。

    并州在丁原手中时,就曾与并州军交过手,那是并州有吕布,所以被压制着,但是伤亡基本上相当。

    可如今,再次遭遇到的并州军,竟然成了一边倒的屠杀,虽然并州军占了突袭的便宜,但是1:5这个战损比例,还是太惊人。

    “将军,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贾诩看着手中的情报,出于谨慎问道。

    “三天前。”李傕答道。

    之前听从贾诩的话,李傕还不以为意,只不过因为张载的突袭,士气大落,为了怕吕布与张载联手,他才会同意退兵,如今看来,听贾诩的话完全没错。

    他也曾与白波军交手过,算得上是势均力敌,但是却被张载轻易打败,如今看来,两方的实力果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现在对于贾诩,李傕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这样啊。”贾诩摸了摸胡须,自言自语道:“从安邑至晋阳,三天的时间,足够他抵达晋阳了。”

    随后贾诩点了点头说道:“将军,可以出兵了,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还请文和先生名言,只要傕能够做到,一定遵从。”李傕对于贾诩卖关子的话,没有丝毫在意,恭敬地说道。

    “好,那诩就明说了。”贾诩组织了下语言,说道:“现在长安中有不少与张载交好的官员,等将军攻破了长安,莫要大肆杀戮,只诛杀王允,吕布便可。”

    李傕听后,眉头一皱,这样做起事来,岂不是束手束脚,可看到贾诩一脸认真的模样,最终,点了点头说道:“只要他们不自己找死,本将绝对不会动他们。”

    贾诩见李傕妥协,也松了口气,他还真怕李傕到了长安大肆杀戮,一旦再把张载招惹出来,那就祸事了。

    贾诩了解李傕等人,一旦杀红了眼,到时候就会不计一切,他可不愿就这样死去,所以要多留些后路,这张载就是他所准备的一条后路,所以他才会建议李傕等人连夜退兵。

    之前张载战场上故意放水,他思考了半天,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张载会放水,直到当天夜里李傕等人商议退兵之事后,一句话提醒了他,当他想通后,更是流了一身冷汗。

    本来他的意思是退回凉州修养生息,但是李傕等人却不甘心,于是狠狠说了句一定再次攻打长安之类的话,这句话就像有魔力一般,让他顺着往下想,结果他瞬间便明白了张载的谋划。

    张载或许已经注意到他了,这是贾诩想通张载的谋划后,第一时间产生的想法,然后又摇了摇头,堂堂并州牧,又怎么会注意到他这个无名小卒,不过为了安心,他还是小心地劝李傕不要大肆杀戮。

    这次李傕等人起兵时,王允等人没有一起察觉,等他们回过神来,李傕等人已经出现在长安城下。

    李傕等人再次来犯,可是急坏了朝中的大臣,他们一个个惊慌失措,若不是关键时刻王允,皇甫嵩等重臣出面弹压,一些官员只怕已经逃跑了。

    而城中的王允,吕布等人也是怒火中烧,张载刚离开几天,他们就又围攻长安,分明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尤其是吕布,眼睛通红,就像只受伤的野兽,一身杀气环绕,身边的气温也下降了好几度。

    由于之前张载俘虏的西凉军士卒,已经全部被他带回了并州,所以现在城内的守军也只剩下五万,堪堪能够守住四门。

    李傕军新到,吕布也不顾己方士气高低,直接出城搦战,李傕等人也知道吕布的厉害,对于吕布的搦战,充耳不闻,安静地待在营中回复体力,连日高强度的行军,他们也有些疲累。

    次日天亮,李傕等人直接下令攻城。

    数日不间断的攻城,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挑战,城墙上下被血液染红,一具具尸体静躺在地上。

    长安城内。

    昔日董卓的部将李蒙和王方正坐在一处院落中,商议事情。

    “李兄考虑的如何了?”王方问道。

    李蒙看着王方,心中也正在犹豫,他们曾经是董卓的部下,在董卓死后,投靠可吕布,所以现在日子过得很不好。

    原来,董卓军中分为几个派系,数他们西凉一系势大,所以经常欺辱其他派系的诸人,作为西凉军主将的董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几个派系的矛盾越来越大。

    到了如今,原并州刺史麾下的军队,现在都是吕布的嫡系,他们自然要出口恶气,所以西凉军都倒霉了。

    “妈的,如今的生活当真是憋屈。”李蒙突然将头盔摔倒地上骂道。

    王方也趁机撺掇道:“就是,想想以前过得生活,再看看现在的生活,完全是天地之别。”

    然后王方蛊惑道:“不如我们将李傕等人放入城中,若是拿下了城门,那此战我们就是首功。”

    两人越说越激动,仿佛吕布乃至长安城都是两人的囊中之物。

    终于,在两天后王方与李蒙偷偷打开了城门,将西凉军引入城内。

    “杀!”

    王方和李蒙在军中也有些威望,特别是攻城的还是他们原来的将军,所以他们对于偷袭城门,没有一丝异声。

    偷袭很顺利就得手,没有一丝波折,等到吕布等人反应过来,为时已晚,李傕的数万人已经进城。

    吕布虽然骁勇,但是架不住李傕人多,城内有房屋限制,所以长兵器很难施展,吕布一身的武艺发挥不出一半。

    最后吕布败退,然后他立刻找到王允,希望他能随自己离开,可是王允心存死志,不肯离开,情况紧急,吕布也不再劝,直接从其他城门出城,投奔别处。

    最后,长安城内,王允被逼从皇城上跳下,其一家人全部被诛杀,同时还牵连了一些大臣,好在有贾诩,但也没有酿成大祸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零五章 安排() 
长安之争彻底落下了帷幕,王允和数位大臣身死,吕布出走,而李傕等人也在替董卓平反后,重新挟持献帝,同时把控朝政,各自请官,大肆分封亲信。

    见识过李傕等人的残暴,刘协也不敢再反驳,生怕他们一怒之下,将自己杀掉。

    最后只能下旨,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而李傕等人把控朝政后,又不懂治理民生,而对于司隶地区的豪门大户,更是变本加厉,轻则抄家,重则灭门,比之董卓还要残暴。

    一段时间后,整个司隶地区,世家开始沉寂,甚至暂时搬离司隶,百姓数量骤减,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身为太尉的皇甫嵩,却是异常自责,张载临走时,曾提醒过他,让他小心李傕等人,可是他却觉得张载有些杞人忧天了,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李傕兵临城下时,方才想起张载的叮嘱,可为时已晚。

    如今天子被挟持,他们又无力反抗,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汉的江山,在李傕等人的蹂躏下,瑟瑟发抖。

    晋阳城内。

    此时张载正坐在桌案前,书桌前放着几张写满文字的白纸,仔细一看,全是他麾下文官武将的名字。

    如今征北将军府要开,但是州牧府也要运转,他该对并州官员做出一些调整了。

    首先,所有武将皆封为校尉,新加入的徐晃,皇甫坚寿皆为军司马,划入征北军中,除了北方边境地区,以及重要的关隘,必须留人驻扎外,其余人等全部调回晋阳。

    诸将中,张辽,皇甫坚寿坚守壶关,张辽为主将;冉闵则是驻守北方边境,由徐晃辅助;李靖仍然驻扎外上郡,防守西凉以及羌人,赵云为其副将;戚继光驻守西河,窥视河东地区。

    至于文臣方面,徐光启总督北方五郡,杨俊调任上党太守,皇甫郦前往上郡,赵风则到西河郡任职,王象负责太原同时也是治中从事,王猛为别驾,总理州中事物。

    细细一数,此时他的麾下,已经有了大将十数员,文臣稍弱,仅有七人,但是总体来说,他麾下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上,在诸侯中,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一日,张载正在屋中看书,蔡邕却突然到访。

    张载亲自为蔡邕倒了杯水,问道:“不知岳父大人有何贵干?”

    蔡邕说道:“子德,老夫来并州已经有些时日,如今也无事可做,听说子德的学院已经建立,不如老夫前去教导学生如何?”

    张载自然是求之不得,之前他就曾想过如何安排蔡邕,肯定不能在州中任职,那唯一的去处,就只能是书院,而且这也是蔡邕最好的去处,只不过,张载没有办法向蔡邕开口,没想到今日蔡邕竟然亲自找上门来,要求前往书院任教。

    “既然岳父想去,那岳父就去吧,不过岳父年纪大了,精力不比从前,每天教上一节课就好,不必太过劳累。”张载叮嘱道。

    “子德不必担心老夫的身体,趁着如今身体还算硬朗,应该多为国家培养这人才才是。”蔡邕毫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