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

第52章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第52章

小说: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嵩说道:“张子德引兵来援,足以见其忠心,若是不让其入城,恐怕会寒心。”

    王允摇了摇头,说道:“这张子德也是狼子野心,否则不会带兵来到长安,不可不防。”

    一旁的太傅马日磾说道:“张子德岳父蔡邕乃是忠臣,若以他相邀,不知可否。”

    蔡邕被王允下狱后,马日磾曾找到王允,替他求情,可惜王允一意孤行,听不进去其他意见,如今张载既然到来,他便重提此事。

    “绝对不行!蔡邕不能放!”王允大叫道。

    他诛杀董卓,那是顺应天命,若是现在将蔡邕放出,那不是打自己的脸么,况且,蔡邕哭董,在他看来,完全是大逆不道,若是无事放出,那不就是承认自己的做法是错的,而自己花了那么大的代价,诛杀了国贼,到头来竟然是谋反。

    吕布看着朝中的诸位大臣,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大声说道:“就算那让张子德入城又怎样,城内有数万兵马,还怕他能翻了天不成。”

    眼下,朝中竟然有大半人都支持放张载进城,特别是吕布,竟然也不把张载进城当回事,王允也不能再独断专行,只能同意张载驱逐李傕等人后,带少量的侍卫进城。

    次日天亮,张载突然接到禀报,李傕等人连夜撤兵,现在已经在数百里之外的山谷驻扎,张载急忙招来王猛,与他一同前往李傕留下来的空营,同时派人向长安城内报信。

    营寨内,王猛看着已经空旷的军营,拱手说道:“主公说的果然没错,这李傕军中还真有能人。”

    张载轻轻一笑,眼光反而放在了长安,似乎在自言自语:“就是不知道王允等人是否放某进城。”

    王猛离他很近,听到张载的话,心中也没谱,也就不接张载的话,而是与他一同望着长安。

    少倾,便有一名士卒,引着一穿着太监服装的小黄门过来。

    小黄门走过来,对着张载一拜,说道:“并州牧有礼了。”

    “不知天使来此有何贵干?”张载还礼说道。

    “陛下有请。”

    张载等人回到大营,张载站在门口说道:“烦劳天使稍等,某换身衣服便随天使入城。”

    换了身朝服,张载对王猛说道:“还请先生随载入城。”

    “固所愿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八章 救蔡邕() 
未央宫内。

    张载与王猛已经在黄门的带领下进入大殿,张载一路行来,眼中余光不时扫着朝中的诸人,将他们的属性尽收眼中。

    整座大殿中,称得上人才的,还真不少,众人的政治或者内政属性基本上超过80,就连单项属性达到90的都有好几个。

    “臣并州牧张载,携州牧府别驾王猛,拜见陛下。”张载与王猛两人拜道。

    “两位卿家免礼。”献帝刘协看着两人,双手虚扶着说道:“来人,赐座。”

    “多谢陛下。”张载再拜道。

    张载坐定,献帝刘协看着张载,眼中赞许之色溢于言表,张载如今大权在握,礼节却周全,至少在献帝心里,已经打上了忠臣的标签。

    刘协朝着旁边的黄门使了个眼色,黄门立刻向前走了两步,然后说道:“陛下谕:

    并州牧张载,诛杀叛贼,护驾有功,特封为征北将军,冠军候,假节。”

    张载起身拜谢,却并没有领旨,说道:“多谢陛下厚爱,请恕臣不敬,臣愿以此次护驾之功求陛下一事。”

    张载此话一出,下面的大臣,也是个个对他生出反感,特别是与王允以及与他关系较近的几人,差点没有直接出列大骂张载。

    刘协看着张载皱起眉头,没有皇帝会喜欢讨价还价的臣子,但是为了显示他的仁德,刘协强忍住心中的不快,说道:“爱卿有何事?”

    张载似乎没有看出刘协以及诸位公卿的不满,接着说道:“启奏陛下,臣岳父蔡邕不知因何故,被司徒王允下狱,臣愿以护驾功劳,换岳父出狱。”

    张载一番话,令不少大臣刮目相看,尤其是与蔡邕关系密切地大臣,看张载的眼光更加柔和,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坦然对待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张载,用天大的功劳,仅仅为了换取蔡邕无罪。

    刘协听后,也感觉张载忠义可嘉,脸上也开始缓和,接着转头问王允道:“王卿,不知这蔡邕所犯何罪?”

    王允听闻张载的话后,心中就一咯噔,张载此举一旦传出,其重情重义,定然名传天下,尤其是救了蔡邕,名声绝对大噪。

    王允拜道:“陛下,蔡邕在董卓死后,在街中公然伏于其尸身上哭泣,此乃大逆之举,所以臣才将其收押。”

    刘协听到蔡邕哭董,脸色顿时铁青一片,他在董卓手中可没少吃苦,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王司徒,某虽未见蔡翁,但其绝非大逆不道之人,望陛下明察。”张载立刻争辩道。

    这时,朝臣中有一大臣出列,说道:“陛下,蔡邕忠心耿耿,又是天下大儒,有旷世之才,更兼编撰汉史,杀之天下士子离心,望陛下三思。”

    众人望之,乃是太傅马日磾,他与蔡邕交厚,曾多次为其求情,众人也就见怪不怪。

    张载看着太傅马日磾,微微点头,表示感谢,然后继续争辩道:“陛下,蔡翁哭董,乃是因为董卓对其有知遇之恩,并非背叛汉室,还请陛下开恩。”

    “这”刘协毕竟还是个孩子,对于事情的判断尚没有主观决断,一时之间陷入犹豫。

    王允见到刘协有放过蔡邕的打算,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于是反驳道:“陛下,这只是张州牧的一面之词,若是蔡邕当真是忠于汉室,那他为何还要接受董贼的征辟,还请陛下三思。”

    王允这番话,可是得罪了不少人,按照董卓的说法,那在朝的官员,都可以算是董卓一党。

    在朝中众人眼中,这可是在打他们的脸,就连与王允关系不错的几位大臣,脸色也不太好看,于是又有几人站出来,为蔡邕求情。

    王允也反应过来,想要道歉,可是朝议中哪里轮到王允喋喋不休,还未等王允说话,便又有几人替蔡邕求情,无奈,王允只好将目光看向几位至交好友。

    可几人却像是没有看到一般,不理会王允的目光,眼观鼻,鼻观心,王允心中一叹,大局已定,这蔡邕死不了了,不过即便不能杀死蔡邕,也不能将他再留在朝中。

    果然,刘协见到这么多人替蔡邕求情,心中也松了口气,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蔡邕,若是处置不当,有损他明君的形象,现在既然有这么多人求情,他顺应朝臣,那结果即便是错了,也不会对他有影响。

    “既然诸位爱卿替蔡卿求情,那就将蔡卿无罪释放。”刘协说道。

    “陛下,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还请陛下将其逐出朝廷。”王允继续谏道。

    刘协皱起眉头,自己刚做出决定,就被王允反对,心中自然是不喜,可王允乃是诛杀董卓的大功臣,若是再驳回他的提议,未免寒了功臣之心。

    “臣附议。”正在刘协为难之际,张载却拜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刚才还帮着蔡邕求情的大臣一愣,不过他们也都是久经官场,立马反应过来,得罪了王允,蔡邕绝对不能再待在这里,否则可能还会被王允借口杀掉。

    刘协见张载如此上道,内心更加欢喜,于是说道:“张卿忠义,官职原封不动,至于蔡邕,贬为庶人。”

    “陛下圣明。”百官齐拜。

    眼见张载等人让步,王允也不再逼迫,虽然杀蔡邕的意图没有实现,但是能将蔡邕调离朝廷,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紧接着,张载以地方军队不方便长时间驻扎帝都为由,提出辞行,更是让众臣松了口气。

    朝会结束,张载带着王猛刚走出宫门,却被人叫住,原来是马日磾,身边还跟着一位好友。

    张载不敢怠慢,对两人行了个弟子礼,拜道:“并州张子德,拜见两位先生,多谢两位先生援手。”

    马日磾扶起张载,笑呵呵说道:“常听人说并州张载乃是少有俊杰,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张载仍然保持着弟子礼,谦逊说道:“马太傅谬赞了。”

    马日磾看着张载一直保持弟子礼,说道:“子德,你我同朝为官,用不着平辈论处就好,这弟子礼就免了。”

    张载见他称呼自己表字,于是也换了称呼,然后皆是道:“先生乃一代大儒,岳父又与先生相交甚笃,载本来就是后辈,这弟子礼是应该的。”

    两人对视一笑,马日磾指着身后之人介绍道:“这位是当朝名将,也是一代大儒,皇甫嵩。”

    张载又是一拜。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九章 出狱() 
“不知两位先生有何吩咐?”张载看着明显是在等候自己的两人,问道。

    马日磾两人对视一笑,由马日磾问道:“子德可是准备前往大牢?”

    张载点了点头,说道:“正准备前去迎接岳父出狱。”

    退朝时,小黄门将两张圣旨交由张载,其中一面是他的任命书,一面是蔡邕的赦免书。

    马日磾提议道:“老夫与义真也要前去迎接伯喈兄,不如咱们作伴如何?”

    “听从先生吩咐。”张载拜道。

    关押蔡邕的大牢离皇城没有多远,城中禁止跑马,于是三人便坐在一辆马车中,前往大牢,而王猛被派往城外传令指挥拔营。

    马车中,三人端坐,皇甫嵩看着张载,叹道:“子德可是要将伯喈兄接回并州?”

    张载点了点头说道:“如今长安大权由王允掌管,难保他再次危害岳父性命。”

    “子师与伯喈关系本来不错,真不知道为何会反目,子师更是欲至伯喈兄与死地。”马日磾叹道:“伯喈离开长安也好,能够安心作些学问。”

    张载不做回答,静静地听着。

    马日磾见张载不发话,也摇了摇头,也不再言语。

    但是一旁的皇甫嵩,见车内气氛尴尬,便主动找话道:“听说子德手中有一种什么纸质的书籍,不知子德可否送与老夫一些?”

    就连马日磾听闻后,也附和着要求些书籍,张载自然不好拒绝两人的要求,点了点头说道:“此乃小事,载回去后送几本给两位先生。”

    “此事就这么说定了,我们用家中的藏书来换。”两人张载,丝毫不给他拒绝的机会,直接拍板道。

    “那就多谢两位先生了。”张载拱手道。

    渐渐的,马车内的气氛开始活跃,马日磾开始问起并州的现状,张载自然是不会隐瞒,特别是收编南匈奴后,将他们编入汉籍,分给他们土地,这么大的手笔,引起了两人的赞叹。

    不过皇甫嵩多少还是有些担心,他曾与匈奴人打过交道,深知南匈奴狼子野心,谁也不知道哪天又会突然反叛。

    马日磾却笑了笑道:“义真不必担忧,既然载这么做,必有深意,对否,快快说来,让老夫等人看看子德的真本事。”

    两人看着张载,眼中闪动着探究的光芒。

    张载苦笑道:“哪里有什么深意,先生谬赞了。”

    “子德欺吾。”两人皆是一脸不信,虽然不知张载到底是怎么安排的,但是凭借着直觉,他们就感觉张载的安排有些深意。

    “既然两位先生想听,那载就简单一说。”张载深吸口气,说道:“载的想法很简单,先给他们提供粮食和土地,教他们种植,然后强行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让他们住在城镇,不再一直放牧。”

    “这样下去,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总有一天,他们会慢慢被同化,成为汉族人,届时,大汉内再也没有匈奴这个民族,而且,就是现在的匈奴人,让他们造反,他们都不会干,更别说习惯了耕种后的生活,到时候,只要不是官逼民反,他们是不会反叛的。”

    马日磾和皇甫嵩听后皆是大惊,没想到张载的布局这么深远,而且胃口竟然这么大,想要将匈奴完全消灭,这可是连武帝都没能消灭的种族,堪称是盖世之功。

    终于,又过了片刻,马车停了下来,赶车的车夫也说了声到了。

    张载首先跳下马车,然后将马日磾两人扶了下来,三人便朝着大牢走去。

    “牢房重地,闲人不得擅闯。”

    张载取出怀中的圣旨,说道:“某乃征北将军,并州牧,奉陛下之命,前来释放蔡侍中。”

    守门军士见到圣旨,连忙下跪,说道:“卑职不知将军驾到,还请恕罪。”

    张载举着圣旨,问道:“需要验明么?”

    两人对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