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

第51章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第51章

小说: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也以为可行?”张载问道。

    “可行!”王猛点了点头。

    他们两人这番对话,除了王象似有所悟,其他诸将却听的云山雾绕,想了半天,几人也没有明白他们话中的意思。

    见到众人一脸迷茫,张载便对王猛说道:“先生就为诸将解惑吧。”

    “诺。”王猛拱手一礼,然后看着诸将说道:“长安将乱,吕布不足以统率董卓旧部,必起纷争,届时长安独木难支,若是主公出兵相救,恐怕朝廷不得不重赏主公,安主公之心。”

    诸将也并非是只知道舞枪弄棒的武夫,大多都有不俗的谋略,经王猛稍微一点拨,便明白了其中的诀窍。

    “此次出兵三万,继光,羲伯镇守后方,其余诸将随我前往长安。”张载见诸将心中了然,当场下令诸将开始准备,立刻引兵前往长安。

    此时,李傕,郭汜等人已经聚兵十万,,并且沿途遇到了董卓的另一个女婿牛辅,于是收编了牛辅的军队,并以他为先锋,向长安进发。

    虽然王允手中所掌握的探子死伤惨重,但仍有些消息渠道,在牛辅等人进军时,就收到消息。

    如今朝中能够掌兵的官员除了皇甫嵩,就只有吕布,但是,城中的部队,大多是吕布在并州时就跟随他的老兵,以及投降的西凉老卒,目前只能靠吕布。

    吕布到后,王允将李傕等人进攻长安的行动告诉了他,吕布不屑一笑:“一群鼠辈,何足挂齿。”

    王允见他自信满满,便令他出城迎敌,于是吕布点齐兵马,以李肃为先锋,向西进军。

    李肃诛杀董卓有功,被王允请旨,封为将军,但并非之前王允所答应的执金吾,更为重要的是,他手中的兵马,还没有之前多,李肃因此对王允心怀怨恨,而且还想吕布手中夺得兵权,与吕布也生出嫌隙。

    李肃引兵正遇上牛辅,两人大战一场,牛辅抵挡不住李肃的进攻,败退三十里,双方安营扎寨,可等到了夜晚,牛辅率人前来劫营,李肃没有丝毫防备,被杀得溃不成军。

    李肃败走,到了天亮,整顿兵马,竟然折损了近半,又失了锐气,于是原路返回与吕布会合。

    吕布早就想要收拾李肃,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如今李肃战败,吕布直接将他斩首,首级挂于辕门前。

    次日,吕布进军,与牛辅大战,牛辅哪里是吕布的对手,大败而走,是夜,牛辅招来心腹,他被吕布打怕了,不敢继续与他交战,于是收拾行装,打算连夜出逃。

    他的心腹胡赤儿见牛辅带着大量珠宝,见财起意,格杀了牛辅,带着珠宝前去投靠吕布。

    吕布听闻胡赤儿的作为,当场斩杀了他,继续领兵前行。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六章 张载至长安() 
李傕与吕布相遇,直接溃退五十里,依山扎营,连夜招来其他三人商议。

    众人之中,唯有李傕郭汜两人麾下精锐,更有董卓的飞熊军,尚且能够抵挡吕布一二。

    于是李傕说道:“吕布有勇无谋,不足为虑,我引军守住谷口,每日诱他厮杀,郭将军可领军抄其后路,扰其粮道,效彭越挠楚之法,鸣金进兵,擂鼓收兵,张、樊二公,却分兵两路,径取长安,彼首尾不能救应,必然大败。”

    众人点头,既然有李傕在正面硬抗,他们也不担心被吕布击败,按照李傕的计策,众人连夜拔寨,开始行动。

    果然,吕布中计,数日之内没有寸进,更是被身后郭汜不厌其烦地骚扰,胸中怒火难平,却突然接到斥侯来报,说张济,樊稠两人引兵攻打长安,长安危急。

    吕布大惊,再也顾不得正面之敌,慌忙率部返回长安,而李傕和郭汜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一路率部掩杀,而吕布无心恋战,一心回军,折了好一些人马,方才回到城内。

    而此时,张载已经将要抵达长安。

    次日,行至长安三十里处,张载命人就地扎营,同时派出探子,打探长安以及周围的情报。

    如今,帅帐内,张载召集众人,将手中的情报告诉了他们。

    长安此时尚有数万兵马,大多数为董卓嫡系,只有少量的并州军,以及禁卫军,但城下却有近十万人围城。

    众人看后,丝毫不在意兵力的差距,纷纷请命,进军长安。

    王猛刚想要说话。却被张载提前开口:“罗成率领五千骑兵为前部,其余人等随某前行,记住,此战以驱赶为主。”

    “诺!”众人虽然不解,但还是领命而去。

    路上,张载与王猛并行,王猛说道:“主公的军令是何意?”

    张载笑道:“先生认为打败李傕等人后,朝廷诸公会让我等如何?”

    王猛皱眉,想了片刻,说道:“他们可能会让我等立刻返回并州。”

    张载说道:“先生可不要忘了,载的岳父可还在大牢里。”

    王允将蔡邕下牢后,张载安排在他身边不良人,已经将消息传出,张载就是要名正言顺地将蔡邕接走。

    王猛还是想不清楚,为什么张载会下如此奇怪的命令,若是想要接走蔡邕,不应该将李傕等人一网打尽么,怎么反而会放过他们,王猛将心中疑惑问出。

    张载冷冷一笑,说道:“此时朝中掌权的是王允,此人虽然忠心汉室,但是刚愎自用,必定不会那么容易放过岳父,若是等我们离开,李傕等人再来攻打长安,吕布等人绝对不会是他们的对手。”

    张载手中掌握着一条不为人知的消息渠道,王猛也知道,但是若没有张载的允许,他没有权利知道具体的消息,所以听闻张载对于王允的评价,后点了点头,然后问道:“可是,主公怎么能够确定李傕等人会再次进攻长安?”

    张载解释道:“李傕军中有能人,其能力或许仅次于先生,而且最擅长猜测人心,只要做做样子,相信他会猜到载的意图。”

    王猛听后,眼中一亮,在并州军中,张载的目光可是出奇的好,所提拔的官吏,皆是有才能之人,这贾诩能得张载如此高看,相必定有真本事。

    “那猛拭目以待。”王猛微微笑道。

    三十里转瞬而至,此刻,无论是长安朝廷,还是李傕等人皆把目光转向了这边,数千匹战马奔腾,早已经惊动了正在交战的双方。

    张载出兵的方向,是长安和李傕两部的侧面,烟尘滚滚,到了近前,终于可以看清楚这支部队的面貌。

    “是并州军!”

    城墙上下,双方不少人都在惊呼,他们有不少人都曾与并州军交手。

    “该死,张载怎么来了!”李傕四人心中不停怒骂张载,他们已经快要攻上城墙了,没想到张载突然出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而城头的守军莫名松了口气,他们差点坚持不住,城墙要被攻打下去,那离破城就不远了。

    来者正是罗成,他率部奔驰到李傕等部数里处,停了下来,看着对持的双方,说道:“吾乃幽州罗成,奉张州牧令,特来勤王”

    城头督战的王允,见到有援军到来,虽然是他心中最不愿意见到的并州军,但还是说道:“在下当朝司徒王允,多谢将军援手,还请将军击退叛军,某必定上奏陛下,为将军请功。”

    “多谢王司徒!”罗成手中长枪一举,下令道:“全军突击!”

    并州骑兵就像一股洪流,向着李傕等人滚滚而去。

    而李傕等人,也已经组织好了防御的军队,静待罗成。

    两军尚距百丈,罗成大喝一声:“射击!”

    听到罗成的声音,不论是李傕还是城墙上的将军,都不屑地摇了摇头,骑射历来不是中原骑兵所擅长的。

    可下一幕,却令无数人震惊。

    只见五千人同时弯弓搭箭,然后将手中的箭支射出,更可怕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这五千人的队形没有丝毫的混乱。

    “嗖嗖”

    无数破空声响起,前排的士卒就倒了大霉,他没没有多少重盾防护,仅这一轮箭雨,至少造成了一千多的伤亡,前排的士卒就像是麦子,被割倒了一大片,防御出现了大片的空白。

    罗成立刻调整阵型,向着防御最为薄弱的地方进攻。

    没了前排的阻挡,罗成等人更是如同虎入羊群,将李傕等人的阵型冲的七零八落。

    李傕等人见大势已去,立刻鸣金收兵,带着些残兵败将,回到营寨。

    罗成按照张载的命令,一路追赶,对于投降的士卒暂是时没有理会,也不再放箭,一直追到对方的大营门口,被对方箭雨挡住,方才返回收降俘虏。

    罗成返回时,张载也已经来到城门前。

    “并州张载再此,还请城门主将前来答话。”张载看着残局,带着典韦,行至城门前,大声叫道。

    “某乃司徒王允,不知张州牧有何指教?”王允整理了下衣服,站在城头说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九十七章 入城() 
“原来是王司徒,载有礼了。”张载马背上对着王允拱手一礼,然后说道:“载听闻长安有叛乱发生,收到军令,命某特来护驾。”

    王允呵斥道:“阁下身为朝廷州牧,一方重臣,怎能够听从董贼命令!”

    张载假装愕然,不解道:“怎么会是董卓的军令,不是陛下亲自下令,命某前来护驾?”

    王允见张载装傻,也是无可奈何,这张载的部下刚解了长安之围,他总不能把回头就把张载拿下,况且,若逼的张载发狂,一气之下率兵离开,李傕等人若是再次来犯,这长安还真挡不住。

    王允深吸口气,说道:“张州牧是被董贼骗了过来,不过如今董贼已除,还请州牧将董贼残部消灭,事后陛下定有重赏。”

    然后看着张载麾下兵马,接着说道:“如今长安城内已经没有部队可以驻扎之地,还请州牧见谅,将部曲驻扎在城外。”

    张载不以为然,有董卓先例在前,城内的百官,估计对于其他地方的军队产生防备之心,这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敌军人数太多,某部有力未逮,还请司徒也派出些兵马,助某一臂之力。”张载拱了拱手,他只有三万人马。去冲击十万军队的大营,完全是在找死。

    王允可不敢分兵出城,推辞道:“此事关系甚大,某无法做主,还请州牧先扎营,待某与朝中诸公商议后再做决定。”

    “好,那某就等司徒的好消息。”张载拱了拱手,打马回到军中,同时下令在城下扎营。

    另一方面,李傕回到营中,急忙招来贾诩问计,如今长安内尚有五万兵马,加上张载所带的三万精锐,他们完全不是对手。

    贾诩听闻四人战败,问计与他,也不敢怠慢,此时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除非他能够偷偷逃离军营,可是他被李傕派人紧跟着,找不到机会逃走,只能安心待在军中。

    贾诩想了半天,问李傕交战的细节,李傕等人也不隐瞒,将交战的过程一一道来。

    贾诩听后,总觉得有些奇怪,按照常理,张载不应该如此简单地放过四人回营才对,特别是最后的追杀,完全没有放一支羽箭,太不合常理。

    既然没有想明白,贾诩也不再钻牛角尖,而是根据当前情况,说道:“将军,此时再攻打长安,已经没有意义,不如就此退兵如何?”

    李傕有些不甘心,好不容易组织起了这支大军,一旦退兵,那很可能就会分崩离析,想要再次集结起来,恐怕更难。

    “这”李傕皱眉,半天没有说话。

    突然,贾诩像是想到了什么,在帐中来回踱步,大概有一刻钟后,方才问道:“听说张载的岳父被王允关进了大牢,不知是否有此事?”

    李傕一楞,然后点了点头说道:“根据城内细作回报,确有此事。”

    贾诩心中顿时明白了张载的打算,不过他也没戳破,毕竟,此事于两方皆有利益,于是接着说道:“若将军有所顾虑,不如先退回之前的山谷,先驻扎在那里,待张载走后,再次进军,如何?”

    “先生怎知张载会退兵?”李傕问道。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这一切都是某得猜测,若是对了,更好,若是错了,那张载与王允必有一战,我们还是不要参与为好。”

    李傕想了想,觉得贾诩的话有理,就同意了贾诩的计谋,招来其他三人,连夜安排退兵之事。

    此时长安城内,王允等大臣正在商讨怎么对待张载。

    一方面,他们对于张载很是感激,毕竟救了长安城,解了长安之围,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很害怕张载成为第二个董卓,所以不敢轻易招他进城。

    皇甫嵩说道:“张子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