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

第5章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第5章

小说: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载将匈奴买粮的一千金,入库五百金,其余充作军饷发放,又私人拿出千金,共一千五百金当做抚恤金,发放给战死士兵的家属,以及周围受灾村镇的百姓,安抚他们的情绪,以尽快恢复生产。

    至于剩下的,州中官吏也并不知情,张载也没有告诉其他人。

    对于张载的安排,州中官吏也没有什么异议,他们中有不少是张懿亲自提拔的,而且张载已经拿出一千五百金,当做抚恤金,放在别的州府,是没人会这么做的,他们捞钱还捞不够。

    次日,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出,张载私人出钱千金,发放给战死士卒的家属,一时间,城中所有的百姓都对张载万分感激。

    军政方面,原四门守将依旧统领人马,负责城门守卫工作,各县县尉负责本县的治安,并派遣薛仁贵和张辽前往军中挑选士卒,并日夜操练,他在并州待不了多长时间了。

    城中别驾,长史各司其职,尽快恢复州中诸事的运转,并上书奏报并州现状,等待朝廷重新委任刺史前来。

    就在张载等人努力回复州中各项工作时,突然接到城门守将的禀报,说有朝中天使前来宣旨,此刻已经快要到达晋阳城。

    张载听闻后,有些诧异,并州的情况应该还没传到雒阳,怎么会有天使前来?

    不过此时灵帝未死,这些太监依旧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下一步的计划还要靠他们完成,于是便率领刺史府长史和别驾前往迎接。

    晋阳城门,战争过后两天,虽然尸体已经清理,城墙上血迹也都冲洗干净,但是四周仍然有血腥味弥漫。

    不多时,在城门处等候的张载等人,便看到一幅华丽的车驾从远处而来,后面跟随者数十名随行军士。

    在离城门不远处,马车停了下来,走出一位面白无须,衣着华丽的太监。

    张载迎上去,说道:“并州代刺史张载张子德见过天使。”

    听到张载的话,那太监愣了一下,然后打量了张载一番,笑眯眯的问道:“并州何时有了个代刺史,并州刺史张懿呢?”

    “先父前几日在与匈奴的交战中,不幸被流矢所伤,不治身亡。”张载久经商场,演技自然不差,一脸悲切的说道,然后把匈奴围城的事情说了一番。

    张载先是说自己父亲如何抗敌,在父亲死后又是如何临危受命,然后冒险烧毁匈奴粮草等等,是把那太监听的一愣一愣的,对于最后交易粮草的事情却是只字未提。

    那太监听完张载的话,看张载的眼神有些放光,张载身高八尺,容貌俊俏,又能指挥千军,心中不自觉对张载有些亲切。

    那太监笑眯眯的说道:“没想到此次出宫,咱家还能见到子德这样的少年英豪。”说着向着张载走近了些,伸手在张载身上拍了几下,还咯咯的直笑。

    听着太监的笑声,张载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死人妖,要不是还需要你们帮忙,老子才不会搭理你们!”虽然内心不喜欢太监,可还是得与他虚与委蛇,强忍着呕吐的**,看着太监说道:“天使远道而来,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进城休息,待晚些,载上门亲自拜访。”

    听到张载的话,太监笑的更开心了,一脸矫情地说道:“咱家赵忠,不过是与陛下跑跑腿,再累也得把陛下交代的事情办好不是。”

    死太监,就你这样还能累到?看着赵忠身后华丽的马车,张载眼角微微抽搐,但嘴上还是说道:“天下谁人不知,陛下生活皆是由几位常侍打理,能把陛下的生活管理好,可真的是劳苦功高。”

    张载前世也与不少官员打过交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也是一绝,一听太监自称赵忠,立刻反应过来,一记马屁直拍的赵忠眉开眼笑。

    赵忠脸上开了花,口中却说道:“服侍陛下,是我们的荣幸,哪里算功劳。”

    然后抬头看了看天,接着说道:“这圣旨是没法宣了,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今晚咱家留住在这,还请子德安排。”

    入夜。

    赵忠被张载安排在刺史府的客房中,傍晚为赵忠接风洗尘后,众人便各自散去。

    客房小院,张载带着两人,已经到达门外,对守门的军士说道:“烦劳通禀,并州代刺史张载来访。”

    军士听到张载自报姓名,直接让开道路,说道:“赵大人说过,张刺史来后不用禀报,可直接进入。”

    不愧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一手收买人心的把戏,倒是用的炉火纯青。

    走到赵忠住处门外,张载还没说话,门前的小黄门先开口道:“可是张载大人?”

    “正是。”

    “赵大人在屋内等候,张刺史请进。”

    张载点了点头,心里不断感慨赵忠的手段。

    进去房门,赵忠正跪坐在桌前喝水,张载吩咐随从,把两个一大一小的箱子放在门前,然后关上房门。

    赵忠看了看张载,问道:“子德,这是?”然后两眼放光的盯着箱子。

    张载拱了拱手说道:“赵大人,这大箱子,是送个陛下的一点心意,至于小箱子,则是送给赵大人的,还请赵大人笑纳。”然后把身边的箱子打开,露出里面的黄金和珠宝。

    看着这一箱的金银珠宝,赵忠的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嘴里笑呵呵的说道:“子德有心了,咱家只不过为陛下办事,哪里用的着这些东西。”

    张载正色道:“侯爷为陛下操劳,但雒阳那些官员可不理解,倒是辛苦大人了。”

    听到张载的话,赵忠激动的说道!“是极是极,那些官吏对咱家一副要打要杀的模样,可谁能明白咱家心里的苦。”正说着眼泪都快掉出来了,把张载看的目瞪口呆。

    抹了抹眼角不存在的泪水,赵忠一脸“娇羞”地说道:“让子德见笑了,难得碰上一个像子德这么善解人意的人。”

    张载一脸叹息地说道:“可惜在下官卑职小,否则定要向那些官吏问个明白。”

    赵忠看着张载的眼神更加满意,咯咯一笑:“子德不必担心,等咱家回宫,面奏陛下,封你个大官。”

    张载装作受宠若惊的样子,谦虚道:“侯爷错爱,只是在下父亲因匈奴入侵去世,心中满是怨恨,现在只想成为霍骠骑那样的英雄人物。”

    赵忠感慨道:“哎,如今朝中像子德这样一心为国的官吏不多了,放心,这件事交给咱家,一定要陛下封你个将军。”

    东汉末年,将军不常设,就是在黄巾之乱时,三路大军的主将皇甫嵩等人也只是以中郎将领兵而已。

    虽然十常侍贪财,但是他们的信用还是很好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承诺,张载又与他闲扯了几句,明里暗里透露出自己希望能够掌握雁门军政后,便借了个理由告辞。

    再待在这里,张载只怕自己浑身的鸡皮疙瘩要掉一地了,与太监打交道,果然不是正常人能干的。

    “真不知道雒阳的官员整天与太监打交道,是怎么过得。”张载路上一直想这个问题,想起今天赵忠的模样,张载甚至有些佩服那些官吏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章 张辽认主() 
一夜无话。

    清晨,天尚未大亮,张载便接到侍卫禀报,说天使准备回京。

    刺史府外,赵忠的车驾已经准备完毕,赵忠正站在车外,看到张载匆匆赶来,娇笑着打招呼:“子德来了。”

    张载看了看马车周围,见已经准备妥当,随行的侍卫也都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出发。

    快走几步到赵忠身前,张载道:“侯爷这么早就要离开?”

    赵忠笑道:“咱家天生的劳碌命,在这儿已经停留一天,如今圣旨没法宣读,只能早日回京复命。”

    张载见他去意已决,伸手掏出一张锦帛,递给赵忠说道:“这是在下准备送往京师的手书,里面写着战事的经过,可惜苦于无法呈递,烦劳侯爷交由陛下。”

    赵忠笑着接过锦帛,他在宫中数十年,熟知官场规矩,心里清楚这是张载的意思,只要自己将它呈递给皇帝,那张载就是“自己人”了。

    将赵忠送出城,这里离军营挺近,张载径直朝着军营而去。

    这是张载的部曲,也就是私兵,士卒都是从晋阳城之战中存活下来的士兵中挑选的,加上城中的数百骑兵,一共一千五百人,如今他还是并州的代刺史,组建一部曲人马,还是没问题的。

    为了这支军队,张载几乎花光了积蓄,也让张载知道了军队的烧钱。

    他从匈奴处得来的两千金,加上匈奴送给自己的礼物,大概有三千金,除去送给赵忠的一千五百金,剩下三百金,其余的的全部用来购买武器甲杖,以及大量的粮沫,才勉强维持正常的开销。

    营中士兵正在操练,张载找到正在主持骑兵训练的薛仁贵,询问士兵操练的进度。

    提起士兵,薛仁贵也是由衷说道:“主公,这并州不愧是边境之地,这些本来就是经历过血战的精兵,如果不是名额有限,某还真想把他们全部留下。”

    张载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有何尝不想把全部的士兵留下,可是自己没有多余的粮食和钱财,没法安置多余的士兵。

    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薛仁贵,还是在安慰自己,张载说道:“放心,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呃面包是什么?牛奶?牛的奶么,可那东西能喝么?”张载这句话彻底给薛仁贵听蒙了。

    不理会还在发呆的薛仁贵,张载迈开步子向刺史府中走去。

    接下来的日子,张载可是闲了下来,他对于政务和练兵一窍不通,索性政务由别驾和长史处理,军队交给了薛仁贵和张辽,他只看结果就好了。

    不过他也没闲着,利用这段时间理清了自己这几年需要做的事情,大概做了一个规划。

    大约过了半个月,张载终于接到了自己想要的圣旨。

    传旨的是一个普通的黄门,从言语中透露出是赵忠的人,赵忠似乎是嘱咐过他,连宣读圣旨都没有,直接把圣旨给了张载。

    看完圣旨的内容,张载觉得自己之前的一千多金没白花,不仅被封为雁门郡太守,而且还被封为杨武将军。

    一旁的小黄门在旁边提醒道:“张将军,即将到任的并州刺史丁原,乃是大将军何进的人,赵常侍担心将军会受到打压,特意在陛下面前求了个杨武将军的职位。”

    这一次,他还真得感谢赵忠替他捞了个将军的职位,能与地方刺史互不统属。

    作为一个三国迷,对于下任的并州刺史丁原也稍有些了解,是演义前期的名人,只不过下场有些悲剧。

    不过张载可没天真的相信,丁原真是个老好人,能做到一州刺史,有那个是易于之辈。

    若自己只是雁门太守,那丁原便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一旦自己与丁原产生冲突,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如今有了杨武将军之职,只要自己站在大义的一边,他丁原也拿自己没办法。

    张载将圣旨收好,从衣袖中拿出一块金子,递给黄门,说道:“还请公公替某转告赵常侍,就说只要用到某的地方,某绝不推辞。”

    小黄门不漏声色的将金子收下,笑呵呵地说道:“请将军放心,奴婢一定将将军的话转达。”

    将代表太守身份的官印和衣服交给张载,任务也完成了,小黄门可不像赵忠,是皇帝的心腹,可以在并州待上一天,他的行程有人监视,不敢耽搁,立刻启程,回返洛阳。

    小黄门走后,张载派人将刺史府主要官员和在军营训练军队的薛仁贵和张辽请到府中。

    很快,众人便在府中聚齐,张载道:“诸位,某刚接到圣旨,被封为杨武将军,雁门太守,某决定,明日启程,前往雁门,刺史府所属,在新任刺史丁原丁大人到来之前,各司其职。”

    众人领命,先是一番恭贺,然后散去,眨眼间,只剩下薛仁贵和张辽两人。

    他的嫡系全部掌握在两人手中,薛仁贵肯定会跟着自己,至于张辽,就要看他的决定,如果他要跟着自己前往雁门,自然是好事,毕竟谁都不会吧一代名将拒之门外,如果他要留在太原,张载也不强求,有辅助系统,而且目前他的手下也只有一千多人,倒是不缺武将。

    张载看向张辽,问道:“不知文远是随我去雁门,还是留在这里?”

    张辽早已经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是当张载问到他时,他还是犹豫了。

    驰骋疆场,封狼居胥,是每个武将的追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张载胸怀大志,值得他追随。

    可他与雁门的关系有些复杂。

    张辽说道:“张将军,不瞒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