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

第21章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第21章

小说: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不理会众人的挽留,就准备离开。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七章 董卓迁都() 
“子德且慢!”张载还未走出几步,便被人叫住,正是公孙瓒。

    诸侯中,除了孙坚外,就数公孙瓒和曹操与张载亲近,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疏远张载。

    “伯珪兄,可是有事?”张载转身问道。

    公孙瓒对身边的亲卫耳语了几句,然后走到张载面前,狠下心说道:“子德稍等,瓒送你份礼物,以谢子德的救命之恩。”

    张载拒绝道:“伯珪兄,这礼物就不必了,你我同属汉臣,见你危急,又岂有不救之理。”

    公孙瓒一脸纠结地说道:“子德就莫推辞了,这也是瓒好不容易下定的决心,子德再推辞,瓒就真的后悔了。”

    公孙瓒虽然这样说,但他眼中肉疼还是难以掩饰的。

    一旁的孙坚和曹操听后,也很好奇,看这公孙瓒仿佛被人割了一刀的样子,这份礼物肯定很重。

    “嗒嗒咴咴!”

    “来了!”公孙瓒听到身后的马蹄声说道。

    众人随着公孙瓒转身,一名士兵正牵着一匹浑身漆黑,四只蹄下的却又白毛的战马,正缓缓而来。

    众人也都明白了,恐怕这马正是公孙瓒要送的礼物。

    看着这匹马,公孙瓒说道:“子德,这匹马是在一次与乌丸交战时,在单于的马棚里缴获的,因为瓒军中只有白马,所以这匹马一直放着,也没舍得送人,既然今天你手下大将失了战马,索性就把它送给你吧。”

    一旁的孙坚和曹操看的眼冒绿光,他们也是战将出身,爱马如命,有了一匹好马,驰骋战场,足以使大将的武力在提升一节。

    “这伯珪兄,这礼物也太重了,载受之有愧。”张载看着神骏的战马,虽然他真的很想收下,但是还是推辞了。

    公孙瓒佯怒道:“怎么,子德是看不上瓒这礼物,还是说瓒的性命还比不上一个畜生?”

    张载无奈,说道:“伯珪兄,载不是那个意思哎,载收下便是。”

    看到公孙瓒那你不收下,就不要和我说话的表情,张载只能把这匹骏马收下,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下,将这匹战马送与了雄阔海。

    诸事已毕,张载依次拜别曹操等人,与孙坚赶赴汜水关。

    虎牢关内,自从吕布被刘备三人击退,今日又与雄阔海打了个不分胜负,他在董卓心中的地位一降再降,虽然没有多说,但见到他也没了以前的热情。

    此时董卓正召集众人议事,连日的颓势,现在关内士兵已经没了战心,继续下去恐怕这虎牢关迟早要被联军攻破。

    这时,董卓的女婿,也是董卓手下的首席谋士李儒建议道:“主公,眼下兵无战心,固守虎牢关已经是下策,儒近日听闻雒阳城内有童谣传出,说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儒细思之,觉得这童谣说的很有道理,这‘东头一个汉’指的就是雒阳,‘西头’一个汉便是长安,若是迁都长安,坐拥关内,休养生息,到时候等关外诸侯一散,再各个击破,这天下依旧由主公主宰。”

    董卓听后,大笑道:“真不愧是咱家的好女婿,关键时候还得你来拿主意。”

    其实到现在,李儒仍然觉得此事有些蹊跷,这童谣是他们离开雒阳前,市井中就已经在流传,仿佛幕后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操纵这一切。

    不过这也给他提了个醒,如今虎牢关已经不可守,而虎牢关之后,雒阳再无险可守,不如退守关中,休养生息,待天下大乱,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天下依旧是西凉的主宰。

    董卓虽然被美色和权利蒙蔽,但是涉及到自身的安危时,却是一点都不含糊,当即命令众人连夜回到雒阳,准备进行迁都的准备。

    次日,董卓召集朝廷众臣,然后提出迁都之事。

    众臣也都收到袁绍率领关东联军攻打虎牢关的消息,听闻了吕布虎牢关战败的事情。

    一些忠心汉室的大臣,已经秘密做好准备,在联军攻打雒阳时,里应外合的准备。

    乍闻董卓要迁都长安的消息,朝中公卿自然是连连反对,司徒杨彪,太尉黄琬,更是态度坚决,他们有无数的理由反对。

    可这董卓是什么人,说他是悍匪都不会有人反对,他做出的决定,所有人必须同意,何况这雒阳本来就是他的一言之堂。

    董卓当场下令罢免几人官职,同时率军逼迫。于是,朝中再也无人敢反对迁都之事。

    谋士李儒又建议道:“主公,现在军中粮饷不足,雒阳富家大户家中钱粮肯定不少,不如将他们家产充公,已做军用。”

    董卓听后大笑,然后命令李傕,郭汜二人率军五百,查抄城中世家财物。

    待众人散去然后眼珠一转,李儒接着对董卓说道:“主公,儒还有一计,可补充军饷。”

    董卓一听,来了兴趣,然后问他,什么办法。

    李儒阴测测地说道:“主公,这雒阳可有几代皇帝的陵寝”

    李儒自董卓进京以来,献了颇多的计策,无不被董卓采用,只是他所设之计太过毒辣,废少帝,鸠杀何太后,也使得他的名声大恶,如今又献上查抄世家家产之策,再加上发掘皇陵,必定被天下之人唾弃。

    不过李儒却一点也不后悔,他本是寒门出身,得到董卓的器重,又将女儿嫁与他为妻,对他言听计从,与这份知遇之恩相比,区区骂名有算得上什么。

    董卓也是天不怕地不怕,听了李儒的话也是笑了起来:“文优此计甚妙,咱家马上命人前去。”

    李儒阻止道:“不知主公欲派何人前往?”

    董卓随意说道:“派樊稠带领千人前往发掘就行。”

    李儒却劝柬道:“请主公三思!”

    整理了下语言,李儒接着道:“如今主公败于联军之手,西凉军心不稳,这吕布恐怕也”

    “哼!他敢!”董卓厉声说道,为了拉拢吕布,赐他珠宝美女也就算了,就连自己最爱的赤兔马都给了吕布。

    李儒阴险一笑:“所以不如将此事交于吕布,一旦他率兵发掘皇陵,到时候必不为天下所容,除了主公,恐怕没人愿意再接纳他。”

    董卓听后,仔细一想,这主意不错,当下便连夜派人将此令交于吕布。

    西凉军乃是边军出身,平时在雒阳作威作福,无人敢惹,是日,由数千人手持刀兵,挟裹着百万民众离开雒阳。

    吕布发掘皇陵后,装了数百辆大车紧随其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八章 孙坚匿玉玺() 
汜水关守将赵芩,知道董卓想要弃了雒阳,而自己等人被当成了弃子,他们只是武夫,没有一点谋略,为了活命,只好开关投降。

    入关,孙坚收编了关内的西凉兵,心中大喜过望,之前攻关的大部分是他的部曲,伤亡颇多,同时他也对张载充满敬意。

    两人从虎牢关回来的路上,孙坚就寻思,这张载已经立下大功,而自己几乎寸功未立,就想回到营中后,率军攻关。

    张载知道后就阻止了他,神秘兮兮地说道:“文台兄,此行回去,要不了多久,这汜水关便能不战而下。”

    孙坚听了大感奇怪,这汜水关守将也不是傻子,怎么会好端端的投降。

    却听张载说道:“临行前,载特意让雄阔海前去挑战吕布,就是为了让董贼知道,我联军中,有数人能与吕布匹敌,这董卓一慌,肯定不会死守虎牢,载猜他一定会回军雒阳,可是这虎牢关之后,雒阳无险可守,他只能放弃雒阳,这汜水关就成了孤军,守将又不是董卓的死忠,他想要活命,只能开关投降。”

    孙坚听后,觉得张载说的有理,可是这样一来,他怎么才能立功?

    张载对于人心颇有研究,一段时间的相处,张载也大致摸清了孙坚得性格,见孙坚欲言又止,于是说道:“文台兄,此次破关,功劳全算你的,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件事情。”

    孙坚先是大喜,然后问道:“不知子德要我答应什么事情?”

    张载摇头,微笑不语。

    孙坚咬咬牙,说道:“好,坚就答应子德,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于是孙坚按兵不动,果然,三天后,汜水关守将赵芩开成献关。

    孙坚又问起降卒,张载说道:“这破关之功全是你的,降卒自然是文台兄收编,况且之前攻关,载也没损失多少士卒。”

    少倾,就在孙坚刚收编完降卒,派人前往虎牢报告战果时,张载突然找到孙坚,说道:“文台兄,载恐董贼丧心病狂,为阻联军,火烧雒阳,所以载决定率领骑兵先行赶往雒阳。”

    孙坚眉头一皱,这董卓离开雒阳之事,他听张载分析,加上从降将赵芩口中得知的情报,他已经相信张载的话,可他不相信,董卓真敢在雒阳放火。

    既然张载想率领骑兵先行,孙坚也没意见,况且,他已经收编完降卒,随时都能出发。

    再说虎牢关,众人接到孙坚战报,称汜水关已破,诸侯也不甘示弱,指挥士卒攻城,董卓离开,关中士兵无心应战,联军以刘备三人为先驱,终于攻破关门,也向洛阳而去。

    就在众人还在途中时,雒阳方向忽然冒起黑烟,在近些,便看到雒阳城一片通红,冲天的火光照亮了那片天地,所有人都是大惊,包括看到火光的孙坚,虽然张载早已经提醒过,但他看到后,还是一脸惊恐,同时下令加速赶路。

    张载赶到雒阳时,已经是两天后,此时火势已经渐小,道路两边的许多民居基本化为灰烬,南北两宫只剩下烧黑的宫墙还有一些正在燃烧的宫殿。

    张载指挥士卒四下搜寻汉室遗物,同时在宫中观察水井,想要找到那口有传国玉玺的水井。

    可是记载太过模糊,即便是张载派人暗地里将建章殿内水井找遍了,也没能找到玉玺,想到孙坚得到玉玺的过程,处处透露着诡异,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这玉玺很可能是有人故意而为。

    既然找不到玉玺,张载也不强求,这场大火,相隔百里都能看到,相信诸侯也都察觉了。

    张载指挥士卒将余火扑灭后,张载便率人在城外等候诸侯的到来。

    一天后,最先赶来的是孙坚,他在张载出发后不久,也率兵赶往雒阳,此刻见到一片废墟的雒阳,孙坚直愣愣的站在那里,就好像是心中的信仰,此刻崩塌了,张载叫了他几声,都没有反应。

    过了一会,孙坚才回过神,失魂落魄地走到张载身边,看了看席地而坐的张载,也直接坐到了地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直到又有诸侯率军前来,张载才站起来,拍了拍孙坚的肩膀。

    此时的孙坚,野心还未萌发,最多不过是想出将入相,光宗耀祖,见到皇室宗庙被烧,社稷被毁,心中茫然。

    张载将雒阳的情况,告诉了随后赶来的诸侯,然后请他们在附近扎营。

    众人看到雒阳的惨状,无不痛哭流涕,大骂董卓祸国殃民,可事已至此,他们只能原地休息,连日的奔袭,他们也累了。

    地上的孙坚,终于恢复了原样,带着黄盖四将以及一队亲卫,向皇宫内走去,只是背影依旧萧瑟。

    不知不觉,众人行至建章殿,身旁忽然有军士指着旁边一水井说道:“井中有五色豪光闪耀。”

    于是孙坚遂命人前去打捞,结果打捞出一具女尸,看其装扮,是一位宫女,脖子中挂着一根红绳。

    将绳子提起,上面拴着一个锦囊,锦囊中,是一个金丝木盒,用金色小锁锁着,打开一看,是一方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一旁的程普大喜说道:“恭喜主公。”

    孙坚问其缘故,又有何喜。

    程普将玉玺之事说了一遍,然后接着说道:“此当是上天所授,主公定当有九五之尊,此地不宜久留,当速回江东,以图大事。”

    激动的众人却没发现,刚才那个发现井中有光的士卒,已经消失。

    孙坚等人回到大营时,张载正在营中等候,见到孙坚回来,发现他并没有大碍,笑着说:“载还以为文台兄出事了,如今文台兄平安回来,载也放心了,文台兄好好休息。”

    孙坚心中有事,便随意敷衍了几句,便回到营中休息。

    张载也没起疑,只当他是心情不好,也跟着回到帐中休息。

    再说联军,在雒阳休息了半个时辰,丝毫没有进军的意图,曹操却不耐烦了,找到袁绍,催他进军,但是袁绍以“士卒疲乏,进军无益”为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