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

第119章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第119章

小说: 三国辅助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离山谷不足一箭之地时,薛仁贵等人正列阵,等候着颜良的到来。

    “冲锋!”

    见薛仁贵列阵,奔驰中,颜良直接大喝一声,举起中的大刀,身先士卒,向着唐军的阵型冲了过去。

    “前军拒马阵,迎敌。”

    黑暗中,无数银光闪烁,宛若点点寒星,凛冽的杀气,在一众士卒之间弥漫。

    数息之间,双方士卒便已相遇,一时之间人仰马翻,惨烈的气息便在这不算广阔的战场上飘荡。

    “挡住!”

    步卒抵挡骑兵,本来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薛仁贵等人有些仓促迎敌,所以他们的防线不足半个时辰,便已经被颜良等人肆虐,即便是薛仁贵不停地鼓舞这士气,依旧是没有太大的作用。

    目前唐军全线处于守势,而且防线已经摇摇欲坠。

    半个时辰,唐军五千人已经抵挡了颜良等人半个时辰的猛攻,也没有让晋军越雷池一步。

    “挡住!”薛仁贵仍不停鼓舞着士气,想要挡住晋军的猛攻。

    可惜,唐军虽然精锐,却始终不及晋军的人多势众,最终还是被被晋军突破了防线。

    “杀!”颜良异常的激动,这可是他第一次如此紧逼唐军,而且是将唐军紧逼到这般田地。

    半个时辰过去,唐军终于抵挡不住,但唐军的大部队似乎已经通过了山谷,薛仁贵大喝一声:“撤!”

    最终,数千人在薛仁贵的指挥下,缓缓退入谷中,但是他们撤退的步伐却并没有凌乱。

    “追击!”

    颜良大喝一声,紧随其后,衔尾掩杀,并不想放过薛仁贵。

    可是注定颜良此举无功。

    薛仁贵部缓慢退守谷口,阵型也没有凌乱,而且有薛仁贵的指挥,所以颜良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的效果。

    唐军亦是在颜良的数次冲锋中咬牙坚持着,虽摇摇欲坠,但防线却牢不可破。

第二百三十三章 孙乾使唐() 


    山谷中,薛仁贵不停指挥着士卒徐徐后撤,同时阻挡着晋军的掩杀,但是在晋军的攻击下,却显得有些狼狈。

    越来越兴奋的颜良却没有注意,他已经被薛仁贵引入了谷中,而且晋军两万余人的队伍,已经有很大部分跟随着颜良进入了山谷。

    “追!杀!”

    颜良双眼通红,似乎要将心中的怒火尽数发泄出来,这些时日,他久攻唐军大营不下,心中已经满是压抑,如今有此机会,他要好好发泄番。

    而薛仁贵在山谷口又抵挡了颜良阵,估算了时间,大喝声:“撤!”然后剩余的士卒迅速脱离战场,通过了山谷。

    “追!”颜良想也不想,直接下令道。

    入谷,看到地上还有唐军丢弃的甲杖,颜良颗心也彻底放松下来,若说进谷前,他还有所担心,此刻他的心完全放下了。

    按照颜良的想法,唐军仓促撤离,根本没有在谷口设伏的时间,但是唐军狡诈,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快,加速行军,通过山谷。”

    山谷中阴影遍布,道路亦是两旁杂草丛生,完全遮蔽了视线。

    哒哒……

    马蹄声在山谷中回荡,没有人注意到,道路两旁的杂草中,无数明亮的眼珠正盯着他们这行人。

    颜良率军正在谷中行进,忽闻声爆喝,声音很是熟悉,正是薛仁贵。

    薛仁贵跨坐于战马之上,喝道:“颜良匹夫,你中计了!”

    只见前方出口处出现了大量的唐国士卒,正列着整齐的军阵,似乎是在等候着他们。

    紧接着,道路两旁以及前方无数的唐军士卒杀出,大量晋军在手足无措间,直接被唐军砍翻在地。

    “不好,中计了!”

    正在前行的颜良心中惊,便知中计,立刻大声喊道:“挡住他们!”

    颜良喊声刚落,便有见到更多的唐军从山谷上向下冲来,颜良心中沉,看来唐军早已经在此设伏了。

    混乱中,颜良转头看向后军,他发现他的部队已经被分割成了两截,后路已经被唐军堵死,这下颜良的心彻底沉到了谷底。

    只能拼死战了!

    “全军听令,后军变前军,随吾冲出去!”前路被堵,颜良当机立断,大声叫道,同时不停地鼓舞着士气:“只要能杀出去,就能活命!”

    听到颜良的声音,晋军士卒立刻镇定了不少,拿起手中的武器,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有序地反击。

    就在颜良率军冲击后方谷口的时候,后方声爆喝传来:“颜良,纳命来!”

    这声爆喝,如同闷雷在颜良耳边炸响,紧接着他便看到个壮汉,手持着根铁棍,向他这边杀来。

    是雄阔海,颜良面露凝重,他与雄阔海交过手,他的身怪力给颜良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此时,正面的薛仁贵也开始向他冲击。

    “继续冲!”

    颜良没有理会正在向他冲来的雄阔海和薛仁贵,继续指挥着士卒冲击唐军的防线。

    “吃我棍!”已经杀到颜良身前的雄阔海,举起手中的铁棒,朝着颜良当头砸下。

    不能硬扛,颜良见到熟铜棍迎面,心中第个想法就是躲避,毕竟锤棍之将,不可力敌。

    躲过了雄阔海的击,颜良立刻消失在成片的士卒中,利用士卒抵挡雄阔海,同时继续指挥着士卒突破唐军的防线。

    就在颜良被围杀之时,张郃已经赶至,正在指挥士卒不停冲击唐军的防线,对于颜良中伏,张郃也很是意外,没想到唐军竟然如此狡诈,看来唐军早已经策划这次伏击了。

    其实他早就在数里之外,在颜良与薛仁贵交战之时,就已经靠近了这里,但却没有贸然加入战斗,他仍然在颜良数里之外,命令部队原地休息,同时不断派人打探双方的战况。

    张郃的动作很快,在颜良中伏后,立刻领兵前来救援。

    而唐军负责堵住谷口的将领反应也是很快,见到张郃率军来援,立刻组织士卒开始结阵防御。

    “鸳鸯阵,御!”

    负责抵挡颜良援军的将领正是戚继光,他指挥着手中的士卒两面交战,边抵挡张郃,边堵住谷口。

    不过戚继光麾下也仅有万士卒,又是两面作战,哪里能够抵挡得住近乎三万人的猛烈冲击。

    不足半个时辰,戚继光的防线被张郃突破,而颜良也拼死杀出了重围,两人合兵处,向着良乡突围而去。

    “迅速解决残敌!”

    山谷内,薛仁贵眼见颜良杀出重围,却没有追击的念头,而是看着眼前的晋军下令道。

    虽然颜良部中计被围,部下损失斤半,但张郃支兵马却没有太大的损伤,两人手中仍有将近四万的兵力,若是贸然追击,被张郃杀个回马枪,那就得不偿失了。

    “诺!”所有将士齐声应诺。

    谷外,戚继光等将领,看了眼张郃等人离开的方向,摇头叹道:“此次围杀本以为能够留下颜良,可没有想到功亏篑。”然后带兵深入谷内,配合薛仁贵围剿没能随着颜良突围的晋军士卒。

    “放下武器,降者不杀!”

    主将突围而出,他们这些士卒自然选择只能放下武器,毕竟他们许多人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真正死忠晋国的人还是很少的。

    “打扫战场,掩埋尸体!”

    另边,颜良等人合兵处后,清点了损失,然后向着良乡城而去。

    夜已深,田丰仍在等待张郃二人的回归,见到二人满身的血污,尤其是颜良,形象更是不堪,也知道肯定是中了唐军的埋伏,于是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张郃二人没有丝毫隐瞒,将事件的经过事无巨细做了回报。

    田丰听后默默无语,这个诱敌深入,唐军做的毫无痕迹,将颜良步步引入陷阱,也难怪颜良会中计,不过也是颜良太过大意,才会让唐军有可乘之机。

    “胜败乃兵家常事,二位将军先下去休息吧,此事吾另有计较。”

    见田丰没有怪罪,两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对田丰拜,而后退了出去。。

第二百三十四章 见孙乾() 


    “这便是唐国国都么?”

    孙乾站在晋阳城的城门前,看着人来人往的晋阳,发出声感慨:“若非是亲眼所见,谁又能想到昔日百姓口中的苦寒之地,如今竟这么繁华。”

    孙乾整理了下衣衫,拿出证明身份的文牒,对守卫城门的士卒说道:“烦劳通禀,鲁国使者孙乾求教唐王。”

    守门的士卒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看着孙乾说道:“去去去,什么劳什子鲁国,没有听说过,还有,唐王是你想见就见的么。”

    听到士卒的话,孙乾眼中闪过丝愠怒,大声呵斥道:“这就是你们唐国的待客之道?某真是长见识了!”

    孙乾的话引开了不少人围观,孙乾见状,冷笑着说道:“我为鲁国使者,奉鲁王之命,前来出使贵国,不曾想,鲁国竟受到个小卒的蔑视,由此观之,唐国果然都是些自大之人。”

    孙乾的话顿时引来了大批人的怒视,他们直以身为唐人为荣,却没有想到竟然在家门口见到有人侮辱唐国,不过好在他们尚有理智,没有直接对孙乾大打出手。

    “怎么,你们还要动手不成?”孙乾看着身旁有几个跃跃欲试的汉子,脸冷然,孙乾的随身护卫也毫不示弱,将孙乾保护起来,并与众百姓对持。

    “怎么回事?”城门的骚动,引起了守将的注意,守将排开众人,来到门前,看到正在对持的几人问道。

    士卒恭声叫了声张校尉,然后将此间之事告与他。

    张校尉听后眉头皱,转头看向孙乾,只是眼中微微不喜,毫无感情地问道:“你说你为鲁国使者,可有凭证?”

    孙乾也听到那士卒叫他校尉,想必此人便是城门守将,于是也收起了冰冷的表情,将身份文牒与官牒取出,递与校尉,说道:“这便是凭证。”

    校尉接过文牒,打开看,只见上面写着孙乾的名字,以及他现在在鲁国的官职,刘备为了显示对于此次两国结盟之事的看重,特意封孙乾为大鸿胪。

    各国的官职大多承接汉朝,实行三公九卿制,而这大鸿胪乃是九卿之。

    孙乾见校尉打开文牒,脸认真地观看的样子,心中嗤声笑,暗道:装模作样,好像你真的识字般。

    校尉看过文牒,见孙乾在鲁国的官职不低,微微惊,同时他的态度也已经发生改变。

    片刻后,校尉将文牒还与孙乾,微微躬身说道:“不知鲁国大鸿胪到此,怠慢之处,还请恕罪。”

    “不知者无罪,而且刚才吾也有错。”孙乾大度地表示道。

    殊不知,现在孙乾心中极为惊讶,特别是这校尉叫出他的官职时,孙乾更是吃惊。

    难道唐国的普通将领都已经识字了么?

    孙乾心中不由凝重起来。

    “还请贵使在此稍待,我立刻上报。”校尉没有理会孙乾的震惊,行了礼说道。

    “好说,校尉尽管去,吾正好在此领略唐国的风景。”孙乾压下了心思,淡淡说道。

    校尉点了点头,吩咐手下士卒好生照料他,然后匆匆向城内赶去。

    唐国王宫,闲来无事的张载突然接到士卒禀报,有鲁国使者到来。

    “去将使者请到王宫”张载隐隐猜到了孙乾的目的,然后吩咐道。

    其人走后,张载继续道:“去请丞相。”

    不多时,王猛至,问道:“不知大王相召,有何事?”

    张载将孙乾来使之事说出,张载问道:“不知先生有何高见?”

    王猛抚须对道:“以魏国的国力,灭掉鲁国绰绰有余,而魏国与晋国结盟,本来就可以算是我们的敌人,所以出兵威胁魏国后方,倒也无不可。”

    王猛言简意赅,迅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张载点了点头,他也认为可以出兵,根据线报,鲁国要比魏国弱上许多,不单是在国力上,还有士卒的战力以及人才的对比。

    单从兵力对比,两国相差不大,但是战斗力却不可同日而语,鲁国士卒军备荒废已久,从陶谦尚任州牧之时便已是如此,即便后来刘备广征士卒,也没有将士卒的战力提升多少。

    至于军中大将,魏国战将数十员,皆是能征善战之辈,而刘备大将只有关张二人,虽然还有吕布,但是二人素有嫌隙,不可能无间合作。

    而且在谋士方面,刘备更是被碾压,现在刘备麾下没有任何明谋,而所用陈登私心甚大,还有勾结魏国的意图。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鲁国必定被灭。

    “看来李靖大军要动动了。”张载叹道。

    李靖现在驻守河东,也是唯能够直接出兵威胁魏国的地方。

    目前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